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原始出處:文*城海外論壇_
非基工作室正式推出
大洪水的故事
by 不叫胡馬渡陰山
大洪水的故事 (1)
1872年的某一天, 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 在清理一塊從中東帶回泥板文書殘片時, 從那古老的契形文字中, 辨認出一段有關洪水神話的記載, 這個神話同《百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極為相似。 這個發現令這位學者欣喜若狂。 據說由於他無法表達喜悅的心情, 竟然脫光了衣服, 圍繞著工作台狂奔, 邊跑邊喊: 「我是讀到這出自幾千年前的文字的第一個人!」
史密斯是個很有天賦的年青人, 出生於維多麗亞時代的一個勞動階級家庭中。 在那個年代, 一個勞工階層的孩子接受正規教育, 並出人頭地的機會十分渺茫。 14歲時史密斯進入了一家印刷作坊當學徒, 學習為銀行刻制本票。 而在業餘時間, 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亞述人的文化和歷史。 他閱讀了當時能夠得到的關於亞述文化的所有文獻和書籍。 他是如此的專註, 甚至於白天為養家糊口在印刷作坊刻制銀行本票的午飯間隙時間, 也前往博物館學習對公眾開放的那些從中東最新帶回的楔形文字泥板。
史密斯對契形泥板的知識很快就超過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並因此而被介紹給了當時英國亞述學研究的權威, 巴比倫契形文字的破譯者亨利.羅林森(Henry Rawlinson)爵士作助手。 史密斯的第一個發現是確定了以色列王Jehu 向亞述王撒爾馬尼薩三世(Shalmaneser III 859 BC-824 BC)進貢的日期。 在亨利爵士的推薦下, 史密斯於1867 年被任命為博物館亞述文化考古部門的助理, 還參加了《西亞契形泥板研究》三, 四卷的出版準備工作。 除了上述發現, 史密斯還確定了公元前763年五月(猶太歷九月)日食, 以及埃蘭人在公元前2280年入侵巴比倫的確切日期。
同年十二月三日,史密斯在倫敦聖經考古學會上宣布他的發現。 史密斯所發現的這部作品是今天被稱為《吉爾伽美什》的巴比倫史詩中的最後一章, 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學作品之一。 史密斯因此發現獲得了世界級的聲譽。
史密斯的論文發表后, 在英國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因為巴比倫版本大洪水的故事, 同《百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實在是太相似了,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聯繫。 而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創作於公元前2000多年, 比《百怖經》成書早一千餘年。 史密斯的發現意謂著被教徒稱為「上帝的神諭」的《百怖經》, 不過是改頭換面抄襲來的神話故事。
對基督教歷史上殘害科學家, 瘋狂壓制科學, 殘害異己的血腥歷史及其邪惡本質略知一二的人,都會為史密斯的命運擔憂。 比如公元415年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基督暴徒在主教 Cyrillus 的挑動下,在復活節前幾天襲擊美麗的著名女哲學家 Hypatia,將其活活撕碎。暴徒抬著她的屍體碎片在亞歷山大城遊街示眾,然後在一個叫作 Kynaron 的地方把她和她的書一齊燒掉。黑暗的中世紀, 被基督教會殘酷迫害的科學家的名字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伽利略, 布魯諾, 塞爾維特……
一如既往,神學家和虔誠的宗教信徒對史密斯展開了一場瘋狂的攻擊。幸運的是十九世紀的英國, 教會已經失去了世俗的權利。 除了對科學家進行瘋狂的人身攻擊, 對他們的科學研究亂加指責外, 教會也只能在步步後退中眼睜睜地看著科學日新月異, 不斷地提出新的觀點,發現新的規律, 科學更加深入人心, 改變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對宇宙的看法。
史密斯所讀到的故事, 是史詩中的一片泥板,如果能找出其他的泥板, 則將是對教會的決定性勝利。 翌年一月, 通過「每日電訊報」編輯埃得溫.阿諾的安排, 由報社出資安排史密斯前往尼尼微(今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底哥里斯河對岸)。 主要目的是發掘有關大洪水故事中缺失的其他契形泥板, 反擊基督教會的瘋狂攻擊。 史密斯憑著對亞述文化的豐富知識, 以及對尼尼微考古遺址的熟悉, 大體判斷出大洪水故事泥板殘片的方位, 居然很快就找到了洪水神話的另外殘片。 這次考察, 不但發現了有關大洪水的其他契形泥板碎片, 還發現了不少有關巴比倫王國的繼承和延續的珍貴資料。至此教會除了強詞奪理, 胡攪蠻纏外, 再說不出任何道理了。 從此, 人們發現《百怖經》原本不是什麼天書, 不過是一本人間的神話故事, 而且是一本抄襲而來的故事集。
