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15/5/6 以色列 D7 戈蘭高地 拿瑟勒 海法

作者:BANGZI  於 2017-12-22 00: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37評論

五月六號 格蘭高地 拿瑟勒 海法

五月六日 (三)
早六點多就起來收拾東西,七點就把她倆轟起來出發了。俺們住在加利利地區的太拜里亞斯市tiberias內,從酒店到本塔山頭(mt bental)距離是60公里。市內那一段路有些擁堵,出了城以後基本上就見不著什麼車了。一路上看見很多有聯合國標誌的卡車和suv,有一段路上俺們是被夾在三輛聯合國軍車之間,路上其他車輛很少。事後想想應該是太早了。儘管俺們事先已經打聽了該地方的情況但是看著這個場景還是不免心裡敲小鼓。快到本塔山時俺們前面有輛大巴後面還有幾輛小車俺以為都是去旅遊的,結果到了上山頭的那個拐彎別人都走了,害得俺以為俺走錯了路。
 
進了停車場,那裡只有一輛聯合國的卡車,附近看不見一個人影,搞得俺們神經有些緊張。俺英勇的跟婆娘說你坐到駕駛座上,待俺前去偵察以下,如果有啥不對勁趕緊跑。周圍的確是一個人也沒有,山頭有些破舊軍事工事坑道其他就是風景了。聯合國的觀察哨有兩個兵在裡面,說話擬似英國的口音,好像聊性不高,打了個招呼俺們就自己溜達了。此地點離大馬士革60km,巴格達800km,安曼132km。能見度不錯,大馬士革都能看見,長鏡頭一拉就更近了。要不是打仗大馬士革也是歷史名城啊,唉!就在俺們逗留的一小時里,敘利亞方向有三次巨響的爆炸,白色煙柱騰然而起,一把就把俺們揪回到現實中。戰爭與和平離得就是這麼近!
 
戈蘭高地現在在聯合國還算是有爭議地區,但是只要以色列保持強勢一天就不會還給敘利亞 - 放棄了就失去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有些資料片里提到當年敘利亞占著戈蘭高地時沒事兒就往以色列這邊開槍放炮的可囂張了。67年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揚眉吐氣了,國土好像一舉擴大了四倍!這個地區是很多軍迷必到之處-重溫戈蘭高地坦克戰,還有專門的軍事旅遊項目。


廢棄的軍事工事,坑道


 

還有個雕塑家的工作室,其作品就擺放在路邊,歡迎接洽購買。


 


 


 


 


 


 


 

百度百科: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英文:Golan Heights,阿拉伯文:هضبة الجولان‎;Hadhbat al-Jaulan,希伯來文:רמת הגולן‎;Ramat HaGolan)南北長71公里,中部最寬處約43公里,面積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佔三分之二)。位於敘利亞西南部,約旦河谷地東側。東到魯卡德河、南到亞爾木克河、北到赫爾蒙山東坡,其西南臨約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具有豐富的水資源。最高處海拔黑門山2814米。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佔領至今,聯合國在邊界設置緩衝區。

戈蘭高地南部為農耕區,北部的謝赫山麓為林木和灌叢所覆蓋的牧場。居民約15000人,大多是德魯茲派穆斯林,大部分人拒絕加入以色列國籍而保留敘利亞國籍。

戈蘭高地西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是敘利亞西南邊陲的戰略要地,從戈蘭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交通網密布,庫奈特拉為此地重鎮,有公路直通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只有60公里路程。

在1967年的「六·五」戰爭(也即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曾擔心敘利亞和約旦會改變約旦河上游的流向,

切斷以色列水源,於是用武力控制了戈蘭高地和約旦河整個河道,同時佔領了這些河流發源地的大部分地方。因此以色列是否歸還戈蘭高地是以色列和敘利亞談判的中心議題之一。戈蘭高地南部為農耕區,北部的謝赫山麓為林木和灌叢所覆蓋的牧場。


