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家寶寶睡眠充足嗎?

[複製鏈接]

1425

主題

1668

帖子

8837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8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月華如水 發表於 2015-7-21 1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孩子睡眠不足的危害



1.睡不夠會長胖



美國《國際肥胖雜誌》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缺少睡眠的寶寶容易吃得更多,肥胖危險更大。新研究中,英國倫敦大學健康行為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對1300多個英國家庭的3歲以下的幼兒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在孩子16個月大時監測了其睡眠情況,在孩子21個月時記錄了他們的飲食情況。結果發現,與每天睡眠至少13個小時的孩子相比,每天睡不到10小時的孩子的飲食攝入熱量高出10%。



研究負責人阿比·費舍爾博士表示,這是因為小兒睡眠時間越短,食慾激素調節就越可能會發生紊亂。這意味著,寶寶睡眠不足容易導致過量飲食,進而增加身體發胖的危險。費舍爾博士同時強調,雖然新研究發現寶寶睡不夠與發胖之間存在關聯性,但目前尚不能確定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不過,這項研究的確給廣大年輕父母提了個醒:想讓寶寶健康成長,必須保證每天睡好睡夠。



2.睡不夠長不高



寶寶睡眠時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從而促進身體發育。如果寶寶睡眠沒有規律,會引發生物鐘的混亂,也會幹擾抑制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延緩甚至阻礙寶寶的身體發育。故睡眠不好的孩子生長緩慢,不容易長高。可見,寶寶不僅要按時作息,而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與睡眠過多都是有害的睡眠不足與睡眠過多都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利。



3.睡不夠記性差



兒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也是人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科學證明,良好的睡眠有利於寶寶智力的發育和體格生長,相反,不良的睡眠,包括睡眠剝奪能夠引起腦細胞能量代謝異常、細胞形態結構的改變,甚至影響學習記憶、認知及情緒等腦的功能。



英國《自然神經學》雜誌刊登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睡眠不足會破壞海馬神經功能。而海馬是大腦內負責近期學習記憶的重要區域,成人睡眠剝奪,往往隨後會產生睡眠補償,這有助於因睡眠剝奪所導致學習記憶能力損害的修復。但在兒童睡眠剝奪后,卻往往缺乏睡眠補償機制。因此,兒童期睡眠剝奪對兒童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



所以,家長們應合理安排寶寶的睡眠時間,應該給寶寶的睡眠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更充足的睡眠,這樣寶寶才能發育正常。



孩子睡多久最健康



孩子出生后,除了吃奶以外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寶寶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肥胖、長不高、記憶力差等影響寶寶正常生長發育的問題,那麼不同周歲的寶寶應該睡多久才是最健康的呢?

1.1個月:1個多月的嬰兒一晝夜約睡20個小時。



2.2-3個月:兩三個月時能減少到16個小時左右。



3.6個月:6個月可到14~15個小時。



4.1-3歲:1~3歲時12~13個小時。



5.3-6歲:3個月的孩子已經可以按鐘點分配睡和醒的時間,可以白天睡3次,每次兩小時左右,6個月後白天每次睡一個半小時,九十個月起白天改睡兩次,每次約兩個半小時,1歲半以後可改為白天睡一次午覺。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多培養孩子有規律地睡眠習慣。

6

六招應對夏日「空調病」

夏天從外面進入室內,尤其當室內外溫差超過5℃時,腦血管從擴張狀態急速收縮,最容易頭痛。由冷入熱,若身體中樞無法正常調節,會出現中暑、嗓子疼、鼻塞等風熱感冒癥狀。在空調房內待的時間過長,還容易導致皮膚乾燥、發癢等問題,特別是患有慢性皮膚病的人,對溫度變化相當敏感。下面教大家6招,能有效防止「空調病」。


第1招:分段進出室內外



帶著一身熱氣進入空調房,由於熱脹冷縮,極易導致頭疼、心臟病甚至中風。建議採取分段進出法:在室內先待3~5分鐘,然後走出室外到陰涼處待幾分鐘,扭扭腰、伸展下身體后再進入室內,反覆2~3次,等身體較能適應室內低溫,就可留在空調房內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第2招:控制溫差和濕度



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同樣重要。老年人身體代謝減緩,血液循環較差。關節對溫度、濕度的變化很敏感,不應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室內濕度過大,還容易誘發過敏,這時最好能開啟空調除濕功能。建議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3℃~5℃,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溫度在25℃~26℃之間。



第3招:多喝溫水



經常待在空調房內,容易導致水分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過干,甚至引發支氣管炎。所以需要多補充水分,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35℃~40℃的溫水是最佳選擇。



第4招:保濕工作不可少



皮膚長期受冷氣侵襲,容易干皺,影響光澤和彈性。嚴重時,皮膚還會發癢、起疹子。除了多補充水分,身體也要經常保濕。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議使用清爽型乳液,既不容易堵塞毛孔,還有利於排汗。洗澡后,趁身體含水量較高時塗上一層乳液,讓水分留在皮膚底下,讓肌膚「喝飽水」。



除了呵護身體,環境也得保濕。隨時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適度栽種植物,也能增加環境濕度。而且,植物能減少二氧化碳濃度,起到調節空氣的功能。



第5招:給眼睛一點溫暖



眼睛乾澀是一種常見的「空調病」,特別好發於戴隱形眼鏡或有慢性結膜炎的人。結膜是一層透明的薄黏膜,當缺乏維生素A、喝酒、吸煙、空氣污染時,都會出現結膜乾燥癥狀。在空調房內除了適度滴眼藥水外,不妨拿條溫毛巾敷眼,給眼睛一點溫暖,有助於減緩癥狀、消除視疲勞。平時還可適度補充維生素A,多吃檸檬、葡萄、蔬菜、魚、雞蛋等,能改善眼乾等不適。



第6招:保持放鬆,調整呼吸



傳統中醫認為,溫度與人的情緒息息相關。太熱,體內生燥火,情緒變得不安、暴躁易怒;過冷,身體易被寒濕侵襲,人也容易拘謹退縮、放不開。所以當從高溫的室外進入空調房,溫度轉化的同時,情緒也會跟著波動。要學會養成放鬆、調息的習慣。靜下心來工作,呼吸保持細慢長勻,可使體內充滿溫暖之氣,從而抵禦寒邪入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