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16/3 最新動向:澳門一日游 超贊!

作者:BANGZI  於 2016-4-21 22: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8評論

關鍵詞:一日游, 澳門

昨天陪小公舉玩了香港迪斯尼,圓滿成功。今天的任務是陪俺家的女掌柜的澳門一日游。其實俺自己對澳門也有幾分好奇。前幾年有個客戶帶俺下午從香港來澳門喝花酒,吃吃飯喝喝酒俺就回香港了,這要是跟客戶在澳門呆了一晚回家跟組織就不好交待了!呵呵。。。 所以呢,結果就是雖然俺來過澳門可是啥也木看著!
 
時差的原因俺們早上不到五點就起床了,捱到了六點吃了早飯,收拾收拾到了八點出發去港澳碼頭。香港去澳門的船班次很多,買了票等了不久就上船走人。航程貌似是一小時。這次的攻略是由俺婆娘負責所有俺只管跟著走就行。從碼頭到市內可以坐公交的士,省錢的辦法是坐各賭場的免費擺渡車。新葡京的班車去老城區最近,可是人家不讓未成年上車。俺們只好坐永利(wynn『s)的車了。下車后還要多走一截。
 
 
跨海大橋

 

大金塔是新葡京酒店,前面的建築是葡京酒店,也就是老葡京了

 

俺們對賭都不感興趣,所以基本沒花時間逛賭場。只是最後在新葡京裡面兜了一圈兒

 

從永利走到了新葡京

 

金碧輝煌

 

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中國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闢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迹。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1]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這裡的當鋪生意應該很好。不明白賭的樂趣。貌似很多人愛好這個。

 

歷史沿革

澳門先民足跡
澳門地區的考古發掘,特別是1995年在路環島黑沙的沙丘中發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經鑒定,證實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貴古文物,與其同時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幾年來在距離澳門不遠的珠海地區出土的同類文物,屬於同一文化系統,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的地區勞動、生息。澳門、路環、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國大陸的原始居民足跡所到之處。在商周時期,古代居民已在這些地區居住活動,所以,澳門、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時期的、罐以及戰國時期的陶器等。
澳門封建時期 澳門從秦帝國起就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和百越地。澳門古稱濠鏡澳,與廣州香山縣的歷史關係極其密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香山已屬百粵海嶼之地。約前3世紀(即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420年(晉朝元熙二年),澳門屬新會郡封樂縣地。590年(隋朝開皇十年),廢新會郡改屬寶安縣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廢寶安縣,改為廣州東莞縣轄。自南宋開始,澳門屬廣東省廣州香山縣。據史料記載,宋末名將張世傑與軍隊曾在此一帶駐紮;早期在澳門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魚與務農種植為生。元代屬廣東道宣慰司廣州路,路治廣州,明代屬於廣州府,清朝後期前屬廣肇羅道廣州府,道治肇慶,府治廣州。
 
 
老爺爺很悠閑,有生意就做,沒生意看報

 

殖民歷史

澳門半島之有大量華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傾覆之際。當幾十萬南宋軍民從福建敗退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可能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將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大約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門半島上的望廈、濠鏡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點了。
自此以後,澳門始稍有人煙,但由於地方細,耕地缺,物產少,立足生活繁衍後代並不容易。直至16世紀中葉,即明世宗嘉靖年間。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
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后,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然而,澳門並不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殖民地,日本長崎才是第一塊。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自古就是中國神聖的領土的澳門自被葡萄牙侵佔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這個街牌就是葡國風格了,跟俺們在里斯本見過的風格一致

 

黑白相間的石子路也是葡國風

 

外牆上喜歡貼瓷磚。要不是街上的粥粉牛腩店真能以假亂真了

 

這家是備受驢友們推崇的葡國蛋撻店。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倒是對旁邊的葡式餐館很感興趣。

澳門回歸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
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1987年,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1993年3月31日,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國管治下的一個中國領土,澳門的主權屬於中國。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中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在這四百餘年間,中歐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廟宇,又有莊嚴肅穆的天主聖堂,還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沿岸優美的海濱勝景。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草案)》。[2] 
 
 
牛腩做的不錯,一小杯60港幣,不便宜。在澳門用港幣就行,一比一。忘了搞一張澳幣看看啥樣子了。澳門人貌似不那麼對大陸人有態度。其實有沒有認同感都無所謂,做生意和氣生財才是道理。但是像香港那樣非得滿世界嚷嚷不想當中國人而對內地遊客無禮也真是空前絕後。

 

民政總署前面的噴泉廣場,還有一堆人駐紮在廣場上抗議什麼超齡子女問題。回來百度了一下才明白是咋回事兒。

 

