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川普正訪問世上最富三國 --以下是他們的願望清單

作者:change?  於 2025-5-14 04: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川普正在訪問世界上最富裕的三個國家。以下是他們的願望清單

隨著特朗普本周即將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三個能源資源豐富的海灣阿拉伯國家正競相將其對特朗普的影響力轉化為切實的利益。

這些國家與特朗普建立了私人關係,並共同承諾向美國投資數萬億美元,同時將自己塑造成特朗普力圖解決的衝突(從加沙到烏克蘭和伊朗)的關鍵調解人。

如今,他們獲得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首次國事訪問的殊榮。美國總統將於周二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隨後將訪問卡達和阿聯酋,訪問將持續到5月16日。

鑒於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交易性策略,這三個國家大有可為。


「在特朗普看來,海灣國家符合所有條件,」巴林國際戰略研究所中東政策高級研究員哈桑·阿爾哈桑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他們「承諾向美國經濟投資數萬億美元,並斥巨資購買美國武器系統。」

這一精心策劃的討好特朗普的策略背後,是海灣國家希望鞏固和正式確立其作為美國不可或缺的安全和經濟夥伴的地位,並儘可能地為自己謀取利益。

自特朗普連任以來,美國與海灣國家的關係顯著改善。由於對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對其需求缺乏關注感到不滿,沙特和阿聯酋曾尋求實現軍事、技術和經濟關係的多元化。特朗普上任后,他們看到了一位海灣官員所說的實現美國目標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現在正是鞏固與華盛頓關係的時候,甚至「在與世界最強大國家的關係中爭取更多特權」,阿布扎比智庫阿聯酋政策中心創始人兼總裁埃布特薩姆·阿爾凱比說道。

特朗普訪問的這三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優先事項。以下是他們希望從美國得到什麼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達成美沙安全協議
沙烏地阿拉伯政治和經濟作家兼評論員阿里·希哈比表示,「安全、安全、還是安全」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對特朗普訪問最希望得到的。

希哈比告訴CNN:「海灣國家正在尋求美國對海灣地區穩定的安全承諾的保證。特朗普有很多優先事項,而且眾所周知,他很快就會失去興趣……而他們希望他能繼續參與。」

去年,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幾乎敲定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防務和貿易協定,但由於沙特堅持要求以色列致力於巴勒斯坦建國,該協議最終擱置。

歐亞集團中東和北非地區董事總經理菲拉斯·馬克薩德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貝基·安德森,特朗普很可能推進與沙特的重大協議,無論關係正常化是否順利,儘管他稱關係正常化「已死」。

image.png
2024年1月12日,沙烏地阿拉伯謝拜省空域(Empty Quarter)阿美油田全景。圖片來源:Hamad I Mohammed/路透社
利雅得也在尋求與美國合作發展民用核計劃,但由於其堅持在國內進行鈾濃縮而擱置,這引發了美國和以色列對核武器擴散的擔憂。鈾濃縮到高濃度后可用於製造核武器。

2024年10月23日,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利雅得的一次會議上旁聽。

相關文章
沙烏地阿拉伯為何主持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會談?

白宮支持沙特核計劃或將使美國公司贏得利潤豐厚的合同。

利雅得似乎正在將其與美國的關係定位為雙贏。今年3月,特朗普表示,如果沙特在美國投資1萬億美元,他將前往沙特。 「他們已經同意了,所以我要去那裡,」他說。

雖然沙烏地阿拉伯沒有證實這一數字,但它在一月份宣布了計劃,計劃在四年內將對美貿易和投資規模擴大6000億美元,並且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

但利雅得要想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仍然需要以可觀的利潤出售石油,為這一轉型提供資金。近期油價下跌,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可能會破壞這一雄心。特朗普明確表示他希望油價下跌,這與沙烏地阿拉伯需要高收入來資助其經濟轉型的需求相矛盾。

阿聯酋對人工智慧主導地位的追求
或許比任何其他海灣國家都更重視投資,阿聯酋將投資視為其深化與美國關係和確保回報戰略的核心——而且它有雄心壯志。作為世界上人均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阿聯酋已承諾向美國投資數萬億美元。阿布扎比甚至將自己標榜為「資本之都」。

