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17/3/18 上海靜安寺馬勒別墅復興公園掃街記

作者:BANGZI  於 2017-4-8 01: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28評論

3/17晚上到上海,睡了個好覺。第二天早上起來跑了步做了漁家,吃完了早飯就精神抖擻地出來掃街了。上次的線路是徐匯公園至復興公園。這次的線路也是在「樂游上海」里看見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過呢?這條線路貌似木有上次那條有意思,街上的交通繁忙,噪音大,而且看的東西也不是很有意思,結果沒有走完全程。到了馬勒別墅俺就改了主意往複興公園那邊去了。找到了上次喝酒的小酒館喝酒去了。結果俺開店的小老鄉已經回鄉發展去了。喝了會兒小酒,叫上海的同學過來一起,結果那廝膜拜了近一小時才到。然後一起走去岳陽路那家希臘餐廳吃飯。這次菜的感覺不如上次好,不過希臘高度甜酒還是很值得稱道地!飯後又去了定西路的比利時酒吧喝了幾個,人生奏是這麼完美!等等,那天沒有吃上豬腰子砂鍋粥,不能算完美!個人全天戰績7個比利時330ml啤酒+1.5瓶16度希臘甜酒。正正好,第二天早上起來肚子沒跟俺商量事兒!正如毛主席教導的那樣:一個人喝點小酒並不難,難的是天天喝小酒,不喝大發!

線路:靜安寺公園-南京西路-銅仁路-南陽路-西康路-新閘路-陝西北路-陝西南路-新樂路-東湖路-淮海中路-常熟路-安福路-武康路-黃興故居,長度6.9km

靜安公園門口的銅犀牛



靜安寺金碧輝煌,從來沒進去過



共享自行車遍地開花,的確方便,俺下次來一定要玩一下


尊師重教,遠看還以為是啥宗教的玩藝



大牌店



達利風格的雕塑



百度百科:上海貝軒大公館

位於蘇州的貝家的舊宅——獅子林,早已被譽為「蘇州大名園」坐落在上海繁華市區中心的貝軒大公館花園依照蘇州園林而建,宛若世外桃源。山無天然山,可用土和石為鑄。每一塊嶙峋的青石、突起的孤峰均由貝老先生親自挑選,別有一番閒情逸緻。亭矗立於園林正中,三面臨水,草木郁然;。五角凌空飛翹,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臨亭可盡覽曲徑通幽、魚戲蓮葉間的花園全景,令人心曠神怡。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古典與現代交錯、優雅與華麗并行,始建於1934年的貝軒大公館帶您領略歷史與現實融合的經典神韻。
時任中國銀行總裁的著名金融家貝祖詒先生曾居於此,貝軒大公館因此得名。貝氏宗族聲名顯赫,貝祖詒  之子——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顏料大王」貝潤生、美國美中經貿促進會會長貝聿愷  均為貝氏後人。
公館的主體建築全部採用裝飾藝術派的風格,來自瑞士的頂級設計團隊十分注重建築的材質紋理和輪廓線條。在細部設計上,設計師把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加以變化融入到整體,將中西巧妙合璧,東側入口處由101個「壽」字組成的圖案就是鮮明的傑作之一。建筑北立面的兩排窗,圓洞方框恰成銅錢狀,看似無意卻別出心裁。
照壁用燒制的面磚裝飾,不禁讓人聯想起外灘的中國銀行總行。設計上的異曲同工,恰到好處呼應了其主——貝祖詒先生的高端品味及尊貴地位。
無論是酒店大堂陳列的各式古董、天花板閃爍著的光彩琉璃,還是這部最早出現在上海的OTIS電梯,都令人無限回味上海灘30年代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大堂內的 「天龍」樓梯猶如從天而降般俯衝而下,氣勢磅礴,十分震撼。