禮品店,咖啡屋。咖啡屋的名字好像叫 kofi annan,諧音前聯合國秘書長的名字。


 



山頭上是這樣地。其實戈蘭高地地區主要景點不是這兒,但是俺們在這兒看到了敘以交界處的實際狀態。如果緊跟旅遊線路俺們木有那麼多的時間,估計也看不到敘利亞那邊上演的「煙火」秀。戈蘭高地是個挺大的地區,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山頭,離敘以實際控制線很近,能俯瞰敘利亞。像今天這麼好的天氣可以看見大馬士革。 


 

此地點離大馬士革60公里,巴格達800公里,安曼135公里


 

坑道,俺不是軍迷,還膽小如鼠,俺沒敢下去。


 


 


鐵絲網那邊就是聯合國隔離帶了 



敘利亞方向隨著一聲沉悶的巨響一股白煙騰空而起


 

 

大馬士革,長鏡頭拉過來看的


又一個方向,又一聲巨響 


 


山頭上遺留的工事 


 


 


 


 


 

兩個聯合國兵觀察員


 又炸了一炮,聯合國兵趕緊用高倍望遠鏡看個究竟。俺的長鏡頭只能拉這麼遠了。


 遠景,那可不是炊煙!


 

爆炸聲一響這倆兵可忙活了


 以色列這邊就祥和多了


 

等俺們快離開山頭的時候咖啡店開門兒了,還有一個從以色列南部來的個學生上這兒來徒步。看著這幾個人背著衝鋒槍挎著盒子炮該幹啥幹啥那麼隨便真的不知作何感想。那個學生哥跟俺說這邊多少年都這樣了,現在是以色列的自然保護區,是人們來山裡徒步散心的好地方。聽口氣那是對以色列安全部隊相當自信。這也和TA上小夥伴兒們介紹的情況一樣一樣地。要不然俺也沒這個膽兒。


 

戈蘭高地驚魂了一下,看完了默默的祝福敘利亞人民早日得到和平。下一站,那瑟勒,耶穌他娘懷上他的地方!耶穌成長的地方!耶穌跟他養爹學木匠手藝的地方!


出了約旦河西岸地區俺車上的gps才似噩夢初醒,慢慢開始認道兒了。以色列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路況也不錯。從本塔山到那瑟勒距離倒是不遠,但是途中有一段修路修的利害,耽誤了不少時間。等到那瑟勒時已經是中午了。進了城裡gps又開始犯暈乎,旅遊點居然木有報喜堂。俺婆娘自告奮勇說她看了那瑟勒介紹了,說是山頂上那個金頂就是,於是俺就發揮了俺的方向感優勢,在這個山地城市裡上躥下跳一馬殺到了金頂底下,媽呀,這是個清真寺!那個婆娘當場無地誌容!沒轍,俺只好掏出手機把俺昨天定的位置重新找一下,因為沒敢開數據漫遊,所以只能是邊看邊開。很快撥亂反正到了報喜堂附近才發現停車真是個事兒。兜了兩圈發現只能交錢停車,還好大約8美元,心裡想這會兒你要三十俺也得給啊!總體來說感覺這邊民風還是挺純樸的。
 
報喜堂是在聖母瑪麗亞家的老宅子舊址上建的。顧名思義,紀念聖母有喜了。院子里的牆上是各國信徒貢獻的聖母圖。中國的是由台灣代表的。


百度百科:拿撒勒

拿撒勒又譯納匝勒,現今以色列的北部城市,位於歷史上的加利利地區。自中世紀大部分被阿拉伯基督徒佔領。傳說耶穌在該城附近的薩福利亞村度過青少年時期,是基督教聖城之一,有「聖母領報洞」與「約瑟的作坊」等聖地。拿撒勒現有人口4.5萬,交通發達,是加利利地區重要的商業中心。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多為穆斯林,亦有不少阿拉伯基督徒,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人聚集的城市。