「擴大貿易和投資是鞏固這一戰略夥伴關係的一種方式,」阿爾凱特比表示。「美國仍然是海灣地區重要的安全保障者,同時也為海灣地區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機遇和能力的經濟體,這與海灣地區的長期發展計劃相符。」


image.png
2022年4月10日,阿聯酋阿布扎比天際線上的住宅和商業摩天大樓。圖片來源:Christopher Pike/Bloomberg/Getty Images
今年3月,阿聯酋宣布了一項為期10年、總額1.4萬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重點關注人工智慧、半導體、製造業和能源領域。據阿聯酋駐華盛頓大使館稱,阿聯酋目前在美國的投資總額已達1萬億美元。

GAIN峰會,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2024年9月
相關文章
海灣國家為何渴望成為人工智慧超級大國

「阿聯酋看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成為人工智慧和先進技術領域的重要貢獻者,」阿聯酋總統外交顧問安瓦爾·加爾加什告訴CNN。「投資1.4萬億美元的承諾……與阿聯酋實現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碳氫化合物過度依賴、確保國家未來繁榮的目標相一致。」

但如果沒有美國先進的微晶元,阿布扎比要想實現其既定目標——到2031年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絕非易事。

在美國前總統喬·拜登執政的最後階段,美國加強了對人工智慧出口的限制,以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等外國對手之手。這些限制原定於5月15日生效。阿聯酋是面臨限制的國家之一,預計這些限制將在特朗普訪華期間解除。

周四,美國宣布特朗普將撤銷拜登時代的一系列限制措施。

卡達的全球外交
卡達是與美國安全關係最正式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卡達擁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國國務院稱其對美國在該地區軍事行動「不可或缺」。

去年,美國悄悄達成協議,將其在卡達龐大基地的軍事存在延長10年。它還修訂了1992年與美國簽署的國防合作協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國的安全夥伴關係。

2022年,拜登政府還將卡達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這一稱號授予與美國軍方保持戰略合作關係的親密盟友。

從加沙戰爭到阿富汗戰爭,卡達一直是多場衝突的關鍵調解人。專家表示,這是卡達努力在華盛頓眼中保持影響力的一部分。

image.png
2024年3月21日,一架原本準備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包裹的美國軍用運輸機停在多哈西南部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的停機坪上。圖片來源:Giuseppe Cacace/AFP/Getty Images
「海灣國家將衝突調解視為影響力和威望的來源,」阿爾哈桑告訴CNN。「他們成功地利用其調解人的角色,將自己定位為特朗普政治議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多哈還與敘利亞新任總統艾哈邁德·沙拉保持著密切聯繫,後者一直在尋求解除西方多年來對敘利亞的制裁。


image.png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與卡達埃米爾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在卡達盧薩爾出席會議。圖片來源:Jacquelyn Martin/Pool via REUTERS
相關文章
卡達這個阿拉伯小國如何在與哈馬斯的談判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夥伴

一位知情官員周四告訴CNN,敘利亞問題預計將是卡達在特朗普訪華期間向其提出的一個關鍵議題。這位官員表示,多哈正在敦促特朗普政府根據《凱撒法案》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並補充說,卡達對在沒有華盛頓批准的情況下向敘利亞提供任何財政支持持謹慎態度。

專家表示,特朗普此次訪問的最終目的是他能從這三個海灣國家獲得什麼,並補充說,這三個國家都期待著達成一系列對雙方都有利的新協議。

「他來這裡是因為他認為與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卡達達成這些協議符合美國經濟的利益,或許也符合他本人及其周圍人的利益,」馬克薩德說。「所以預計會有重大聲明。」

CNN 的貝基·安德森、薩爾瑪·阿拉法和塔拉·阿拉賈爾對本文亦有貢獻。


突發新聞:特朗普在沙特-美國投資論壇演講中提出中東將迎來黃金時代


 猶太媒體 Democracy NOW!《民主在此刻!》:  特朗普及其家族如何從海灣國家、加密貨幣和房地產中斂財

AI 資訊:獨立新聞節目《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的主主持人是艾米·古德曼(Amy Goodman)。她同時也是該節目的執行製片人。胡安·岡薩雷斯(Juan González)和內爾米恩·謝赫(Nermeen Shaikh)也經常共同主持該節目。
1957年4月13日出生(68歲)
美國紐約州灣岸Bay Shore
教育背景:大西洋學院
拉德克利夫學院(文學學士)
獎項:正確生活方式獎
職業發展
「民主現在!」節目
電台:1,524
太平洋廣播網
風格:調查性新聞
艾米·古德曼(Amy Goodman,1957年4月13日出生[2])是一位美國廣播記者、專欄作家、調查記者和作家。她的調查新聞事業涵蓋了東帝汶獨立運動、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佔領以及雪佛龍公司在奈及利亞的角色。