貝軒大公館 
公館另配備會議室。藻井是中國特有的建築結構和裝飾手法中重要造型手段之一,「百壽藻井頂」更是其不可複製的百壽圖案,令會議室熠熠生輝,美輪美奐;「雙龍戲珠頂」更是圖案精細,氣勢磅礴,手工描繪的雙龍戲珠圖完全對稱,令現代工藝嘆為觀止;中國傳統建築美學的極致和博大精深這裡淋漓盡現。老上海風格的貝公館套房是酒店的最大特色之一。它由原主人卧房改建,古樸而不失優雅。白屋、黑窗、保存完好的古董琉璃浴缸,都盡現舊上海的繁華與風霜。

現在是個酒店



略數了一下,共有五六家公司搞這個共享自行車,競爭激烈


老店面



復旦華山醫院


百度百科:上海市五四中學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大同大學  附中二院和聖約翰中學,學校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其中包括26位兩院院士  ,有原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  、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  ,有原上海市副市長夏克強  ,有原清華大學校長張孝文  、有蜚聲國際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有著名足球教練徐根寶  ,更有一大批聞名海內外的政治家、企業家與學者等等。



新閘路1340弄,又名為三元坊,為新式里弄,法式宮廷建築。1340弄的21號為花園住宅,被評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現為經濟日報上海記者站。我窮盡了一切方法,也沒找到新閘路1340弄21號的前世的任何信息,該花園住宅曾經的主人是誰故不得而知。三元坊也是老上海的一條經典弄堂。上海已故著名女作家程乃珊說過,廣東籍的工商業移民作為上海新移民中一股突起的異軍,決不是偶然。由於地理關係……廣東人又喜歡聚居,於是一時,如新閘路上的三元坊、南京西路上的安樂坊、南匯路上的豐裕坊等,都是出了名的廣東弄堂…… 
這些弄堂屬花園式里弄,住的都是高層次廣東人,從海關署員到洋行公司高級管理層及小老闆不等。那裡廣東話聲聲,穿黑香雲紗唐裝的男女進進出出,儼然一個小廣州區。(新浪波克里抄來的,網址:http://***/s/blog_a598306e0102wq6t.html  )



慈孝邨 (摘自新浪博客http://***/s/blog_5d1bdf480101hv2j.html  )
新閘路1316弄慈孝邨

(2014-03-20 16:54:41)


新閘路是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一條東西向街道,地跨黃浦區和靜安區。東起西藏路,西至萬航渡路。長3855米。1862年,太平軍進攻上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向西越界修築了數條運兵道路,其中直接溝通租界的有兩條:新閘路和靜安寺路。最初是一條土路。1868年,新閘路劃歸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后,從西藏路到卡德路段鋪砌了碎石路面。此後由於擁有蘇州河水運的便利,沿路逐漸形成密集的住宅、商店、工廠混合分布區。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幅度拓展,該路也被划入界內。1908年,該路繼續向西延伸,直到膠州路,同時在西藏路至卡德路段鋪設了上海最早的電車軌道之一。
里弄入口處過街樓上的弄名「慈孝邨」三字,是黃葆戉親筆題寫。黃葆戉先生於房屋落成后即居住於此,直至逝世。舊居現由其子女居住。 
 「慈孝邨」三字以及上款「民國二十五年九月」成為首當其衝的破四舊和革命對象。幸運的是,這塊石頭做的匾額沒有被砸掉,而是被水泥給塗掉了,反而被完美無缺地保存了下來。二零零五年,黃葆戉兒媳找到靜安區文史館的楊繼光,告訴他慈孝邨有這樣一塊歷史悠久的匾額,將近四十年來一直被埋沒在水泥里。那時上海各個區的政府正在尋找在戰爭和革命的破壞下倖存下來的各種遺迹,試圖讓人們重新看到當年上海最繁華時期的人文景觀。靜安區文史館知道這一情況之後,馬上聯繫房管所,很快派人將塗抹在匾額上近四十年的水泥一點點敲開,恢復了匾額的原貌。----


