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陀成就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16 0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2-2-16 01:15 編輯

爾時如來於彼后夜明星出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時世間自然而有最大光明。地六種動。時彼光明及地動已。凈飯王宮。睡眠驚寤。喚諸相師並婆羅門天文師等。而敕之言。婆羅門輩。此事云何。為我解說。作是語已。時諸占相天文師等。即白王言。唯願大王。且少時忍我等占仰然後白王爾時佛母摩耶夫人。已得天身。作玉女形。從天上下。告凈飯王及羅睺羅母耶輸陀羅等。作如是言。大王當知。今夜王子悉達多。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相故。大地震動。如來既成三菩提已。降伏眾魔。無有怨敵。於世間中。無所可畏。是時色界凈居諸天。心尚疑惑。如來得成三菩提不。爾時世尊。知彼諸天心之所念。飛騰虛空。為彼諸天。斷疑心故。說於如是師子吼聲。我今已斷諸欲愛結。已定欲心。干竭一切諸煩惱水。更不複流。不受後有。更不轉入於煩惱內。度盡苦邊。更無復余。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那麼佛陀「覺「到的是什麼? 敬請各位仁兄指點一二。
日知而智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6 07:2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在雜阿含296經裡找到,去仔細看一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16 07:52 | 只看該作者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
jiandao 發表於 2012-2-16 07:55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5 18:26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在雜阿含296經裡找到,去仔細看一看吧。

老兄,你就是要急死chico兄,哈哈,他讀經不用心,該著,但你就多些慈悲,給他多點法布施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16 09: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4樓 的帖子

表弟,這是個嚴肅的問題。你就別摻和了。你不讀過南懷瑾的書嗎?「如何修正佛法」的內容你忘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6 18: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2-16 18:57 編輯

根據雜阿含296經,自行覺悟緣起就是「等正覺」,也就是 Sammaa-sambuddho(音譯:三藐三菩提,英譯:perfectly enlightened 或 self-awakened)。至於「阿耨多羅」,那應該是 Anuttalo(英譯:unsurpassed) 的音譯。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18 01:41 | 只看該作者
佛陀所悟:

南傳:「因緣法「及「緣生法「。
漢傳:「緣起性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8 1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7樓 的帖子

我引用的可是北傳的雜阿含296經,你卻能憑空得出「南傳」,你可能連我那寥寥數語的貼文也沒細看,就忙著回帖。其實,佛陀自行證悟的就是緣起,與南傳、北傳無關;佛陀時代根本就沒有什麼大小乘、南北傳。至於緣起性空還是不空,那是龍樹搞出來的無聊問題;在佛法裡,它屬於無記,因為與解脫無關。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19 01: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2-2-19 01:23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8樓 的帖子

這樣說,是為了迴避大小乘的話題。
有一點可以肯定,阿含經典在求證功夫上,講的比較細。如中阿含,98 念處經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0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19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老兄你只解釋了」等正覺「似乎避開了前面加上了英文的「unsurpassed"之後那又是
甚麼??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1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19 0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既然證得了」自行覺悟緣起就是「等正覺」「那為何前面又加上」無上「(這是我對」
surpassed"的繹法)?Pala兄可否說說看?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9 0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9樓 的帖子

本來就沒有的東西,有何好迴避的?讀一讀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佛時根本沒有什麼大小乘。南傳佛教始於阿育王時代Mahinda Bhikkhu率僧團到錫蘭(斯里蘭卡)弘法,而大乘佛教的出現比這更要晚一個多世紀。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19 0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1樓 的帖子

在「等正覺」前加上「無上」,據我的看法,是漢譯經文錯置的結果,因為原本的Samma-Sambuddho(完美的自覺者)就有完美之意,而Anuttalo(無上,unsurpassed)是放在purisa-damma-sarathi前面(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

由於經文錯置,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堪受調教者的最佳教練)在漢譯裡斷裂成了「無上士」、「調御丈夫」兩個語意失準的名詞。明白了這一點,你也該知道佛陀是能受教者的最佳調教者;對那些不受教者,佛陀也沒輒,自然就不為「眾生無邊誓願度」、「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類的大乘牛皮所惑。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4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20 05:55 | 只看該作者
我評如下:---

(1)   無論佛弟子或非佛弟子都明白一個簡單道理;---佛就是大覺,等覺只是菩薩
最高的修行層次-----十地,所以「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在等覺的層次上再往上成佛


(2)無論等覺或大覺,都離不開「覺性」它是作為一種指標去調御眾生,包括聖與凡,
佛陀在這方面有所顧忌於他人誤會為外道的「神我」或者是「梵我」所以佛辯說: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但是阿難卻對「覺性」諸多猜想,所
以被佛陀斥責。佛陀悟到這個「覺性」就是「無上」