澳門超齡子女
超齡子女是指這樣一些人,這些人的父母大部分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赴澳門定居,支持澳門經濟建設。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由於要養家糊口,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父母們在澳門努力地工作著,循規蹈矩,不怕臟不怕累,不怕出汗不怕流血,為澳門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心力。但同時,他們也承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無法享受到天倫之樂,雖然當初他們當中亦有部分人就已申請其在內地剛出生沒多久的子女赴澳,但由於當時內地政府政策的多變,及申請政策的不合理,導致不少子女在長期等候中,最後以致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不上政策無法赴澳門定居,這些子女即為「超齡子女」。

 

來張藝術照

 

 

 

這兒有個神馬有名兒的粥粉店,人滿為患,放棄!

 

 

 

澳門玫瑰堂
玫瑰堂玫瑰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
教堂於1587年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以玫瑰聖母(Our Lady of theRosary)為主保,次年由該會的葡萄牙神父所接管。由於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后則成現在的規模。
中文名稱澳門玫瑰堂 外文名稱 Macau rose hall 地理位置澳門 開放時間 10:00-18:00
目錄
  1. 地址
玫瑰堂玫瑰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教堂於1587年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奉祀玫瑰聖母(Our Lady of theRosary),次年由該會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於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華人稱為「板樟堂」,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1874年曾因火災而焚毀,當年重建后則成現在的規模。
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其巴羅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教堂旁的「聖物寶庫"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教堂於每年5 月13日舉行的法蒂瑪聖母聖像巡遊,是天主教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喻意提示世人勿忘聖母在法蒂瑪對三位牧童的親授經文來祈求世界和平。
由道明會士創建於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因教堂以玫瑰聖母為主保,故又稱「玫瑰堂」。
入場費用: 費用全免

 

這個義順鮮奶也是吃貨們推崇的。不過俺不太喜歡這種東西。

 

看了半天也沒鬧明白高升大按是個啥?回來百度一下原來是個當鋪的名字。

 

街上的攤販

 

對面樓上的陽台

 

這個旅遊團不知是否葡萄牙人來次領略先人的風采

 

接著王大三巴方向走

 

整個老城區沒多大,適合溜達。這就來到了大三巴,又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葡萄牙語: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1]  ,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於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2]  ,同時也為「澳門八景[3]  」之一。
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4] 
快速導航
全景圖
中文名稱大三巴牌坊 外文名稱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 地理位置澳門特別行政區大巴街
大三巴牌坊建立背景編輯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建築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無論是牌坊頂端高聳的十字架,還是銅鴿下面的聖嬰雕像和被天使、鮮花環繞的聖母塑像,都充滿著濃郁的宗教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堪稱「立體的聖經」[5] 
大三巴牌坊是最具代表性的「澳門八景」之一,位於炮台山下,左臨澳門博物館大炮台名勝,為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址,曾浴火重生。建築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進入中國歷史的見證。1583年,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在這裡改繪世界地圖為《萬國圖》,加上中文標識,送給了中國地方政府。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聖加扎西醫院,西醫、中藥在這裡開始流入華夏大地。葡萄牙醫生戈梅斯也從澳門將「種牛痘」引入中國,醫治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大三巴附近的「聖保祿學院」,是東亞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還在這裡對即將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澳門回歸后,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的廣場、石坊上,幾乎天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澳門各界人士在這裡集會、高歌。歷經四百多年滄桑的大三巴,迎來了她輝煌的新生,見證澳門曲曲折折的回歸歷史。
澳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建於1637年,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後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此牆因類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歷史沿革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佔了澳門,也把天主教帶到了澳門。1562年,葡萄牙人歷經數年,在澳門建起了這座教堂,取名「聖保祿」教堂。葡語「聖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後來,教堂兩次毀於火災。1602年,聖保祿教堂再次重建,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白銀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成為遺址之後,因前壁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加上「聖保祿」從葡文(São Paulo)音譯成中文,說成「三巴」,才有大三巴牌坊的稱謂。牌坊的建築是巴洛克式,並有明顯東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國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圖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6] 
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耶穌會神父設計,以日本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術協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建築風格上,大三巴牌坊屬於矯飾主義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7]  聖保祿教堂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號稱「東方梵蒂岡」,附屬於聖保祿學院。學院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從1594年成立至1762年結束期間,不少訪華的外國傳教士來修讀中文,令學院成為這些傳教士進入中國的重要傳教基地,對推動歐洲和中國的宗教及文化交流起到無可比擬的卓越作用。
大三巴還見證了近代史上中華民族的血淚屈辱。鴉片,最早就是從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輸入中國的,平均每年多達2萬箱。直至1946年,澳門吸食鴉片還算合法。鴉片戰爭后,葡萄牙人追隨列強,以武力超過以大三巴為界的葡人居民區,向北擴展,佔領整個澳門半島,開始對澳門實行殖民統治,還成為英國侵華的指揮所在基地。離大三巴不遠的花王堂街,曾是著名的「豬仔街」,沿街有300多家販賣華工的館所。當時的澳門,有數萬外國人專門從事人口買賣。他們採取誘騙、綁架等手段,將華工強制買賣輸出,很多人死於海上。1922年5月29日,葡軍在大三巴下公然槍殺70多名中國人,傷100多人。

