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大詩人多多,李之儀排第幾?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李啥?
這個有印象不---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卜運算元·相思》
時光流逝,星移斗轉,世界上一切都會改變,唯一不曾改變的是愛情((相當於易經的教導-唯一不變者,變化也)。只有愛情不會老去,只有愛情永遠年輕。當暮色降臨,漁火點點,靜靜的長江之上,總會感受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卜運算元·相思》,自然優美的韻律,在纏綿深情中娓娓而來,讓xx沉浸在古人的愛情相思中不能自拔。
千古名句: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2,菩薩蠻·五雲深處蓬山杳
五雲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枕上挹餘香,春風歸路長。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一陣落花風,雲山千萬重。
千古名句:枕上挹餘香,春風歸路長。
3,謝池春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箇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李之儀作詞雖然有花間詞風,但是沒有那種濃艷,他自己對作詞的要求即「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他的許多詞作深得民歌精華,平白如話又含蓄深沉;一瀉又千轉;飄脫又獨具。
此詞十分淺顯通俗,敘述離別相思,將哀愁留庭前柳,楊柳無情,依依而盡。見不到心上人就想,見到后覺得還是一樣,因馬上又要分別了;頻頻相見又分離,不如長相廝守。於是與楊姝在一起的日子,就成了李之儀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千古名句: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4,浣溪沙
剪水開頭碧玉條。能令江漢客魂銷。只應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緣我老,折來同嗅許誰招。憑將此意問妖嬈。
對詩詞共愛好,對生活共看法,讓李之儀和楊姝心心相印,遂結百年之好。與楊姝在一,是李之儀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柔情楊殊,無微不至關照。李之儀心情逐漸好轉,開始讀書寫作,留下眾多歌頌愛情和田園風光的詩詞歌賦。他還帶楊姝遊歷名川,尋親訪友,情日深固。
多少山盟海誓都逃不過滄海桑田,而李之儀與楊姝的忘年戀,卻超越世俗鴻溝和羈留,與詩人的詩詞流傳至今,為世人稱頌。宋代詩詞傳千秋,他們共同創造的愛情奇迹,像一個美麗的童話,讓後人懷想不已。
5,蝶戀花·萬事都歸一夢了
萬事都歸一夢了。曾向邯鄲,枕上教知道。百歲年光誰得到。其間憂患知多少。
無事且頻開口笑。縱酒狂歌,銷遣閑煩惱。金谷繁華春正好。玉山一任樽前倒。
李之儀一生敬重蘇軾。元佑年間,東坡受到黨爭的迫害,蘇門學士也遭到了朝廷的陳毀。作為和蘇軾交往聯繫密切者,李之儀也屢遭貶謫,甚至身陷囹圄,但其依然不變初衷。在蘇東坡遭貶之時,眾人對其都遠而避之,但李之儀從不避嫌,衷心始終如一。蘇軾被貶后,關山萬里,兩人再也沒有見面,但距離不但沒有沖淡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相反友情更加篤厚。李之儀對蘇軾這位亦師亦友的至交非常想念,常常作詩賦詞解心中之苦悶。
此首詞帶有明顯的看淡一切之心態,詩人回顧自己的一生,百年光陰就那麼流去,不僅感慨生命無常。縱酒狂歌固然好,但舉杯澆愁愁更愁,看到別人的金色的年華,青春正旺,還不如把憂患榮辱棄置一旁,追求自己的所愛所喜、內心平和的笑口常開為好。
千古名句:萬事都歸一夢了。無事且頻開口笑。
6,蝶戀花·為愛梅花如粉面
為愛梅花如粉面。天與工夫,不似人間見。幾度拈來親比看。工夫卻是花枝淺。
覓得歸來臨幾硯。盡日相看,默默情無限。更不嗅時須百遍。分明銷得人腸斷。
男女愛情如清純的美酒,涵香纏綿,讓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李之儀的一生,有幸遇到了兩個奇女子,一個是李之儀的妻子,另一個是絕色美艷的歌妓楊姝,二人和李之儀演繹的美麗愛情成為千古佳話。尤其是後者,在李之儀最為消沉的時候,年輕貌美的楊殊用愛情這人間的最美之甘露,讓一棵行將枯萎的老樹,煥發出鮮嫩的新芽和嬌艷的花朵。由此才開出了千古不朽的詩詞的絢麗之花。
千古名句:為愛梅花如粉面。天與工夫,不似人間見。
這些據說是李之儀最有名的6首詩詞,原來,一切都是愛情結的果。
李之儀(1048—1117) 北宋詞人 。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今屬山東省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元祐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葯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塗。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作為蘇軾和范純仁的弟子,李之儀的政治傾向深受二人的影響。李之儀一生官做得不大,與其耿直的性格有關。1102年,李之儀因得罪權臣蔡京被捕下獄,後來又被除去功名,交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管制。可太平州並不太平,李之儀攜妻子兒女共六人來到這裡后,禍不單行,先是女兒和兒子相繼去世,接著,與他相濡以沫40年的愛妻也撒手人寰!事業受到沉重打擊,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的人生跌落到了谷底。如若不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奇女子出現,他怕是真要早早抱恨離開人世了。這位奇女子,就是當地絕色歌伎楊姝。正是由於與楊姝的相遇相知,到最後的相愛,才成就了李之儀的那首千古名篇,看來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這話一點不假。