自1996年以來,她一直擔任「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節目的主要主持人,該節目是一檔全球進步新聞節目,每天通過廣播、電視和互聯網播出。她因其工作而屢獲殊榮,包括2004年的托馬斯·默頓獎(Thomas Merton Award)、2008年的正確生活方式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以及2009年的伊茲獎(Izzy Award),以表彰其「在獨立媒體領域的特殊成就」。

2012年,古德曼因「為促進持久國際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得甘地和平獎(Gandhi Peace Award)。她著有六部著作,包括2012年的《沉默的大多數:起義、佔領、抵抗和希望的故事》[3],以及2016年的《民主現在!:報道改變美國的運動二十年》。[4] 2016年,她因報道達科他輸油管道抗議活動而被控暴亂罪。[5] 這一行為遭到保護記者委員會的譴責。2016年10月17日,北達科他州地區法官駁回了指控。[6]

2014年,她被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授予I.F.斯通新聞獨立獎章。

早年生活
艾米·古德曼出生於紐約長島灣岸鎮[7],父母是世俗的猶太人,積极參与社會行動團體。[8][9] 她的父親喬治·古德曼是一位眼科醫生。[10]她的母親多蘿西·古德曼曾是一名文學老師,後來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11] 她有兩個兄弟,大衛·古德曼和史蒂文·N·古德曼。[12] 古德曼的外祖父是一位正統派拉比。[13][14] 她的外祖母出生於羅夫諾,今烏克蘭。

她於 1975 年畢業於灣岸高中。古德曼在緬因州巴爾港的大西洋學院學習了一年,並於 1984 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獲得人類學學位。

調查性新聞事業

古德曼在2004年舊金山「和平力量節」上發表演講
1991年,古德曼和同事艾倫·奈恩在報道東帝汶獨立運動時報道說,他們在目睹了東帝汶示威者被大規模殺害(後來被稱為聖克魯斯大屠殺)后,遭到印尼士兵的毒打。[17]

1998年,古德曼和記者傑里米·斯卡希爾記錄了雪佛龍公司在奈及利亞軍隊與村民衝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村民們奪取了石油公司的鑽井平台和其他設備。對峙期間,兩名村民被槍殺。[18][19] 1998年5月28日,該公司為奈及利亞海軍和機動警察(MOPOL)提供了直升機運送服務,前往其位於帕拉貝的石油平台。該平台當時被村民佔領,村民指責該公司污染了他們的土地。飛機降落後不久,奈及利亞軍方開槍打死了兩名抗議者,喬拉·奧貢貝傑(Jola Ogungbeje)和阿羅萊卡·伊羅瓦尼努(Aroleka Irowaninu),另有11人受傷。雪佛龍發言人索拉·奧莫爾(Sola Omole)承認該公司運送了這些部隊。奧莫爾表示,雪佛龍管理層已向政府請求派遣部隊保護其設施。古德曼和她的同事製作的紀錄片《鑽探與殺戮:雪佛龍與奈及利亞的石油獨裁統治》於1998年榮獲喬治·波爾克獎。

安納伯格傳播學院院長邁克爾·德利·卡皮尼(Michael Delli Carpini)評價古德曼:「她不是社論作家。她堅持事實……她提出的觀點發人深省,並且會反問:『我們在傳統媒體上聽不到誰的聲音?』」[20]

民主現在!
主條目:民主現在!
古德曼在紐約市太平洋廣播電台WBAI擔任新聞總監十餘年,之後於1996年與他人共同創辦了《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戰爭與和平報道》。此後,《民主現在!》被教授兼媒體評論家羅伯特·麥克切斯尼(Robert McChesney)譽為「可能是近年來出現的最重要的進步新聞機構」。[21]

