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環球之旅] 之 游遍紐西蘭(遊記版)

[複製鏈接]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5-11 2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之旅] 之 游遍紐西蘭(遊記版)

游遍紐西蘭(1)


在毛利語裡面,紐西蘭被叫做Aotearoa,英語的意思是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 也就是長白雲之鄉的意思。我曾經聽過有人把紐西蘭叫做「地球上的最後一片綠洲」,我想綠洲倒確實是綠洲,但也不是最後一個吧?每當在紐西蘭碰到風和日麗的時候,湛藍的天,茵綠的草,都讓我有一種抑制不住地想到外面狂奔的衝動。而這種衝動到我畢業的時候成了現實。

去年的8月28號,我從奧克蘭出發,踏上我準備已久的旅途。為此我詳細計劃了一個多月,大概想好了路線,大概算了哪些地方要呆多久以及花費等等。陪伴我的是我的那輛老爺車(Toyota Celica 1990);一本Lonely Planet旅行手冊;一張在motel里要的紐西蘭公路圖;還有大概有1000多元的銀行卡;借我表哥的信用卡和一些鍋碗瓢盆麵條醬油等。

走之前把我的車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查,這些錢是不能省得了。第一站打算到New Plymouth,是一個紐西蘭典型的良好天氣。我第一次這樣單獨出遊,很興奮也不免有點緊張。倒不是擔心安全問題,其實我也說不上具體是什麼。車子剛開過Hamilton,我停在路邊休息,順便吃飯。也順便給我一個好朋友打了個電話,讓他給我壯了壯膽。一路的旅行比較順利,有一段山路讓我挺緊張的,不過也是小心應付過去了,沒出什麼問題。到達New Plymouth的時候是下午4點多,我把車停在海邊,心裡舒了一口氣。我在人前裝得很有自信的樣子,畢竟心裡還是沒底啊。

以我的消費水平來說,住宿只能是考慮Backpacker的了,連YHA都得考慮考慮。於是就按照Lonely Planet介紹的找到了一家。出乎我的意料的是,這裡的廉價住宿跟國內是不同概念的,整個Backpacker是一間非常舒適的大房子,乾淨整潔。傢具床鋪等雖然有點舊,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精心打掃的。這裡有一個非常舒適的大廳以及休息室;大廳有我最喜歡的壁爐,休息室里還有電視,國際象棋等消遣的東西;一個簡潔乾淨的廚房和用餐點;各種鍋碗瓢盆調味用料都有。當然既然自己已經帶了,就用自己的,應該乾淨一點吧。後來我才了解到,Backpacker這種住宿概念還是紐西蘭人首創的呢,目的就是為自助旅行者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家。難怪Lonely Planet把紐西蘭的旅遊等級定得那麼的高了。

於是一切安頓了下來,美美的做了一頓飯吃了以後,就向老闆打聽一下有關Mt Egmont/Taranaki的情況,接下來就坐在壁爐旁邊昏昏欲睡。也許有人並不喜歡這種安靜到要發瘋的環境,但是我自己的確是非常享受的。在這裡沒人知道你是誰,沒有人讓你去幹什麼,一切都是自己的世界。我來紐西蘭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樣放鬆的。

晚上很晚,我的舍友回來了,是一個日本人,這個傢伙整天在海邊發獃;還有一個瑞典的女的。大家都很友好,我也就忘了中日之間的問題了:)互相交流了一下也差不多要休息了。日本人聽說我開車過來的,就問我可不可以明天一起去Mt Egmont/Taranaki?我當然是沒有問題。

第二天,天氣不是很好,我和日本人兩個差不多10點左右出發。我們前一天晚上就做好了第二天的午飯,放在冰箱里,出發前用微波爐加熱好就當午飯。以後我也是一直這麼乾的。Mt Egmont/Taranaki,是紐西蘭北島西部的一座休眠火山,被稱為紐西蘭最容易攀登的山。冬天的時候山頂積雪,從北面看好像日本的富士山。後來湯姆克魯茲還在這裡拍過電影的。我跟小日本兩個開著車來到山北面的位於半山腰的Information Centre,然後決定徒步走上去看看。不過我們都沒有登山的裝備,爬了不久就放棄。一路上雖然看不清楚山的面貌,但是煙霧繚繞的,還有很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積雪也讓我們這些沒見識的人興奮不已,不停拍照。

回來后,我在附近的海邊逛了一下。做了我最喜歡做的事情―發獃。晚上小日本找我,跟我商量第二天的路線,我是去惠靈頓的,他也正好去半路上的一個鎮,就約好一起走。然後他說他這樣用車也不好意思,非要給我點錢;我說不用了,我們是朋友啊。結果他硬要給,我推辭不過,沒想到他居然只是給了我5塊錢,我考。還不如不給呢。

從New Plymouth到Wellington這一段路還算好走。那天的天氣也挺好,我也見到了Mt Egmont/Taranaki的真面目,特意跑去一個小湖邊照了點照片。把小日本送到目的地以後我自己朝著惠靈頓開去。由於在路上這裡停一下,那裡停一下,花了不少時間,因此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我有點慌張,畢竟是第二天。晚上大概6點的時候來到了惠靈頓,在city centre找了一個地方住了下來。這是我在紐西蘭住過得最差的Backpacker了,條件較簡陋,規模倒是很大,所以沒有一種其他的Backpacker的怡人的感覺,可是也不要要求太高。

去惠靈頓之前就聽說那裡的風很大,我第二天出去的時候看到一個70多歲的kiwi,我問他是不是這樣的,他指了指自己的禿頭跟我說,你沒看見我的頭髮都被吹光了嗎?我也只是當作一個笑話來聽了。可是我也為自己的大意後悔啦。在water front拍照的時候,我支好三角架,剛擺好姿勢,突然一陣怪風吹了過來,可憐我那相機就這樣掉在水泥地板上了。旁邊一個老外做了一個誇張的動作以後還很關心地問我。唉,倒霉吧。

沒有了照相機當然不行了,可是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商店都關門,我只好作罷。可是這樣我一點遊玩的興趣都沒有了,只是在想著如何從我那不多的錢中再拿出點錢來。沒辦法。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Inter Islander的船準備過海,這裡也挺好玩的。各式各樣的車排著長長的隊魚貫進入渡輪的底艙。我也好好欣賞了一回庫克海峽的風景,應該說有條件的話還是做一次,比坐飛機什麼的好玩多了。

在船上我就不停的打聽有沒有人跟我同路去基督城的,我正在為旅費發愁呢,就算給我5塊錢也好啊。問了幾個人以後,突然看到有個亞洲人在詢問處用蹩腳的英語問去基督城的火車開車時間。我看他挺像中國人的,就上去問他想不想一起?沒想到還是一個小日本,不過他訂了火車票了。只是後來他想了想,覺得火車沒有汽車快,而且退票還可以拿回70%的錢,就答應了。我也正好樂得有個伴。

下了船,我們就上路了。這個傢伙英語極濫,我們基本無法溝通,所以旅途也比較沉悶。一路上的風景倒是很不錯,跟北島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看來Lonely Planet說的還是很對的。從Picton到基督城大概要5個小時,這中間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Kaikoura,不過我當時沒有詳細看資料,所以不認識。當快要開到Kaikoura的時候,突然看見遠處一片雪山,而且就在海邊!!這種興奮自然就不必說了,我們一會就停車拍照,各個角度都拍,生怕錯過了什麼似的。這一段路,1號公路都是沿著海邊建的,這是我夢想的開車的環境。你看廣告上的名車也不過是在這種地方拍,雖然我的車是寒酸了點,不過環境很好也就是了。

車在晚上6點多的時候來到了基督城,小日本說他已經訂好了Backpacker。我也懶得再找,就跟他一起過去。這家Backpacker離基督城的教堂廣場不遠處,叫做Vagabon,是我覺得最好的幾個Backpacker之一。房主是一對很友善的中年夫婦,好像有一個兒子。他們雇了一個30多歲的傢伙在那裡幫忙,叫做Allan。Allan非常健談,他的發音很清晰,語速也不快,滔滔不絕的向我們介紹他們那裡的服務。在紐西蘭我最喜歡的就是跟這樣的人一起說話,因為聽他們說的英語很舒服,自己也完全聽得明白,人也很有趣。會讓自己的自信心大增,說得也相對好了起來。

從Allan那裡我了解到紐西蘭最大的Backpacker團體,叫做Budget Backpacker』s Hostel,也就是他們常說的BBH。這個團體定期對他們的會員的各項服務進行評估,然後出版一本小冊子,上面詳細列出來了各家Backpacker的得分,詳細地址,各項服務設施,以及顧客的滿意程度等。Allan向我推薦一張優惠卡,好像要40塊錢,其中包括20塊錢的電話卡,他很誠懇地了解了我的旅行計劃,然後幫我做了分析。這樣的話我也很爽快地買了一張。我對這裡非常滿意,房子也還不錯,各種設施也算齊全。這家房子是那對夫婦買的,不過他們把它改成了Backpacker,一來是想換點收入,另外他們也喜歡。因此他們常常對我們說,你們就是這裡的主人,因為是你們在付銀行的按揭。聽起來讓人舒服。

我也是第二次來基督成了,我在這裡有個同學,她的男朋友是一個在蘋果公司工作的kiwi,我讓他幫我買一個相機。晚上跟他們到外面吃飯,也見了她的男朋友,印象也挺好的。比較斯文內向,我也慶幸她能找到這麼一個伴。她男朋友也是特別喜歡旅遊,沒事的時候就在南島到處轉悠,照了無數照片,我看了之後心裡只有驚嘆。從此我的嘴裡就經常掛著兩個詞:amazing & stunning!他給我詳細講解了各個地方的風景特色,以及給了我很多的建議,這樣我的狂奔算是真正的展開!

