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矢板明夫:川普現在其實就是三本書治國-

作者:change?  於 2025-5-1 22: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日本外務省對學生到中國畢業旅行提出「安全提醒」中方嚴正交涉

日本外務省前幾天修改了其官網的內容,對日本學生到中國畢業旅行這件事,提出了「安全提醒」。告知中國社會治安不佳,要求日本學校充分確認安全與否,再行決定是否去中國畢業旅行。

有中國背景的日本駐台媒體人士矢板明夫表示,日本外務省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是有理由的

去年六月在江蘇蘇州、九月在廣東深圳,連續發生了兩起日本兒童受到中國暴徒襲擊的事件。蘇州的事件造成了一名中國人女性死亡;深圳的事件造成了一名10歲的日本男童死亡。

讓日本社會感到最不能理解的,是中方竟然拒絕向日方告知事件的詳情,而是匆匆進入司法程序、把兩名嫌疑犯都執行死刑。這兩個人行兇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中方至今沒有做過任何說明,只是再三強調襲擊事件「只是個案,希望日方要冷靜」。

這兩件事,致使很多在中國讀書的日本小孩不敢出門上學,很多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都把家人匆匆送回國了。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外交部向日本國內的學校提出「去中國要小心」的「安全提醒」,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沒想到中國竟然惱羞承怒。在今天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我不知道日方發布所謂「安全提醒」的依據何在?日方所謂的「安全提醒」惡意渲染所謂中國「安全風險」,政治操弄意圖明顯。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郭嘉昆還強調「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安全的國家。我們歡迎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人士來華旅遊、學習、經商和生活,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一視同仁地維護中國公民和在華外國人的安全。我們敦促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為中日人員往來營造積極氛圍。」

日本社會對中國這種顛倒黑白、強詞奪理的態度非常不滿。馬上就有人在網上找出了一段「中國某地舉辦反日夏令營」的影片,並強調「只要中國還繼續進行反日教育,日本人就不應該去中國。」

可能是包含下列內容的圖片:3 位用戶、人群和文字


矢板明夫又指出 台灣中國並不屬於同一文化圈,他舉例說:

前幾天和台日友好訪問團的一百多位團員朋友一起參觀了大阪的萬國博覽會。很多國家的場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台灣的Tech World玉山科技館,採取的是精緻、美奐的路線。用生命、自然、未來這三大主題來講述台灣的故事。
與其相對應的是中國館。採用的是最常見的宏大敘事。再三強調中華文化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可見,中國台灣已經並不屬於同一文化圈。雙方的分歧,一目了然。

今天我看到了一段非常好笑的影片,是一個日本電視台的記者,在萬國博覽會的會場,用翻譯機採訪兩位中國來的觀光客。
記者問:「你們從哪裡來?」
遊客回答:「中國西安」。
這兩句話翻譯機翻譯得非常正確。
然後,記者應該想問的是參觀萬博會的感想:「什麼東西讓您覺得厲害呢?」
沒想到翻譯機譯成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好像是在評價這兩位遊客的家鄉—西安。

這兩句對答,也似乎是很多日本人對今天的中國好大喜功、誇誇其談的感想。聽起來覺得非常幽默。
如果是翻譯機故意翻錯的,那真是太了不起了。

矢板明夫認為:川普現在其實就是三本書治國---  納瓦羅的《致命中國》,萬斯的暢銷書《鄉下人的悲歌》和他自己的《交易的藝術》。

他說:

美國的川普總統發動了對全世界的關稅戰。台灣被課了32%的關稅,比日本的24%和韓國的26 %要高一些。但是,比東南亞的越南46%、柬埔寨49%,寮國47%,要低一些。可以看到,川普這次加關稅,「對中國經濟依存程度」,也就是「含中量」越高的國家,被課的關稅越重。越南等國現在正積極地向美國表示要「去中國化」,以換取降低關稅。

全世界被課關稅最高的,就是中國。據報導,川普還想再追加。

半年前川普剛當選的時候,我就曾經分析過,川普競選美國總統的最終目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鼓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中國是今天世界上唯一有實力、也有野心,和美國對抗的國家。而且,又是一個不尊重人權,喜歡對外擴張的獨裁政權,是一個國際秩序的破壞者。
所以,川普上台之後,美中的對決是不可避免的。川普將推動兩件事情。一件是「中國的去經濟化」。另外一件,是「中國的去軍事化」。只有中國不再是經濟大國,也不是軍事大國,尊重自由和民主價值觀的國際秩序才能夠維持。