1874年, 史密斯再度離開英國前往尼尼微考察。 這次是由博物館資助。 考察的部分成果發表在1875 年出版的《亞述的發現》中。 那一年的其餘時間, 史密斯的時間主要花在破譯整理同《百怖經》中「創世紀」有關的契形泥板上, 研究成果發表在「迦勒底的創世紀」一書中(1880年出版, 由Archibald Sayce作為共同作者)。
1876年三月, 不列顛博物館再次派遣史密斯前往發掘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殘片。 史密斯在離阿來坡(Aleppo, 今敘利亞北部城市)約六十英里的叫以歧基(Ikisji)的小鎮感染了疾痢而病倒。
他於同年八月十九日在阿來坡逝世, 年僅三十六歲。 留下了妻子和七個孩子, 每年由女王發給150 英鎊的撫惜金。
大洪水的故事(2)
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中大洪水神話與《百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不但整體情節完全一致, 甚至許多細節上也極為相似, 而記載遠比《百怖經》要早。 最早的蘇美爾泥板成書於烏爾三世王朝期間的2100 至2000 BC間(也有人認為早至前2600 年)。 最早的阿卡德人版本則成書於2000到1700年年間。 現代最常用的標準阿卡德人版本則創作於1300 BC。挪亞的故事則首見於公元前5 世紀, 猶太人被虜往巴比倫之後。 因此挪亞方舟的故事抄襲前者無可懷疑。 現在就先來比較一下兩河文明中幾個主要大洪水故事版本的異同。
蘇美爾神話--吉尤蘇得拉
最早的大洪水神話故事中的殘片, 是用蘇美爾語寫作的, 約成書於前2600年。 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學作品。 吉尤蘇得拉在蘇美爾語中意思是長生。 吉尤蘇得拉的故事是從一片契形泥板的蘇美爾語中讀出, 於1914年由阿諾。龐貝爾(Arno Poebel)發表。 神話的第一部分描寫了人類和動物的創造, 中間有一段缺少的泥板, 而後不知為什麼, 眾神決定要發下大洪水來消滅人類。 掌管地下水源的神恩基(Enki)預先警告了吉尤蘇得拉製造一條大船(…缺失)。 隨後故事開始形容洪水。 傾盆大雨下了七天, 大船在水面上顛簸。 太陽出來了, 吉尤蘇得拉打開窗口, 匍匐在地, 向神獻上了一頭牛和一頭羊, 故事結尾時, 大雨過後吉尤蘇得拉敬拜天神安(An)以及眾神之神恩尼爾(Enlil), 後者賦予他永生並賜他前往Dilmun居住。
阿卡德人神話--阿拉哈西斯
阿拉哈西斯(Atrahasis)神話故事中,風之神與眾神之王恩尼爾覺得人類太吵鬧,於是放出洪水、乾旱和瘟疫來消滅他們。水神恩基傳授阿拉哈西斯灌溉、貯存穀物以及醫藥的知識,人類因此得以存活下來。恩尼爾相當生氣,決定祕密召幾位神來放一次巨大的洪水完全滅絕人類,但是還是被恩基知道,並且事先安排烏特那庇什廷(Utnapishtim) 搭船避難,日後便予烏特那庇什廷永生的能力,囑其隱居深山。恩尼爾大怒,控告恩基妨礙他的計畫,恩基則向他解釋,為了必須的平衡,不應該完全滅絕無辜的人類,讓剩下來的人類進行節育即可。但是,相對地,如果人類不信神祇而墮落,就可以任憑眾神屠殺。
巴比倫神話--吉爾伽美什
在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Epic of Gilgamesh)中, 烏特那庇什廷(Utnapishtim) 是「久遠是蘇美爾城市」 述拉帕軻(Shuruppak) 英明的國王。 同他的妻子一起躲過了恩尼爾Enlil發下的大洪水。 烏特那庇什廷(Utnapishtim)事前從水神安處(Ea, 蘇美爾神話中的恩基)得知了恩尼爾(Enlil)的計劃而建造了一條大船, 裝栽了家人和各種動物。 當大洪水退去時, 大船停靠Nisir山頂。 他放出一隻鴿子, 鴿子沒有發現停靠的地方而飛回。 放出一隻麻雀, 也同樣找不到陸地而飛回來了。 但第三次放出的大烏鴉則沒有飛回來。 於是烏特那庇什廷向神獻上祭品。 將酒灑在Nisir山頂, 敬獻給大神安(Ea)。 最後烏特那庇什廷(Utnapishtim)同他妻子得到了永生。
希伯來神話--挪亞方舟