中國教育工會上海分會,上海教委教學研究室



里弄



大同里,建於20世紀初,傳統上海石庫門形式,天井式三合院


百度百科: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私立崇德女中  ,1953年由崇德女中、進德女中  、晏摩氏女中  分部合併為上海市第七女中,1958年改名為七一中學  ,招收男女學生。1978年列為靜安區重點中學。1994年與育才中學合併。1996年在七一中學原址建立靜安區第一所公立轉制完全中學——新才中學。1999年7月1日,新才中學恢復原名上海市七一中學  ,公立轉制性質不變。2000年7月,原靜安區江寧中學併入七一中學  。2006年上海市七一中學恢復公辦區重點完全中學  。2007年4月,學校掛牌成為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百度百科:崇德女中是上海市基督教廣東浸信會湯傑卿牧師與萬應運博士籌資建立的私立教會女中,建於1905年。是連著若大花園院落的一幢三層樓洋房。崇德女中是一所地方性很強的教會女中,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基本上是廣東人,而且有多種宗教活動  。現上海市七一中學  的前身是私立崇德女中(位於陝西北路  535弄30號)。崇德女中建於1905年,是基督教廣東浸信會湯傑卿牧師與萬應運博士籌資建立的私立教會女中,是連著若大花園院落的一幢三層樓洋房。崇德女中是一所地方性很強的教會女中,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基本上是廣東人,而且有多種宗教活動。 當年學校以文商見長,尤以英文為其特色,社會聲譽頗佳。它的學生多來自中產以上家庭,永安公司的郭家女孩、著名影星阮玲玉等都曾在此校讀書。她們穿著月白色的布褂、及膝的黑裙、長統的麻紗襪子,在當時的上海灘名噪一時。還有報紙刊登《弄堂里飛出金鳳凰》的文章描寫這裡女學生的生活。 這所名校一直沿襲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文化氛圍,郭沫若、許廣平等名人都曾在此授課。1952年,私立晏摩氏女子中學併入該校。1953年,崇德、進德兩女子中學合併,更名為上海市第七女子中學。 晏摩氏女中是美國基督教浸禮會創辦,以美籍晏摩氏捐贈校舍為名,在教會女中頗有名氣,學費昂貴,學生出身大多為中上層家庭,人稱「貴族學校」。如:吳國楨夫人、當今「三大船王」之一程雲慶夫人,都是該校畢業生。1941年晏摩氏女中曾假陝西北路南京西路的平安大廈上課。



百度百科:太平花園,乍看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新里,但它曾經是上海庇護猶太人的「小諾亞方舟」。其為公寓式大樓格局,底樓的16個門洞採用了雙抱式連體拱門的歐式建築形式,當初街面的房子租給煙紙店、理髮店和男式內增高皮鞋店作生意。現在的太平花園共有四排公寓房,外面的兩排是老房子,中間的兩排原本是花園,解放前夕改建成了樓房。 
  與「太平花園」相鄰的便是名聞遐邇的遠東最大的猶太人教堂,原名拉希爾會堂「Ohel Rachel」目前為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等機構所用。克林頓·希拉里曾慕名到訪。


這也是個大宅子,看不見裡面,也沒查到資料



一排排連體別墅,大概是當年不太有錢銀住的地方


百度百科:懷恩堂  是中國上海  一所知名的基督教  堂,位於靜安區陝西北路375號(北京西路口),系區基督教聯合禮拜場所。佔地2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由美國南浸會派宣教士樂靈生創建於清宣統二年。該堂經裝修煥然一新,大堂由1幢中3層樓房、2層的樓房組成,東南角有一高聳的鐘樓  ,另設小教堂,大堂的禮拜實況用閉路電話傳播到各小禮堂。禮拜時可容納2000人以上,是上海各基督教會可容納人數最多的教堂之一。