2001年,由於太平洋廣播電台部分董事會成員、工作人員和聽眾在電台發展方向上發生衝突,該節目一度停播。在此期間,節目遷至一座改建的消防站,並從2002年1月起在那裡播出了近八年,直至2009年11月13日。[22] 隨後,《民主現在!》搬到了位於曼哈頓切爾西街區的一個演播室。[23]

古德曼將該節目的成功歸功於主流媒體機構報道留下的「巨大利基市場」。[21]

採訪柯林頓總統
2000年選舉日[24],比爾·柯林頓總統致電WBAI,希望快速發表動員選民的言論。古德曼和WBAI的貢薩洛·阿布托就人權問題向柯林頓總統提問了28分鐘,這些問題涉及美國進步運動(AIM)活動家倫納德·佩爾蒂埃、種族定性、伊拉克制裁、拉爾夫·納德、死刑、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與古巴關係正常化以及巴以衝突等。柯林頓為其政府的政策辯護,並稱古德曼「充滿敵意且好鬥」。[25]

2008年共和黨全國大會上被捕
2008年,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舉行的共和黨全國大會上,古德曼在「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的幾位同事在報道共和黨全國大會外的一場反戰抗議活動時被警方逮捕並拘留。[26]在試圖確認同事身份時,古德曼也被捕並被拘留,罪名是妨礙司法程序和干擾警務工作。[27] 包括記者謝里夫·阿卜杜勒·庫杜斯在內的「民主現在!」節目製片人被控可能引發騷亂而被拘留。[28] 製片人的逮捕過程被錄像。[29] 古德曼和她的同事後來被釋放。[30] 市檢察官約翰·崔表示將撤銷指控。[31] 古德曼(等人)對聖保羅和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以及美國特勤局提起聯邦民事訴訟,指控其非法逮捕。兩機構達成了1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並同意向警員普及新聞界和公眾享有的第一修正案權利。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邊境事件
2009年11月25日,古德曼和她的兩位同事丹尼斯·莫伊尼漢(Denis Moynihan)和查克·斯庫里奇(Chuck Scurich)在前往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參加預定會議的途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道格拉斯的邊境口岸被加拿大邊境官員扣留了約90分鐘。移民官員詢問了與會議預定討論主題相關的問題。他們想知道她是否會就2010年在加拿大舉辦的奧運會發表演講。

在海關當局拍攝了她的四張照片、檢查了斯庫里奇的電腦,並在她的護照上裝訂了一份「控制文件」后,她和她的同事最終獲准進入加拿大;該文件要求她在48小時內離開加拿大。

2016年北達科他州輸油管道抗議活動
古德曼的達科他輸油管道視頻報道
2016年9月,古德曼報道了北達科他州莫頓縣的達科他輸油管道抗議活動;她的報道片段「顯示安保人員向示威者噴洒胡椒噴霧並放出攻擊犬」。[37] 在「民主現在!」組織播出該片段后,她被州檢察官拉德·埃里克森指控犯有非法侵入罪。法院駁回該指控后,埃里克森以暴動罪起訴她,[37][38]並獲得了逮捕令。[37]埃里克森表示,古德曼的行為更像是一名「抗議者」,而非一名記者,因為「她報道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抗議行動辯護」。[38]

古德曼於10月17日向莫頓縣警長自首,稱她將抗辯針對她的指控,稱其「明顯違反」了保障新聞自由的《第一修正案》。[39] 保護記者委員會支持她的做法,該委員會發表聲明稱:「這份逮捕令明顯是試圖恐嚇記者,使其不敢報道具有重大公眾利益的抗議活動。[...] 北達科他州當局應停止讓自己難堪,撤銷對艾米·古德曼的指控,並確保所有記者都能自由地開展工作。」[40] 北達科他州報業協會執行董事史蒂夫·安德里斯特也表示擔憂,因為當天僅有兩名被發出逮捕令的人中,就有一名是記者。當局表示,古德曼之所以被指控,是因為她的身份已被視頻片段辨認出來。[41]

2016年10月17日,南中部司法區法官約翰·格林斯坦納駁回了此案,認為沒有合理的理由支持暴亂指控。[42][43][44] 據報道,對古德曼的指控提高了公眾對達科他輸油管道抗議活動的關注。[45] 古德曼當天在莫頓縣法院前主持了《民主現在!》節目的廣播。[46] 記者迪婭·施洛斯伯格在報道與輸油管道相關的抗議活動時也曾在類似情況下被捕。[47]

