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猶太人曾只被允許從事擦鞋行業。
阿富汗猶太人據稱已被從阿富汗清空。大部分移居以色列,少數在英國和美國。
在美國的阿富汗猶太人都集中在紐約市皇後區。
看看阿富汗猶太人的悠久歷史和發展脈絡。
阿富汗猶太人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古老的伊朗傳統認為,猶太人定居在巴爾赫,當時那裡是瑣羅亞斯德教和佛教的據點。公元前587年猶大王國的崩潰導致了這次遷徙。[2] 近代以來,該社群已幾乎完全消失。[3][4]
阿富汗猶太人
افغان یهودان
יהודי אפגניסטן
赫拉特市猶太人公墓,2009 年
總人口
10,300+
人口較多的地區
以色列
10,000
美國
200+
英國
100
阿富汗
0[1]
語言
希伯來語、達里語、塔吉克語和普什圖語
宗教
猶太教
相關族群
伊朗猶太人和布哈拉猶太人
在2021年塔利班發動大規模攻勢時,阿富汗境內僅剩兩名猶太人:扎布隆·西明托夫和他的遠房表親托瓦·莫拉迪。2021年8月,塔利班重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后,西明托夫和莫拉迪分別於2021年9月7日和10月29日移居以色列,至此,阿富汗境內的猶太人幾乎全部消失。阿富汗猶太人是波斯猶太人的一個分支,如今絕大多數居住在以色列,只有幾百人居住在美國和英國。
在阿富汗,猶太人主要從事皮革和卡拉庫爾羊毛製品貿易,同時也是地主和放貸人。[需要引用] 猶太家庭大多居住在赫拉特和喀布爾兩座城市,他們的先輩則往返於中亞和伊朗之間進行貿易活動。他們沿著絲綢之路遷徙,並將希伯來語和阿拉姆語的祈禱文刻在山岩上。[2]
歷史
馬希亞赫·古爾和阿富汗猶太社區主席丹尼爾·古爾。(1917年耶路撒冷)
古代和中世紀
現存關於猶太人在阿富汗活動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3],儘管古老的伊朗傳統認為,早在以色列和猶大時期,阿富汗就已有猶太人居住。一些普什圖人也有起源論,聲稱他們是以色列失落的十支派的後裔。巴爾赫鎮是古代阿富汗猶太人生活的重要中心;一些伊斯蘭教傳統認為,巴爾赫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先知以西結的埋葬地和耶利米的故鄉[2]。猶太人也曾在赫拉特定居,赫拉特是絲綢之路以及其他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樞紐。如今,這座城市仍然保留著猶太人定居點的遺址,包括一座猶太墓地。 12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穆罕默德·伊德里西(Muhammad al-Idrisi)記載,喀布爾城曾有一個猶太人聚居區。[5] 18世紀,曾在納迪爾沙軍隊服役的猶太人定居喀布爾,擔任其國庫衛士。[5] 2011年,在阿富汗的一個洞穴網路中發現了阿富汗藏經閣(Afghan Geniza),這是一部11世紀的猶太手稿殘片集,以希伯來語、阿拉姆語、猶太-阿拉伯語和猶太-波斯語寫成。2013年,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家圖書館購入了其中的約29頁。[6]
現代
蘇聯難民危機
1930年至1933年哈薩克發生飢荒后,大量布哈拉猶太人越過邊境進入阿富汗王國,成為這場與飢荒相關的難民危機的一部分;各社區的領袖向歐洲和美國的猶太社區請願,尋求支持。[7] 總計約有6萬名難民逃離蘇聯抵達阿富汗。[3][8] 1932年,穆罕默德·納迪爾沙與蘇聯簽署了一項邊界條約,以阻止尋求庇護者從蘇聯中亞地區進入阿富汗。[3][8] 同年晚些時候,阿富汗開始將蘇聯難民遣返回蘇聯或中國指定地區。已在阿富汗境內並打算進一步南下的蘇聯猶太人在喀布爾被拘留,所有在邊境被捕的蘇聯猶太人立即被驅逐出境。所有蘇聯公民,包括這些布哈拉猶太人,都被阿富汗和英國政府官員懷疑從事間諜活動,意圖散布布爾什維克宣傳。[9]