 

法輪大法好流動宣傳站在港澳見過不少,看樣子法輪大法挺趁錢。

 

大三巴牌坊背面,教堂遺址

 

再看這一組歷史照片對照時聽見一位高人發表宏論:「你看這些照片,從一八几几年到七零年基本沒啥變化。你在看看國內,十年一變!」可能此君對自己的宏論還頗為得意跟他同行的哥倆說了兩遍。

 

歷史街區編輯

鄰近大炮台和澳門博物館的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最為眾熟悉的標誌,是聖保祿教堂前壁的遺迹。「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迹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的造價,300年前已高達3萬兩白銀,可謂珍貴至極,在當時享譽東南亞。後於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
教堂第三次修建由義大利籍耶穌會會士斯皮諾拉神父設計,並於1602年奠基,1635年建成,歷時33年,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之後於1835年再次慘遭大火焚毀,僅遺教堂前的68級石階及花崗石建成的前壁,因貌似中國牌坊得名「大三巴牌坊」。1990年初,曾進行考古調查,發現了當時的建築遺址,現與部分澳門教會文物共同對外展出。在回歸前的澳葡政府已欲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政治及技術因素而未能成功。
2005年,中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大三巴牌坊雖然已失去教堂的實際功能,但它與澳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裡不定期舉行各種文化活動,牌坊前長長的梯級正好成為天然的座位,讓牌坊剎那間變成巨大的布景,舞台渾然天成。
參觀完牌坊,可以到內側廣場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了澳門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畫作、雕塑等,當中最珍貴的是一批以宗教生活為題材的油畫,這是遠東的第一批畫作,也是東方最古老的油畫。隔壁的墓室更存放著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遺骨,展示澳門的宗教歷史。遊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緻的浮雕及其含義

 

大三巴邊上就是炮台山了

 

登上炮台俯瞰全城

 

這個炮台的風格和里斯本的那個聖喬治城堡風格類似,規模小一些

 

入口處放個聖母雕像貌似是標配,可能是保佑城堡用的

 

很多大炮,貌似保存的挺好

 

大炮正對著新葡京

 

炮台山上還有澳門博物館

 

俯瞰

 

利瑪竇銅像

 

下了山,回到新葡京裡面參觀。澳門賭王何鴻燊斥資買回捐國家的圓明園馬首。這應該是個複製品了。

 

大廳

 

大廳里陳列著不少鎮宅之寶。 牙雕。

 

金孔雀

 

又一根大象牙

 

金山金寺

 

金鐘

金龍船

 

大白菜

 