獎項和榮譽
《民主現在》的艾米·古德曼在2013年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的全國媒體改革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古德曼因其工作獲得了多項獎項,包括羅伯特·F·肯尼迪國際報道獎(1993年,與艾倫·奈恩合作)[48] 和喬治·波爾克獎(1998年,與傑里米·斯卡希爾合作)。[49] 1999年,她拒絕接受海外記者俱樂部獎,以抗議該組織承諾不向主旨發言人理查德·霍爾布魯克大使提問,也因為海外記者俱樂部表彰印度尼西亞改善了對記者的待遇,儘管印度尼西亞軍隊最近在被佔領的東帝汶毆打併殺害了記者。[50]

她獲得了2001年喬·A·卡拉威公民勇氣獎。

2004年10月2日,她被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授予伊斯蘭社區新聞獎。[52] 2004年11月18日,她被授予托馬斯·默頓獎。[53] 2006年,她獲得了帕芬/國家創意公民獎。[54]

古德曼榮獲2008年「正確生活方式獎」。「正確生活方式獎基金會」表彰她「開發了一種真正獨立的草根政治新聞的創新模式,為數百萬人帶來了經常被主流媒體排除在外的另類聲音」。[55]

2009年3月31日,古德曼與格倫·格林沃爾德共同獲得了首屆伊茲獎(以記者I. F. 「伊茲」·斯通的名字命名),以表彰其「在獨立媒體領域取得的特殊成就」。該獎項由伊薩卡學院帕克獨立媒體中心頒發。[56]

2012年5月,她被德堡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她的新聞工作。[57] 她還獲得了「促進持久和平」組織頒發的甘地和平獎,以表彰她「為促進持久國際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58][59]

2014年5月16日,她被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學院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她進步的新聞事業。

2015年2月,她(和勞拉·波伊特拉斯)獲得了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頒發的2014年度I.F.斯通終身成就獎。[60]

2016年,古德曼和《民主現在!》她(與勞拉·戈特斯迪納、約翰·漢密爾頓和丹尼斯·莫伊尼漢一同)憑藉其報道《立石對峙:原住民對達科他輸油管道的史詩級抵抗》榮獲美國專業記者協會頒發的「Sigma Delta Chi」新聞傑出獎(突發新聞報道類別,網路/聯合服務/節目服務)。[61]

2019年2月14日,她與其他人榮獲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200獎,並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接受表彰。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200獎是由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家庭倡議和華盛頓特區美國大學反種族主義研究與政策中心共同發起的項目。[62] 2023年10月,紐約和平行動網路授予她威廉·斯隆·科芬「和平締造者獎」。[63]

個人生活
2007年9月,古德曼患上了貝爾氏麻痹症。[64] 她練習瑜伽。[65] 古德曼也是素食主義者,從七十年代中期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吃素了。

參考書目
2004年 - 《統治者的例外:揭露油嘴滑舌的政客、戰爭奸商和愛他們的媒體》(與她的兄弟,《瓊斯母親》記者大衛·古德曼合著)。ISBN 1-4013-0799-X
2006年 - 《靜態:政府騙子、媒體啦啦隊和反擊者》(也與大衛·古德曼合著)。她於2006年10月5日出現在《科爾伯特報告》節目中,為該書做宣傳。ISBN 1-4013-0293-9
2008年 - 《挺身而出對抗瘋狂:非常時期的平凡英雄》(也與大衛·古德曼合著)詳述了普通公民推動變革的能力。該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ISBN 1-4013-2288-3
2009 年 – 《打破音障》(記者比爾·莫耶斯作序),為 King Features Syndicate 撰寫的專欄選集。在她的首篇文章中,她寫道:「我的專欄將涵蓋那些經常被排除在外的聲音,那些觀點被媒體大多忽視的人,那些被媒體歪曲甚至嘲笑的問題。」[67] ISBN 1-931859-99-X
2012年 – 《沉默的大多數:起義、佔領、抵抗和希望的故事》[3] ISBN 1-6084-6231-5
2016年 – 《民主現在!:二十年報道改變美國的運動》(與大衛·古德曼和丹尼斯·莫伊尼漢合著)[68] ISBN 978-1501123580
電影作品
2006年,古德曼擔任了紀錄片《一個光明的時刻:被遺忘的喬治·麥戈文的夏天》的旁白,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退休的民主黨政治家喬治·麥戈文的生平,重點講述了他1972年競選總統失敗的故事。[69]