又說到我的旅伴,那個日本人。那天我跟朋友吃晚飯回來,還剩下點菜。回到Backpacker的時候正好碰到他,他還沒有吃飯。我就把我打包的準備當作午飯的菜給他,這個豬頭估計是餓暈了,一邊吃一邊說好吃,顯得非常感謝我的樣子。而我卻是在想,我考,車費沒有了還被你小子吃掉了我的午飯!我怎麼就這麼的背?哈,開個玩笑而已。

在紐西蘭的Backpacker裡面,大概有這麼兩種人:日本人和歐美人。我的同屋的是三個日本的,兩男一女,不過不是一起的,他們跟我的旅伴也不怎麼說話。其中有一個英語還不錯的問我,說我為什麼跟我的旅伴那麼好?我說我們只是半路碰上的,互相幫助一下而已。他很驚訝,說一個日本人和中國人怎麼會這麼友好呢?然後就很有興趣地跟我談起中日之間的事情,不過我們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是很深入地談,因為有些事情也是我們用英語很難表達得出來的。最起碼的他還是承認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實。當然我們的話題很快就轉移到文化方面去了,他對中國的文化還是挺感興趣,準備在紐西蘭旅行完了以後就到中國的陝西和新疆去。

我從新整理了一下我的路線,決定從基督城通過Arthur』s Pass去西岸,然後沿著西岸往南走,到達Wanaka,Queen』s Town,Milford Sound接著到Invercargrill,Dunedin,Mt Cook再回到基督城,往回走的時候到Kaikoura,Nelson一帶。這樣越走我就越清晰了起來。

在基督城的幾天里,天氣不是很好,不過等我要出發去西岸的那天,又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天氣。雖然沒有找到旅伴,但是我心情好極了。買了相機花了我差不多900塊,我算了算,這樣的話只能在每個地方住一晚上而已,沒關係。希望我能省點錢,到皇后鎮上跳個蹦極吧。出發前,房主夫婦給我了很多忠告,他們說Arthur』s Pass非常漂亮,我一定不會失望的,不過開車要小心,因為那裡是南阿爾卑斯山脈,有點險要。而且他們告訴我,西海岸那邊的物價相對要貴一點,尤其是汽油。啊,我真恨不得能帶幾個桶過去。

Arthur』s Pass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一出了基督城,就看到南阿爾卑斯山脈橫在我的眼前,我的車好像怎麼也到不了那裡。旁邊就是鐵路,只是火車都是過時的東西,讓我沒有了跟它比賽的激情。馳騁在坎特伯雷平原上,兩邊是一望無邊的農場,在這裡開車就是爽。不過我開車是相當小心的,只是南島的道路有時候實在是太過筆直,還沒什麼人,一不小心就上了140公里。還是要小心一點啊。

汽車終於進入了好像不可以到達的阿爾卑斯山,公路也變得有點迂迴彎曲起來,不過呢也不算困難。公路兩旁以及遠處的雪山讓我這個在南方長大的人覺得很新鮮,只要一看到有什麼景點的告示就開車就去看看,照像是少不了的了。我覺得就算是這樣一路開車的風景也很好的。偶爾會看到一些湖,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些沒什麼人煙的地方,這裡的必要設施也做得很好,比如說在湖邊的廁所,告示,指引什麼的。無一例外的也是湖裡的清澈的湖水,如果不是冬天的話,我還是很有可能會跳進去游個泳什麼的,當然罰款就另外再說吧。

下午3點的時候,我來到了Arthur』s Pass Village,一個藏在深山裡但是廣受旅遊者歡迎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村落。我找到了一家,好像也是唯一的一家Backpacker,不過沒人,我就直接走進廚房裡,作了一點面當作午飯吃了。那裡還有一台小音響,有一些唱片,我挑了一張就放了起來。正在迷糊的時候一個大概40歲的女人上來了,她說真不好意思,剛才我回家了,您是不是要住宿?我就跟著去登記。放好東西以後,我就到了附近的森林裡轉,有一個瀑布叫做Devil』s Punchbowl waterfall在林子裡面,還是有點氣勢的。只不過轉了半天,連個鬼也沒看見,森林比較茂密,天色也有點黑了。我突然有點害怕起來。終於,我往回走的時候,在小河邊看到兩個人,大家友好的打了招呼,閑聊了兩句,才讓我覺得我是在人間。

回到住的地方,準備做點晚飯吃。不過這時候我犯了一個錯誤,我想當然的以為這裡會有超市什麼的,想買點肉。沒想到它還真的沒有,唯一一個小商店也早就關門了。我考,只能吃醬油麵了,連唯一一個雞蛋也被我中午吃掉了!正在鬱悶的時候,上來一個亞洲人,也跟我一樣來煮醬油麵,不過他有幾個雞蛋!我以為他是日本人,就用英語跟他套近乎,沒想到說了半天卻是一個台灣同胞,於是馬上就說起了中文。我在紐西蘭接觸過好幾個台灣人,給我的印象都挺好的,這個小子也是。我們談得最多的也是兩岸的局勢,年輕人的想法等,其實我們的想法也差不了太多,不免又親近了一些。當然他那幾個雞蛋也被我弄成了荷包蛋一起分享了。

台灣同胞正好是研究生畢業,找好了工作以後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台灣那邊挺流行遊學的,跟日本的又不太一樣。他就出來了,開始的時候,在奧克蘭學了一個多星期的英語,然後就到處跑去玩了。他說不應該在北島花那麼長的時間,只是剛來覺得北島也挺漂亮的了,沒想到到了南島才覺得那裡是垃圾。他第一天到南島的時候,是夜裡到了Kaikoura,他還正想著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好的?第二天一早起來,他就驚呆了「我考,怎麼又是冰山又是海水的?真他媽漂亮!」呵呵,這是他跟我說的原話。正好他跟我是同一個房間,好像那裡也就我們兩個人住,晚上老闆也下班了,不知去了那裡。我們也樂得清靜。可惜的是,他跟我的路線不是很相同,我們有心結伴也不行,不過第二天也一起到西海岸,他要去Westport,我去Punakaiki。

第二天天氣不是很好,有點小雨。我和台灣同胞在Greymouth就分手了,他在那裡等Inter City的車。我們也互留了郵件地址,後來還通過信,也寄過照片,怎麼說也是相識一場吧。我一個人開著車,從Greymouth狂奔去Punakaiki。南島的West Coast在紐西蘭旅遊上也是大大的有名的,我想主要也是因為它的偏遠,狂野吧。這種感覺和在紐西蘭的東海岸是很不一樣的。由於由南阿爾卑斯的緣故,它的年平均降雨量有5米之多,而南阿爾卑斯山另一側的坎特伯雷平原只有區區的0.75米。當然它的確也沒有讓我失望,我在西岸的幾天里,天天煙霧繚繞,啥都沒看見。只是這也是另外一種風情,很不錯。

那天我告別台灣同胞以後,先去了加油,油價的確是貴了一點,不過也可以接受,不然我真得要買幾個桶了。這次我就學乖了,因為我去的地方比起Arthur』s Pass更小,我也提前把食物準備好了。總的來說,紐西蘭的西海岸,無論是南島還是北島,風浪都比東海岸的要大很多。這可能是Tasman Sea夾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間的緣故,所以洋流也特別的洶湧;而東邊卻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當然這些只是我的外行想法,反正開車無聊,多想想吧。

翻開無論哪一本紐西蘭的旅遊介紹手冊,都會提到西海岸的Pancake Rock,就是在Punakaiki--一座只有幾棟房子的沿著海邊散布的小小村莊,非常的迷人。同樣的,那裡也只有一個Backpacker,但是剛剛好在海邊。在紐西蘭,我很願意在海邊發獃什麼的,那裡的海風一點也不腥,一點也不粘。就算是在奧克蘭,我經常去釣魚的地方離城市非常的近,也不像國內的海灘,不能久留。聽說這個原因是因為紐西蘭的海水養殖很少。有可能吧,我的家鄉是一個的海邊旅遊城市,那裡的沙灘旁邊就是養殖場,所以在那裡呆久一點都覺得身上粘糊糊的。唉,人多了也沒辦法。

至於說到的Pancake Rock,學名應該叫做「頁岩」吧?長期裸露在海邊,多年以後的風吹雨打,使得它的形狀變化萬千。在漲潮的時候,由於西岸的浪比較大,打到岸邊的時候,會激起衝天的水花,值得一看。可惜,我走的時間不是漲潮的時間,也就沒機會看到。儘管如此,站在那裡,聽著海浪和海風夾雜著咆哮,看著白茫茫的Tasman Sea,的確很有感覺。這一天的整個下午,雖然有點小雨,但是我一直在Backpacker邊上的鳥不拉屎海灘徘徊。我喜歡這種偏遠,喜歡這種鳥不拉屎,喜歡這種原始的蒼涼。

回到Backpacker,聽說我的同屋的是一個日本女孩,而且樓上只有我們兩個人。不會吧?有這種好事?我正在吃飯的時候一個女的走了過來,用日本口音的英語跟我聊天。唉,我看我是A片看多了,算了,日本的女孩也不都是和A片的主角一樣的。

天氣好的時候,在西岸開車可以看到南阿爾卑斯山的白雪皚皚的頂峰,比如說Mt Cook,Mt Tasman。可惜老天爺一直都沒有給我這個機會。這天我準備從Punakaiki開到Franz Josef冰河去。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下午3點就到了,這可是地圖上的標準開車時間。其實整個西海岸的旅遊景點大概有這麼幾個,一個就是Westport,聽說可以看到海豹,不過我沒去;一個就是Punakaiki,在海邊小屋住上一晚,聽聽海風看看日落;另外就是Franz Josef以及Fox兩個冰河了。當然有可能的話一定要到西岸濃密的雨林裡面探探險,放心,絕對不會有毒蛇猛獸的,你只管放心進去好了,前提是要聽從當地的線路指引。

果然,地圖說的還是對的,大概下午3點的時候我到了Franz Josef冰河。由於天氣不好,下著小雨,我也沒怎麼停車照相,路過的一些礦工遺址也沒去看。到了目的地以後,還是按照BBH上所說的,找了一家Backpacker住了下來,然後去了Information Centre了解了一下冰河的情況。接著自然就是去看冰河了。

我還是有點激動地,雖然現在來說也是見了點世面。畢竟冰河這種東西好像跟我的生活離得比較遠啊。從停車場到冰河的終點大概要一個多小時,只是天氣實在是不好,好像要下大雨的樣子,我也忘了帶雨傘出來,決定還是不要往前走了,就在半途的一個觀景台上面遠遠眺望了一下。可能也是離得比較遠吧,加上能見度不怎麼樣,我隱隱約約看到了一點。在紐西蘭旅遊,文化方面的因素會少了一點,他們強調的是好玩、美麗、自然等等的東西。我想這些東西要是放在別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的雲南西藏等,肯定會有一些美麗的傳說什麼的出來的,也幾乎可以肯定看到有人在那裡很虔誠的膜拜。於是我強行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跟一個縹緲的仙女聯繫在一起,然後也就稍微的肅穆了一回。

回到了Backpacker,發現裡面有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歐洲的,有幾個荷蘭的女的,估計我身高也就是到人家的胸部的水平,當然了,我沒有實際測量過。嗯,不愧是來自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他們這些歐洲的旅遊就跟我們很不一樣了,整天想著什麼是最刺激的,什麼路是最難走的等等。不像日本人,跟我一樣到處閑逛,當然了,不用像我一樣狂奔。

跟他們說話也挺有意思的,很健談。這幾個荷蘭的女的一邊走,一邊做一些五顏六色的帽子,準備拿去賣。他們是小學教師,從衣著上看不出她們很有錢。但是她們的表情都很快樂,很滿足,不停的嘰嘰喳喳開玩笑,讓我非常羨慕。聽說荷蘭政府強迫他們的人民休假,那可不是一個黃金周那麼點時間的,最不可思議的是如果他們想出國玩但是又沒有錢的話,政府還會補貼。我考,這不是開玩笑嗎?難怪我曾經聽說荷蘭有一半的人口不在國內的,原來人家玩去了。