川普總統開啟的這場關稅戰,其目的就是為了在經濟上打垮中國。別的國家都有和美國交涉的餘地,而中國卻沒有。

這幾天,台灣社會也因為關稅戰,而出現恐慌情緒。這其實是被捲入了兩個大國對抗的結果。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如何看清國際形勢、正確認識台灣所面對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到連一些經常批評川普的美國媒體,這次都誇川普總統實在是談判的高手。不但股票市場開始反轉,同時又成功地切斷了中國和其他國家聯手抗美的可能性。吳嘉隆大哥提到關稅戰對地緣政治帶來的連鎖效應,我覺得很有道理。轉發給大家參考:

「一旦大家看出來,習近平不是川普的對手,那普京會動搖,會不再寄希望於與習近平的聯手,越南趕快向美國靠攏,伊朗也會,之後北韓,委內瑞拉,都會發現靠向習近平可能不是辦法。所以,川普的關稅會有地緣政治效應,而不只是貿易失衡的解決而已。」

最近,我應朋友邀請,開了一堂國際關係講座,就今天圍繞台灣的國際環境做了全面的分析解讀。有近三十節課,每節課大概在10分鐘左右。今天已經正式上線。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捧場。

我希望這節課,能夠有助於大家更了解台灣的過去和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更好地掌握自身未來的命運。尤其是在目前,美國川普總統上台、國際環境瞬息萬變的時刻,了解台灣與周邊大國之間博弈的關係,對於日常解讀新聞、投資、留學、工作,都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有一場線下活動,也歡迎報名。

====



川普在2015競選的時候猛烈抨擊中國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威脅要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並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這些攻擊的彈藥都來自一本書——《致命中國》。川普總統這樣評價此書:「《致命中國》一針見血。它用事實、數字和洞察力描述了我們同中國的問題。我強力推薦。」書的作者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被川普任命為新成立的白宮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向來以嚴辭批評中國著稱,他的幾本關於中國的書影響都很大。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說,納瓦羅同川普結緣,還是中國的新華社「牽線」。納瓦羅自己說,他本來不認識川普。2011年《致命中國》出版后,他得知川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稱讚他的著作,倆人從此開始通訊,但是直到去年總統大選時他們才第一次見面。川普和納瓦羅一拍即合,納瓦羅成為川普重要的經濟顧問。川普在競選活動中發表的許多關於重振美國製造業和對華貿易的觀點都來自於《致命中國》,所以有人說這本書是川普處理對華關係的指南手冊,未來要實行的對華政策盡在其中。

納瓦羅並不是《致命中國》的唯一作者。另外一位合著者叫格里格·奧特里,中文名字叫安一鳴。他曾是納瓦羅的學生,目前是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研究企業家行為的助理教授 。《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 Confronting the Dragon—A Global Call to Action, by Peter Navarro and Greg Autry)這本書出版后,得到許多對華鷹派人士的齊聲喝彩,國會眾議員羅拉巴克為此書寫了後記。納瓦羅還親自導演了同名紀錄片,雖然是書中觀點的照搬,但是畢竟影響力要比原書大多了。一些影評作者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致命中國》「語言煽動」、「觀點片面」,但是也承認它傳達的信息「值得檢驗和討論」。洛杉磯時報則認為,《致命中國》「充滿了仇外的歇斯底里和誇大事實,泛濫到分不清事情的因果關係。」

的確,光看書名確實聳動:什麼樣的國家是你須要搭上性命去打交道的對象呢?通讀全書,你會感覺這兩位作者對中國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論述範圍相當廣泛,列舉的例證也確有其事,並沒有誇大。比如,書中在講中國出產的黑心產品如何毒害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時候,作者從三鹿奶粉講到地溝油和塑料米,從出口到美國的毒牆板講到毒地板和毒玩具。美國的藥房裡充斥著中國製造的藥品,從中國進口的水產品擺滿美國的超市。這些魚蝦都是餵食了抗生素,而中國的藥品則含有環境污染的成分。在作者的筆下,可謂無毒不中國,令人不寒而慄。這部分的論述證據翔實,連中國官方對一些事實也不避諱,有不少黑心產品是中國媒體自己揭露出來的。