耶和華造人後, 看到神的兒子同人的女兒結婚生子, 認為人類墮落。 就後悔造人在地上,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大雨下了四十天, 雨過天晴后, 挪亞方舟停在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過了四十天,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放出一隻烏鴉去。那烏鴉飛來飛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他又放出一隻鴿子去,要看看水從地上退了沒有。但遍地上都是水,鴿子找不著落腳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亞那裡,挪亞伸手把鴿子接進方舟來。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鴿子去,鴿子就不再回來了。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凈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裡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
比較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及《百怖經》中幾個大洪水的故事, 可見儘管各個版本中細節上略有不同, 但整體故事的共同點卻無可置疑。 相似之處有: 人類得罪了神;神想要滅絕人類; 英雄得到了(一個)神的青睞而預先被告知災難將臨; 造出了一條大船逃生; 用瀝青填滿船的縫隙; 傾盆大雨下了許多天;家人同各種動物得以倖免; 放出不同的鳥去試探水位; 大水過後向神奉獻; 神聞到奉獻中的香氣而喜悅。
如同這個論壇上的基督徒能夠找出種種匪夷所思的理由來證明耶荷華埃及殺嬰, 迦南屠城慈愛公義: 什麼那時埃及沒有嬰兒, 迦南人沒出生的後裔也必然全都是罪犯等等。 教會是決不能承認《百怖經》抄襲蘇美爾人的故事。 他們再次發揮了基督教無理攪三分的傳統。 嘔心瀝血找出了一些所謂的不同之處: 人畜進入大船以後,《吉爾伽美什》中是烏特那庇什廷關上的門, 而《百怖經》中則是耶荷華關上了船門; 《吉爾伽美什》中, 雨下了六天, 而《百怖經》中四十天。《吉爾伽美什》中烏特那庇什廷的故事裡大水淹沒了屋頂, 《百怖經》中大雨淹到了山頂; 大水退去后, 烏特那庇什廷放出了一隻鴿子, 一隻麻雀荷一隻烏鴉。 而挪亞放出了一隻鴿子和一隻大烏鴉。 教徒企圖來證明這兩個故事其實本來是完全不同的, 根本不存在抄襲云云。 他們這種拙劣的手段, 讓人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個貪財的瞎子, 渡河時把一玫銅錢偷偷塞進梢公的棉被, 而後百般強調那玫銅錢是多麼獨特, 企圖將棉被佔為己有, 結局當然只能是自取其辱了。 那麼基督徒是不是也在自取其辱而不自知呢?
(待續)
大洪水的故事(3)
難道烏特那庇什廷同挪亞方舟的故事就沒有什麼不同嗎? 其實兩者也的確是有些不同處的。 在《吉爾伽美什》中, 天神恩尼爾是因為人類的吵鬧聲, 影響了他的休息而發大水毀滅人類, 這個理由有些牽強,凸現了大神恩尼爾暴虐無道。但還算能夠自圓其說。《百怖經》中耶荷華毀滅人類的理由, 竟然是「看到神的兒子同人的女兒結婚生子, 認為人類墮落。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便後悔造人而決定毀滅人類。 《百怖經》中沒有明確說明到底人類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些什麼「惡」,陰晦地暗示,人類結婚生子,繁衍生育就是耶荷華眼中的惡。 這聽起來總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如果這也會構成人類足以被毀滅的「惡」,那人類社會從一開始, 不就是這樣生生不息的嗎? 若不是這樣, 又怎能有今天的你我呢? 如果今天耶荷華再來毀滅人類, 基督徒們會不會振臂歡呼, 高唱慈愛公義呢?
如前所述, 從情節上看烏特那庇什廷同挪亞方舟是完全同樣的故事, 兩者有明確的關聯。 兩者也的確有個很大的不同, 不在於情節和細節。 而是就是作者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史詩《吉爾伽美什》的作者站在人類的立場,對大神恩尼爾毀滅人類秉持了一種批判的態度。 蘇美爾神話中有很多神,眾神有不同意見,也會爭論。 看到人類被洪水吞沒的慘狀, 諸神也後悔。即使是大神恩尼爾,最終也聽從了水神安的勸告,默認了自己的輕率,賜予烏特那庇什廷永生。 最終人, 自然和神得到了和諧。
而在《百怖經》中, 作者完全站在耶荷華的立場上, 耶荷華殺人有理, 人類罪該萬死, 死了也要對耶荷華感恩戴德。 這裡沒有了眾神, 只剩下了一個惟我獨尊的耶荷華。這個「神」 見不得人類生生不息, 容不得人類幸福, 對創造人類後悔不已,而對毀滅人類, 卻從不曾有半點悔意。同今天的基督徒一樣,耶荷華是死也不會承認錯誤的。反正是殺你沒商量!你想怎麼樣?