百度百科:
宋慶齡基金會,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  ,1982年5月成立了宋慶齡基金會。2005年9月,經第五屆理事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英譯名為「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縮寫「CSCLF」。[1]{ }  
基金會的宗旨是繼承和發揚宋慶齡畢生致力的增進國際友好,維護世界和平;開展兩岸交流,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培育少年兒童的未竟事業,聯絡國內外友好團體和人士的非營利性組織  ,現任會長是王家瑞。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機關設有:辦公室、基金部、聯絡部、事業發展部、人事保衛部五個部門。直屬事業單位有: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宋慶齡兒童科學技術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事業發展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機關服務中心。


外牆是這種很土的竹編牆,有的還漆成了褐色,有錢銀真的很有個性!



上海大學舊址javas***:;{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  吧!


上海大學舊址,陝西北路299弄(原西摩路時應里)4—12號。成立於民國11年10月。民國13年由閘北青雲路遷入境內。

校長於右任,鄧中夏、瞿秋白、惲代英、邵力子、沈雁冰  、陳望道等參加校務工作,李大釗、章太炎曾來校演講。該校培養了大批革命幹部。民國14年6月,被查封。1959年5月,經市人民委員會批准該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 }  



百度百科:榮宗敬故居/榮宗敬

榮宗敬(1873年~1938年),名宗錦,字宗敬,江蘇無錫榮巷  人。榮德生  之兄,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榮毅仁之伯父,中國近代著名的民族資本家。早年經營過錢莊業,從1901年起,與榮德生等人先後在無錫上海、漢口、濟南等地創辦保興麵粉廠,福興麵粉公司(一、二、三廠),申新紡織廠(一至九廠),被譽為中國的「麵粉大王」、「棉紗大王」。
1928年,任私立南通大學  (Nantung University)校董。[1]{ }  著有《實業救國芻議》等書。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的麵粉和棉紗開始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榮氏企業陷入困境。抗戰後,榮氏家族  企業雖然有所恢復,但遠未達到戰前的水平。


榮宗敬故居,位於上海靜安區  陝西北路  186號,靠近南京西路。原為榮氏老宅。陳椿江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1918年建。折衷主義風格。形式豐富,主立面設兩層列柱敞廊,具法國古典主義特徵。平面複雜,內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處裝飾精。
有一排雕花的石砌矮牆。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這兒常年大門緊閉,近幾年,緊閉的大門豁然洞開,這棟豪宅露出了真容:門楣和窗沿上刻著精美的雕花;窗戶一律是彩色的拼花玻璃;紅色的樓角從樹叢里探出頭來,南部是一方乾淨而平整的草坪.毫無疑問,這是上海灘為數不多的頂級豪宅之一,也是上海灘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園洋房之一。 這是一座帶花園的獨立式三層西式住宅,系榮氏早期滬寓所在,人稱榮氏老宅。該產業基地面積6.26畝,建築面積2182平方米,花園面積2475平方米。榮氏老宅建築為折衷主義風格,鋼筋混凝土結構,由陳椿江設計。建築立面整體以水平線條劃分,具有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底層有寬敞的門廊和高大的愛奧尼式廊柱。在建築技術、房屋結構及住宅設備上較多地汲取了西式風格,而在平面布置、內外裝修、庭院綠化方面則更過地保留這中國傳統的習俗及愛好。
這棟豪宅原先是德國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回國后,由著名實業家榮宗敬先生斥資買下來。
榮氏家族由於子孫繁衍和所經營事業的發展,先後離開老宅而另置住房安家,老宅房屋空關數年。上海解放后,由受託管理該產業的代理人榮孝范代表榮家出租與中國經濟研究所使用。現在是靜安區文物保護單位,優秀歷史建築。

2002年,榮氏老宅被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看中並租下,租約為10年,成為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各大子公司在上海的駐地。