《致命中國》共分五個部分,除了第一部分講的是中國黑心產品外,第三部分說的是中國擴充軍力及間諜活動對美國形成的威脅;第四部分則對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批判。這三個部分所列舉的事例在美國媒體上常有報道和披露,早就廣為人知,今天看來沒有多少新的內容。全書真正的重點在於第二部分:「摧毀工作機會的武器」。正是這部分關於美中貿易的論述才使得這本書有別於其他談美中關係的論著,成為川普攻擊中國貿易行為的依據之一。

納瓦羅文風的特點就是觀點旗幟鮮明,文字毫不含糊,火藥味十足。他一上來就把中國的貿易做法定了性:重商主義加保護主義,並且列舉了中國用來消滅美國人工作機會的八般武器:

·精心設計的非法出口貿易補貼網路。

·巧妙操縱和嚴重低估的貨幣貶值。

·公然仿冒、盜版和偷竊美國的知識產權。

·中國共產黨短視地為了換取幾塊錢生產成本的優勢而大規模破壞環境。

·超低標準的勞工健康標準、遠低於國際規範的安全標準,導致大量工人罹患棉肺病、肢體傷殘和各種癌症。

·非法關稅、配額和從銻到鋅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對世界冶金和重工業取得更大控制權,作為戰略的策略。

·掠奪性定價及傾銷,把國外對手擠出關鍵的資源市場,接著以壟斷性定價欺詐消費者。

·中國自豪的「貿易保護主義長城」——阻礙所有的外國競爭者在中國的土地上設立店面。

納瓦羅認為,中國用這些手段同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瓦解了美國的「製造業基礎」,造成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中國已經違反了國際貿易的所有準則,其目的就是要主宰全球製造業,佔領全球市場,在經濟上逼迫西方世界臣服。在納瓦羅看來,製造業是美國的傳統和根本。它能夠提供最廣大的就業機會,也能夠付給工人高工資和福利。二戰期間美國之所以能夠力克德日這兩個軍事大國,就是因為美國工廠的生產線上能夠源源不斷地輸出大炮飛機和坦克。美國的製造業曾經佔到GDP的四分之一,現在只剩下區區百分之十。納瓦羅斷言:將來的某一天如果中美開戰,擊敗美國的將是中國工廠發揮出來的強大軍工生產能力。

既然已經把中國掏空美國製造業提高到國家安危的高度,納瓦羅格外不爽一些自由派記者和作家們的言論。他在書中點了三個人的名字:《世界是平的》作者佛利德曼、「新聞周刊」的扎卡里亞和「大西洋」月刊的法勞斯。佛利德曼預言美國未來的繁榮將取決於服務業的擴張,而扎卡里亞和法勞斯則鼓吹歐美製造業向勞動力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轉移是全球化的正常現象。納瓦羅在批駁這些觀點的同時指出:在公平貿易的條件下,美國製造業的工人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低工資的工人競爭。他們的機器先進、技術全面、善於創新,可以創造出最高的生產效率。

受到嚴辭批判的不止這幾個文人,一些美國的大公司和行會組織也難逃納瓦羅的怒火:西屋電器、通用電氣、杜邦、卡特彼勒、常青太陽能、企業圓桌、全國製造業協會、美國商會等等。它們有的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逼迫下把核心技術轉讓給了中國;有的不僅把生產車間搬到中國,而且還將所有在美國的供貨商拋棄,造成大量失業;有的公司和行業協會在中國商品入侵美國的初期大聲疾呼堅決反對,但是抵抗無效之後就「識時務」地轉而與中國合作,在中國對美不公平貿易中分一杯羹。納瓦羅左批奧巴馬,右打小布希,他認為美國這兩屆政府對美國失業工人的疾苦漠不關心,對中國人的欺詐行為放任不管。