這幾個女的一邊在那裡做帽子,一邊對我的中國廚藝評頭論足,一致認為我是大廚師。因為我的油鹽醬醋,鍋碗瓢盆什麼的擺了一大片地方,還油氣十足的炒了一個西蘭花牛肉,讓她們覺得自己的義大利通心粉是垃圾。跟她們聊得比較愉快,我有心邀請她們們一起上路,不過她們人太多了。這以後我在後面的好幾個地方都看到了她們。

說來也奇怪,第二天早上天氣突然放晴了,我驚喜地看到了多在煙霧繚繞後面的白皚皚的雪山。真他媽漂亮,我學著台灣同胞說了一句。匆忙照了一些照片以後,我的狂奔又開始了。趁著短暫的放晴,我決定還是要去冰河看看。不過我也只是走到半路,這次冰河我也全部看見了,只是遠遠看著,沒什麼感覺。有錢的話我也想來個攀登冰河,算了吧。

離開了Franz Josef,我來到了Fox。Information Centre的小姐聽說我從Franz Josef過來的,居然有點不以為然地對我說,她們這裡比Franz Josef好多了。哈,她當然對我的態度挺好,只是我在紐西蘭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兩家的競爭太厲害了?既然這樣說,我也想看看了。事實證明這個小姐說的還是有道理的,至少,從停車場去Fox冰河的終端,只要一個小時,而且Fox的頂部一座高高的雪山聳立,顯得比較有氣勢。我慢慢靠近冰河,也慢慢感覺到寒氣逼人。

在那裡,我碰到一隊香港旅遊團的,我們一起過去。不過一路上除了微笑,也沒什麼交流。在Fox的終點的時候,碰到一隊人馬,好像也是香港的,剛剛從冰河上下來,很興奮的樣子。讓我很羨慕。如果資金比較充足,坐個直升飛機上去轉一轉也挺好的,我嘛,就不用想了。還能怎麼辦呢?往回走吧。

剛到停車場,就聽見一陣陣笑聲,我考,我也看見了。原來是兩隻大鳥,憨態可掬,在人群中間晃來晃去討東西吃。我也說過我是沒什麼見識的了,這輩子除了在動物園,還沒有以這樣的方式見過這樣的大鳥的。旁邊有一塊告示牌,說:這種大鳥叫做Kea,是紐西蘭獨有的一種肉食鸚鵡。不怕人,但是政府忠告遊客不要餵食,因為這樣會讓他們喪失掉她們的天性。可是看著他們實在可愛,很多人都掏出巧克力,餅乾等給她們吃,我也拍了很多照片。的確很新奇。後來,在南島,尤其是南島南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我也記起來,那天晚上在Arthur』s Pass我也隱約看見一隻這樣的大鳥,只不過我當時以為是哪戶人家的老母雞。不然,餓暈了的我還是很有可能抓他們去燉湯喝的,算你們運氣啦。

真的感謝老天,在我去這兩個冰河的時候,天都是放晴的。可是一轉眼,等我上了車準備走的時候,又是烏雲蔽日,馬上就下起了雨。我的下一站是Haast,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的入口。在離開Fox Glacier之前,有一件事情我是挺遺憾沒做到的,那就是沒有去Lake Matheson看看。其實去Lake Matheson的最好時間就是早上6點多鐘的時候,那個時候如果天氣好的話,湖面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湖水光滑如境,遠處的Mt COOK還有Mt Tasman在湖裡形成完美的倒影,美不勝收。我在基督城的時候,在我朋友家裡看過他們的照片,我當時發誓一定要去。可是後來我忘了在哪個地方了,我看Lonely Planet的時候也不夠詳細,沒看見。一直到我在Queen』s Town的時候聽人說起才想起來。Lake Matheson還有Milford Sound是紐西蘭旅遊宣傳的招牌,可惜了。

遺憾歸遺憾,狂奔還是必要的。於是一路沒事,來到了Haast。又是一個典型的鳥不拉屎的地方。從Haast開始,西岸就結束了。在這裡,公路往內陸的茂密的雨林里穿了過去,爬過幾座大山就去到Wnaka。至於為什麼說Haast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那是因為這裡的確是沒什麼人煙,手機都沒有信號。所能看到的就是大量的原始森林,雪山,雜草叢生的河谷。這一片還有往南的紐西蘭最大的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以及Mt Aspiring一起被評為聯合國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在紐西蘭好像還有北島的Mt Tongariro那一帶也是。

Lonely Planet上說,離Haast不遠的Jackson』s Bay是紐西蘭最偏遠的地方之一,幸運的話可以看到企鵝。於是我一路開車過去,去到哪裡卻大失所望,除了幾條破船,連個企鵝的腳印都看不見。倒是快到的時候路邊有一個牌子寫著:Penguin Crossing Next 5km。人也沒看見,有一棟破房子,寫著做遊客出海的生意的,可是看起來好像根本沒有人住過。碼頭邊上有幾條船,幸好我不會開,不然跳上去開出去逛逛,估計也沒什麼人跟我要錢。

那天天又冷,又下大雨,白茫茫的一片我也沒什麼心情欣賞風景。企鵝也不見了,其實我就是沒見過世面,哪裡有企鵝大白天的回來岸上的?這個道理我到了Otago的時候才受到教育。從Haast到Wanaka,中間沒有加油的地方,於是我在Haast加了我在紐西蘭以來最貴的一次油,足足比奧克蘭貴了3毛錢。我當時就後悔為什麼就不從奧克蘭帶幾個桶過來呢?看著實在心疼,只好加了20塊錢,應該差不多能到Wanaka的吧?不過呢,在這裡住的Backpacker倒是讓我覺得非常好,可以說是我住過得最豪華的一個了。裡面好像剛剛裝修好,地方很大,很多用具都是新的。看著我住的房間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裡只收我15塊錢!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沙發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5-11 20:33 | 只看該作者
游遍紐西蘭(2)


--------------------------------------------------------------------------------

第二天我就上路了,人生就是狂奔嘛。天氣依然是下著大雨,我從Haast去Wanaka。一路上山勢比較險要,雨天路滑,我也不敢大意。說真的這個Haast Pass和Arthur』s Pass比起來,卻是另有一番風味。道路在半山腰蜿蜒,森林遮天蔽日,雪山融化的水形成溪流急衝而下。那天風很大,能見度不好,可是隱隱約約看到雪山在濃重的白霧之中,依稀可見。很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也非常的神秘。忽然道路來到一些很寬的河床邊上,看著裡面參天的枯木,長滿了紅色青苔的石頭,一抬頭,雪山就在眼前。奶奶的,要是我是文人騷客的話,不吟他一首小詩是對不起自己的了。

小心翼翼的終於走完了Haast Pass,道路變得平坦起來,天氣也好轉,山區和平地就是不一樣。走著走著,忽然看到路邊一株桃花在怒放,我自然是大呼小叫的停車照相了,想想也是春天的了。剛剛看完神秘的Haast Pass,一種不一樣的美景馬上又來的我的眼前―湖,翡翠般的湖。用現在一個比較俗的詞來說那就是「驚艷」,如果是老外,我估計就得把「amazing」「stunning」「awesome」滿嘴胡說了。湖是Queen』s Town,Wanaka一帶顯著的特徵。最要命的是湖邊還有雪山,雖然不高,不過是冬天也有積雪。這讓我又大大的長了一回見識。

在小雨中,我慢慢的到達了Wanaka,一個在Lake Wanaka邊上的迷人的小鎮。毫不費力的找到了一家BBH評價很高的Backpacker住了進去。我也是例行公事的逛了一下,買了點吃的。看了Information Centre的各種滑雪,跳傘,Jet boat等介紹,想了想我的乾癟的錢包,只能嘆氣。其實很多人在Wanaka停留的原因就是想到Mt Aspiring滑雪。在紐西蘭,Mt Aspiring被稱為最美麗的山,也叫做紐西蘭的馬特洪峰。不過呢,滑雪暫時對我來說是奢侈了一點點,以後吧。

雖然去不了Mt Aspiring,不過我還是在遠處遙望了一下,也是,如果一次都全去了,那以後我去哪裡呢?這幾天在住的地方都看到了那幫荷蘭姑娘,我想要是還在Queen』s Town看見你們那就真是有緣分了,不過恐怕我太矮了一點。早上一大早,同屋的老外就大呼小叫得說:Man, It』s a beautiful day!!我也一下子有了好心情,趕緊刷牙洗臉,眺望一下Mt Aspiring吧。和荷蘭姑娘打完招呼以後,我也開著車,在Wanaka附近轉悠,照點相什麼的。

Lonely Planet曾經說過紐西蘭的地形地貌是非常豐富的,各種類型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話是不錯的,Deep South的地形應該是以丘陵為主,只是在Queen』s Town這邊還有一點山地。從Wanaka到Queen』s Town這一段的路風景又是不同,山是光禿禿的山,沒什麼森林的。那天我在Franz Josef的時候,在Backpacker裡面看到一本小冊子,主要就是說Deep South這邊的地形,讓我們開車要小心。我不禁佩服紐西蘭人在這些方面的細緻。

Queen』s Town有一些很有名的活動,比如說蹦極,比如說Jet Boating。我是很想跳一次蹦極的,畢竟這裡是起源地呢。沿途的風景的確也是好看的,光禿禿的山上怪石嶙峋,幸好我的照相機能存1000多張照片,可以照個飽。Queen』s Town作為紐西蘭最有名的旅遊點,遊客的數量,特別是日本人的數量是很多的。它比起其它的小鎮大了不少,我費了很大勁才找到我想找的Backpacker。接待我的是一個德國女孩,她是跑出去玩的,沒錢了就在這裡打工,有錢了就玩,因為他們有工作簽證,日本人也是一樣。說得我一陣的羨慕,這不就是困擾我的問題嗎?

