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彌陀的光環到地獄的有無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1-18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彌陀的光環到地獄的有無

佛在阿含部的『起世因本經』、『大樓炭經』特別詳細的說明了世界悉檀,把整個三界從地獄、餓鬼、畜生、人間、講到天道,佛講世界悉檀. 所以講地獄、畜生、餓鬼之難處,是因為眾生太剛強了.

但是有一部分專做佛學研究的佛弟子們不相信有地獄,不相信有餓鬼道這等事, 為數還不少. 所以書中或文章中有時暗示地獄只是聖人施教的方便說法。意思是實際上沒有地獄這回事。可是令人不懂的是,既然崇尚原始佛法,而原始佛法的教典中有四阿含. 佛陀很詳細的說明了從地獄到天界的事。那說沒有地獄的所謂佛弟子到底信不信佛法? 說沒有地獄的所謂佛弟子是不是指佛說錯了 ? 因為信佛法,所以身披法衣, 出家受聲聞戒。可是又否定佛在四阿含講的世界悉檀,不信佛在阿含所講的地獄果報。那這樣到底信不信佛呢? 到底是不是佛教徒 ? 很耐人尋味.

佛說明地獄中的種種苦難,當然是恐嚇,但是恐嚇不一定是假的,這就是恨鐵不成鋼。但是佛的恐嚇是真實說,如果謗正法、謗賢聖、殺害眾生、殺人越貨,一定得要下地獄,雖然是恐嚇,卻是真的。所以把地獄中的各種境界一一說明,這都屬於是宣說剛強之語, 正也是佛陀的教化.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8 20:16 | 只看該作者
佛教說的諸天、地獄...,都是可以求證的,方法就是禪定。基本上,於四禪得自在者,就有能力觀察諸天、地獄、餓鬼諸道。然而禪定成就難得,現代人由於環境喧鬧、心思雜亂,證得初禪都很不容易,遑論四禪。修習禪定,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調食、調身、調息、調心....,在這兒就不多談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11-1-19 00: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9 00:24 編輯

初禪到四禪是世間共法。佛門同外道使用的方法基本相同,所用的名詞不同。都是色界里搞來稿去。最高的在無色界玩玩。同佛門證得初果到四果是兩碼事。道教里也有人做功夫到初禪和四禪。

不要比較誰的藥方是真的,誰的藥方是假的。有本事的話,不要初果,給大家來個初禪看看。自己就能檢查,鼻舌二根用不著了。你肯定進初禪門了。

真入了初禪,至少是色界的梵眾天人。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4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1-19 10:30 | 只看該作者
地獄是恐嚇 ?


佛說明地獄中的種種苦難,當然是恐嚇。就好像師父有時看徒弟們不用功,也會恐嚇徒弟。晚參普說的時候,他就恐嚇: 「父母放你出家,信眾供養你衣食,師父每天為你說法,你們還在那邊混日子,眼前看著一片黑鴉鴉的,沒一個人有智慧。」接著就講,「難道你們不怕臘月三十來到時,閻王老子跟你算衣飯錢嗎? 」也是說得很嚴重,這顯然是徒弟們可能很懈怠,所以就故意這樣恐嚇。恐嚇了多少會有用,大家就努力的修,終於有人有成就,就可以傳承衣缽。所以恐嚇這件事,所有宗教中都有,但是恐嚇不一定是假的, 它是一種教化.
甚至於還傳菩薩戒、聲聞戒,如果違背了戒法,沒有如法懺悔就得下地獄,這不也是恐嚇嗎? 可是如果我們眾生柔軟易調,佛就不必恐嚇了,所以釋迦世尊初度五比丘時只以二首偈為戒,不施設戒相律條,那就是我們在道場牆上都可以看見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佛教導的都是這樣,所以那時並不施設戒律。假使佛弟子們諸惡都不作,眾善都奉行,又把自己的心清淨了, 把我見、我執、乃至塵沙惑斷除, 自然就成佛了,可是後來佛弟子漸漸多了,程度參差不齊,有人開始做了不好的事,所以就因人施設, 有人犯一件不好的事就施設一條戒。聲聞比丘的兩百五十幾戒,聲聞比丘尼的五百多戒,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全都是依事制戒,可見眾生真的剛強。
本來沒有戒條,只是一個淨化精神的總旨,後來才不得不設戒,說明如果違犯了戒條而沒有如法懺悔,那是某一種果報等等。果報的輕重就看所犯的輕重等等,來判斷該受什麼果報。這也是恐嚇,眾生接受了恐嚇會因為戒慎恐懼而不再犯戒,想做壞事前會多想想, 不犯戒久了,心就清淨而可以接受無我法,可以得解脫。所以因為眾生剛強才要施設戒法,才要說明世外悉檀,說明地獄的眾生怎麼過日子等等,所以這些恐嚇而說的剛強之語都是為人悉檀, 因此, 雖然你戒行清淨, 地獄和你無關, 但是 佛弟子必須相信佛陀的真實語, 明白佛陀宣說地獄有之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chico 發表於 2011-1-20 21:56 | 只看該作者
同做個「善男子,善女人」 相比彌陀,地獄的有無不重要。