2015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達3657億美元之巨。製造業轉移中國造成美國傳統工業基地「鐵鏽帶」的衰落也是事實,所以《致命中國》對美中貿易和全球化的批判就顯得格外有力,這從總統競選中川普引用該書的論點而得到廣大白人藍領民眾的熱烈呼應中可見一斑。這本書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書齋和校園,對美國社會產生了不可低估的政治效應。

然而,對川普競選演講的巨大歡呼聲浪掩蓋了美中貿易的另外一面:近年來,中國公司對美國的投資快速增長。新聞報端時常出現報道:衰落的美國小鎮由於中國投資者的出現而恢復了生機,工廠又重新僱用工人。中國方面對美國貿易逆差老拿中國說事也感到不滿。已經倒台的薄熙來在商業部長任上時曾經有句名言:中國工人要用一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波音飛機。也有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結構性的——由於美國對中國實行武器和尖端技術禁運,中國買不到美國真正高精尖的產品。聽他們的口氣,似乎只要美國賣給中國幾條航母和F-35,美中貿易就能平衡了。

一些美國的經濟學家對於納瓦羅的觀點也並不贊同。前總統奧巴馬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福爾曼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時說,「美國經濟挑戰的最大來源和應對之道應該從國內政策中去尋找。雖然國際間的問題和公平競爭的環境確實重要,中國並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修理中國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去年,納瓦羅和現在已經成為商務部長的威爾伯·羅斯合寫過一篇文章,重新提到了《致命中國》的一些觀點:如果川普對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同時鼓勵消費者改變購物習慣,就能夠消除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這樣一來,美國就有錢投資經濟了。布魯金斯學會的經濟學家威廉·蓋爾對此的評價是:「這在數學上根本不可能。」

納瓦羅和羅斯在文章中還說,消除逆差和擴大投資將會促進美國經濟更快地增長,在未來十年內可以產生1.74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對這一美好前景,連共和黨的經濟學家也認為是胡言亂語了。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喬治·曼昆曾經擔任過小布希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在去年九月的一篇博文中寫道:納瓦羅和羅斯對經濟成長一知半解,所以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他們不了解貿易赤字減少了就意味著投資減少、利率升高、消費減少。「就連經濟學一年級的學生都知道貿易赤字是和資本流入相關聯的。」

《致命中國》的書名呼籲全球一致行動來對抗中國龍。人們不禁好奇納瓦羅在痛批中國之後,會開出什麼樣的藥方來治癒身染沉痾的美國對華貿易。該書的第五部分就是作者提供的與「致命中國」共存的保命之道。納瓦羅列舉的生存指南範圍廣泛:既有教導消費者在超市裡如何仔細看商品標籤,又有如何防範中國的商業間諜;既有因應中國在非洲殖民掠奪資源,又有如何在外太空與中國間諜衛星周旋。考慮到納瓦羅現在掌舵美國的外貿大權,從他六年前提出的美國貿易改革的建議中,是否能窺出他未來行事的方向?

納瓦羅提出的修正美國對華貿易的重要舉措就是,敦促國會通過「美國自由與公平貿易法案」,從法律上為所有對外貿易定下規矩;另外,白宮應該派人前往北京進行秘密外交,暗中警告中國立刻停止操縱人民幣,否則美國將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美國還應該告誡美國企業外包中國所帶有的風險,同時禁止中國強迫美國企業轉讓核心技術,不允許中國國有企業購買美國公司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治本之道莫過於白宮要換主人,美國需要一位既要有腦子,又要有脊樑,敢於對中國說不的新總統。隨著去年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納瓦羅應該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現在,納瓦羅上任白宮貿易委員會主席已經快兩個月了,但是改革對華貿易卻遲遲不見動靜。美中貿易畢竟不像美國同墨西哥和德國的貿易關係,體量太大,也許納瓦羅要思慮周全后再動手。也許白宮貿易委員會是個新成立的部門,如何運作協調美國政府各部門統一對華貿易的立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美國,吃中國飯的大有人在,為中國遊說的說客如過江之鯽,各種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就連同納瓦羅志同道合的商務部長羅斯也同中國做過生意。納瓦羅曾經在《致命中國》中狠批小布希總統的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保爾森擔任高盛的掌門人多年,與中國關係之親密,人所共知。納瓦羅痛斥保爾森誤國誤民,把高盛和華爾街的利益置於美國利益之上。但是川普組閣,從首席經濟顧問到首席戰略師再到財政部長,莫不出於保爾森的高盛門下。人們將拭目以待納瓦羅如何與他批判過的「高盛幫」共同匡正中國的「不公平對美貿易」。當然,中國方面也不會閑著,肯定會加緊對美國政府以及川普的家人「做工作」。川普還沒上任,馬雲、吳小暉就接踵而來,拖延多年的川普商標在華申請也突然獲得批准。今後這種誘之以利的銀彈肯定還會不斷地飛向華盛頓。貿易關係畢竟不是美國對華關係的全部內容,在一些戰略挑戰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的合作,比如最近朝鮮的核武和導彈危機。這會不會也是納瓦羅到現在還沒有出手的原因之一呢?說《致命中國》是川普總統對華關係的指南手冊會不會言之過早呢?