拿撒勒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舊約》以及一些中東史書都未記載,甚至在古代猶太地區聲名狼藉,從拿但業(有學者認為他就是使徒巴多羅買)一句:「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1:46)就可見一斑。但這座小城卻因耶穌基督的緣故而聲名鵲起,成為不少基督徒心目中的聖地。

拿撒勒在教會早期就被基督徒視為聖地。7世紀后,此地開始由阿拉伯帝國統治。

十字軍東征時,十字軍佔領拿撒勒城。1291年拿撒勒由阿拉伯人重新佔領。1300年,方濟會士在拿撒勒建了一座修道院及教堂。不久,方濟會士被逐出拿撒勒,直到1620年,重返拿撒勒,建立了教堂、修道院及學校。

拿撒勒是約瑟和聖母瑪利亞的故鄉,耶穌在這裡生活了三十年。以賽亞書十一章一節稱救世主彌賽亞為「枝子」,表徵基督是從大衛的父親耶西所發出的枝條,這枝條在寒微的環境中萌芽成長。希伯來文「枝子」和「拿撒勒」相似,故耶穌是拿撒勒人含有雙關的意思。說出他不是生於顯赫的王室,也不是長於耶路撒冷那樣的名城,而是生於一個貧寒之家,長於被藐視的城。他這位拿撒勒人(枝子),不是莊嚴大樹高聳的枝子,而是看來微不足道的枝條。因著他是如此的低微,他能貼近所有軟弱的人,體會所有遭患難之人的處境,憐恤一切在痛苦中之人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

拿撒勒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在於,那裡是耶穌基督的故鄉。福音書中描述他的父母聖母瑪利亞和木匠約瑟夫住在這裡。 在拿撒勒,天使長加百利到瑪利亞那裡告訴他她將因聖靈懷孕,所生的是救世主 ,耶穌在降生后以就是在這裡長大。



梵蒂岡的獻圖,教皇揮手我前進!  


百度百科:報喜堂

拿撒勒最矚目的建築物之一是報喜堂,建於1966年,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是當今基督教 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建築於傳統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

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第一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於拜占庭時期,第三座建於第二世紀初,第四座完成於1877年。 教堂正面山形牆上有天使、馬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 報喜堂北面不遠處是聖約瑟堂,相傳那是約瑟制木工場的地點。


報喜堂 The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百度百科:聖母領報堂 (拿撒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根據羅馬天主教傳統,這裡是聖母領報發生的地點。希臘正教會傳統認為這一事件發生時,瑪利亞正在打泉水,希臘正教會聖母領報堂就建在那個地點。

目前的教堂是兩層建築,建於1969年,在早期的拜占庭教堂和十字軍時期教堂遺址的上面。許多基督徒相信堂內下層就是聖家的原址。該堂在天主教內享有宗座聖殿的地位[1]。該堂每年吸引許多天主教、聖公會東正教訪客。

第一座教堂可能建於4世紀中葉,祭壇就建在瑪利亞居住的地點。君士坦丁大帝委託他的母親聖海倫納在與耶穌生平重要事件有關的地點建造大教堂。聖母領報堂與聖誕教堂聖墓教堂大約同時建成。7世紀穆斯林征服巴勒斯坦時被摧毀。

第二座教堂建於十字軍時期,在拜占庭時期教堂的廢墟上,在1102年Tancred征服拿撒勒之後[2]。十字軍時期教堂始終未能完全建成。五個羅曼式柱子由法國北部藝術家雕刻,直到1187年薩拉丁哈丁戰役獲勝時尚未安裝[2]。薩拉丁允許方濟各會神父留在拿撒勒負責該堂[2]。1260年,拜巴爾一世和他的馬木留克軍隊在攻打拿撒勒期間,摧毀了這座教堂。[2] 一小批方濟各會修士設法留在拿撒勒,直到1291年阿卡陷落。此後三個世紀,方濟各會因當地政治局勢,被迫退出拿撒勒。