「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彌陀和地獄沒有「科學證據」,可父、母,師、長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這個功課不及格的話,就不要讓佛門蒙羞了。

佛是純凈純善。人都做不好,還學什麼佛嗎!學來學去,一定是魔子魔孫。功夫越好,魔力也就越大。
說起來是個笑話,初禪功夫沒有的話,做天魔的資格都不具備。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1 0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5樓 的帖子

不具備正知見的人若有了禪定成就,再要入於正道,那就很難了,六十二見裡有一大半是來自禪定經驗,因此八正道以「正見」為先。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13: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21 13:48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知見當正見。
把自己的意思當佛陀本來的意思。以「邪見」得天人福報,也比有「正見」 到無間地獄好哇!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1 15:23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13:45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知見當正見。

你錯了,也說反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把師父的知見當正見,而自己則是毫無見地的。經典裡如此形容這種人:

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於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習智慧。(雜阿含398經)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1 15: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1-21 15:31 編輯

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習智慧。這話可說正是『走出彌陀的光環』一書的作者前半生的寫照,也是絕大多數善男信女的寫照。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0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1 16:19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18 11:04
初禪到四禪是世間共法。佛門同外道使用的方法基本相同,所用的名詞不同。都是色界里搞來稿去。最高的在無色 ...

鼻舌二根用不著了。你肯定進初禪門了?

哈哈,還真是誤會哥們了,哥們真不是搞物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1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1-22 01:59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1 15:23
你錯了,也說反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把師父的知見當正見,而自己則是毫無見地的。經典裡如此形容這 ...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把師父的知見當正見,而自己則是毫無見地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6:34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1 02:30
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習智慧。這話可說正是『走出彌陀的光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6: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21 17:49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00:45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知見當正見。


哈哈,真怕你老兄又急了~~~我可真是在一本經典上看到過的,忘了具體什麼經典了,上邊說,持頑空見,墜無間地獄。哈哈,哥們我真不是調侃你。

既然你甚至覺得「以「邪見」得天人福報,也比有「正見」 到無間地獄好哇!」,那幹嘛不去多了解了解基督教?就暫且先不把基督教歸入所謂「正見」,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chico 發表於 2011-1-22 06:46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6:42
哈哈,真怕你老兄又急了~~~我可真是在一本經典上看到過的,忘了具體什麼經典了,上邊說,持頑空見,墜無間 ...

基督教不適合我,更容易走偏鋒。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5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6:51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17:46
基督教不適合我,更容易走偏鋒。

基督教適合凡事講究認真的人,我真的覺得適合你,絕對不是給老兄開玩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6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6:54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20 08:56
同做個「善男子,善女人」 相比彌陀,地獄的有無不重要。

「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

同做個「善男子,善女人」 相比彌陀,地獄的有無不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11-1-22 06: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15樓 的帖子

不客氣說,我都可以講解聖經。
基督教,是法執很重的宗教,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8
chico 發表於 2011-1-22 06: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22 07:00 編輯

回復 jiandao 13樓 的帖子

你們都認定大乘非佛說,我也沒法說服你們任何人。
那個走出彌陀光環的作者,在我看來,連念佛是什麼的基本意思都沒搞懂,就亂批一頓。絕對一個唐吉坷德式的人物。
人說話要小心,果報很慘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9
chico 發表於 2011-1-22 0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10樓 的帖子

禪定的界地都沒仔細了解過?難怪你改換門庭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0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2 07:0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17:55
回復 jiandao 15樓 的帖子

不客氣說,我都可以講解聖經。

那以後向你請教。我這人,不好讀書,讀書也不求甚解,哈哈,聖經還真是不敢說讀懂了~~~

你說的有道理,基督教對有些事情很堅持,我喜歡這一點;但是走極端並不好,我也反對走極端,所幸我個人所在教會不是什麼「靈恩」之類的,牧師是有著長青藤化學博士學位的(我本科讀的化學),我感覺很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0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