2015年12月10日,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商學院教授彼得·納瓦羅在新美國安全中心討論他的新書《卧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美國之音拍攝)
2015年12月10日,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商學院教授彼得·納瓦羅在新美國安全中心討論他的新書《卧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美國之音拍攝)
from 美國之音  2017年3月19日 04:17


(J.D.) 萬斯成名於他的前半生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另譯為《絕望者之歌》),該書講述自己在阿巴拉契亞地區的貧困早年生活、成長過程中接受的價值觀,以及該地區的一些社會問題。 該書於2016年和2017年兩度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並於2017年入圍戴頓文學和平獎的決賽名單。

《鄉下人的悲歌》(英語: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為現任美國副總統J·D·萬斯撰寫的前半生回憶錄。萬斯的家族來自肯塔基州,文化上深受阿巴拉契亞地區的價值觀所影響,父母自小便搬遷至俄亥俄州米德爾敦,書中重點探討了阿巴拉契亞的價值觀與米德爾敦的社會問題之間的關係。

概要
萬斯介紹了自己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都會區第三大城市米德爾敦的成長經歷和家庭背景。作者描述了自己家族的貧困史,歷代家族成員多從事低收入的勞力工作,而近年這些能勉強為人們提供溫飽的工作機會又是如何逐漸消失。作者並比較自己在離開家鄉後人生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儘管自己成長於米德爾敦,母親和母親的家族則來自肯塔基州的布雷薩特縣。母親的家族深受阿巴拉契亞價值觀影響,崇尚忠誠和愛國等品德,但阿巴拉契亞社會的肢體暴力和語言暴力問題亦相當嚴重。作者回憶祖父母的酗酒和暴力問題,以及母親多年來除了毒癮纏身,好幾段感情也以失敗告終。祖父母最終達成和解,並成為自己實際上的監護人。祖母對自己的管教既嚴厲又充滿慈愛,使得自己得以完成階級躍遷而離開米德爾敦,並先後於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耶魯法學院就讀。

書中萬斯除了介紹自己的成長背景外,亦探討了家族因素對個人不幸的責任關係。作者批評了鄉巴佬文化如何使人走向墮落,並認為經濟上的貧困反而是次要因素。作者多次列舉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強化自己的論點,比如自己曾經在一家雜貨店擔任收銀員,見過不少領社會救濟金的人們使用手機通話,而當時自己的收入完全買不起手機。他怨恨看到這些品行不佳的人生活過得比自己更好,尤其當這些人的行為嚴重違背了自己推崇的責任感和祖母教育作者嚴厲的愛等價值觀。萬斯認為這些社會現象可解釋許多阿巴拉契亞人是如何由原本堅定的民主黨支持者,轉而成為堅定的共和黨支持者。他亦舉例說明鄉巴佬是如何缺乏勤奮等敬業精神,並回憶自己曾見過一名男子因不滿自己的工作必須早起而辭職,辭職后卻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抱怨時任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的經濟政策將自己害慘。作者還回憶起自己的一名同事,儘管該名同事的女友因身孕而無法工作,他卻時常翹班,完全無視自己應承擔的經濟責任。

