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weihua9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西欲向五台山投資逾18億元打造「東方佛都」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5樓 的帖子

道教裡混雜了很多大乘佛教的東西,早就不純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 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9樓 的帖子

自打嘴巴!垃圾有啥好消化的?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16樓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道教要靠佛教提供養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18樓 的帖子

人各有志,這種事強求不來的。你可能覺得飲食男女為至樂,但他未必作如是觀。出家在家,各得其所就好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3 06: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jiandao 21樓 的帖子

古代印度人在思辯、邏輯上的成就,是古代中國人望塵莫及的

印度人在數學上的成就,也是古代中國人望塵莫及的;在兩國的文化交流史中,印度一直是老師,而中國沒有什麼能教印度的。這樣的結論雖令人有些不快,卻是事實。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4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35樓 的帖子

所謂「縱橫家」,就是善於權謀策略的人士。平心而論,這種東西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基本上只有政客、野心家才會有興趣;當然它與真正的哲學上的思辯、邏輯也無法相提並論。

中國人發明過算盤,但如今卻是印度執電腦軟體的牛耳。不只是阿拉伯數字,印度文化裡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中國人卻沒學到。為何沒學到?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語文。

文字發展的規律是從單音節演變到多音節,從圖形演變到拼音。有別於印度語文很早就進入拼音,而且發展出嚴謹的文法,中國人沒有發明字母,一直都在使用圖形化的漢字。中國人對符號不感興趣,包括阿拉伯數字在內,同時中國人對抽象事物的思考能力也是很貧乏的,像商羯羅、奧諾賓多、康德、黑格爾這樣的大師不會出現在中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4 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40樓 的帖子

「孫子兵法」是中國人閉門造車的東西,元胡金虜根本不研究它,照樣把中國人打得丟盔曳甲,後來的列強也一樣。

印度人的英文優勢與他們的語言也有關;梵語(Sanskrit)是印歐語系之祖,許多西方的文字追本溯源,最後往往能在梵語中找到源頭。這一點,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就輸印度人一大截了。此外,文化背景的因素,印度人的邏輯一般強過中國人。

印度的文化中斷過?第一次聽說。我倒是聽說有些日本人認為滿清入關後,真正的華夏文明就滅絕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4 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jiandao 41樓 的帖子

漢字是語文世界裡的活化石,它的存在可說是一種奇跡或異數。中國人為何沒發明出字母?我推想,秦始皇的「書同文」可能是原因之一。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5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5 12:46 編輯

回復 自由之靈 47樓 的帖子

我的看法是漢字限制了漢語的發展,漢語的四聲恰好是用來彌補單音節、同音字過多的缺點。此外,由於是單音節的書面語,許多字從口頭說出,必須有輔助的動作,否則別人聽不懂,例如褲子、鞋子、帽子、筷子...等等,其中的「子」只是作為輔助。如果你只說褲、鞋、帽、筷...,別人基本上是不可能聽懂你在說什麼。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親戚聊天,電視上正播放有關軍武的節目;他聽見坦克的「履帶」如何如何,就問我:「鋁」能承受那麼大的重量嗎?我只好向他解釋,是如履薄冰的「履」,他才明白過來。漢字不是用來記錄語音的符號,而由於受限於漢字,漢語基本上是書面語;日常生活中,我們聽見別人的姓名,要正確認識還是有困難的,而西洋人的姓名則沒有這種問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5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54樓 的帖子

你顛倒因果了;應該說因為中國人打不過異族,所以大家為了保護自己的身家性命,只好爭先恐後當漢奸。

漢唐武功雖盛,但也不是你以為的那麼值得稱道;和親始於漢代,盛於唐代。我看過一分文獻,唐代被送給番邦和親的宗室女子就有近三十位。所謂和親,其實就是把女同胞送給異族,以換取和平(苟安?)。平心而論,這種事實在很不光彩。

英語是今日印度的第二官方語,這並不是你所謂的文化中斷,而是英國殖民與印度人善於學習所致,這已經成了印度的優勢呢。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6 05: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6 05:55 編輯

回復 雲海暖流 56樓 的帖子

一、二個人賣國,是他們個人的問題;如果賣國成了風氣,人人爭先恐後,那說明了大家並不愛這個祖國或者說這個祖國一點也不可愛。不是嗎?

關於和親的問題,你的見解我無法苟同。我認為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的民族,不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

至於印度文明中斷之說,按你的論述,中國文明也中斷了許多次。今天在印度還能見到許多印度人穿著 Kurta 和 Sari ,中國人呢?不要說是漢服,連馬褂、旗袍在日常生活中都絕跡了。誰的文明中斷了,我認為答案是很清楚的。

今日印度的主要官方語是Hindi ,英語是第二官方語。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6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6 18:24 編輯

回復 雲海暖流 58樓 的帖子

你認為祖國是母親,我卻不作如是想;母親如果沒有養育子女的能力,甚至虐待子女,法院是可以改定監護權的。其實,許多有辦法的中國人早就想方設法弄綠卡、移民美國,他們可真不孝啊!你說是嗎?

做漢奸是人格問題,我看也未必;一個人反叛他的祖國,有時是情勢所迫,例如漢朝的李陵。父子為朝廷效命疆場,只因為力戰不敵而被俘,最後居然連累全家被殺。換成是你,你會愛這樣的祖國嗎?

歐洲各國皇室的通婚雖說是政治婚姻,但與中國的和親還是不同的。當年吐蕃求親不遂,興兵攻唐,大軍都打到門口;為了退兵,這才把女人送給人家。

關於服飾,我也不敢苟同你的說詞。事實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不只是印度人,日本人、韓國人、阿拉伯人...都一樣,只有今天的中國人沒有,因為中國的文明中斷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7 07: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雲海暖流 62樓 的帖子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7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楚辭、山海經成書時,中國連佛教的影子都還沒有,居然有人認為鬼是佛教搞出來的東東,實在是既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又缺少自省的能力。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0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漢語沒有冠詞,沒有時態,並不是很利於人際之間的溝通。

中國人愛講的那個「氣」,在梵語中稱為 Prana ,英文裡一般譯作 Vital Energy。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1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