另見
和平活動家名單
紐約新聞界人士

參考文獻
「查找站點」。DemocracyNow.org。檢索日期:2018年1月7日。
「艾米·古德曼傳記」。大英百科全書在線版。大英百科全書。2018年4月6日。檢索日期:2019年1月24日。
《沉默的大多數:起義、佔領、抵抗和希望的故事》,Haymarketbooks.org。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古德曼,艾米;古德曼,大衛;丹尼斯,莫伊尼漢(2016年4月12日)。《民主現在!:二十年追蹤改變美國的運動》(第一版)。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第384頁。ISBN 978-1501123580。
格魯斯金,卡羅琳(2016年10月13日)。 「辯護律師就艾米·古德曼案質詢檢察官」。《俾斯麥論壇報》。2016年10月14日檢索。
安娜·梅爾蘭。「法官駁回針對『民主現在!』節目主持人艾米·古德曼提出的暴亂指控」。《耶洗別》。原版存檔於2019年8月26日。2016年10月21日檢索。
「艾米·古德曼 | 傳記與事實」。《大英百科全書》。2025年1月15日檢索。
「多蘿西·古德曼訃告」。2013年10月2日。原版存檔於2013年10月2日。2017年4月13日檢索。
菲利普·艾爾(2016年4月30日)。「一位拉比的孫女如何成為『民主現在!』節目主持人」。《前進報》。檢索日期:2018年3月3日。
Askew, James。「大衛·古德曼:成為一名活動家」。《今日斯托》。檢索日期:2017年4月13日。
「多蘿西·古德曼訃告」。Northshoreoflongisland.com。2009年10月。原件存檔於2013年10月2日。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特朗普新冠病毒顧問威脅就批評起訴斯坦福醫生」。《民主現在》。2020年9月18日。原件存檔於2020年9月19日。
「向未被聽到的聲音開放電波」存檔於2013年11月12日,Wayback Machine。Hindu.com(1998年5月28日)。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索尼婭·博克 1897–2005:艾米·古德曼緬懷祖母,一位三百歲的女人」,艾米·古德曼和胡安·岡薩雷斯,《民主現在!》,2005年10月10日。檢索日期:2013年3月31日。
布萊恩·蘭姆(2004年6月6日)。「統治者的例外」。書評。C-SPAn。原著存檔於2011年1月21日。檢索日期:2011年7月12日。
「艾米·古德曼將在COA發表演講」[驗證失敗] 存檔於2010年12月14日,Wayback Machine。Coa.edu(2008年9月13日)。 2013年3月23日檢索。
「大屠殺:東帝汶的故事」,《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1997年11月12日。2018年1月14日檢索。
「鑽探與殺戮」(Drilling and Killing),2004年8月5日存檔,存檔於Wayback Machine:布希總統在奈及利亞會見雪佛龍德士古首席執行官之際,審視雪佛龍在兩名奈及利亞村民被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2003年7月11日。2009年9月17日檢索。
「傑里米·斯卡希爾」(Jeremy Scahill),《共同的夢想》(Common Dreams)。2017年4月13日檢索。
Tanya Barrientos,「她正在嚴厲批評監管機構」,《費城問詢報》(2004年5月13日)。
Ratner, Lizzy(2005年5月23日)。 「艾米·古德曼的《帝國》」。《國家》。原件存檔於2012年12月9日。
詹妮弗·布洛克(Jennifer Block)(2002年1月15日)。「當下一劑民主:WBAI聽眾重獲電台」。《鄉村之聲》。檢索於2018年5月21日。
安迪·沃辛頓(Andy Worthington)2009年11月檔案。Andyworthington.co.uk。檢索於2013年3月23日。
民主,現在!比爾·柯林頓總統獨家專訪,《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2000年11月8日。檢索日期:2009年9月17日。
「比爾·柯林頓在《民主現在!》採訪中失去冷靜,除了莫妮卡……」,《民主現在!》,2004年6月22日。檢索日期:2009年9月17日。
吉本斯·奇普,「當伊拉克是柯林頓的戰爭時:比爾·柯林頓對伊拉克的『靜默戰爭』為喬治·W·布希的血腥入侵埋下了伏筆」,《雅各賓派》,2016年5月6日。
亨托夫·納特,「WBAI 能被拯救嗎?」,《鄉村之聲》,2001年4月10日。
納德·拉爾夫,《粉碎政黨:在投降時代挑戰企業政府》,麥克米倫出版社,2007年,第143頁。 3.
「致艾米·古德曼,獨立媒體的『民主氧氣』」,KVMR FM。
「艾米·古德曼會見比爾·柯林頓——民主現在——完整28分鐘」。wn.com,2011年2月1日。
「艾米·古德曼等人在共和黨全國大會外被拘留」。《國家報》。2008年9月1日。原版存檔於2009年3月26日。2008年9月2日檢索。
Garofoli, Joe(2008年9月2日)。「聖保羅的景象——民主現在的艾米·古德曼被捕」。《舊金山紀事報》。原版存檔於2008年9月4日。2008年9月2日檢索。
Totten, Sanden(2008年9月1日)。「民主現在!主持人艾米·古德曼在共和黨全國大會抗議活動中被捕」。明尼蘇達公共廣播電台。原版存檔於2008年9月2日。檢索於2008年9月2日。
「艾米·古德曼被捕+新聞發布會詢問被捕事宜」。YouTube。2008年9月1日。檢索於2008年9月2日。[YouTube鏈接失效]
「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的艾米·古德曼、謝里夫·阿卜杜勒·庫杜斯和妮可·薩拉查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被非法逮捕后獲釋」。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2008年9月1日。原版(新聞稿)存檔於2008年9月18日。檢索於2008年9月2日。