1620年,方濟各會獲准返回,興建了一個小型建築。1730年,他們獲准新建教堂。1954年,拆除舊堂,興建新堂,1969年建成。新堂由義大利建築師Giovanni Muzio設計,以色列建築公司承建。它是中東最大的基督教堂。

堂內有馬賽克畫廊,描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聖母像。其中西班牙的包括:加那利群島的主保 Candelaria聖母[3]加泰羅尼亞的主保Montserrat聖母;巴倫西亞的主保 Forsaken聖母;和埃斯特雷馬杜拉的主保瓜達盧佩聖母.[4]



您說您基督教內部都那麼多不同的說法,那麼多分枝,也是一說就急眼,還讓別人咋信!?

中國教徒獻圖,西遊記風格 

 


 

韓國,樸實無華型


西班牙,皇家派頭


 

泰國,妖嬈型

 

越南,苦大仇深型


報喜堂側面 


 

 

 

大門


大門上面雕刻著很多聖人


 

 


大門兒 


內部一層 


 

一樓的地下遺址


 


 


 



這裡面就是那個神聖的地界了,天使加布里爾託夢給聖母瑪利亞 


 


 

 

 


 這塊地方就是聖母家老宅子的遺址了


 

二樓教堂,有個非洲的團體在搞什麼活動,個個穿這著袍子,可拉風了


 還有紅袍子

 


彩玻利


 


 

日本,能放在室內的可能更nb一些。


二樓出口 

 

院子里的聖母雕像


 

聖爹,或叫聖養父,約瑟夫的銅像在遠處望著報喜堂。

 

俺覺著聖爹的表情有一絲憂鬱,這咋著就懷上了聶?這咋著又是上帝的種了聶?天使加布里爾你來打個招呼就行咧?知道您是上邊派來的,可是,可是。。。?信教的朋友別生氣,俺就是隨口胡咧咧。旁邊就是約瑟夫教堂,據說是在他的木匠鋪子遺址上建的。


聖養爹約瑟夫望著報喜堂


聖約瑟夫教堂  


教堂內部 


綠衣老師在給學生們上課 

 

 

聖父給聖母戴戒指


 

聖家全家福


聖養爹老宅遺址 


 


 

海法
報喜堂看完了,俺們就隨便在停車場附近找了個「吃完了嗎」,這邊的泡椒圈味道一級棒。店家不斷跟俺提醒說那個巨辣要小心!俺還是吃了幾大勺。他是不知道俺是神馬人物!俺也由此評定那瑟勒的「吃完了嗎」是俺們去過的這幾個地方里最好吃的!可惜那是家巴勒斯坦人的店,不賣酒。
吃完飯已經快三點了。再趕著去阿考akko去看古市場怕是不太明智。所以俺們就直奔海法了。出城時gps又有不俗表現,給俺指了一條越開越窄的路,直至最後到一個很窄很短前面還停了幾輛車的死胡同里。俺居然毫髮無損的把車又給開出來了,又多了一項給俺婆姨顯擺的資本!
 
沒費啥勁就到了海法,可是海法市內單行道挺多,把俺們農村人給饒糊塗了,搞了半天才進到酒店。稍事休息就推著孩紙去看巴哈伊花園。此前已經從旅店了解到花園每周三關門,可今天奏是周三哪!緊趕慢趕安排了個閉門羹。好在那個花園是依山而建,到山腳下還能看個全景。旅店給了個股溝上列印的地圖,俺的腦子可能當時有些短路,居然給走錯了,要是在別的地方也就算了,海法的路可以用陡峭來形容的啊!最後俺們到的是花園的半腰,為了抄近道兒俺扛著小推車連下了幾百級台階啊!想起來都是淚(累)啊!
 
