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是中國詩人舒婷於1977年3月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是在舒婷與詩友蔡其矯交談過程中誕生的。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3.27
這首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可以看出,詩人在選取詩歌創作材料時有著精心的設計:橡樹是那樣適合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而木棉則又是那樣貼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這首詩一誕生,橡樹和木棉,就成為愛情詩中一組嶄新的意象。
後於1979年在《詩刊》第4期上發表,最終被收錄在1982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詩集《雙桅船》中。該詩共有36行,前13行詩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六個形象,對傳統的愛情觀進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寫了自己理想的愛情觀。全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詩歌不僅自身融合了剛與柔,語言優美且節奏歡快,更因其所傳遞的創新愛情觀而深入人心。
《致橡樹》備受推崇,堪稱新詩潮的經典之作,更成為舒婷愛情詩中的經典之作,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 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大學語文教科書。
舒婷曾經談過《致橡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實際上,這首詩的產生既簡單又普通。」舒婷回憶說。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過的女孩。在20世紀70年代公開談論喜歡的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卻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
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后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實際上,橡樹是永不可能在南國跟木棉樹生長在一起的,在這首詩中,是將它倆作為男性與女性的指代物。」她補充說。
雖然舒婷說過《致橡樹》「並非一首愛情詩」,但更多的讀者還是願意把它當作愛情詩來欣賞。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廈門鼓浪嶼,詩人舒婷寫下了經典詩歌《致橡樹》,寫出了女性平等、獨立、拒絕依附的覺醒態度
《致橡樹》以女性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向世人提出了愛情的高標準,追求平等、獨立、相互依靠、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理想的愛情觀,追求人格獨立、男女平等,表達了一個成熟的知識女性對理想愛情的憧憬與追求。
對比作品評價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德明:舒婷代表朦朧詩里溫柔的一面,代表愛與美。《致橡樹》強調愛情世界中個體精神獨立的重要性,使這首詩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女性的心聲。(《中國好詩歌 最美的白話詩》)
「他造出了中國詩歌史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風景,是一個奇迹。」
——著名詩評家謝冕評價蔡其矯
一個青年,
我們團里的一個新兵,
飛似地前進,
子彈在腳下揚
起縷縷煙塵。
而在山岩后,
一個日本軍曹迎上來。
於是開始了驚心動魄的肉搏戰!
……
只因為勇士的刺刀比日本人的刺刀短几分,
才沒有叫顫慄的敵人倒下來,
我們的勇士沒有時間思索,
有的是決心,
他猛力把胸膛往前一挺,
讓敵人的刺刀穿過了背梁,
勇士的刺刀同時深深地刺入敵人的胸膛,
敵人倒下,
勇士站立著。
山谷頓時寂靜!
—— 蔡其矯《肉搏》1942年
舒婷:《致橡樹》(中英雙語)兩個譯本,那個更接近舒婷原詩的品味?
《致橡樹》是「朦朧派五將」之一舒婷的作品,創作於1977年3月,是文革過後最早發表的愛情詩。在此之前,舊式詩文中常常用青藤纏樹、花葉依風等纖柔、嫵媚的形象來描繪情愛關係中的女性;而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向世人展示了新一代女性心目中「偉大的愛情」——紮根於同一片土地之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下面第一個版本是由中國網外籍專家 Johanna Yueh 根據網路上一個英文譯本修改而成。