這是一家居高臨下的Backpacker,可以看見Queen』s Town的全景,尤其是Lake Wakatipu。挺漂亮的。當天晚上,我們吃完了飯,大廳里一個德國人和一個也是歐洲那邊的人說話,我在旁邊聽,我那水平也插不上話。這時候一個美國豬頭走了過來,一屁股坐在我的旁邊就問我們是不是在談論911,然後他也不管我們的反應,滔滔不絕的講起了美國的全球政策。看得出來那兩個歐洲人比較討厭他說這些,可是誰也沒有走,我就在那裡當聽力練習吧。習慣了紐西蘭的口音,聽聽美國的反而有點親切。

很可惜的是,我的蹦極最終還是沒有跳,因為價錢超出了我的預算,那還是狂奔好了。我記得在惠靈頓的時候聽到兩個傢伙說這邊的一個什麼地方蹦極才30塊,我真後悔當時沒打聽清楚。好吧,我今天去的地方是Te Anua。當然走之前,我還是習慣性的到Queen』s Town轉了轉。前一天晚上下了雪,所以今天Queen』s Town看起來銀裝素裹,美不勝收。我在Lake Wakatipu邊上,看到悠閑自在的野鴨,不知道它們煮起來好不好吃?同時我也驚嘆於這裡的水是如此的清澈,讓人神往。還有當地著名的蒸汽機輪船,盤算著那天我再回來坐它一把。在離開Queen』s Town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漂亮的小鎮―Arrow Town,早年是作為礦工的定居點的,我們中國的礦工也在這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種種原因我沒能去,當然那也不是最佳的時候。因為Arrow Town是以秋天滿山的黃葉著名的。看來還是得留到下次了。

越往南走,越是沒有人煙。好在這段時間我已經適應了這種孤獨,我帶去的只有一張Bryan Adams的唱片,已經快要被我聽爛了。乾脆欣賞外面的風景。這一段路是極其典型的Deep South地形,丘陵起伏。由於是冬天,好像也沒什麼生氣,滿眼枯黃的雜草。很有點蒼涼的味道。道路上不時可以看到被車軋死的Kea的屍體,一灘血肉模糊,在沒人的南方好像有點凄厲。聽說Kea是成雙成對的,被壓死了一隻,另外一隻也不會走,只是在附近盤旋,而我看到的也的確是如此。

在這些沒人的公路上,還經常看到具有紐西蘭特色的交通堵塞,大群的羊在公路上慢悠悠的散步,農場工人也是不緊不慢的趕著他們進入農場去,也是,在紐西蘭,羊和人的比例是20比1,所以這種事情在南島尤其是南島的南邊是很常見的。後面的汽車不管有多少,都是耐心的等待。這方面我真的是無比的敬仰。其實就算是在奧克蘭,我覺得大家開車還是很有禮貌的。一出去了,更是讓人愉快。迎面過來的車,大家互不認識的,經常友好的抬起手來打招呼。如果他們知道前面有警察,還會給你各種提示,比如說鳴喇叭,閃車燈。而紐西蘭政府在道路的維護方面做得也很出色,基本上沒看到什麼破敗的公路。在北島,主要的公路兩旁隔一段距離就有休息的地方,有時候還有廁所,飲水什麼的。南島這邊稍微差一點,不過有的是地方停車,我也曾經在好多地方對紐西蘭的路邊小草進行灌溉,也算是我對這裡的小小貢獻吧。

Bryan Adams的歌聲陪我走進了Te Anau。我的朋友曾經向我大力推薦這個地方,或許她沒有Queen』s Town的名聲,但是小得精緻,怡人。感謝老天爺又給了我一個好天氣,我安頓了以後,就去了Information Centre預定第二天到Milford Sound的遊船票。這個我可不想再錯過了。其實,很多人來到這裡,只是把這裡當作去Milford Sound的跳板,或者去Doubtful Sound。這裡是聞名全世界的Milford Track的終點。也是另外一條有名的Kepler Track的起點和終點。Tracking是老外特別喜歡的運動,說實在的我也比較感興趣,可惜沒有裝備啊。於是,這一天我就在Lake Te Anau邊上靜靜的發了一回呆。

就這樣,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忘了我做了一個什麼菜,好像是黃瓜牛肉什麼的,能吃就行。吃完了飯,我舒舒服服的坐在休息室的沙發上,眼前擺著一幅巨大的拼圖,經過前面旅遊者的努力,已經完成了一大部分了。但是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比我曾經玩過的加起來都要大好幾倍。正在頭暈的時候,忽然一個漂亮妹妹站在了我的跟前,微笑著問我是不是韓國人?我說我是中國人,不過她也很高興得在我旁邊坐了下來。我想我是走運了,這樣我們就聊開了。聽說她沒吃飯,我馬上慷慨的說,你不嫌棄的話,我那還有。漂亮妹妹一聽就很高興,說好啊。這時候我也已經忘了明天應該怎麼吃飯的問題了,大不了在去Milford Sound的路上弄只Kea嘗嘗好了,反正我也挺想吃吃看的。

好在韓國妹妹的飯量比較小,也就吃了5分之一左右,午飯還是有著落。原來韓國妹妹在家裡過的不是很高興,跟男朋友吵架了,就一個人跑出來玩。真是有錢啊。當她聽說我明天就去Milford Sound的時候,一臉的失望,說我怎麼不等她後天才去呢?說著說著,用金庸的話說就是:只見她嘆了一口氣,幽幽的說:我真得很想我的男朋友啊。眼波流轉處,掠過了我的衣角,然後嬌羞的笑了笑。我不由得心神一盪,忙自收斂心神,正色地說道:哦,那我們明天一起吃早餐吧?韓國妹妹自是愉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我稍微起早了一點點,到超市裡面買了一瓶牛奶,唉,真是大出血了。韓國妹妹看我回來了,挺高興的,說:我看你一早出去了,以為你不理我了。「你說我會嗎?」愉快的早餐吃過了,我暗暗算了算我剩下的銀子,心想可不要真的留了下來,一定要堅決。於是收拾好東西,開著車出門了。在接待處,我看到韓國妹妹正在租自行車。我上去跟她告別,看店的大媽笑容可掬,嘟起嘴來讓我們來個吻別。

最後終於出門,我的高潮也來了,不對,應該說我這次旅行的高潮要來了。今天下午,我會通過據說是紐西蘭最漂亮的公路Milford Road,到達紐西蘭的招牌―Milford Sound!我也一直期待這一天。

招牌就是招牌,這一路上的風景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就讓我學著老外的樣子「amazing」的亂叫吧。過了Te Anau down,彷彿進入了童話世界。兩旁的雪山就像守護神一樣,逼得我透不過氣來,和山頂的皚皚白雪相比,雪線以下直到山腳是一層厚厚的墨綠色的從沒有人開發過的原始森林。山腳下的寶石似的湖面有著完美的倒影。我想我真的是幸運,聽說Milford Sound平均的降水量是很高的,但是老天慷慨得給了我兩個晴天。一路上的拍照是不必說的了。我偶爾也看見一些旅客大巴經過,可是他們不能像我一樣想停在哪裡就哪裡。大巴上的旅客羨慕的目光讓我覺得很得意。

過了鏡湖之後,山勢開始險要起來,有些地方甚至有180度的轉彎,限速也是20公里。儘管這裡的景色讓人炫目,可是為了我的小命我也不敢隨便停車。過了不久,前面有告示: Avalanche area, no stop。我看著這個avalanche挺眼熟,就是想不起來什麼意思,既然它說了不許停車,我可沒工夫去查。開了很久,終於過了這個地方,說可以休息了,我把車停在路邊,馬上查字典:雪崩。好傢夥,我考托福的時候曾經背過這個單詞,可是現在早就忘了。

Kea在這裡也是特別的多,它們屬於高山物種。當我停車的時候,呼拉的撲上來5隻,而且特別聰明,就盯著我手裡的那袋餅乾了。後來我在電視的國家地理頻道上看過,這種肉食鸚鵡是很兇猛的動物,餓極了能啄死羊來吃掉。當然了,可能它們會先吃掉我手裡的餅乾再吃我吧?這時候我也見過場面的了,不慌不忙的餵了它們一會,就接著上路了。

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Milford Sound。本來預定的船票,由於臨時的機械故障推遲到第二天的早上。正好也給了我機會好好看看這裡。在英語裡面Fiord這個單詞,專門指的是挪威一帶的海邊地貌,就是海邊高山聳立,海水在山與山之間的縫隙的樣子。而這裡也是這種典型的地貌。在Fiordland national park裡面,有很多這樣的峽灣,其中以Milford Sound最有名,它在海邊的Mitre Peak是世界上沿海最高的山峰,1680米。接下來的有Doubtful Sound和Dusky sound,不過它們的開發都沒有這裡的完善。以Milford Sound為起點,Te Anau為終點的Milford Track是世界上最出名的track之一,要花大約4天的時間走完。它的風景秀麗,可以看到包括世界第三長的瀑布Sutherland Falls等等許多的美景。我在Backpacker里聽到老外談論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可惜在冬天的時候由於天氣原因關閉了。

這一天下午,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把這裡好好地看一遍,我照相都快要忙不過來了。傍晚的時候,我一個人呆坐在碼頭,準備等日落。忽然我驚喜地發現就在我下邊的石塊上,躺著一隻小海豹。天哪,我剛剛長了點見識,又手忙腳亂了起來。選角度,支三角架,我想跟它合影。這個小傢伙在那裡懶懶的曬太陽,看到我在一邊手忙腳亂,只是瞟了我一眼,它確實是瞟了我一眼,甚至還翻了個身,當我不存在。只是在我太靠近的時候,稍微的把頭抬了一下,就繼續睡覺。

就在我忘情投入的時候,那邊黑沉沉的走來了一個人,到了我跟前說了聲「Hi」,原來還是一個日本人。於是我們坐在碼頭邊上就閑聊了起來。天也黑了,那隻小海豹可能也休息夠了,慢慢爬了起來,抖了抖身子,刷的一下跳到海里去。它居然也不著急,來了一個仰泳的姿勢,小眼睛瞪著我,慢慢的遊了開去。我還能說什麼呢?回去煮飯吧。

事情也真的是那麼的巧,這個日本人跟我同一間房間,明天還同一條船出海。我們也就話多了起來。這一夜,睡在深山裡,還真的冷。第二天,我們出海。其實在Milford遊覽,還可以坐飛機,但是貴。本來我是暈船的,不過,那天海面特別平靜,海水就像絲綢一樣鋪在哪裡。我們起來的早,看到Mitre Peak在海面上的漂亮的倒影,唉,就用漂亮來形容吧。如果,幸運的話,趕上早上高潮時間,天氣又好,那麼這些倒影真的是讓人讚歎,而我也只是在畫冊上見過。

船的出海航行走得非常的平穩,就向內陸的湖一樣。兩岸的風景我也不想細說了,真是想起來都爽。在紐西蘭我總是驚訝不管那裡的水都是那樣的清澈,就連海水也一樣。我的家鄉還是海邊的旅遊城市呢,海水比起這裡來差了很多,唯一好的就是沙灘。這一路上看的景色很多都是雪山,可是在這裡卻是別有一番風味,海邊的雪山嘛,就是不一樣。出海的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看見海豚和海豹,不過那天海豚沒看見,海豹倒是看見一隻半死不活的躺在一塊石頭上。完全沒有昨天我看的那隻的風采。

還沒靠岸,就聽到岸邊人聲鼎沸,原來是昨天我看到的那個小海豹又回來了。一群人正在亂鬨哄的拍照呢。我嘛,昨天已經看過了,你們落後了吧?整理好行裝,我邀請我同屋的那個日本人一起上路。自從我在New Plymouth收過一個日本人的5塊錢車費以後,其他的都是義務服務了。本來我要是在半路上找那些坐順風車的人說不定還能賺點車費,不過那些都是五大三粗的歐美漢子,不知道會不會有危險呢?可惜這次,日本人自己有同伴的,只是我沒看見而已。我有點失望,好吧,一個人我也能去到Invercargrill的。