新開發項目:上葡京。完事兒了打的去碼頭回香港。不錯,不錯,不虛此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泥馬 2016-4-22 00:08
小公舉到處游,記得住嗎?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4-22 00:35
有葡萄牙的風情。用石塊鋪路在葡萄牙也很常見。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4-22 00:38
泥馬: 小公舉到處游,記得住嗎?
小孩長大后對7-8之前的記憶很少,但並不是說在此之前的教育就沒有效果。早期教育對大腦發展有很大幫助,雖然他們並不能一一記住。
回復 BANGZI 2016-4-22 02:36
泥馬: 小公舉到處游,記得住嗎?
應該不太記得都去過那些地方。但是也有她感興趣的東西一直記著,比如說在克拉科夫做過「公主」馬車,在佩特拉騎過馬,還有就是對聖托里尼似乎印象很深。應該屬於打醬油的。
回復 BANGZI 2016-4-22 02:36
白露為霜: 有葡萄牙的風情。用石塊鋪路在葡萄牙也很常見。
對啊,那個老城區街道看著就像里斯本。
回復 BANGZI 2016-4-22 02:39
白露為霜: 小孩長大后對7-8之前的記憶很少,但並不是說在此之前的教育就沒有效果。早期教育對大腦發展有很大幫助,雖然他們並不能一一記住。
不知道對大腦發展有沒有用,俺家這個從三個月起就被俺們拖著滿世界溜達。反正陌生人都說俺家孩紙看著比實際年齡大幾歲,大概說話做事比較老成。不知是壞事兒還是好事兒。
回復 泥馬 2016-4-22 04:06
圖片里那個鐘像是清朝造辦處或蘇州做的吧?上邊的人物穿的是漢服,可是前面沒有上弦的眼兒,有鐘擺,估計上弦是在鍾背面吧。
回復 BANGZI 2016-4-22 04:10
泥馬: 圖片里那個鐘像是清朝造辦處或蘇州做的吧?上邊的人物穿的是漢服,可是前面沒有上弦的眼兒,有鐘擺,估計上弦是在鍾背面吧。
您這一聽就是行家啊!嚇得俺都不敢吱聲兒了。
不知道這個鐘是什麼來頭,沒看說明。相機帶著長鏡頭腿腳就犯懶了。
回復 泥馬 2016-4-22 05:39
BANGZI: 您這一聽就是行家啊!嚇得俺都不敢吱聲兒了。
不知道這個鐘是什麼來頭,沒看說明。相機帶著長鏡頭腿腳就犯懶了。
讓你看出來了。有一陣子是挺喜歡看古董鐘的,以前去故宮老在鐘錶館里欣賞看各種各樣的鐘包括中國朝廷造辦處和所謂蘇鍾。故宮那些都是高檔皇家收藏鍾。俺也有好幾十個德法英意的鐘,不敢用收藏那麼大的詞,因為是尋常百姓級別的鐘錶,不值多少錢,只不過歲數比較老,大約是1860-1920年間的,比較有名的德國JUNHANS,GUSTAV BECKER等。所以對鐘錶略知一二。
回復 BANGZI 2016-4-22 05:48
泥馬: 讓你看出來了。有一陣子是挺喜歡看古董鐘的,以前去故宮老在鐘錶館里欣賞看各種各樣的鐘包括中國朝廷造辦處和所謂蘇鍾。故宮那些都是高檔皇家收藏鍾。俺也有好幾
太膩害了!故宮的鐘錶館俺也去過很多回。不過近幾年沒去過。比俺收集喝過的酒瓶子有意義多了!
回復 shen_fuen 2016-4-22 06:40
贊!
回復 BANGZI 2016-4-22 06:53
shen_fuen: 贊!
三克絲兒!
回復 南沙2 2016-4-22 14:25
小寶越長越好看了
回復 泥馬 2016-4-22 18:03
BANGZI: 太膩害了!故宮的鐘錶館俺也去過很多回。不過近幾年沒去過。比俺收集喝過的酒瓶子有意義多了!
鐘錶維護比瓶子麻煩,隔一段時間就用W40給它們噴點潤滑油,都是一百年的老機械了,不上油容易銹住走不動,還得時不時地給它們上弦讓它們活動活動走一陣子,以保持鐘的行走狀態
回復 BANGZI 2016-4-22 22:00
南沙2: 小寶越長越好看了
謝謝!
回復 BANGZI 2016-4-22 22:07
泥馬: 鐘錶維護比瓶子麻煩,隔一段時間就用W40給它們噴點潤滑油,都是一百年的老機械了,不上油容易銹住走不動,還得時不時地給它們上弦讓它們活動活動走一陣子,以保
哈哈哈。。。!曾經有一段時間俺也想買個牛差的手錶,研究了半天覺得喜歡布賴特靈航空表和卡地亞的藍氣球。看來看去還是放棄了,因為實在是沒有戴錶的習慣,表不戴還得做保養,請神容易送神難!那個得真喜歡才行。
回復 泥馬 2016-4-23 02:43
BANGZI: 哈哈哈。。。!曾經有一段時間俺也想買個牛差的手錶,研究了半天覺得喜歡布賴特靈航空表和卡地亞的藍氣球。看來看去還是放棄了,因為實在是沒有戴錶的習慣,表不
俺那些都是大個的,牆上掛的掛鐘,還有桌子上的大理石和金屬雕塑藝術鍾(法國多)和壁爐台上擺的壁爐台鐘等。可不是手錶那麼小巧的。
回復 BANGZI 2016-4-23 13:05
泥馬: 俺那些都是大個的,牆上掛的掛鐘,還有桌子上的大理石和金屬雕塑藝術鍾(法國多)和壁爐台上擺的壁爐台鐘等。可不是手錶那麼小巧的。
看明白了你玩的是古鐘,不是表。俺這不是想著往你那個題材上靠嘛!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