但是,下到花園的出口以後,苦盡甜來!有個小餐館對著花園,可以坐下慢慢欣賞。再來一個驚喜就是這家有寶萊納黃啤,雖然不是俺的最愛,在六天滴酒不沾后還是很滋潤的,況且寶萊納黃啤本來就不錯。其間還償了一種以色列石榴黑啤,8%酒精度。俺一般喜歡高度數啤酒,不過這個石榴啤的口味不咋地。俺婆姨也有所斬獲,這家館子是俄羅斯人開的,有些東歐中歐那邊的菜,比如匈牙利古拉什,她也藉機複習一下布達佩斯的味道。俺們一直在那兒坐到天黑才走,巴哈伊花園的燈也亮了,感覺生活奏是這麼地美好!


之後俺們從港口那邊溜達回了酒店,俺又買了份兒「吃完了嗎」當夜宵。比那瑟勒的差遠了。


百度百科:巴哈伊教

巴哈伊信仰(波斯語:بهائیت‎ Bahá'í 發音:[bæhɒːʔiː];或稱巴哈伊教;簡稱巴哈伊;舊譯「大同教」)由巴哈歐拉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伊朗,其著述言論構成了被認為是滿足人類現階段、即邁向成熟階段之需要的最新啟示體系。它的最高宗旨是創建一種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實現人類大同。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巴哈伊」是指接受巴哈伊信仰並按其準則生活的人,他們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時也竭盡所能地促進他人及社會的福祉。巴哈伊信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最為年輕,在新興宗教里發展得也最快。目前,巴哈伊分佈於全世界235個國家和地區,出自2100多個種族和部落。

巴哈伊教是個新的獨立宗教。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每座廟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廟宇中不出賣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只是由一人朗誦巴哈歐拉的作品。

巴哈伊聖地巴孛陵寢梯田花園,又被稱為巴哈伊花園位於以色列海法,依卡梅爾山而建,共有19層梯田,從山頂到山腳延伸達一公里,垂直高度達225米,最大坡度達63度。離花園軸線台階這幾日的兩側,對稱裝點著草坪、花床、灌木以及一些人工裝飾。梯田花園上層向下看,海法市的美景盡收眼底。 巴哈伊花園沒有一般宗教陵園的森嚴肅穆,也沒有世俗花園的喧囂俗艷。再加上依山而建的奇特設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仰視巴哈伊花園


百度百科:巴哈伊階梯花園

巴哈伊階梯花園,位於以色列海法市的卡梅爾山上。這裡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安息之地,巴哈伊教的至聖之所是巴哈歐拉的陵寢,第二聖地則是巴哈伊花園。

歷史沿革

巴哈伊花園的建造頗為曲折,自巴哈歐拉於1891年親選此處作為先知巴孛的長眠之地以後,工程斷斷續續達百餘年。

巴哈伊花園最終在2001年驚艷亮相,並免費向遊人開放,如今已成為以色列的旅遊勝地。巴哈伊花園建造成本為2.5億美元,每年維護費用也高達400萬美元。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在聖殿中祈禱、默思、誦經,並拜謁其他的巴哈伊聖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於2008年把以色列海法市的巴哈伊聖地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巴哈伊聖地包括海法的巴哈伊花園,和位於阿卡附近的巴哈歐拉神廟.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其不僅具有普世的精神價值,在建築風格和設計上也具備獨特的文化價值.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與近代宗教(僅約150年歷史)有關的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其不僅具有普世的精神價值,在建築風格和設計上也具備獨特的文化價值。

地理環境

巴哈伊花園面向波光粼粼的地中海,背靠群嶺逶迤的卡梅爾山,整座花園依山而建,自山腳至山頂綿延千米,垂直高度約225米,最大坡度約63度。花園中心是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於40米高的乳白色聖殿之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對稱齊整的巴哈伊花園洋溢著濃郁的波斯風情。一條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階梯位於花園的中軸線上,宛如一條玉帶穿梭在花園層層疊疊的綠毯之中,而沿線樹木、水池、花盆、雕塑等景觀則對稱地分佈在兩側。