要說到風景,Invercargrill的確是沒什麼好說的,去那裡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看看一號公路的盡頭―Bluff。而且,在紐西蘭人的眼裡,Invercargrill是世界上最南邊的城市。當然他們認為與他們隔海相望的阿根廷火地島上的一個小城市不能成為城市,儘管更加靠南,但是那個應該叫做「鎮」。看來洋人還挺阿Q的,而且他們阿Q得還非常的理直氣壯。

歷史上,南島曾經比北島更加的繁華,不過隨著人口往北遷移,南方也顯得日漸蕭條。Invercargrill作為南方第三大城市,人口只有區區得不到5萬人。而人口最多的基督城好像是30多萬,接下來是Dunedin,好像是10幾萬吧。這一路上的情景也是如此,人們的衣著也顯得有點土,主要是農業為主,房子破破爛爛的。在我經過的幾個小鎮上,感覺到一種現在中國農村的蕭條氣氛。儘管這裡依然是大片的農場,甚至還養著鹿這些其他地方不常見的動物。可是感覺起來不要說北島,就算是西海岸都比不上。主要的原因就是蕭條,當然這也只是我的感覺。

大概是傍晚時分到達的Invercargrill,在BBH手冊上我看到了一家評價最高的Backpacker,好像滿意程度是95%,叫做Southern Comfort Backpacker。雖然我只是在這裡住了一個晚上,但是的確給了我非常好的回憶。那是一所很大很老的房子,應該有很長的歷史的了。就像在電視上看到的有錢人的老房子一樣,他們在小花園種了很多的玫瑰花,只是黑呼呼的晚上我也沒看見。房子雖然沒有人家的豪華山莊那麼漂亮,但是一進門就是一個房頂很高的通道,兩旁都用橡木裝飾好,雕刻也是很古老的樣式,高高的天花上掛著一盞大大的吊燈,有點鬼屋的味道。房主好像是一對(不過我只看到一個)典型的和藹可親的富足的老年洋人形象,他們的休息室貼著報紙對他們的採訪,讚揚他們為旅行者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家。這又讓我驚嘆了一回。無論休息,住宿的地方都是高高的天花,古老的裝飾。人們在裡面好像貴族一樣的談話。有機會應該去一趟的。

然而餓極了的我可是沒有輕聲細語當貴族的心情,直接就抱著我的做飯傢伙跑到廚房裡去了。正當我在構思今天晚上的菜譜是洋蔥炒牛肉還是牛肉炒洋蔥的時候,我發現我的油用完了。這時候旁邊的正在熱火朝天做飯的一個日本人給了我一瓶油,我自然是感激不盡。當場就聊了起來。這哥們很憨厚的樣子,也是自己開著車玩。他告訴我在Dunedin可以看到企鵝,非常可愛。我的心一下子被調了起來,雖然我在Jackson』s Bay沒看到,那好歹也要在這邊看看。同時在做飯的還有一個不怎麼出聲的日本小妹妹,還算漂亮;一對從俄羅斯來的小情侶,說不定還沒有20歲,當然老外的年齡我就不好說了。看著他們在一邊輕聲細語,打情罵俏的樣子我就後悔為什麼當初不留下來陪著韓國妹妹?

美美的享受了一下貴族的房間,醒來以後就要退房狂奔了。我每住一個地方在走之前都會在人家的門前照張照片的,這裡更是不能錯過的了。先是在Invercargrill市區看了看,實在沒什麼看頭,就直接去了Bluff。一路上還是有些破落的感覺,因為這邊是Invercargrill的碼頭,自然就有點工業的味道,那麼景色就不是那麼得令人愉快的了。如果說,惠靈頓的風算大的話,那麼這裡的風就是狂。跟刮颱風差不了多少,我的車被颳得好像要飄了起來一樣,非常的危險,我也不敢開很快,大概70公里左右吧。到了一號公路的終點了,心裡感慨萬千,我居然走到了一條公路的終點!那裡有一個很著名的方向牌,寫著到東京,到紐約,到倫敦等等地方有多少公里。我也在那裡神往了一點時間。

昨天晚上休息的時候,我很認真地看了看Lonely Planet,看到那裡說的Catlins說得天花亂墜,說那裡有大量的海豹海獅企鵝等野生動物。大量的?我尋思著是不是都躺在公路上曬太陽呢?那就得去看看了?於是從Bluff回來以後我就繞道Catlins去Dunedin。

說句實話,Catlins的風景對於現在我這個見慣了大場面的人來說是沒什麼吸引力的。不過也有一些特別的東西,比如說樹。那裡的樹由於常年受到強烈的海風的吹襲,統統倒向一邊,形狀就像一個人的頭髮向後梳了過去一樣。走在Catlins上,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種凄涼。這裡很偏遠,但是跟西海岸的感覺不一樣,它們都是一樣的渺無人煙,可是西海岸更多的是給我一種希望,而這裡除了凄涼,還有失落。我不知道是跟這裡的蕭條的環境有關還是我自己的心態問題,也許狂奔快要結束了,我有點捨不得。

這裡的路況也不是很好,有一段大概有40公里的路程是碎石路,可是這種路上居然寫著限速100公里,我真想找出這個豬頭來投訴他。只能開著40公里的速度了,儘管這樣,還是不好控制方向。就在我一不留神的時候,車子突然失去了控制,我的眼前就像電影的畫面那樣搖擺不定,無論我怎麼打方向都沒用,天哪,旁邊不遠處就是一條深澗呢,我不會掉進去吧?謝天謝地,幸好由於速度不是很快,在車子要衝向深澗的時候我把它剎住了。我慢慢的調整好,慢慢的開過了這裡,找到一塊停車的地方,不住的發抖。

我的旁邊,停著一輛Camp Car,就是那種什麼設施都有,走到哪裡睡到哪裡的車,很受老外歡迎的。車主是一對老年夫婦,正在那裡眺望遠處的海呢。我這一路上,看到很多這樣的車,除了一家老小出遊以外,大多數的都是像他們這樣的老年人。他們的笑容很安詳,著裝很得體斯文,也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應該好好享受人生。我想,一個人的氣質確實也是反映了他的經歷的,也許吧。

海獅海豹企鵝等大量的野生動物自然也沒有想我想象的那樣躺在公路上曬太陽,但是Catlins的確是以野生動物出名的。大概在傍晚的時候,在那裡的各個海灘,這些動物們出海捕魚回家了,都在沙灘上追逐嬉戲呢。我可沒時間跟你們追逐,我還要狂奔呢,於是在暮色里,我來到了Dunedin。

Dunedin據說是一座很有蘇格蘭風情的城市,那裡的許多維多利亞式的小房子―villa,是當地的一大亮點;很多保存很好的老建築,尤其是市中心Otagon一帶,很有味道;紐西蘭最早的大學以及世界上最斜的街等。當然我來這裡的重點是看企鵝,為此我特意讓我的狂奔稍微緩了一點,找了個地方住了兩個晚上。

沒想到的是在這裡我碰到了我以前在基督城一起住的那個日本人,這個傢伙買了一輛500塊錢的破車,也是到處瞎逛,不過他比我有錢的多,至少在西岸的時候還乘飛機去看冰河呢。我們也算是朋友了,他媽的,居然這麼巧又是住在同一個房間里。他跟我說了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一個月後到中國去。並且委婉的對我說,好像中國人不是很喜歡日本人,他說他一個人到哪裡可能有點害怕,希望我能幫幫忙。我其實對他的印象也還挺好,也就答應了。那當然我們就顯得比較親熱,還合照什麼的。後來,我在北京的同學跟我說,其實他非常懂得保護自己,是個「人精」,只不過是稍微利用了我一下而已。我的同學跟我說,在北京過了幾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問我的同學:「Michael, Do you know where can I buy girls?」估計他不會說召妓的英語,然後我的同學說:「Sorry, Tomo, you can not buy girls in China」結果他一臉的失望。

當天晚上,雖然我快要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但是我還是到老闆那裡,準備預定第二天的看企鵝的活動。不過老闆一聽就說我是豬頭,他說,為什麼要讓他們賺這些錢呢?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找個沒人的海灘,那裡有企鵝海獅等你的。只不過看的距離稍微遠了一點。我只好萬分感謝,也暗笑他有錢不懂得賺。

天氣又是出奇的好,我就去了Otago半島,臨行前從Backpacker那裡拿了點資料,註明那些沙灘可以看到企鵝,那些沙灘是私人的等等。反正天還早得很,我就一路開到了盡頭的那個燈塔那裡,看了看信天翁的博物館,好像是吧。不過我對這個興趣不是很大。我也忘了曾經在那裡看過的一個說法就是說:Otago的海是全紐西蘭最漂亮的,我想我是很同意這個說法的。西海岸的海,由於風大浪急,顯得有點發黑,而且海邊有很多衝上來的泡沫,白花花的,海灘也是黑的。更多的是一種粗曠,狂野。而這裡的海,非常的平靜,海水是徹底的蔚藍,海天一線,沙灘也不像西邊的黑,相反是幼細的白嫩的小沙,令人心曠神怡。在我的記憶里,我很小時候我家邊上的小沙灘的沙就是這個樣子,可惜現在變成了一片廢棄的廠房。

眼看著差不多到時候了,我慢慢的開車去我想看企鵝的海灘,經過一段路的時候,已經變成了鄉間的小泥路了。我突然看見那邊的淺灘上好像有幾隻信天翁。我停好車子,悄悄的摸了上去,不過它們相當的警覺,看見有人來,嘩啦的一下飛走了。喂,我照片都還沒有照呢,給個面子吧。回到車子里,正想怏怏而去,卻發現我的左前輪陷進了一片軟泥地里,怎麼開也開不出去。怎麼辦?這個地方雖然不像西海岸那樣鳥不拉屎,但是也是毫無人煙呢。我只好在路邊等看看有沒有像我一樣的人經過,我失望了。那也不能在這裡乾等吧?我看見不遠處的小山上好像有一戶人家,我就朝那裡走去。

好像沒有人在家,我一邊打招呼,一邊的走了進去。居然什麼門都沒鎖,我就在他家裡的客廳房間到處亂逛,參觀參觀,希望能找到什麼東西可以帶走的。唉,我又失望了,他們的經濟情況估計比我好不了多少。就在我走了出來,下山的時候,我看見遠處開過來一輛小貨車,原來是房主回來了。天無絕人之路啊。房主大哥看到我的情況,爽快地幫我把車拖了出來,多虧了我的車後面有個拖把,當時我買車的時候還嫌它不好看呢。看來以後賣車要給別人講這個故事了。把車拖了出來后,房主大哥很有力地跟我握了握手,謝謝你啦

