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在朝鮮初期,前往中國的使臣團的隨行譯官們能夠領到80斤(48千克)山參作為經費。在當時,用山參到中國交換絲綢、書籍等,賺取高收益的「譯官貿易」十分盛行。但進入18世紀,山參變得稀有,便被田地種植的家參取代。又隨著提升家參附加值的紅參的發明,朝鮮王室禁止了民間貿易。但開城商人們仍通過走私紅參賺了大錢。走私的紅參還有個別稱叫「潛參」。
▶大韓帝國皇室為了掌控紅參貿易權,一到人蔘收穫季節就會派遣軍隊到開城一帶嚴查潛參。皇室將紅參出口交給了日本三井物產,直到1945年解放,三井物產一直壟斷著韓國的紅參出口。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后,紅參專賣權被移交給了財務部。直到1996年專賣制度廢止,民眾才得以自由製造和銷售紅參。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將紅參歸類為「健康功能食品2級」,2級代表「雖有臨床試驗結果,但效果尚未完全得到科學驗證。」得到食葯處認證的紅參功效源於皂苷成分。據稱具備緩解疲勞、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改善記憶力、抗氧化等功效。韓醫業界稱:「紅參比白參(直接曬乾的人蔘)功效更好的主張難以找到依據,是銷售者通過營銷策略營造的印象。」
▶美國一位知名女性嘻哈歌手在社交媒體(SNS)發布視頻盛讚韓國紅參稱:「吃了韓國紅參,感覺(身體)被完全激活了」,點擊量破100萬次,引發熱議。過去,韓國紅參的主要出口市場是中國和日本,但在2015年上架美國開市客后,隨著K食品熱潮興起,美國人對紅參的喜好程度持續升高。這名歌手自稱每天都喝的紅參飲料對美出口1年間增長了116%。希望擁有200年歷史的紅參貿易能夠因此迎來第2個全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