對大水的沉積層及其中陶器的碳十四測定, 顯示公元前2900 年前後, 蘇美爾人居住的兩河流域, 的確曾發生過大洪水。 在巴比倫烏爾城那巨大的遺址中, 考古學家還在那裡發現了大洪水的遺跡。更可能有過不只一次的大洪水。
大洪水的故事(4)
每當有人指出《百怖經》中大洪水的故事不過是抄襲蘇美爾人的文學作品時, 基督徒就會利用世界上很多其他民族也有大洪水的神話故事這一事實來辯護。 什麼「聖經故事(特指洪水傳說)與古印度、古中國、甚至北美 Aztec 的傳說都有不少相似之處」等等。基督徒的辯護常常含有雙重含義, 首先是企圖否認《百怖經》中的抄襲行為,然後則是希望據此證明發生過一場淹沒了除地球上最高峰峰頂22.5英尺之外全世界的大洪水。 現在讓我們來比較一下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大洪水故事是如何「相似」的?
中國的洪水故事, 主要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滔天。 鯀竊帝之壤以淹洪水, 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鯀復生禹,帝乃令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晉代《搜神記》中有個「古巢老姥」的故事:古巢縣, 有一天江水暴漲, 水退後在小河溝里留下一條上萬斤的大魚。 全縣的人都來分吃魚肉, 只有一個老姥沒吃。 後來, 一個長者來對老姥說:「這條魚是我的兒子, 不幸遭遇橫禍, 只有你一人沒吃他, 我要重重報答你。 如果你看見縣城東門的石龜眼睛變紅, 縣城就會陷落下去。」於是老姥每天去東門看那石龜的眼睛。 有個小孩覺得奇怪, 問老姥, 老姥如實相告。 小孩欺騙她, 用顏料把石龜的眼睛塗紅。 老姥見了, 急忙跑出城去。 路上遇到龍王兒子化裝成的青衣童子帶她登上高山後, 縣城立即陷落下去, 成了一個大湖。
這個石龜故事,在後來被附會成了毀滅人類的大洪水的民間故事, 又同伏羲女媧兄妹再造人類的神話傳說結合起來。 故事中伏羲女媧已經不怎麼像是遠古的英雄了, 反而到像是封建社會中的農民兄妹。因為有恩於石龜, 得到石龜的幫助躲過了毀滅人類的大洪水。 看到人類將絕, 兄向妹求婚。 妹開始不同意, 但徵求天意后, 終於兄妹結合, 使人類得以延續。
印度的洪水神話產生於公元前10世紀前後:摩奴在水池中捉到一條魚, 魚對他說, 好好照料我, 我將保佑你, 一場將毀滅所以生靈的大洪水就要來歷。 於是摩奴將魚養在陶缽, 魚長大后, 移入溝渠, 最後放入大海。 後來洪水果然爆發, 淹沒一切生靈, 只有摩奴坐在舟中, 舟身則系在那條魚身上, 摩奴得以倖免。
希臘神話的洪水故事是這樣的:在青銅人類的時代,世界的主宰宙斯不斷地聽到這代人的惡行。 由於人類的罪惡, 眾神決定發洪水滅絕人類。 只有丟卡利翁和皮拉夫婦, 事先得到普羅米修斯的警告, 造了一條小船而倖免於難。 在正義女神的神諭指示下, 他們蒙著頭, 解開身上的衣服, 把大地母親的骨骼――石頭――扔向身後, 男人扔的石頭成為南人, 女人扔的石頭成為女人。
居住在墨西哥的土著AZTEC人的洪水故事是這樣的: 第四時代時, 人們忽略了對神的祭拜,眾神十分憤怒,雨神Tlaloc決定要毀滅人類。但他事先警告了一對敬虔的夫妻塔塔和訥娜洪水將臨, 要他們從一段大木頭中刻出一個獨木舟, 並且帶上兩串玉米。 他們只能以玉米為生, 不可貪吃其他食物。 塔塔和訥娜夫妻登上獨木舟, 躲過了大水。 當大水退去后, 他們登上陸地,意外找到一條魚。當他們吃完大魚后, 才想起了雨神Tlaloc的命令。 這時Tlaloc出現了, 「你們就是這樣報答我的嗎?」,憤怒的Tlaloc把塔塔和訥娜夫妻變成了狗。 眾神終於發現, 即使最敬虔的人, 也會違背神的意志。 於是毀滅了人類, 開始了第五時代, 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人類時代。
咋看上去,世界上這麼多民族都有大洪水的故事, 難道都是巧合不成? 這還不能證明曾經發生過淹沒全球的大洪水嗎?好吧, 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大洪水的故事。
在上述這些所謂大洪水的故事中, 大禹治水的故事, 同蘇美爾大洪水的故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 大禹治水表現了中國初民征服自然的過程, 表現了華夏民族人定勝天的樂觀精神。想想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