自1933年9月起,許多居住在阿富汗北部的前蘇聯猶太難民被強行遷往喀布爾和赫拉特等主要城市[10][11][12],但他們仍然生活在工作和貿易受到限制的環境中[10]。雖然有人聲稱1933年11月穆罕默德·納迪爾沙阿遇刺身亡使情況更加惡化,但這很可能只產生了有限的影響[13]。1935年,猶太電訊社報道稱,阿富汗猶太人被強制執行「隔離區規則」,要求他們穿著特定的服裝,要求猶太婦女待在市場外,要求所有猶太人居住在距離清真寺一定距離內,並禁止猶太人騎馬[14]。1935年,一位參加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大會的代表聲稱,估計有4萬名布哈拉猶太人被殺害或餓死[8]。 1935年年中,阿富汗猶太人口最多的城市赫拉特爆發騷亂,起因是兩個男孩——一個猶太男孩和一個穆斯林男孩——之間的爭執。兩個男孩因不明原因發生爭執,期間穆斯林男孩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猶太男孩阿巴·本·西蒙被指責,其他人開始散布謠言,說他試圖讓穆斯林男孩改信猶太教。[8] 從1935年到1941年,在首相穆罕默德·哈希姆·汗(國王的叔叔)的統治下,納粹德國是阿富汗最具影響力的國家。[15] 納粹認為大多數阿富汗人是雅利安人。[16] 據報道,1938年,猶太人只被允許從事擦鞋的工作。[17]
試圖移居印度
一些阿富汗猶太人試圖移居英屬印度,但當他們抵達邊境時,殖民當局根據他們的護照對他們進行了分類;持有蘇聯護照的人被指控與布爾什維克有聯繫,並被拒絕入境。許多阿富汗猶太人被以違反英屬印度「行為準則」為由遣返回蘇聯控制區,但歷史學家指出,殖民政府擔心這些移民會在印度民眾中傳播社會主義思想,並鼓勵獨立運動,這才是其決定遣返他們的主要原因。[8]
在喀布爾和赫拉特,猶太人的生活狀況持續惡化。[需要引用]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阿富汗猶太人非法移民到英屬印度。戰爭期間,數千名阿富汗猶太人也移民到巴勒斯坦託管地,但其中大多數人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后移民到以色列。一些阿富汗猶太人也移民到美國,他們大多定居在紐約市皇後區。[3]
移民
1948年,阿富汗有超過5000名猶太人。阿富汗是唯一允許猶太移民保留其公民身份的穆斯林國家。大多數阿富汗猶太人移居以色列或美國。[18]到1969年,大約有300名猶太人留在阿富汗,但其中大部分在1979年蘇聯入侵后離開阿富汗,到1996年只剩下10名猶太人,他們大多居住在喀布爾。目前,超過1萬名阿富汗裔猶太人居住在以色列。超過200個阿富汗猶太家庭居住在紐約。[4][18] 超過100名阿富汗裔猶太人居住在倫敦。
阿富汗猶太社區的終結
到2004年底,阿富汗僅剩下三位已知的猶太人:扎布隆·西明托夫、艾薩克·列維(約生於1920年),以及後來發現的西明托夫的表妹托瓦·莫拉迪。
列維靠慈善救濟勉強維持生計,而西明托夫則經營著一家地毯和珠寶店,直到2001年。他們住在破敗的喀布爾猶太教堂的兩側。他們不斷向當局告發對方,兩人都曾被關進塔利班的監獄。塔利班還沒收了猶太教堂的《托拉》經卷。西明托夫和列維之間充滿矛盾的關係被改編成一部戲劇,其靈感來源於美國領導的入侵阿富汗和推翻塔利班政權后,國際新聞媒體發布的關於兩人生活的報道。這部名為《喀布爾最後的兩個猶太人》的戲劇由劇作家喬什·格林菲爾德創作,於2002年在紐約上演。
2005年1月,萊維因自然原因去世,世人因此認為西明托夫是阿富汗唯一已知的猶太人。[19] 他負責照料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唯一的猶太教堂。[20] 他仍在努力追回被沒收的《托拉》。西明托夫不會說希伯來語,[21] 他聲稱偷走《托拉》的人目前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灣的美國監獄。西明托夫有一位妻子和兩個女兒,她們都於1998年移民以色列,他說他正在考慮與她們團聚。然而,在一次採訪中,當被問及是否會前往以色列時,西蒙托夫反駁道:「去以色列?我去那裡有什麼事?我為什麼要離開?」[21] 2021年4月,西蒙托夫宣布,由於擔心美國計劃從阿富汗撤軍會導致塔利班重新掌權,他將在2021年猶太新年(贖罪日)后移居以色列。[22] 儘管有機會逃離,西蒙托夫在2021年8月仍然留在喀布爾。[23][22][24]
