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總統8月10日在猶他州的一次政治募款活動上稱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困難「是一枚定時炸彈」。伴隨中國大陸公布的經濟數字不太好看的消息,媒體(主要是西方媒體)再次充斥看衰大陸經濟的文章和討論,甚至認為中國大陸已永遠失去超越美國的可能。這裡說『再次』是因為多年前曾有『中國經濟即將奔潰』的預言。因而,也不排除此波言論是政治的需要。拜登政府和媒體對中國大陸經濟悲觀的言論,背景是今年3月,時任大陸政府總理李克強宣布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目標,許多外部分析人士預測這一目標實際上將高得多。因為,大陸經濟的某些部分確實增長了:被壓抑的國內旅遊、酒店和零售服務需求都迅速復甦。2023年前幾個月的出口也在增長,甚至連陷入困境的住宅房地產市場也已觸底(下圖1 The New York Times)。但是,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政府公布的最新GDP數據顯示:經濟總體增長疲軟,且呈下降趨勢 -- 耐用品消費和私營部門投資下降,家庭更願意把錢存入銀行而非消費。這些趨勢表明企業和個人因擔心失去資產,更願保有現金(存入銀行)而不是用錢投資盈利。2015年迄今的數據也支持以上分析 -- 自2015年以來,銀行存款在GDP中所佔的份額大幅上升了50%;私營部門的耐用品消費量下降了約三分之一;私人投資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下降了三分之二(下圖2 TFI Global)。
以下一些關於大陸經濟走衰的討論,或許那些關心美中競爭的人感興趣。
影響經濟的因素
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對中國大陸經濟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大陸政府一直都在抵制干預私營部門的衝動,因而成就了超過30年的快速經濟發展。但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大陸經濟生活中實際的『國進民退』,導致了公眾對(政府)干預的免疫反應,從而使經濟活力下降。
威權政權的經濟發展往往遵循一種可預測的模式:政府允許企業在遠離政治的條件下蓬勃發展,於是進入國民經濟增長期。但隨著獲得民眾支持率的增高,政府部門往往會越來越武斷的干預經濟。面對日愈加大的政府干預,個人和私人小企業自然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於是更願持有現金,而不是將資金用於流動性差的投資。而投資減少也相應地降低了社會的經濟活動。由此,經濟增長下滑。
在新冠疫情之前,絕大多數中國大陸家庭和小型私營企業的日子都過得不錯,因為只要他們遠離政治,黨就會遠離他們的經濟生活(下圖 The Guardian)。中國共產黨和大陸老百姓之間的這一默契,使大陸的經濟在過去四十年裡飛速發展。
但近年來大陸政府實施的一些『國進民退』政策(下圖 SCMP),影響到了一些私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尤其是一些大型科技企業受到很大影響。如2020年11月,大陸領導人以科技大亨馬雲公開批評國家監管機構為由,強行推遲了其旗下公司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此外,大陸監管部門還對騰訊、百度、位元組跳動、滴滴、蘇寧等頭部科技企業處以巨額罰款。對這些科技公司的處罰極大的商害了私營企業的經營積極性,增加了這些企業對未來抱有的不確定性和可能受到更多政府干預的擔憂。
與此同時,政府對疫情的反應矯枉過正,往往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無限期關閉一個社區或整座城市。這種干預迫使零售企業在沒有追索權的情況下關閉,居民無奈地被困在住宅區,人們的生活和生計受到無情忽視(下圖 REUTERS)。在一波公眾抗議之後,大陸政府決定在2022年底放棄零新冠肺炎。這種從完全封閉到突然放開的逆轉,強化了大陸老百姓的感覺,即他們的工作、商業和日常生活仍然由黨及其奇思妙想決定。
同一時期,2021年8月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企業倒閉和拖欠貸款。這既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也相應地拖累了經濟增長。其它使中國大陸經濟活動放慢的因素包括:科技公司對監管過度的擔憂;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和技術限制,等等。
大陸經濟前景
大陸政府很清楚其面對的嚴峻經濟形勢,故自零新冠肺炎政策結束以來推出了旨在增加消費者在汽車和其他耐用品上支出的刺激計劃,如央行和財政部鼓勵低利率借貸等。但2023年上半年的結果表明,政府鼓勵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政策效果不彰。企業似乎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 申請銀行貸款的公司不多,人們(企業)可能擔心自己的正常經營會在類似『零新冠』這樣的政策下被突然中止或徵用。此外,2023年3月大陸全國人大修改了立法程序,使通過緊急狀態立法變得更容易這一行動,更加重了人們(企業)對政府干預的疑慮。