出版
《絕望者之歌》因其作者於2016年7月接受《美國保守派》雜誌專訪而聲名大噪。由於訂購此書的人數突然暴增,曾一度造成該書的官方網站癱瘓。隔月中旬《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指出,《絕望者之歌》在作者接受《美國保守派》雜誌專訪后,持續名列亞馬遜的十大暢銷書之一。

作者十分感謝自己在耶魯大學就讀時的契約法教授蔡美兒,她鼓勵作者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書,作者並稱其為支持自己撰寫本書的「教母」。

萬斯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躍居亞馬遜暢銷書榜首
在特朗普宣布萬斯為競選搭檔后不久,萬斯的暢銷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榜首位。

評價
《絕望者之歌》分別於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兩度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由於該書出版時正值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競選期間,一些作者指出該書所描述的現象可解釋底層白人對唐納·川普的支持,以及外行從政如何再次興起。亦有作者批評萬斯過於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簡化複雜的社會現象。

正面評價
本書受到不少保守派評論家的佳評,《美國保守派》雜誌的專欄作家兼博客羅德·德雷爾便給予萬斯極高的評價。德雷爾如此寫道:「儘管許多人未必能接受萬斯的觀點,但作者自身的經歷使得作者有足夠的發言權。萬斯說的是自己的故事。他如今的成就來自他一生的奮鬥,因此他的觀點有充足的威信。」[9]隔月,德雷爾於部落格中發表另一篇文章,文中闡述自由派讀者也喜歡此書的原因。

《紐約郵報》專欄作家兼編輯約翰·帕德赫羅茨稱此書為該年度最能夠引起公眾討論的書籍之一。

2017年,一份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稱,本書作者萬斯以親身經歷描述自己在毒品和貧困肆虐的偏鄉地區成長的過程「既生動又真實」。此外,該報告的結論認為家庭的穩定對於人們能夠成功完成階級躍遷而言至關重要,這與萬斯的觀察一致。

《紐約時報》的評論則稱讚萬斯敢於觸碰美國社會的禁忌議題,並稱無論讀者是否同意萬斯的觀點,都不能否認作者直言不諱的勇氣。該評論還指出,作者並沒有將人們的絕境完全歸咎於懶惰心理,反而同情他們的出身和對習得性失助的無奈。

其他給予本書正面評價的保守派評論家包括《國家評論》專欄作家蒙娜·查倫,以及同時兼任《國家評論》編輯和《石板》雜誌專欄作家的里翰·薩拉姆。

負面評價
自由派線上雜誌《沙龍》的評論家傑瑞德·耶茨·塞克斯頓則批評萬斯「充滿詆毀性的論述」和支持剝削貧困人口的政策。塞克斯頓進一步指出,萬斯完全忽略了種族主義作為白人工人階級反對時任總統歐巴馬的潛在因素。

《新共和》的評論家莎拉·瓊斯指責萬斯「在美國自由派人士面前以先知自居(萬斯自己為保守派)」,並稱本書不過是「白人工人階級版的福利女王神話」。

《雅各賓》雜誌的評論家鮑勃·赫頓則批評萬斯的論點為循環論證,完全沒有引述學界對於阿巴拉契亞地區貧困問題的研究,因此不過是自鳴得意之作。

英國《衛報》評論家莎拉·斯馬爾許也不同意萬斯的論點,認為美國白人中最受壓迫的群體並非阿巴拉契亞地區的保守男性新教徒,並批評萬斯將自己個人的經歷放大來解釋社會中各種複雜的深層因素乃是將問題過於簡化。

安東尼·哈金斯和梅雷迪思·麥卡羅共同出版了選集《阿巴拉契亞的推想:一個地區對〈絕望者之歌〉的回應》(英語:Appalachian Reckoning: A Region Responds to Hillbilly Elegy),選集中批評萬斯的論點過於概括,因此只會深化人們對貧困問題的迷思。

200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認為,《鄉下人的悲歌》里充滿著對平民階層的蔑視,並將鄉村和城鎮出現的經濟問題歸咎於他們自身的「懶惰」。 「沒理由相信萬斯關於支持勞動階層的任何一句話。」