在收到塔利班和ISIS-KP的死亡威脅后,西蒙托夫於2021年9月6日猶太新年(Rosh Hashanah)前移居到一個目前尚未公開的國家。他帶去了30名難民,其中包括28名婦女和兒童。[25]
兩個月後,人們發現西明托夫一位此前未公開的遠房表親托瓦·莫拉迪已於十月逃離阿富汗,成為過去一個月內已知在阿富汗的最後一位猶太人。[26] 與官方聲稱「沒有猶太人」居住在阿富汗的說法相反,人們普遍認為莫拉迪是最後一位居住在阿富汗的猶太人。[1][27]
由於數十年的戰爭、反猶主義和極端宗教迫害,如今阿富汗官方認定已無猶太人居住。
現存的猶太教堂和遺址
扎布隆·西明托夫生前一直照管的喀布爾猶太教堂位於喀布爾第四區,在「kuche-ye Gol Forushiha」(波斯語:کوچه گل فروشیها,意為「花店巷」)。[30] 西明托夫的鄰居們承諾,在他離開期間會繼續維護喀布爾的猶太教堂。[25]
赫拉特的猶太教堂
在阿富汗猶太人的歷史中心赫拉特市,有4座猶太教堂、1個公共浴室、一座猶太公墓和幾座廢棄的房屋。其中最大的猶太教堂——尤阿猶太教堂(波斯語:کنیسه یوآو)至今仍屹立在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31]這是一座廢棄的猶太會堂,但仍保留著大部分原始特徵。這座會堂共有三層,包括一個主會堂、幾個側廳和走廊,以及七個大小不一的圓頂。[32] 尤奧猶太會堂近年來進行了翻修,並被列入赫拉特市的受保護文化遺址名單。[31]
第二座猶太會堂,即古爾基亞猶太會堂(波斯語:کنیسه گلکیا),被改建為清真寺,如今仍作為巴拉爾清真寺使用。儘管會堂已被改建,但其結構和設計並未改變,並且近年來也進行了翻修。會堂的潔凈池(mikveh)年久失修,因此不再對公眾開放。[31]第三座猶太會堂,謝瑪耶爾猶太會堂(波斯語:کنیسه شمائیل),已被改建為一所小學,近年來也進行了翻新。[31] 第四座猶太會堂,穆拉·阿舒爾猶太會堂(波斯語:کنیسه ملا عاشور),位於赫拉特歷史悠久的巴扎內,已被廢棄,因此年久失修。[31] 猶太公共浴室也已廢棄,該建築也亟需翻新,以避免徹底損毀。該浴室在赫拉特巴扎一直運營到2018年。[31]
赫拉特還有一座小型猶太公墓。一些墓碑上用希伯來語刻有逝者的信息。近年來,得益於居住在以色列的阿富汗猶太社區的捐款,一些墓碑和環繞墓地的圍牆得到了修繕。[31] 在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被塔利班推翻之前,赫拉特的文化官員表示,在赫拉特猶太人被迫離開時,他們在一塊石碑上聲明,已將照管猶太教堂、公共浴室和墓地的責任移交給當時統治阿富汗的政府。[31] 自阿富汗落入這個過去曾恐嚇宗教少數群體的伊斯蘭極端組織之手以來,這些歷史建築的現狀以及塔利班對它們的計劃一直不得而知。
有關新聞人物
美國國土安全部證實,一名阿富汗公民拉赫曼努拉·拉坎瓦爾(Rahmanullah Lakanwal)被確認為周三在白宮附近幾個街區發生的伏擊襲擊事件的嫌疑槍手,該襲擊導致兩名國民警衛隊士兵重傷。閱讀更多:https://www.legit.ng/world/us/1685266-afghan-national-identified-suspected-shooter-white-house-ambush/
遊覽深層媒體的各種新聞標題 可以解釋白宮槍手人選的動機和構思
如同科柯明殺人選 肯尼迪暗殺明殺人選 烏克蘭戰爭的構思 理解猶太人的驢狼鼠性思維
澤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