就這樣,我順利地來到了那個海灘。可能我來的稍微的早了一點,整個海灘除了兩隻鳥就只剩下我了。光天化日的我估計就是在那裡裸奔也沒事。看著海浪輕拂沙灘,說不出的心底溫柔。這個時候,怎麼就沒有個美女在旁邊呢?我沿著海灘一直走,突然看到一個告示牌,說這個海灘有海獅出沒,讓我們小心不要被咬屁股;還有企鵝,不過人家很害羞,不要驚動了它們,想看的話就到那邊的一個隱蔽的小屋裡躲著看。嗯,有道理,我順著指示找到了那家小屋,剛一進去,赫然看到裡面有兩個人拿著望遠鏡往外瞄!幸好沒有裸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3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5-11 20:35 | 只看該作者
游遍紐西蘭(3)


--------------------------------------------------------------------------------

原來他們是大學裡面的搞動物研究的一個教授和他的學生,準備今天來觀測企鵝的。左右沒事,這個教授就給他的學生上課了,我只好在一旁認真聽講。原來企鵝是很害羞的動物,如果它知道有人在看的話,那麼下次它很有可能不會再回來這裡了。說話間,小屋裡閃進來幾個人,紐西蘭的確是小,他們就是和我在同一個Backpacker的美國人。於是小屋裡就熱鬧了起來。正在這時候,海浪卷著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到了岸邊,看起來不像海藻。教授這時候就說了,這是一個成年的雄性海獅,然後我們都表示佩服。只見那坨東西慢慢的爬了起來,很笨重的扭到了海灘上睡覺去了。過了一會,又有一隻海獅回來了,我們還沒有說話,教授就說了,這個是剛才那個的老婆。嗯,好像他是人家的岳丈,不過他是對的。只見老婆一看到老公在那裡睡覺,馬上歡快的跑了過去。可憐那海獅沉重的身體,30米的距離,休息了5次。真是不容易。當然,兩口子倒頭就睡,也不管其它的事情了。

時間已經過去了不少了,遲遲還沒有企鵝回來。教授看我們不耐煩了,於是又教育我們說:不要著急,企鵝肯定會回來的,不過可能是因為今天有海獅,所以不太敢靠岸。你看那海獅是很兇的哦,他們喜歡呆在沙灘上,會攻擊人類;而海豹就喜歡呆在石頭上,比較怕羞滴。然後我們就連連點頭稱是。忽然,大家眼前一亮,一個小白點隨著海浪的翻滾來到了岸上,不錯,那就是企鵝,紐西蘭的黃眼企鵝!有了一隻,再來兩隻,一共6隻企鵝回來了。大家一陣歡呼,拿望遠鏡的拿望遠鏡,拿照相機的拿照相機。幾隻企鵝歪歪扭扭的,四處張望,然後排著隊,慢慢得跳上了海邊的一個山坡上。那裡,教授的解釋是企鵝的巢。

企鵝看完了,海邊是落霞滿天,我非常享受這樣的一個海邊日落,寧靜而安詳。可惜我的肚子餓了,要是旁邊有隻燒雞什麼的,那麼我也可以像老外一樣,拿著礦泉水,啃著燒雞,向太陽說聲「乾杯」。出了小屋,海灘上的兩隻海獅甜睡正酣,我們圍著他們拍照,他們也不理。是啊,累了一天了,應該好好休息。這時,走在前面的兩個女孩一聲尖叫,原來有一隻小海獅,正在追著他們的屁股來咬,真是大膽。看得出來,這個傢伙年輕力壯,跑步也稍微快些,嘴裡還呼呼的亂叫,想嚇唬我們。可惜啊,你跑步還沒有我們走路快呢,我們的屁股是沒事的。

時間的關係,最斜的街我就沒去了。今天,我的目標是紐西蘭的最高峰―庫克山。從Dunedin去的話大概要5個小時。在那裡沒有Backpacker,只有一個YHA,Youth Hostel Association,國際青年旅館協會。他們比起Backpacker稍微的貴了幾塊錢,不過也沒辦法了。除了YHA,還有一家酒店在那裡,在紐西蘭也是挺有名氣的。聽說從他們餐廳的落地玻璃窗就可以看到聳立在河谷的庫克山,風景很不錯啊。但是去那裡之前我還得先賣點血。就是不知道紐西蘭能不能賣?於是,和日本人告別了,並且保證幫他的忙以後,我的狂奔就繼續了。

如果說西海岸還有Central Otago有很多筆直的路容易讓人超速的話,那麼在靠近庫克山的那一帶,筆直的道路讓人昏昏欲睡,以時速120公里狂奔在83號公路上,經常是10幾分鐘都不用打方向盤,就算有個小轉彎,也是小於10度。所以我第一次感覺到累,最後實在不行了,停車在路邊,一覺睡去不省人事。大概過了大半個小時,才覺得好了點。開車謹慎一向是我的風格,我的駕駛技術是從我來到紐西蘭以後才開始學的,完全就是自學。不過很順利地就通過了限制性駕照的考試,旅行開始前,大概開了8個月的車吧。我想不管怎麼樣,安全始終是第一的。

我滿懷著希望要去迎接這個旅行可以說是最後的高潮,可惜天公不作美,剛才還好好的天,等我來到庫克山的時候,突然就是狂風暴雨。看著這樣的天氣我也只能夠嘆了口氣,咬咬牙,決定在這裡多住一個晚上。由於天氣有點熱,而且路上花的時間比較多,我帶來的食物有點變味,可惜庫克山也沒有商店,我又不想吃餅乾。只好各種調料多加一點了。正在我品嘗我的怪味牛肉的時候,來了兩對情侶,是泰國人。他們有說有笑,大張旗鼓的做起了泰式烤雞,看著他們華人的臉孔,我忍不住就要上前打招呼了,只是我的怪味牛肉也已經吃了一大半,只好作罷。

外面打雷下雨,加上我的怪味牛肉,這一頓吃起來沒什麼胃口。也就在這個時候,進來了一隊人馬,我驚喜地看到裡面就有我以前見過好多次的荷蘭姑娘。她們提前了一天到了,約了同住的幾個人今天去了爬庫克山,幸好趕在變天之前回來了。她們圍坐在一起,拿出香蕉餅乾吐司等等大嚼起來。於是我就納悶,荷蘭人就憑著幾根香蕉可以長這麼高?

這兩天可以說真得無聊到了姥姥家了?整天就是呆在火爐旁邊烤火,或者看荷蘭姑娘做帽子。要不就在留言本上寫留言。那裡面充斥著日本人的小漫畫,我一般都會寫點自己的感想上去,說明有個中國人到了這裡。我也看過有一些中國人的留言的,無比的親切。這天,來了個韓國小夥子,整天就是笑呵呵的,他告訴我說北島的 Cape Reinga非常的美,讓我一定要去。我當時正想放棄呢,聽他這樣說也決定去看看。事實上,我也放棄了我到Bay of Plenty和Coromandal半島的計劃,因為錢怎麼也是省不下來了。

眼看著天還不會放晴,我終於還是決定回基督城,我又來到了Vagabon,感覺還是那樣的舒服。只是我不想就這樣錯過了庫克山,忍不住了我打個電話到那邊,沒想到他們說自從我走了以後,天氣出奇的好!有沒有搞錯?那我只好又這樣一路狂奔了過去。這天天氣是好了點,我可以清楚地看見庫克山的周圍,確實不錯。照了很多的照片。庫克山附近的一個湖,和我在南邊看到清澈見底不一樣,可能有什麼礦物質,湖水泛綠,別有風味。

庫克山四周是典型的高山環境,雪山,荒野,枯草。比起夏天的一片綠油油景象也各有千秋吧。總的來說我還是想看看冬天的庫克山。在我快到YHA的時候,我終於也看到了庫克山的真面目,說實話,如果不說海拔高度的話,這裡和珠穆朗瑪峰等世界上其他的高山環境都是很類似的,也很美。只是說也奇怪,幾分鐘后,等我去到YHA的時候,馬上又變了天,庫克山籠罩在一片霧氣之中不可見了。真是氣死我。我也只能夠在附近走走了。上次來的時候,我在YHA看著庫克山的照片發獃,那時候我看到一個人的照片,他走在一座吊索橋上,背後是一座雪山,很酷的樣子。然後看了看介紹,去到那裡大概走路要2個小時,還有許多類似的Track,可以去到冰河等等地方。我就想,雖然沒有去Milford Track,那在這裡Tracking也是挺好的。看來我是想錯了。冬天的庫克山,山風凜冽,就我那些秋衣秋褲,談何容易。

庫克山可能是不太歡迎我的了,第二天又是風雨大作,我只好逃回了基督城。那天在半路上我看到一輛車停在路邊,一個女的靜靜地站在那裡。我正奇怪是什麼事呢?忽然嘩啦一下,我的車壓到了什麼東西,從倒後鏡一看,朔料碎片滿天飛,那個女的氣的直跳。我知道闖禍了,馬上開得飛快,一口氣開到Lake Tekapo,找了個地方藏了起來,順便欣賞一下Lake Tekapo的風景。我想還是不錯的,只是我這一路上經過了Queen』s Town一帶湖泊的熏陶,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看到一個小湖都興奮不已的毛頭小夥子了。

回到了基督城,我想好好休息一天。所以也只是閑逛了一下基督城的市區,藝術館什麼的。基督城號稱花園城市,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只不過對於我來說,它顯得平淡了一些。我住過的奧克蘭,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已經是很無聊的了,但是我覺得還好。所以有時候我想要是他們到了基督城那應該怎麼辦?雅芳河兩岸的楊柳我挺喜歡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海鷗也讓人覺得心情愉快。相對來說,紐西蘭三大城市裡面,我還是喜歡奧克蘭,也許是我比較習慣的緣故吧。我在Dunedin的時候聽到一個老外說惠靈頓給他的感覺是「Small city with a big city feel」。我覺得惠靈頓雜亂了一些,沒有基督城的愜意。

狂奔到了這裡,我開始有點乏了,也提不起精神去跟人說話了。旅館中的一個老外,非要讓我給他講講激光物理的東西。我講講就講講吧。反正打發一個外行是很容易的事情,儘管我也是稀里糊塗。收到了台灣同胞的電子郵件,他說Golden Bay很漂亮,讓我要去一趟。想著旅程馬上就要結束了,我也有一點失落起來。就這樣在旅途上讓我很疲憊,但是就這樣結束了又不願意。好吧,夥計,我就到你說的那個地方看看。當然,下一站是Kaikoura。