Trump,目前全宇宙最炙手可熱的大人物,把美國和其他國家搞到雞犬不寧,長期佔據各大頭條頁面。你可能不知道,特朗普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迄今共出版過16本書,且都上了暢銷書的排行榜。其中The Art of the Deal(中文譯名《交易的藝術》)是特朗普最得意的作品,特朗普稱這是他第二喜歡的書,僅次於聖經

這是特朗普寫的第一本書,出版於1987年,是特朗普的第一個事業高峰,正是其最意氣風發的時候,也正是這本書,讓他開始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全書通篇幾乎只用到了四級的通用辭彙,語言簡單,但是自成一體,風格鮮明。相比後面的作品,這本書明顯乾貨更足,包含了特朗普最核心的交易理念。這本書的中文版如下:

02

書中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每天是怎麼進行工作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特普朗11個交易的原則,第三部分則是主要講述他人生軌跡,特別是在成為紐約房地產大佬的過程中對這11個原則應用。


特朗普他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六點早起,在家看報紙。九點準時到公司,每天打50到100個電話,開十多個會,每個會議都會控制在15分鐘完成,很少停下來工作去吃午餐。下午六點半離開公司,在家會繼續通過電話工作,直至深夜。周末也不休息。


如此的一個典型工作狂,對交易的狂熱,把交易看成是他所熱愛的藝術。

I don't do it for the money. I've got enough, much more than I 'll ever need. I do it to do it.Deals are my art form. Other people paint beautifully on canvas or write wonderful poetry. I like making deals, perferably big deals. That's how I get my kicks.


在書中,特朗普他直言不諱,總結他的交易風格是簡單粗暴型的。

My style of deal-making is quit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I aim very high, and then I just keep pushing and pushing and pushing to get what I 'm after. Sometimes I settle for less than I sought, but in most cases I still end up with what I want.


特朗普也是超級好鬥,享受打敗別人的感覺,霸氣側漏。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New York real estate, when you are dealing with some of the sharpest, toughest, and most vicious people in the world. I happen to love to go up against these gays, and I love to beat them.


03


讓我們來看看他所總結出來的11項原則有哪些。

1.Think big

"I like thinking big. I always have. To me it's very simple: if you're going to be thinking anyway, you might as well think big. Most of people think small because most people are afraid of success, afraid of making decision, afraid of winning. And gives people like me a great advantage."

Think Big的訣竅之一是專註(focus)。特朗普說,他在思考的時候就像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精神病患者。

正如許多獲得極大成功的企業家一樣,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力過人,看問題往往是片面的,有時甚至是偏執而瘋狂的。只有偏執狂才會成功,正是這些特性,構成了他不同凡響的成功。


2. Protect the downside and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People think I'm a gambler. I've never gambled in my life……I always go into the deal anticipating the worst. If you plan for the worst--if you can live with the worst--the good will always take care of itself."


如果為承受最壞的結局做好的準備,那麼,好的消息便會接踵而來,理想的結局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3. Maximize the options

"I also protect myself by being flexible. I never get too attached to one deal or one approach...I keep a lot of balls in the air, because most deals fall out, no matter how promising they seem at first."


做一筆生意,我們需要設計至少多個方案以使其成功。因為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即使是最好的計劃。謀而後動,給自己更多的靈活性,而回顧我們的健身創業項目很大原因也是失敗在這上面。


4. Know your market

"I like to think that I have that instinct. That's why I don't hire a lot of number-crunchers, and I don't trust fancy marketing surveys. I do my own surveys and draw my own conclusions."


特朗普在作出一個決定前,先問問每個人的意見,從而得到人們本能的反應。如果要買一塊地,他就要向住在這一地區周圍的人們大廳他們對於學校,犯罪和商店的看法。如果在另一個城市,他就叫輛計程車,總是愛問計程車司機很多問題。不斷問來問去,知道開始對某些事後的某種直覺,這就是他該決定的時候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注重實際調查,切實地了解市場,這是特朗普交易藝術里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5. Use your leverage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possibly do in a deal is seem desperate to make it. That makes the other guy smell blood, and then you're dead."

生意場上,變現的急於求成,孤注一鄭是最糟糕不過的,最有效的方式是用實力做生意,而手段就是最大的實力。手段就是需要,最好的解釋也許是:你所具有的別人想要而沒有的東西。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這樣,因此,手段需要想象力和推銷術。換而言之,你必須讓對方明白,做這筆生意是為了他的利益。


6. Enhance your location

"Perhaps the most misunderstood concept in all of real estate is that the key to success is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First of all, you don't necessarily need the best location. What you need is the best deal."