距中軸線稍遠處,各種景觀便不再嚴格對稱,而是融合多種園林風格,從鐵門雕花的圖案,到花壇形狀的設計,可謂博採眾長,相映成趣。園中甚至可以找到中國文化的痕迹,例如在陵寢花園中就有兩尊上書「大清乾隆年造」的銅鼎。各種花草或奼紫嫣紅,或蒼翠欲滴;各種造型的鷹鵰或遙望碧海,或展翅欲飛。

繁忙的海港,轟鳴的工廠,車水馬龍的街道,現代化氣息的高樓,無處不彰顯著海法這座海濱城市的勃勃生機。然而,走進巴哈伊花園,聽著流水潺潺,看著綠草蔥蔥,拾階而上,城市的喧囂便逐漸遠去,再匆忙的步伐也會在此放緩。



 



搓飯喝酒的地方 


 

 

 

貼到大門邊上近距離觀看,俺總結出一條真理,玩宗教得先有錢!

 




眺望海法港,地中海 

 


寶萊納 


 天色暗了,巴哈伊花園裡面的燈亮了


 


 想想俺是扛著寶寶背著小推車從公園外面走了這麼多台階下來的能不辛酸嗎?!


別有一番景色 

 


巴哈伊花園夜景,美地很,美地很!今天累夠嗆。。。這花園要是開放還不得累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7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12-22 01:05
戈蘭高地,是非之地。你沒看到啥?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1:11
fanlaifuqu: 戈蘭高地,是非之地。你沒看到啥?
那邊也有幾個小鎮子,還有古迹,不過俺們沒時間去探訪,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格蘭高地已經在以色列安全部隊的完全控制之下,聯合國部隊維持一個緩衝區,讓敘以雙方沒有接觸。以方控制區改成自然保護區了。
回復 sousuo 2017-12-22 01:22
海法去了,沒去公園,遺憾。

加利利去了,沒上高地,膽小。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1:37
sousuo: 海法去了,沒去公園,遺憾。

加利利去了,沒上高地,膽小。
俺也是偶然在TA上聽人說到戈蘭高地的,本來以為是個軍事地帶,結果人家說現在是自然保護區,隨便去,很安全。大概唯一的危險是敘利亞要打回來你正好趕上人家開炮的時候。
回復 sousuo 2017-12-22 01:41
那地方以色列不到亡國是不會吐回去的。

佔了那麼多地方,完全是第三次戰爭所賜。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1:44
坑道,俺不是軍迷,還膽小如鼠,俺沒敢下去。

哈哈,我覺得你已經足夠膽大了,站在這邊看那邊~~~一般人目前還真是想不到去那邊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1:45
想想俺是扛著寶寶背著小推車從公園外面走了這麼多台階下來的能不辛酸嗎?!

看到這句話,再看那個長長長長的樓梯就想笑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1:46
sousuo: 那地方以色列不到亡國是不會吐回去的。

佔了那麼多地方,完全是第三次戰爭所賜。
那可不!制高點啊。說起來這周邊的幾個阿拉伯真是沒啥戰鬥力,要是第一次戰爭把以色列滅了就完全木有然後了。燃娥。。。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1:55
劉小雨: 想想俺是扛著寶寶背著小推車從公園外面走了這麼多台階下來的能不辛酸嗎?!

看到這句話,再看那個長長長長的樓梯就想笑
幸災樂禍!    
再給你說個讓你能大笑的,也是扛著娃背著小車,上了很多台階后停下把娃放下俺就暈菜了幾秒,摔地上了。    後來想想估計是那天沒喝水,中午又喝了酒,台階又比較陡,比較多。。。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2:01
BANGZI: 幸災樂禍!    
再給你說個讓你能大笑的,也是扛著娃背著小車,上了很多台階后停下把娃放下俺就暈菜了幾秒,摔地上了。     後來想想估計是那天沒喝
低血糖造成的?一下子腦子裡面缺氧了?