基於種種疊加因素,西方預測人士和國際組織對中國大陸今明兩年的增長前景表示悲觀。比如,美國銀行、經濟學人智庫和高盛最近分別下調了對2023年大陸GDP增長的預測,比之前的預測下調了至少0.4個百分點。即便如此,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仍可能高估了大陸明年及以後的經濟增長前景。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5.1%)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5%)對2024年大陸GDP年增長的預測可能會比實際高0.5%或更多(下圖 IMF)。
預計中國大陸的經濟將更加動蕩,因為私營部門為降低風險會減少投資,將更多的資金儲蓄起來。由於刺激投資政策的效果不彰,政府可能出台更多的財政刺激政策,從而產生更多的公共債務。由於對國有部門的投資通常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銀行和投資基金在貸款中常常偏向國有企業。這也符合本屆大陸政府的信念,即經濟未來在於國有企業。由於國有企業的競爭力遠遜私營企業,預計大陸企業生產力增長和資本回報的前景只會變得黯淡。
對美國的影響
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動蕩會給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地區帶來不利影響。可以預期,如果大陸國民繼續儲蓄存款而非投資,使用國內服務,而非進口科技和其他耐用品,他們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總體貿易順差將繼續增長。當新的全球經濟衰退來襲時,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將不會像上次(2008年)危機發生后那樣幫助提升海外需求。
許多觀察家注意到,中國大陸的青年失業率高得驚人,尤其是在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中。長期經濟機會持續減少,將引發對人民,尤其是年輕人對共產黨的不滿。人們會將儲蓄轉移到國外,將生產和投資離岸外包,甚至移民離開中國大陸。這將形成惡性循環 -- 進一步減少的經濟活動,導致就業率的降低;尤其是青年人的就業機會的減少,使人們更加焦慮,社會愈發動蕩,更多有能力的個人和企業外逃(下圖1/2 FP/BOOMERS DAILY)。
預計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大陸經濟都可能一直下行,其資金和人才也會持續外流。這就為美國決策者提供了一次戰略機會 – 尊重人權的美國可以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中國大陸各種資產和人才的目的地。美國取得冷戰勝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人才和資本敞開了大門,吸走了蘇聯及華沙集團國家的優秀人才和資金,並最終贏得與中國大陸的競爭。
你同意這些關於中國大陸經濟前景的討論嗎,抑或有不同的見解?
參考資料
Clark,C. (2023). This famed geopolitical analyst says China will collapse in the next 10 years. yahoo!finance. 鏈接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10-years-left-famed-geopolitical-160000503.html
Magnus, G. (2023). China』s recent economic woes suggest there is something seriously amiss. The Guardian. 鏈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3/aug/11/china-economic-problems-show-things-are-seriously-amiss
Posen, A. S. (2023). The End of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end-china-economic-miracle-beijing-washington
Sor, J. (2023). China's economy is in trouble - and its youth unemployment crisis is at the heart of the problem. BUSINESS INSIDER. 鏈接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hina-economy-outlook-beijing-youth-unemployment-crisis-reopening-gdp-growth-2023-7
Spegele, B. (2023). 中國經濟有多糟糕?數以百萬計青年失業,夢想幻滅. 華爾街日報. 鏈接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6%9C%89%E5%A4%9A%E7%B3%9F%E7%B3%95-%E6%95%B0%E4%BB%A5%E7%99%BE%E4%B8%87%E8%AE%A1%E9%9D%92%E5%B9%B4%E5%A4%B1%E4%B8%9A-%E6%A2%A6%E6%83%B3%E5%B9%BB%E7%81%AD-7cf9757e
Stephens, B. (2023). 中國的衰落已毋庸置疑,然後呢?紐約時報中文網. 鏈接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30119/china-population-decline/
VOA. (2023). 中國經濟「露餡兒」了,如同70年代的蘇聯. 美國之音. 鏈接 https://www.voachinese.com/a/721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