(3) 「無上」與「等覺」之關係可以舉個例子說明:--「李小龍」跟「葉問」師父
學詠春,葉問的詠春拳已經在香港打低了英國來的世界拳王,但李小龍卻在詠春的
基本功夫下,精益求精,自創立「截拳道」闖出世界。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0 0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4樓 的帖子

我評如是:

1、這是大乘的立場,可實際上『菩薩』一詞並非佛時的用語,而是到了部派時代才出現。部派時代的菩薩基本上只用於本生故事裡,以之稱呼未證果前的佛陀。這就是說,本生菩薩只是發了大願的凡夫。大乘菩薩的出現,那是很晚的事。

2、大乘愛談『性』,如覺性、佛性、自性、空性....一大堆,而實際上原始佛教沒有這些東西。它們除了把人的腦子攪亂,養成談玄說虛的習慣外,對於解脫沒有一點用處。

3、李小龍向葉問學拳的時日很短,也沒真的學到葉問的功夫。李小龍的詠春,主要是向葉問的高徒黃淳梁學的。至於截拳道和詠春拳何者較優,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6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20 21: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2-20 08:53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5樓 的帖子

老兄你似乎沒有真正對比一下Chico兄印述的經文與你引述的雜阿含296的分別在那裡?
請你先看Chico兄引述的經文:--

爾時如來於彼后夜明星出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時世間自然而有最大
光明。地六種動。時彼光明及地動已。凈飯王宮。睡眠驚寤。喚諸相師並婆羅門天
文師等。而敕之言。婆羅門輩。此事云何。為我解說。作是語已。時諸占相天文師
等。即白王言。唯願大王。且少時忍我等占仰然後白王爾時佛母摩耶夫人。已得天
身。作玉女形。從天上下。告凈飯王及羅_羅母耶輸陀羅等。作如是言。大王當知。
今夜王子悉達多。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相故。大地震動。如來既成三菩提已。降伏眾魔。無有怨敵。於世間中。無所可畏。是時色界凈居諸天。心尚疑惑。如來得成三菩提不。爾時世尊。知彼諸天心之所念。飛騰虛空。為彼諸天。斷疑心
故。說於如是師子吼聲。我今已斷諸欲愛結。已定欲心。干竭一切諸煩惱水。更不
複流。不受後有。更不轉入於煩惱內。度盡苦邊。更無復余。

留意紅色的字,這個好明顯就是指世尊成道的那一刻,為何仍然用梵文音譯而不是意譯而不把它翻
譯成漢文?因為那時候,阿含經未出現,大乘更加尚未出現,但當時它的解釋是甚
么?,甚麼時候被翻譯?大概亦沒有人知道。


再看雜阿含29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
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
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

這段文章是引述世尊的說話,他所講的如來成正等覺,那當然世尊不是講自己,而
是指三世十方的諸佛,那麼三世十方的諸佛所成就的果是否「自行覺悟緣起」這麼
簡單呢?唯有大乘的了義才可解釋。

再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被Pala兄「自我」翻譯成「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的
完美自覺者」在邏輯學上是說不通的,因為「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與「完美自
覺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邏輯的概念上只有成為完美自覺者,才可以調御他人,而並非調御他人才能成為
完美自覺者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0 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6樓 的帖子

留意紅色的字,這個好明顯就是指世尊成道的那一刻,為何仍然用梵文音譯而不是意譯而不把它翻譯成漢文?因為那時候,阿含經未出現,大乘更加尚未出現,但當時它的解釋是甚麼?,甚麼時候被翻譯?大概亦沒有人知道。

評:成就正覺並不只是「那一刻」,你如果不是中文表達能力有問題,就是觀念根本錯誤。其次,用梵文音譯正好說明了該經典比阿含經晚出,而不是阿含經尚未出現。佛陀不許僧團使用梵語誦習佛法,這在四分律中是有記載的,因為梵語是外道語(註:婆羅門教的經典語)。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0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6樓 的帖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被Pala兄「自我」翻譯成「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的
完美自覺者」在邏輯學上是說不通的,因為「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與「完美自
覺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評:在討論中,回應別人之前,應先將別人的文章仔細讀過;別人沒說過的話,別硬塞給人家。我何時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成「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0 22:24 | 只看該作者
主帖那段文字應該是引自佛傳,文學色彩較濃,但並沒有針對「等正覺」給出定義。根據雜阿含296經的定義,自行覺悟緣起的人就是「等正覺」。請注意!是「自行」覺悟,依道跡而修行證悟的就不是等正覺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2-2-21 01:05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是文字翻譯問題。也沒有文字順序問題。這是梵文音譯。其他人不敢說,玄奘法師的語言能力是不必懷疑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