華業公寓,1934年建成,上海營造鉅賈譚干臣投資興建,李錦沛設計,是舊上海為數不多的由華人建築師自行設計的公寓大樓。



百度百科:鴻翔時裝公司

鴻翔時裝公司創建於民國6年(即1917年),原址位於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863號,是滬上第一家由中國人  開辦的專營女子時裝的特色店。
上海服裝界大亨——金鴻翔和他的鴻翔時裝公司
民國21年,在西藏中路743號開設鴻翔支店,后遷往南京路750號,即今日鴻翔時裝公司(東號)。1993年,鴻翔時裝公司遷往南京西路948號。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灘上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人人都學上海樣,學來學去學不象,等到學了三分象,上海又變新花樣。」上海灘的摩登時髦,讓各派服裝高手雲集十里洋場,而一個上海浦東來的小裁縫金鴻翔,卻在這裡,樹起了一塊金字招牌,——鴻翔時裝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鴻翔是怎樣脫穎而出的呢,鴻翔有什麼過人之處呢?「鴻翔」們開啟了上海這座海派城市歷經百年不衰的時尚服飾傳統,延續著都市人綿綿不斷的摩登想象。
提起「鴻翔」這塊招牌,老上海一般都知道是做女式服裝的。這家店開設在十里長街的南京路上,至今已有86年歷史,是上海灘上歷史最長、開店最早的一家時裝公司,在漫長的歲月中有著一段富有傳奇的史話。
上海鴻翔制衣有限公司



美新點心店



上海馬勒別墅

馬勒別墅,馬勒是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經營跑馬和跑狗賭博業的一個外國冒險家  ,發跡后在上海亞漁產培路(今陝西南路)置地,於1936年造了這座花園別墅。
馬勒別墅主建築築呈北歐建築風格,坐北朝南,3層混合結構,。外形凹凸多變,屋頂陡峭,三個高聳尖塔,塔尖有特製鉛皮瓦;外牆為褐色耐火磚砌,紅瓦屋面。室內多為木裝修,主樓梯十字形連接各層平台,樓梯欄杆均為木雕花飾。 [1]{ }  
別墅主樓連接附樓,高高低低,屋頂陡翹,外形凹凸變化奇致。門窗上呈拱形狀,框架突出牆面。樓面呈現陡峭,兩座主塔高大、挺拔,像劍鞘一般,上開多層小窗。建築物邊梢樓角,都建有小的尖塔,以求與主塔呼應,造型綺麗。整座樓面呈現赭紅色,一律耐火磚建造,中嵌彩色瓷磚,望去像進入童話世界。室內劃分各種大小用房、裝修異常繁瑣。樓梯、地板、壁板多為柚木,均呈紅褐色,雕刻裝飾帶西方風味。花園四周設有耐火磚高圍牆,琉璃瓦壓頂。園內花房、葡萄房等都以磁磚鋪地。因為馬勒鍾愛馬、狗,所以園內建有馬冢和狗墳,並置有青銅馬像、大理石墓碑。入口處大門為紅色,門樓採用紅色校斗拱撐托。門旁有一對石獅。沿街的圍牆也為耐火磚建造,呈現赭紅多彩色調,上復綠色琉璃筒瓦。這座別墅的設計者是馬勒的女兒。小姑娘一天夜裡做了個夢,夢見一幢童話格局的大房子。她父親馬勒於是便根據女兒夢中所見的樣式造了這座別緻的挪威式住宅。
單體文物5個(住宅1棟、門房1棟、花房2間、圍牆1段),文物標本3個(銅馬、石燈、石狗)。解放后收歸國有,曾被共青團上海市委使用,現為衡山馬勒別墅飯店使用。