威廉姆斯,克里斯(2008年9月19日)。「共和黨抗議活動中被捕的記者未受指控」。《今日美國》。美聯社。2008年9月20日檢索。
「2008年共和黨全國大會上,艾米·古德曼和「民主現在!」組織製片人被捕一事達成和解」。《民主現在!》。2011年10月3日檢索。
馮,凱瑟琳(2011年10月3日)。「艾米·古德曼和『民主現在!』組織就2008年共和黨全國大會逮捕案達成和解」。《赫芬頓郵報》。2011年10月3日檢索。
「針對警方和特勤局鎮壓「民主現在!」組織記者的聯邦訴訟達成六位數和解」。憲法權利中心。 2011年10月3日。原版存檔於2011年10月7日。檢索於2011年10月3日。
凱瑟琳·格雷辛格,艾米·古德曼訪談,CBC早間版,2009年11月27日。檢索於2009年12月3日(存檔)。
凱西·湯姆林森,「美國記者在加拿大邊境接受質詢」,CBC新聞,2009年11月26日。檢索於2009年12月1日。
湯姆·克魯特(2016年10月17日)。「法官裁定『民主現在!』節目主持人艾米·古德曼的暴亂指控無效」。CNN Money。
莉茲·拉特納(2016年10月15日)。「艾米·古德曼因報道達科他輸油管道項目面臨牢獄之災。這應該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恐懼」。《國家報》。原件存檔於2016年10月16日。檢索於2016年10月15日。
「媒體諮詢:記者艾米·古德曼將向北達科他州當局自首」。民主現在!。2016年10月13日。檢索於2016年10月13日。
「揭發醜聞的美國記者被捕令——保護記者委員會」。保護記者委員會。2016年9月12日。
格魯斯金,卡羅琳(2016年9月12日)。「對記者的指控『引發警覺』」。《俾斯麥論壇報》。
格魯斯金,卡羅琳(2016年10月17日)。「莫頓縣法院的抗議活動逐漸平息」。《俾斯麥論壇報》。檢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Erin McCann(2016年10月17日)。「法官駁回對『民主現在』組織成員艾米·古德曼因管道抗議活動提出的暴亂指控」。《紐約時報》。
Levin, Sam(2016年10月17日)。「法官駁回對記者艾米·古德曼因石油管道抗議活動提出的暴亂指控」。《衛報》。檢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Hiltzik, Michael(2016年10月17日)。「北達科他州指控報道抗議活動的記者『暴亂』——但被法官駁回」。《洛杉磯時報》。檢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艾米·古德曼今天在面臨暴亂指控的法庭對面,從北達科他州進行廣播」。《民主現在!》。 2016年10月17日。檢索日期:2016年10月17日。
Greenberg, Will(2016年10月17日)。「法官駁回對報道達科他輸油管道新聞的記者的指控」。《瓊斯母親》。檢索日期:2016年10月20日。
「羅伯特·F·肯尼迪紀念:第25屆年度新聞獎」。原件存檔於2008年12月3日。檢索日期:2010年9月14日。rfkmemorial.mediathree.net
喬治·波爾克獎:往屆獲獎者。Liu.edu。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Pacifica 拒絕海外記者俱樂部獎,存檔於2004年8月5日,存檔於Wayback Machine,《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1999年4月23日。檢索日期:2009年9月17日。
喬·A·卡拉威公民勇氣獎往屆獲獎者,卡洛威獎,2001年。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1日。
「CAIR舉辦第十屆年度宴會,邀請傑出嘉賓演講」,《華盛頓中東事務報告》,2004年12月,第58-59頁。檢索日期:2011年8月11日。
托馬斯·莉蓮(Thomas, Lillian)(2004年11月15日)。「艾米·古德曼/默頓獎獲獎脫口秀主持人更喜歡傾聽」。《匹茲堡郵報》。原件存檔於2013年11月26日。檢索於2012年4月7日。
Puffin/Nation創意公民獎,存檔於2010年7月10日,網址:Wayback Machine,官方網站。
正確生活方式獎:2008——艾米·古德曼,存檔於2009年7月8日,網址:Wayback Machine。Rightlivelihood.org。檢索於2013年3月23日。
「格倫·格林沃爾德和艾米·古德曼共同獲得首屆獨立媒體伊茲獎」。原件存檔於2009年3月5日。檢索於2009年3月12日。ithaca.edu(2009年4月3日)。
五位傑出人士(包括三位校友)將於五月獲得榮譽博士學位,存檔於2016年3月4日,網址:Wayback Machine。 Depauw.edu(2012年3月16日)。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Beach, Randall(2012年5月6日),「艾米·古德曼不斷告訴人們,他們可以在自己的社區創造歷史」,Nhregister.com。檢索日期:2018年5月21日。
「甘地和平獎頒發給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的艾米·古德曼!」,存檔於2012年10月13日,存檔於Wayback Machine。Pepeace.org(1999年2月22日)。檢索日期:2013年3月23日。
「艾米·古德曼與電影製片人勞拉·珀伊特拉斯共同榮獲I.F.斯通新聞獎」,民主現在!(Democracy Now!),2015年2月6日。
「2016年Sigma Delta Chi獎獲獎者」。專業記者協會。檢索日期:2018年11月24日。
「艾米·古德曼榮獲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200周年獎」。《民主現在!》。2019年2月14日。檢索日期:2019年2月14日。
「活動」。原版存檔於2023年11月6日。檢索日期:2023年11月6日。
古德曼,艾米(2007年10月31日)。「貝爾氏麻痹症為誰而鳴」