這個也是台灣同胞大力推薦的一個地方,以前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現在由於開發了幾個招牌旅遊項目而名聲大噪。比如說出海看鯨魚,比如說和海豹或者海豚一起游泳。只是這些我就不考慮了,都是該死的惠靈頓那場怪風。說Kaikoura是個小漁村的確是有理由的,快到的時候,兩旁有無數的小店,專門提供龍蝦大餐。看著他們門口大大的龍蝦模型,我感覺到我的胃部對食物的呼喚了。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電視上看過的一個飲食節目:好像是在英格蘭,一個靠海的乾淨整潔的小漁村,一個老媽媽把兒子捕回來的龍蝦放到鍋里煮。然後去殼,把肉放到一個盤子上,上面撒了點黑椒什麼的,旁邊放了朵西蘭花,真他媽簡單,比起我來差了不少。可是讓我羨慕的是人家的用餐環境:就在海邊,一個舊碼頭的破敗但是乾淨的水泥地板上,一條無人小巷的尾部,撐起了一把太陽傘,傍晚的陽光灑在這裡,海風輕吹。什麼狗屎在這裡都好吃的,就別說龍蝦了。我咽了一下口水,還是開車吧,別瞎想了。

自從在庫克山回來以後,我的情緒不是很高。我承認Kaikoura的風景如畫,只是我也似曾相識。晚上吃過飯,在Kaikoura邊上的碎石海灘上看人家釣魚,好像要下雨了。厚厚的雲層從海的那邊壓了過來。一個小男孩,看到我主動跟我說話。他是巴西人,家裡很有錢,估計當慣了少爺,他家裡人很擔心,就把他一個人送到了這裡鍛煉鍛煉。靠,來這裡鍛煉?只見他一臉的委屈,說這裡沒有巴西的嘉年華舞會,沒有巴西人一起喝酒。我也只好好好的安慰了他一把。順便也安慰自己一下吧,狂奔接近尾聲了。慢慢的,太陽下山了,陽光在厚厚的雲層里折射出萬道金色的光芒,海邊的日落真美。明天應該是在Nelson了,我在睡覺的時候對自己說。

離開Kaikoura中心大約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海豹的聚居點。聽說幸運的話可以看到一兩百隻。一兩百隻?告別了Information Centre的大媽,我在想著這是什麼概念?一兩百隻的海豹怕不怕人呢?會不會像海獅一樣咬屁股?不過我的擔心沒什麼用,因為我只是看到了6隻。這些海豹比我在Milford看到的那隻丑多了,可能也是因為他們是成年海豹的原因吧。身上還有點味道,一點都不怕人,甚至還會爬上停車場的車頂上撒尿。而我看到的那些都在懶洋洋的曬太陽,任人拍照。

去Nelson的天氣居然是晴空萬里,真是搞不懂你了老天爺,不過謝謝。我再也不敢放我帶去的那張唱片了,現在它就成了催眠曲。聽說Nelson是紐西蘭最陽光的城市,聽著這個名字就讓人嚮往。坦白說,Nelson本身沒什麼好玩的,它附近的Abel Tasman國家公園才是重點。在那裡有著翡翠般的海水,的確是翡翠般的海水;還有著紐西蘭最優質的沙灘,金黃色的沙灘。紐西蘭的風光是很好的,但是紐西蘭作為一個海洋國家,它的沙灘並不出名,那是因為紐西蘭的土壤含有豐富的鈦及其化合物,所以一般呈現黑色。但是Abel Tasman國家公園的除外。所以那裡的水上活動也很豐富,比如Kayaking。老外還很喜歡到那裡的海灘上露營,真是會享受。只是一來我的遊興到了這裡就一直不高,再加上錢的問題,所以我決定還是到台灣同胞說的Golden Bay去,這樣除了一個Hammer springs沒去,也算馬馬虎虎走完了南島了。

Nelson也屬於一個比較大的城市吧,跟它陽光之城美譽有點不協調的是整個城市稍微顯得舊了一點。只是這一路上的風景還好,山巒起伏,跟南邊不一樣的是這裡已經是水草肥美一片生機盎然了。看著這裡的景色,覺得跟國內的兩湖地區,貴州那邊有點相似。一條蜿蜒的小溪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跟人家去釣魚的情形。

在Information Centre,我訂好了兩天以後的渡輪票。終於要回去了,我心裡也說不清是什麼感覺。Backpacker里的主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同住的人都是互相詢問旅遊的信息。一個蘇格蘭的小夥子聽說我照了700多張照片的時候,很是驚訝。因為他是自行車旅遊的,基本上除了一張銀行卡,什麼都沒有帶。車後座兩邊的袋子裡面也只是放一些必要的用品和水什麼的。雖然他是蘇格蘭人,但是他的口音一點也不像,反而有點牛津口音。我挺喜歡聽他說話的。晚上大家坐在一起閑聊的時候,我就有意模仿他的口音,大家也是談得比較愉快。

蘇格蘭小夥子一早就出門了,一付自行車選手的行頭,很精神。他笑著跟我們每個人打招呼,然後美滋滋的就上路了,祝你好運吧。我想著,我的狂奔也剩下不多了。今天會到Takaka,台灣同胞推薦的地方。這一段的山路都很不好走,我也是小心翼翼,畢竟曾經差點出問題。我還等著活著回到奧克蘭向人家炫耀我的經歷的呢,可不能這樣毀掉一世英名。

經過了這段險要的山路,一個小村莊就出現在眼前。Takaka,我幾乎可以斷定了。同樣是沒什麼人的小鎮,這裡的感覺比起Invercargrill附近的村莊好了很多,老舊但是並不破敗。我的心裡也慢慢的找回了迷人這一類的形容詞。去到一家Backpacker,一個粗壯的漢子出來開門,好像不是善類。我猶豫了一下,說我想住宿。他熱情洋溢地讓我進去了,說只有我一個人,然後就聊了起來。原來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啊。你看我想到什麼地方去了?不一會,老闆回來了,大聲歡迎。然後問我明天去不去參加他的旅行團,我說我有車,他也笑了。他告訴我,他愛死了這一片地方,所以這輩子70歲了,還什麼地方都不想去,就算是惠靈頓都沒有去過。我吃了一驚,不知道該怎麼說。一個熱愛土地的農民還是一個豬頭?

下午我懶洋洋的,就按照老闆的指引,去了一個海灘邊上吹風。這個海灘挺美的,也是金黃色的沙子,不同的是沒有Abel Tasman國家公園裡面的規模那麼大。一個浪花拍了上來,我看到遠處一條魚在掙扎,好啊,晚餐有著落了,我快要飛撲過去了。我念初中的時候可是當過最佳守門員的,只是後來大學成了最佳射手,真是多才多藝,也挺煩的。可是還沒有等我接近,這個小傢伙就跳了幾下跳到海里去了。

記得我在奧克蘭釣魚的時候,有個小傢伙經常和我不約而同的出現,他是純粹為了玩,我可是指望能弄個晚餐什麼的。有一次,我剛剛釣上一條魚,這個豬頭就對著我大喊「That』s not long enough, That』s illegal!」我當時沒有帶尺子,但是憑感覺覺得差不多的,可是在他嚴厲的目光下只好拋到海里去了。這樣,接下來的幾條都是同一個下場,眼看我的晚餐就沒了,我又釣了一條。我一邊假裝要扔掉,一邊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就把魚揣進了懷裡,那可是晚上的魚湯啊。從此我去釣魚的時候都是穿兩件衣服的。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海灘的那邊有幾個小孩歡呼著走來,我上前一看,媽的,好大的青口!問明白了地方,我想上帝保佑我的晚飯可以開葷了。晚上回到Backerpacker,我美滋滋的做了一頓西蘭花炒青口。這段時間嘴裡淡出了個鳥來,所以儘管洗得不是很乾凈,還有沙子,我也吃得很愉快。剛剛吃完,老闆就進來了,手裡提著一個黑乎乎的口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那可是一口袋的元貝啊。老闆說今天下午到海邊撿了一些這個!我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來了,老闆啊,這個東西比風景重要啊,你怎麼今天不告訴我?

氣的一夜睡不著,早上迷迷糊糊得上了廁所,天還是蒙蒙亮,我提著褲子跑了出來,忽然看見天邊五彩的霞光。好美的日出!陽光照著一層薄雲,不斷的變幻著顏色,橘紅色,橙色乃至金黃色。我一看時間還早呢,再回去小睡一下吧。以至於我醒過來還以為做夢呢,只是相機告訴我這一切。

吃完早飯,我和老闆一起出門了。他昨天在最後時刻終於盼到了一個日本的小妹妹答應參加他的旅行團。可是看起來天色不好,希望我們好運吧。果然,在我快要到Collingwood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我趕緊找到一家Backpacker進了去。Collingwood這個地方我只能說比鳥不拉屎好一點點,一共有200多的居民,是一個乏味的小漁村。我住的這個地方正好在裝修,房主是一個醫生,在Takaka上班的,估計屬於我們的赤腳醫生一類吧?他白天不在,因此住在這裡的客人就幫忙看店。那裡有一對日本夫婦,一男一女兩個德國人。他們都準備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因此順便幫幫忙。白天就干點維修的活,晚上等醫生回來一起吃飯。

那個日本的女人是一個廚師,因此所有的廚房的活都歸她管。我進去的時候渾身濕透了,是她接待我的。洗了澡換了衣服以後我躺在火爐旁的小沙發上舒舒服服地睡著了。醒來的時候,正好是午飯時間,我把我的青口炒西蘭花亮了出來,日本女人驚訝我還會做飯?我不禁得意起來了。吃過了飯,我們幾個人還有一個鄰居過來了,然後就聊天。他們的話題都是有關於金錢如何讓人墮落的,那個德國人顯得對金錢很鄙視。說大城市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壞人,我學著蘇格蘭哥們的口氣也說了點意見,居然被他們說我的英語很地道,我就更加得意起來了。

談話比較愉快,於是那個日本丈夫就給我們彈了彈鋼琴。大家情緒也挺高的,我其實覺得這樣也挺好,躲在這裡,與世無爭的。但是也很難說清楚這就是我想要得。那我要什麼呢?我也說不好。

儘管他們大力的向我推薦Farewell Spit,我也知道這是紐西蘭最偏遠的地方之一,應該去一趟。無奈天氣一直不好,而我訂的渡輪就是明天了,也只好作罷。或者我也不應該有什麼遺憾的了,都已經狂奔到這裡了,不管是遊玩還是照相,我都沒有了興趣。一個人這樣去玩的確很累,孤獨是主要的。我只是想直接從惠靈頓回到奧克蘭,回到我熟悉的地方,好讓我有點安全感。至於北島的東部,恐怕是去不了的了,下次吧。

第二天我開著車,我回到了Picton,我想我的旅途應該結束了,馬上要離開南島這個美麗的地方,忽然有點戀戀不捨。於是我決定到Picton美麗的Water Front來發發獃,以便我好好紀念一下我的這次旅行。