| 【原詩】 |
【Johanna Yueh 修改版】 |
| 致橡樹 |
To the Oak Tree |
| 作者:舒婷 |
By Shu Ting |
| |
|
| 我如果愛你—— |
If I love you -- |
|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I will never be a clinging trumpet creeper |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Using your high boughs to show off my height |
| |
|
| 我如果愛你—— |
If I love you -- |
|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
I will never be a spoony bird |
|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
Repeating a monotonous song for green shade |
| |
|
| 也不止像泉源 |
Or be a spring |
|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
Bringing cool solace all year long |
| 也不止像險峰 |
Or be a steep peak |
|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
Increasing your stature, reflecting your eminence |
| 甚至日光 |
Even the sunlight |
| 甚至春雨 |
Even the spring rain |
| 不,這些都還不夠 |
No, all these are not enough |
| |
|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I must be a ceiba tree beside you |
|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Be the image of a tree standing together with you |
| 根,緊握在地下 |
Our roots, entwined underground |
| 葉,相觸在雲里 |
Our leaves, touching in the clouds |
| 每一陣風過 |
With each gust of wind |
| 我們都互相致意 |
We greet each other |
| 但沒有人 |
But nobody |
| 聽懂我們的言語 |
Can understand our words |
| |
|
|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
You'll have your copper branches and iron trunk |
| 像刀、像劍,也像戟 |
Like knives, like swords, like halberds, too |
|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
I'll have my crimson flowers |
| 像沉重的嘆息 |
Like heavy sighs |
| 又像英勇的火炬 |
And valiant torches |
|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
We'll share cold spells, storms and thunder |
|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
We'll share mists, hazes and rainbows |
| 彷彿永遠分離 |
Seemingly always apart |
| 卻又終身相依 |
But also forever interdependent |
| |
|
|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
Only this can be great love |
| 堅貞就在這裡 |
The loyalty is here |
| 愛—— |
Love -- |
|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
I love not only your strapping stature |
|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But also your firm stand, the earth beneath you |
舒婷:《致橡樹》(中英雙語)
再下面這個版本就是未經修改的網路英文譯本,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兩個譯本的不同之處。

| 【原詩】 |
【網路英譯版】 |
| 致橡樹 |
To the Oak Tree |
| 作者:舒婷 |
By Shu Ting |
| |
|
| 我如果愛你—— |
If I love you -- |
|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I will never be a trumpet creeper |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Clinging to your body to highlight my height |
| |
|
| 我如果愛你—— |
If I love you -- |
|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
I will never be a spoony bird |
|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
Repeating the monotonous song for a green shade |
| |
|
| 也不止像泉源 |
Nor a spring |
|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
That brings perennial cool solace |
| 也不止像險峰 |
Nor steep peak |
|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
That increases your highness, reflect your eminence |
| 甚至日光 |
Even the sunlight |
| 甚至春雨 |
Even the spring rain |
| 不,這些都還不夠 |
No, all these are not sufficient |
| |
|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I must be a ceiba stand by your side |
|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A tree |
| 根,緊握在地下 |
With roots clinched underground |
| 葉,相觸在雲里 |
And leaves touched in the cloud |
| 每一陣風過 |
We nod to each other |
| 我們都互相致意 |
When each gust passes by |
| 但沒有人 |
But nobody |
| 聽懂我們的言語 |
Can understand our words |
| |
|
|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
You have your iron body |
| 像刀、像劍,也像戟 |
Like a knife, a sword, as well as a halberd |
|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
I have my red flowers |
| 像沉重的嘆息 |
Like a heavy sigh |
| 又像英勇的火炬 |
And a valiant torch |
|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
We share cold, storms and thunders |
|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
We enjoy brume, mist and neons |
| 彷彿永遠分離 |
Seems we are part always |
| 卻又終身相依 |
But we are together forever |
| |
|
|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
Only this can be called a great love |
| 堅貞就在這裡 |
The loyalty is this |
| 愛—— |
|
|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
Not only your manful body I love |
|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But also the place you hold, and the land under your foot |
修改後的版本確實在語言和意境兩方面都更加優秀嗎?或者你覺得未經修改的版本才更加貼近詩人想要表達的效果?
沼生櫟(橡)和北美紅櫟(橡)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市場前景更好?
沼生櫟和北美紅櫟都原產美國,這兩個品種秋色都很漂亮,近年來,隨著中國彩葉樹的興起,不少苗圃開始引種栽植沼生櫟和北美紅櫟,但許多人不知道這兩種樹到底有什麼區別,本文做一個詳細對比。

形態簡介
沼生櫟 (pin oak)



沼生櫟(學名Quercus palustris)殼斗科櫟屬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80厘米 ,冠幅可達13米。
北美紅櫟
北美紅櫟(學名:Quercus rubra L.):高達27米 ,胸徑90厘米 ,冠幅可達15米。

二者相同之處
二者同科同屬,秋天都變紅,樹體都很高大,都原產美國,都適合做行道樹、庭蔭樹;都耐潮濕,都能在黏重的土壤中生長。
主要區別
1、在美國的分佈區域不同:
沼生櫟主要分佈在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北,而北美紅櫟主要分佈在美國的中部和南部。
2、葉片形狀不同
沼生櫟葉裂比北美紅櫟葉裂要深得多。
沼生櫟