「進步領袖:如何扭轉特朗普給美國帶來的『精神癱瘓』」。2017年10月27日。
「以人為本的新聞」。2021年11-12月。原版存檔於2025年2月18日——來自《哈佛雜誌》。
「Democracy Now! 的 Amy Goodman 將撰寫每周報紙專欄」 存檔於2010年1月3日,存檔於 Wayback Machine,King Features 新聞稿,2006年10月24日。檢索於2009年12月2日。
Goodman, Amy(2016年4月12日)。《Democracy Now!:二十年報道改變美國的運動》(第一版)。紐約: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第384頁。ISBN 978-1501123580。
「閃耀時刻:被遺忘的喬治·麥戈文之夏 (2005)」。2006年7月24日。
外部鏈接

維基共享資源中與艾米·古德曼相關的媒體內容。

維基語錄中與艾米·古德曼相關的語錄。
「民主現在」專欄存檔(2006年至今)
古德曼在 Truthdig 上的專欄
艾米·古德曼在 AlterNet 的專欄(2003-2007)
艾米·古德曼做客查理·羅斯節目
視頻:PBS/AOL 在「創造者:創造美國的女性系列」節目中專題報道艾米·古德曼,2013年1月28日
在 C-SPAN 節目中露面
2013年4月7日對古德曼的深度訪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9 12: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