Picton是進出南島的門戶,一個小地方,不過建設的還可以,顯得有點錢的樣子。比起南島的很多地方,應該屬於比較熱鬧的了。這一點從我住的Backpacker就可以看出來,規模相當的大,還差點沒有空位。各個地方的人在那裡高談闊論,很是熱鬧。那天我開車回來的時候,走的是一條路況比較糟糕的山路,之所以走它是因為可以在那裡居高臨下,看看Marlborough Sound。我沒錢乘船出海,也就這樣看看吧。其實Marlborough Sound是很漂亮的,它跟Milford不一樣,是以秀麗見長。整個峽灣水道縱橫交錯,島嶼星羅棋布,是水上活動的好地方。而渡輪所走的路線也有一點這樣的味道。

為了好好紀念我這次的南島之行,我決定晚上做一個肉末茄子來吃。茄子的價錢是很貴的,我也是在基督城的時候偷偷吃過一回。也是,整天吃什麼洋蔥牛肉,我都快要發瘋了。而最主要的是這些菜讓我的廚藝無法施展,儘管這樣,也讓碰見過我做飯的日本韓國人羨慕不已了。

茄子牛肉,我夢見了我在奧克蘭的Sky Tower吃牛排,我記得我表嫂帶我去過一趟的。味道不咋地,但是咱就是吃個氣氛。一覺醒來,帶上了我的茄子飯盒,我就去排隊等渡輪了。預定是下午兩點多的時候到惠靈頓,不過我沒上船一會就覺得肚子餓了。奶奶的,最近油水比較少,肚子是容易餓的。於是風捲殘雲的把飯盒吃了。等上了岸再去買個麥當勞吧。

從惠靈頓到奧克蘭大概開車要10個小時,我準備到Mt Ruapehu附近投宿。順便也看看這裡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嘛。我去玩之前,有一個德國的同學來過這裡,那時候是夏天,一片火山地貌,紅色的土壤好象到處冒著熱氣。這附近有一個所謂的紐西蘭的沙漠區,其實大不了就是一片荒漠。這些我想看看就好了。

經過Lake Taupo的時候,我沒有停下來,這裡是台灣同胞形容的典型垃圾地區。其實北島很多地方的地形都是差不了多少,丘陵,草地。我覺得還好。而Lake Taupo作為紐西蘭最大的湖,水上活動是很多的,是一個遊玩的好地方。還有附近的螢火蟲洞,台灣同胞說沒意思,不過我在電視上看到要爬到一個很深的,黑漆漆的洞裡面好像也挺好玩的;至於Rotorua,北島最具商業化的旅遊地點,以它的地熱吸引著很多的遊人。

在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學工程的據說癖好是在屋裡搭帳篷睡的清華學生,約我們一起去Rotorua泡溫泉。同行的還有一個台灣同胞,以及特意從澳大利亞和香港趕過來的那個清華學生的同學。就這樣我們一幫窮鬼就開著一輛破車和台灣同胞的大奔來到了傳說中的溫泉之鄉。我們當然也去參觀了那個地熱的景觀,不過當時還在為學習的事情心煩,所以也沒給我留下什麼太深的印象,而我們去泡的溫泉是10塊錢一個人的那種,感覺也就跟在家裡洗了個熱水澡差不了太多。倒是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看到陽光很好,把車停在路邊到人家的農場裡面瞎逛了一下好像還挺有意思。

不知不覺開過了Rotorua,前面拐彎可以去Bay of Plenty,可以看到一個火山島White Island的,你還去不去?還是不去了吧?過了Hamilton,我已經在想怎樣對那幫小子吹牛了,這下你們都羨慕了吧?正想著,Sky Tower出現在眼前,整整一個月沒看見你了。

奧克蘭,是我在紐西蘭居住的城市,坦白說,我喜歡這個城市。除了物質相對匱乏一點以外,我覺得一切都很方便,環境也是一流的。奧克蘭西海岸的Muriwai Beach,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黑沙灘,是我自己認為奧克蘭最漂亮的地方;還有Waiheke島,顧城自殺的地方;Devenport,歐洲移民最早在奧克蘭定居的地方,很多的漂亮的建築;Auckland Domain,有博物館,還有免費的球場,我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樹底下看著陽光發獃。

我的狂奔就這樣結束了嗎?還沒有呢,不是還有Cape Reinga嗎?既然一號公路已經走到了最南端,為什麼不走到最北端?從南島回來所剩下來的80塊錢暫時是幫不上什麼忙,那就再接著打工吧。這段時間,我還是經常到Takapuna釣魚,也親眼目睹了那個可惡的小男孩被他父母勒令不許再來了,估計是成績太差了,哈。好,可以有魚湯吃了。

就這樣過了3個月,我覺得我又有了狂奔的激情,於是約了幾個在奧克蘭的朋友,一起去Bay of Island和Cape Reinga。好象是中午到的Bay of Island,我們馬上定好了出海的遊船票。聽說很容易看到海豚的,還有機會看到一兩百隻這麼多。我們都很興奮,我想大家都喜歡海豚,就算是一兩百隻也不會咬屁股吧?於是看完了登船前的毛利大叔的表演,我們就出發了。

Bay of Island也是紐西蘭最商業化的旅遊區之一,當然這種商業化和國內的商業化是不一樣的,只是遊人比較多一點。然後我們也覺得這裡沒有它所宣傳得那麼漂亮。出海時,海面還算平靜,雖然有點天陰。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還是不少,有些還是仿古製作的,也有海盜船,挺有意思。就在不遠處,我們真看見海豚了,不過沒有兩百隻那麼多。只有區區的5隻。隨船的毛利大叔說那是一個小家庭。讓我們氣憤的是他們一點也不理我們,卻跟著另外一條船的周圍玩。毛利大叔感到沒什麼面子,馬上開著船,無限靠近他們,只是把他們嚇跑了。接著船繼續向著最後一個景點開了過去,那是海上的一塊大石頭,不過中間有個洞,可以把船穿過去。我們就是要這樣干。

船漸漸的靠近Hole in the Rock,不過海面寬闊了起來,浪也大了,船顛簸得厲害。我的朋友都跑到船頂上去,希望可以再看到海豚。我卻站在船頭,手緊緊抓住欄杆,臉色蒼白,我感覺午飯已經到了我的喉嚨了。旁邊的老太太在大叫:It』s so exciting!我終於支持不住,哇的一下,又對紐西蘭的漁業養殖做出了貢獻。忽然,水下嗖的一個黑影竄了出來,海豚,大家驚呼。可我哪裡還有心情看呢。船到了Hole in the Rock,顫顫巍巍的穿了過去,毛利大叔說,好不好玩啊?我們再來一次,大家轟然叫好。而我卻想上岸投訴這個豬頭。

幸好我也只是暈浪,一上了岸就沒事了。我也不跟毛利大叔一般見識了。我等了一下,我的朋友們下了船,只見他們每個人都是臉色發紫。走到我跟前,有氣無力的說:我暈啊!看來暈船的不是我一個啊。

當天晚上,我們趕路,到了Kaitaia。我們已經預訂了一家4星級的Motel,準備好好享受一下。果然是和我工作的那家連顆星都沒有的Motel不一樣,又長見識了。隔壁的一家人專門是來這裡釣魚的,各種工具齊備,衣服都穿著專業很多。想著我那魚竿連一條大一點的魚都拉不回來,只有羨慕了。

Kaitaia是現在紐西蘭毛利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地方,我好像覺得居民大多是毛利人,不過都挺和氣的。最好的是這裡居然還有一家中餐館,雖然味道不算正宗,但是我們也決定去,因為不算貴,我們就懶得煮飯。

和我們去Cape Reinga以及Ninety Mile Beach的那家旅遊公司就在我們住的Motel隔壁。小鎮上的居民都很熟悉的了,我們也沒有必要擔心他們騙我們。早上一早開的車,不過開始的幾個小時它們都是帶我們去一些曾經的松香礦點參觀,然後帶我們去一些紀念品商店,只可惜我們沒有買。後來去到一家商店,專門是做一些木頭傢具,小手工藝品的。聽說所用的這些木材的年齡都有3萬到5萬年的了。我們在門口看到的樹木,確實很粗,說不定真有那麼長的年齡吧。展示廳里有一張椅子,我覺得挺丑的,坐上去應該也不會舒服,可是標價10幾萬紐幣。不知道會不會有識貨的人來買呢?我想既然已經來到了,好歹也買點東西,就那個木頭雕刻的雞蛋吧,六塊錢一個,我要兩個!我對著售貨員中氣十足的說。沒準這玩意過幾年還升值呢,你以為幾萬年的樹木是開玩笑的?

吃午飯的時候,汽車把我們開到了離Cape Reinga不遠的一個海灘上吃飯。當兩部汽車在高高的山上一條很窄的泥路上面交錯而過的時候,我們都很緊張。接著我們就看見要吃飯的海灘了,居高臨下,看見很美。也的確是很美,海水湛藍,天氣也很好。我看到有人在那裡游泳,可惜我們沒有這個安排。午飯很不怎麼樣,可能也是為了多賺點錢吧。不過我們吃的是氣氛,海邊的氣氛。當然如果是龍蝦加香檳,然後海風稍微溫柔一點,再來點音樂什麼的就美妙了。

其實Cape Reinga就在隔壁的一座山上。吃完了飯,一會工夫就到了。我在庫克山遇到的那個韓國人,他說的是沒錯的。這裡的美配得上「Stunning」這個詞。Cape Reinga建在海邊的一座小山上,居高臨下,俯視著太平洋和Tasman Sea的交匯處。山腳下驚濤拍岸,蔚藍的海水和蔚藍的天空在遠方交匯。站在山上,看著水天一線,簡直是以為到了世界的盡頭。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像最南端的Bluff那樣的一個方向牌,寫著到東京紐約倫敦有多少公里,就是沒有北京的。看來得向紐西蘭政府反映一下。

回程的時候,走的是九十裏海灘,這一路就比較無聊,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很新奇,看到車在海灘上奔跑,還可以看到野馬,居然還看見了一個小企鵝!大白天的時候啊,估計是剛出生不久,不用出海乾活吧。當汽車在九十裏海灘上賓士的時候,汽車的轟鳴聲也漸漸的把我們帶進了夢鄉。

從紐西蘭回來已經整整一年了,雖然這段時間東奔西跑的,但是只要有空,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那裡的雪山,冰河,雨林,大海和企鵝等等。我懷念在那裡的自由自在,懷念那裡的鬱鬱蔥蔥,也懷念那時候的捉襟見肘。我想我喜歡紐西蘭,不過,我愛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4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5-11 20:39 | 只看該作者
[url=http://www.xyhc.com/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262335&pid=4744742][/url]

  

  從飛機上俯瞰坎特伯里平原

  

  充滿浪漫氣息的艾芬河

  

  維多利亞廣場一群正在做作業的學生

  

  

  奧塔哥大學古老的鐘樓

  

  風雨欲來的八角形中心廣場

  

  廣場中矗立著的詩人塑像

  

  

  文藝復興樣式的老火車站

  

  氣勢莊嚴的聖保羅大教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