花園


內部


今天又婚宴,謝天謝地俺沒在上海辦婚宴



這圍牆看著就氣派


隨便遛達遛達,奔著復興公園那邊去了


茂名南路瑞金二路花園住宅



上海中山故居紀念館javas***:;{編輯}  鎖定  同義詞  上海中山故居一般指上海中山故居紀念館


上海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上海香山路7號,佔地面積2500餘平方米,展示面積1100平方米,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示場所組成。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唯一共同的住所[1]{ }  ,是一幢歐洲鄉村式小洋房,由當時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的。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  於1918年入住於此,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后,宋慶齡繼續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宋慶齡移居香港重慶,1945年底,宋慶齡回到上海將此寓所移贈給國民政府,作為孫中山的永久紀念地。館由一幢歐式洋房改建而成,共有三層、八個展區,展覽面積七百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手跡、資料三百餘件。
1961年3月上海中山故居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3月故居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故居被列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俺咋覺著都是有錢銀才鬧革命呢?


結束,吃吃喝喝去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8 個評論)

回復 8288 2017-4-8 02:08
謝謝分享
回復 tea2011 2017-4-8 02:14
親切…………
回復 BANGZI 2017-4-8 02:41
8288: 謝謝分享
多謝圍觀
回復 BANGZI 2017-4-8 02:41
tea2011: 親切…………
村裡上海佬真不少!
回復 fanlaifuqu 2017-4-8 03:11
這篇也太厲害了,把個上海兜底翻了!
回復 BANGZI 2017-4-8 04:23
fanlaifuqu: 這篇也太厲害了,把個上海兜底翻了!
大上海乍一看沒啥好玩的,得有時間慢慢溜達才能體會其中奧秘。
回復 8288 2017-4-8 05:19
BANGZI: 多謝圍觀
有瓜吃嗎?
回復 BANGZI 2017-4-8 06:40
8288: 有瓜吃嗎?
西瓜還沒上市呢!再等等。
回復 wo? 2017-4-8 11:36
國內的建築有時候感覺就是有錢銀的世界和普通市民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樣子,可惜,畢竟還是普通人多,結果建築整體上雜亂的感覺也就多了?這也就是一般老百姓生活的世界,有錢銀也只能稍顯突出的浸泡其中了。
回復 shen_fuen 2017-4-8 11:46
五四中學
回復 大馬鹿 2017-4-8 12:52
變得太出新了,反而有些陌生感。
回復 南沙2 2017-4-9 09:35
老友拍了這麼多精美照片哈,大讚!多謝分享!   
回復 南沙2 2017-4-9 19:00
圖文並茂,分量十足!老友是個實誠銀,從不糊弄吃瓜群眾。就像一頭默默拉車的大黑牛,吃相駭人卻斯文儒雅,拉埋一車上海寧回滬故地重遊,聊解思鄉之苦。經廣大村民煙酒鑒定,101大黑牛是毫不利己,專門利銀的好牛,「它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回復 海外思華 2017-4-9 22:37
隨你到此一游!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35
wo?: 國內的建築有時候感覺就是有錢銀的世界和普通市民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樣子,可惜,畢竟還是普通人多,結果建築整體上雜亂的感覺也就多了?這也就是一般老百姓生活
老城區都是這樣的,改造的餘地不多,現在大家都有保護意識了,老房子都不拆了,雜亂有雜亂的美。哪兒都是普通人多,呵呵,浦東是另一個風格了。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36
shen_fuen: 五四中學
校友?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37
大馬鹿: 變得太出新了,反而有些陌生感。
現在好多了,有段時間去上海到處都是工地。現在工地都快見不著了。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37
南沙2: 老友拍了這麼多精美照片哈,大讚!多謝分享!    
多謝領導表揚!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37
海外思華: 隨你到此一游!
歡迎,歡迎。。。
回復 BANGZI 2017-4-10 22:42
南沙2: 圖文並茂,分量十足!老友是個實誠銀,從不糊弄吃瓜群眾。就像一頭默默拉車的大黑牛,吃相駭人卻斯文儒雅,拉埋一車上海寧回滬故地重遊,聊解思鄉之苦。經廣大村
果醬果醬,俺雖然不是桑海寧俺對上海印象不錯,感覺是國內城市管理的最好的。公牛擠啥奶?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2: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