通過自我增值,即使在逆風局下也能將手中的爛牌打好。


7. Get the word out

You can have the most wonderful product in the world, but if people don』t know about it, it』s not going to be worth much.


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前提,得懂得宣傳出去。同時通過虛張聲勢做宣傳,這是一種真實的誇張,無罪的誇大,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看特朗普這兩年看似瘋狂的舉措和twitter言論,其實背後有著他嚴密的部署和目的。


8. Fight back

"In most cases I'm very easy to get along with. I'm very good to people who are good to me. But when people treat me badly or unfairly or try to take advantage of me, my general attitude, all my life, has been to fight back very hard."

他評價自己是「基本來說,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誰對我好,我也對他們好」。「但是,如果有人對我態度惡劣,或者不公平,甚至想利用我,我的原則就是有力反擊」。他堅信,雖然這一過程可能有風險,可能疏遠某些人,但是「事情到最後都會出現轉機。」


9. Deliver the goods


"You can't con people, at least not for long. You can create excitement, you can do wonderful promotion and get all kinds of press, and you can throw in a little hyperbole. But if you don't deliver the goods, people will eventually catch on."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拋開表面的包裝宣傳,真正持久的是優質和貨真價實的產品。


10. Contain the costs

"I believe in spending what you have to. But I also believe in not spending more than you should."

每節約一塊錢,是增加一塊錢的利潤,而增加一塊錢的銷售,增加的利潤可能不到一毛錢。想盡辦法控制好每一個不必要的成本,這是產生利潤的最重要的來源。


11. Have fun

"Money was never a big motivation for me, except as a way to keep score. The real excitement is playing the game."

無論做什麼,在追求結果的同時,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


04


1988年,在這本書出版的第二年,特朗普作客《奧普拉·溫芙瑞脫口秀》,吐槽美國的外交政策被很多國家佔了便宜,如果他當選總統,他會讓這些國家把所佔的便宜全吐出來。

I don』t know I think died when I tell you I wouldn』t going to lose. I』m never gonna to lose in my life. And if I did decide to do it, I think I』d be inclined, I would say that I would have a hell』lot of chance of winning.

2016年,在上面訪談的28年後,Trump宣布競選,面對聚集在第五大道特朗普大廈大堂里的一群聽眾,他擺出自己的資歷,提到:「我們需要一位寫過《交易的藝術》的領導者。」

這本書,是特朗普三十多年前寫的他從商之訣竅,以及與人談判的原則方法。在競選期間,他甚至提到這本書提到的交易原則基本就是他的競選策略。


大選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場交易。特朗普在一次採訪中稱:「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交易」,他表示,「我做過大交易,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列交易,希望這些交易最終能把我們帶到正確的地方,以便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Dare To Dream,Think Big.


04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這本描述了自己如何虛張聲勢獲得勝利的自傳The Art of the Deal,中國在美國最著名的書《孫子兵法》的英文翻譯,是The Art of War。都是藝術(Art),但兩者的區別,一個是War(戰爭),一個是Deal(交易)。


在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上,凱豐攻擊毛澤東說:你的兵法並不見得高明,無非是靠《三國演義》、《孫子兵法》這兩本書。

1936年10月22日,毛澤東就在《給葉劍英、劉鼎的信》中寫道:「買來的軍事書多不合用,多是戰術技術的,我們要的是戰役指揮與戰略的,請按此標準選買若干。買一部《孫子兵法》來。」

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寫下了著名的《論持久戰》,最終戰勝日本。

如今的中國統帥,年少時在當年毛澤東曾經寫下《論持久戰》的延安,在窯洞了整整住了七年。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遇上特朗普的「America Great Again」和」America First」,中美貿易戰必然是兩國的國運之爭。

這兩種國家最高意志「Art」的對抗,歷史將會說明一切。


特朗普《交易的藝術》第1章—特朗普的王牌;交易的要素--中文版有聲書


特朗普《交易的藝術》中文版有聲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0 06: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