3、種子大小、形狀不同
沼生櫟種子較小,每公斤大約370-4000顆左右;北美紅櫟的果實較大,一般一公斤有180-190顆左右。
4、樹形不同
沼生櫟成樹為寶塔狀,冠幅較為小一點,而北美紅櫟為卵圓形,冠幅較為大一些;
北美紅櫟

5、生長速度不同
同樣的土壤條件,沼生櫟的生長速度是北美紅櫟的1.3-1.5倍。沼生櫟在直徑超過10公分以後每年生長量可達2.5-3cm。
7、耐低溫方面不同
沼生櫟比北美紅櫟更耐低溫,所以淮河以北地區,更適合沼生櫟的生長,應該選擇沼生櫟;而淮河以南地區更適合種植北美紅櫟。
北美紅櫟

8、變色時間不同
據多年觀察,在魯南\蘇北一帶,沼生櫟在十月中旬就開始變色,十一月中旬基本結束;而北美紅櫟則在十一月下旬開始變色,十二月中旬基本結束。
9、溫差對變色效果的影響不同
秋末初冬,南方冷空氣來得晚,晝夜溫差小,沼生櫟不具備基本的變色條件(晝夜溫差大於12℃以上),變色效果令人失望;
此時,淮河以南地區北美紅櫟變色效果反而比較好。
沼生櫟秋色

種植建議
從秋天變色效果來說,建議南方地區選擇種植北美紅櫟,北方地區選擇沼生櫟比較合適。園林設計師千萬別搞錯了。
從生態習性來說,淮河以南地區也應該選擇北美紅櫟,淮河以北地區選擇沼生櫟。不可把二者混淆栽植,不僅影響景觀效果,還影響大樹的成活。
市場現狀
近些年種植北美紅櫟\歐洲紅櫟的苗圃很多,但種植沼生櫟的苗圃反而比較少,尤其是沼生櫟的一些園藝品種。從市場庫存來說,可以發展沼生櫟,比如園藝品種綠柱\紅塔\秋韻等品種。
沼生櫟

結語:至於具體選擇種植什麼品種,主要根據南北地域狀況,以及市場現狀,綜合分析對比
發文宗旨:我從事園林設計工作20年了,發文推薦一些景觀價值高,經濟效益高的新品種苗木,農村可以利用荒山、空地種植。
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綠化工程能栽植更多的優秀品種苗木,皆大歡喜!

來源: 園林觀察
懵了?看看這首輕鬆的深刻短詩吧
橡樹頌
在陽光下的四季里
你無需我言表
你看起來多麼光彩奪目
在你誘人的綠葉下
在你金色的王冠下。
如今,又到了另一個季節
似乎來得太早了,
鳥巢空了,
你以你那赤裸的姿態屹立不倒,
儘管略微傾斜,彷彿
佛陀化作了一棵樹。
你扭傷的四肢、傷痕纍纍的組織
以及被刺破的傷口,
卻不願為那些瑣碎的悔恨而吠叫,
卻決心為
在你角落裡過冬的浣熊一家
提供庇護,

你永遠勇敢而赤裸地站立著,
在冬日的凝視下。
Ode to the Oak
In the seasons under the sun
you didn't need me to tell you
how glorious you looked
in your voluptuous green
in your golden crown.
Now in another kind of the season
that seems to have arrived all too soon,
the bird nest empty,
you're standing ever tall in your naked
stance, albeit gently slanted as if
Buddha has turned into a tree.
With no bark to spare for petty regrets
over your twisted limbs, scarred tissues
and punctured wounds,
yet determined to shelter a family of
young raccoons wintering in your nook,
you』re standing ever bold and bare
in winter's stare.
作者 © Therese Young Kim
#頌揚自然與人類的美麗與韌性 #所有人的黃金時代,四季皆宜 #愛與感激,獻給我在領英上所有文化和國籍的家人
作者朗讀她的這首英文詩的視頻
詩人、作家、韓語和英語小說家,網址:yoursentimentalstranger.com Therese Young Kim YouTube頻道;誠摯地為我的小說尋找文學經紀人。「讓生活發生在你身上。」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