其實我真的不是幸災樂禍,就是有點想笑,哈哈
回復 sousuo 2017-12-22 02:01
BANGZI: 那可不!制高點啊。說起來這周邊的幾個阿拉伯真是沒啥戰鬥力,要是第一次戰爭把以色列滅了就完全木有然後了。燃娥。。。
而且是淡水源。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2:02
劉小雨: 坑道,俺不是軍迷,還膽小如鼠,俺沒敢下去。

哈哈,我覺得你已經足夠膽大了,站在這邊看那邊~~~一般人目前還真是想不到去那邊
偶爾在TA上聽別人說起才有想法的,戈蘭高地俺可是從小聽著長大的,所以很好奇。聽別人說那兒現在平靜了而且有人去了才敢動這個心思的。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2:03
sousuo: 而且是淡水源。
命門!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2:04
BANGZI: 偶爾在TA上聽別人說起才有想法的,戈蘭高地俺可是從小聽著長大的,所以很好奇。聽別人說那兒現在平靜了而且有人去了才敢動這個心思的。
我也看了心動!
還有下面中國的那張畫,明顯就是送子觀音圖,嘿嘿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2:07
劉小雨: 低血糖造成的?一下子腦子裡面缺氧了?

其實我真的不是幸災樂禍,就是有點想笑,哈哈
是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俺們走錯路了,更主要是因為公園關門了,所以真是冤枉路。

後來問大夫也沒個解釋。血糖應該不是問題,那是午飯後。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2:10
BANGZI: 是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俺們走錯路了,更主要是因為公園關門了,所以真是冤枉路。

後來問大夫也沒個解釋。血糖應該不是問題,那是午飯後。
氣急攻心,哈哈,我在電腦面前哈哈大笑,旅行中間有點小尷尬有點小挫折,將來都是記憶中最常常被想起來的亮點。
我本來想跟你學,把旅行的照片和心態寫出來,貼出來,可是太多了,所以今天就七七八八一下子貼了好多照片上去,你去看看,有木有喜歡的,你都去過這些地方嗎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2:11
劉小雨: 我也看了心動!
還有下面中國的那張畫,明顯就是送子觀音圖,嘿嘿
聖母本地化了,各地都有些特色。你這個觀音送子更貼切!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2:13
BANGZI: 聖母本地化了,各地都有些特色。你這個觀音送子更貼切!
嗯,剛才看了一圈,每個國家的繪畫特色還是比較明顯的,日本的明顯精緻好多呀,和這個民族的特色很接近
回復 BANGZI 2017-12-22 02:16
劉小雨: 氣急攻心,哈哈,我在電腦面前哈哈大笑,旅行中間有點小尷尬有點小挫折,將來都是記憶中最常常被想起來的亮點。
我本來想跟你學,把旅行的照片和心態寫出來,貼
馬上就去。俺出的最大的洋相是在日內瓦吃中飯,喝了三瓶葡萄酒,然後溜達了一圈坐火車去另一個地方,結果就。。。睡著了,醒來時已經過了好多站了,下車再往回坐,列車員很貼心,沒讓俺補票。還一次是俺們四個大小夥子在倫敦讓個七八十的老頭給騙去80磅,丟人啊!
回復 劉小雨 2017-12-22 02:18
BANGZI: 馬上就去。俺出的最大的洋相是在日內瓦吃中飯,喝了三瓶葡萄酒,然後溜達了一圈坐火車去另一個地方,結果就。。。睡著了,醒來時已經過了好多站了,下車再往回坐
我其實更喜歡看這樣的旅行日記,哈哈,我自己也是老記得走過的地方,什麼好吃的呀,什麼糗事呀,寫那種特別美好的詩歌文字,一般都是為了雜誌要求寫的,或者實在太有感覺了,順手就寫了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1: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