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海大戰租界:1843-1943

作者:rasitillos  於 2019-5-18 15: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觀點|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1943年8月1日,青天白日旗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高高揚起。汪偽政權的頭面人物褚民誼致電日方:「上海公共租界向為英美侵略敝國及大東亞之最大據點,此次收回,足使盤踞租界內之英美侵略勢力完全肅清,回復其本然之姿態。」10月10日,租界地區240條外國路名被更改為中文路名。如霞飛路改為泰山路(今淮海中路)、卡德路改為嘉定路(今石門二路)、福開森路改名武康路、克能海路改名康樂路、哥倫比亞路改名番禺路、林肯路改名天山路......不少名稱沿用至今。

      在日軍的刺刀下,近百年的上海外國租界終結了。無論主事者的目的究竟為何,上海的城市面貌都由此發生了劇變,長期分裂成三片的上海至少在名義上得以被統一的中國市政管轄。上海與租界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爭鬥,以這樣的方式告一段落。

      1843年11月17日,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正式開埠,上海歷史進入了全新的一頁。英法相繼在上海縣城以北,黃浦江邊的荒地上組建了獨立於中國政府的租界。而在中國政府治理下的上海城區則稱為「華界」,於是逐漸形成了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足鼎立的格局。租界從誕生以來,就顯示出其與原上海縣城的雲泥之別。外國資本聚集於此,興辦國際貿易與近代工業,吸引著國內資本和人口向租界聚集。近代化的市政管理體制也首先出現在租界。新式的馬路,醫院,電廠,自來水廠迅速建成,優良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吸引著中上層華人移居其間。上層人口與資本的流失,加速了華界的衰落。上海的摩登繁華集中在了洋人的租界里,相鄰的廣大華界總是光彩暗淡的配角。不僅如此,租界還屢次擴張,壓縮華界。到1914年,兩個租界的面積已經遠遠超過了上海縣城的面積。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橫亘於城市的中部,將華界攔腰橫截。

      固然,租界的崛起也給華界帶來了諸多展機會。上海的工廠以租界為中心向華界擴散。到辛亥革命之前,上海華界已經初步形成了楊樹浦、閘北、滬西、滬南等四個工業區。在租界的示範作用下,華界也開始引入近代市政。20世紀初閘北地區建設通商場,設置了華人第一個城市自治機構「閘北工程總局」,1905年上海縣城內也設置了自治機構「城廂內外總工程局」。然而,這些成就並不能抵消上海官紳的敵意。

      租界的光鮮,一方面刺激日益滋長的民族主義,另一方面,由於治外法權和關稅優惠,中國民間商業資本一直面臨著外資的強大壓力。租界便成了上海華界士紳們的眼中釘。租界每次試圖擴張,他們都會組織聲勢浩大的集會加以抵抗。如1924年,工部局以交還會租界內與華人有關的司法機關(會審公廨)為條件,要求北京政府允許租界擴張,上海華界官紳立刻組織「國土維持會」,竭力抗爭,使得租界被迫放棄計劃。直接擴張不成,租界方面改變策略,用跨界修路的辦法,順便將道路兩旁土地納入管轄範圍,形成「准租界」。1900-1925年間,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共39 條,圍成的區域面積47000畝,甚至超過了租界的面積(33503畝)。

      越界築路的擦邊球止於1925年。五卅運動后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迫於民意,北京政府對租界擴張的立場也變得非常強硬,在1925后租界未能獲得任何擴張。為了限制租界,另一面的華界上海人又生一計。當時還沒有立交橋這樣的交通工程,鐵路鋪設會直接切斷市內一切交通,於是,鐵軌就成為了限制租界擴張的天然屏障。20世紀早期,上海兩條對外聯繫的鐵路滬寧線與滬杭甬線的車站都設在租界之外,兩條鐵路要建設聯絡線時,華界便主張利用這條鐵路包圍租界,限制其擴張。

      1910年,鐵路總局局長梁士詒與滬寧鐵路局的英國工程師達成高架鐵路方案,計劃讓鐵路穿過公共租界,用最短的距離,最經濟的辦法,溝通南北兩個火車站。沒想到,上海道道員虞洽卿立刻聯合一大批官商激烈反對,一大理由就是鐵路是限制租界的利器:「以我之鐵路,圍彼之租界,實踐天然一語,永使不得擴充」。就這麼穿界而過,就喪失了這一重大意義。最終,1916年建成的鐵路聯絡線繞了個彎,從南面和西麵包圍了租界(大致是今天上海地鐵3號線的位置)。租界工部局在內部會議上不得不承認,兩路聯絡線將「形成新的西部界線,又在徐家匯路以西虹橋路將形成租界的南部界線」。然而,鐵路包圍網終究奪不走租界的繁榮。租界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來自黃浦江上的港口,及由此而生的對外交通貿易。

      但黃浦江也有著容易淤積的天然弱點。光緒年間,黃浦江泥沙積累,日漸淤淺,外海來船不能直接駛抵市區,只能在吳淞口起貨轉運,或駁運減載后乘潮漲時進出。為此,英、美、法等國公使多次要求清廷疏浚黃浦江水道,均被拒絕。中國方面看重地處入海口的吳淞口,打算自行開發,並計劃通過鐵路連接吳淞口,形成海路聯運以重新奪回港口優勢,由此架空上海租界。

       1898年4月,清政府宣布吳淞口開埠,但不久即因《辛丑條約》內文規定要疏浚黃浦江,航運優勢重回租界之手而告失敗。

       1920年11月,北京政府決定實行第二次開埠,由張謇主持,準備系統經營吳淞港口。

        但恰逢亂世,在外國勢力保護之外的吳淞口投資環境十分惡劣,民間資本缺乏信心,北京政府更是財政拮据。1924年9月,吳淞又遭到軍閥亂兵洗劫。張謇無奈辭去督辦職務,吳淞商埠重建又半途而廢。不過,華人重奪上海主導權的事業並非就此中斷。歷史機緣下,南方的革命黨很快成了從洋人手中重奪上海灘的主力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4: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