周紫芝的詩歌理論與創作均受蘇門作家影響,推崇張耒,認為「本朝樂府當以張文潛為第一」,從李之儀受詩法,講求「先嚴格律然後及句法」, 但其實詩風品味徹底不同。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也能詞,風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寫離人別情:「遊絲飛絮,斜陽煙渚,愁情無數。」給人的感覺是情深意切,景物迷離。堪稱難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淚珠閣定空相覷」一句的用詞尤其巧妙,最後這一問更是催人淚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薩蠻》、《謁金門》、《卜運算元》等都是佳作。著有《太倉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詩話》一卷、《竹坡詞》三卷。存詞150首。
踏莎行
周紫芝〔宋代〕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緗桃雨後燕支薄。眼前先自許多愁,斜陽更在春池閣。
夢裡新歡,年時舊約。日長院靜空簾幕。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著。
好事近(海棠)
周紫芝〔宋代〕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誰染玉肌豐臉,做燕支顏色。
送春風雨最無情,吹殘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喚小鬟催拍。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
周紫芝〔宋代〕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晴香暗與風微度。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何時卻向君家去。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鷓鴣天
周紫芝〔宋代〕
終日看山不厭山。尋思百計不如閑。何時得到重陽日,醉把茱萸仔細看。
欹醉帽,倚雕闌。偶然攜酒卻成歡。籬邊黃菊關心事,觸誤愁人到酒邊。
次韻韋深道獨樂堂十絕
周紫芝
其二
人生一蠟屐 千古一草堂 得失了自判 較然不須量
元素僻在草野羣盜縱橫久不得問新作鼎來喜次其韻三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兵氣纒滄海,斜陽入暮林。
魂傷春落絮,淚濕晚啼禽。
只有衣成結,渾無髪受簪。
殘生已飄泊,老日更侵尋。
其二
五言律詩
自失雲橋路,空傷煙樹林。
天驕猶射月,青犢未成禽。
尚怯矛頭米,空橫柱後簪。
春光無賴好,花落共誰尋。
其三
五言律詩
近聞君隱處,茅屋帶平林。
但可占鳴犢,誰能黜展禽。
書應藂浄幾,塵已暗橫簪。
杖策終隨子,雲山上百尋。
同仲共兄弟訪趙行可行可置酒二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倚杖山頭寺,維舟柳下堤。
莫催金騕褭,且醉玉東西。
亂後兵猶滿,風驚鳥未棲。
看君飛動意,兩目在鯨鯢。
其二
五言律詩
坐客三珠秀,王孫玉樹高。
酒寧關爾軰,山合對吾曹。
遊子家何定,將軍戰未鏖。
相逢莫相失,羣盜正如毛。
毅師以次卿詩編見示以二詩還之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雲錦當年事,傷心不忍思。
江寒收骨後,山晚斷魂時。
直節君何恨,天心我獨疑。
老懷無處著,更復把君詩。
其二
五言律詩
人物忽掃地,風流誰復知。
子猷心愛竹,摩詰少能詩。
疇昔山林意,殘年喪亂悲。
明珠在滄海,好句莫多遺。
山中避盜後十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喪亂今猶爾,安危了未分。
叛羌初射月,羣盜忽如雲。
妙略歸諸將,深憂軫聖君。
灞陵逢醉尉,應有故將軍。
其二
五言律詩
避地今猶雪,移家春復深。
豈無花到眼,可奈鳥驚心。
茶動容時摘,蘭香得細尋。
山中有幽事,青犢未成禽。
其三
五言律詩
浩蕩奔流急,倉黃突騎來。
擁旌方滿目,縱炬巳成灰。
去踏青山道,歸看白骨堆。
須煩郭中令,一爲洗胡⑴埃。
⑴ 原作氛,據徐本改
其四
五言律詩
橫道俱蛇豕,親交信絕疏。
別來應隔歲,亂定始收書。
轉徙移家後,存亡雪涕餘。
微生一螻蟻,播越念皇輿。
其五
五言律詩
夜燧餘三月,新愁有百端。
驚魂頻雨泣,枵腹任風餐。
射雉山居險,薫狐穴處難。
胡⑴來猶可爾,寇至不勝殘。
⑴ 原作敵,據徐本改
其六
五言律詩
黯慘春歸日,荒涼賊後村。
鼓猶聞去寨,火未息平原。
不恨室廬盡,重欣老稚存。
此方惟是姥,亦復飯王孫。
其七
五言律詩
今日報賊去,下山猶復遲。
羣兒收淚笑,老眼顧人疑。
夢入鄉關屢,魂應軀幹離。
一春三避賊,十事九成悲。
其八
五言律詩
翠巘幾曲折,往來三數家。
搗皮催作紙,擁焙看烘茶。
山盡始見日,溪晴時露沙。
武陵知便是,隔岸有桃花。
其九
五言律詩
賊去方燒縣,兵來復打城。
艱難唯有骨,生死兩無情。
欲住家何有,謀歸計未成。
人言李御史,滿腹是精神。
其十
五言律詩
可怪子劉子,全家肯見存。
長分夜雨榻,復共草堂樽。
磊落吾何取,笑言君益溫。
它時此心在,結草報深恩。
寓舍雜題三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久作乘風去,重尋聽雨眠。
更無輕絮落,又見小荷圓。
芍藥何人種,茂葵一笑妍。
亂離歸未得,且復此經年。
其二
五言律詩
老去(諸本作向)書中得,心因病後衰。
棲棲身是夢,種種鬢成絲。
鳥自知時節,人猶說亂離。
倚樓天萬里,無地置吾錐。
其三
五言律詩
客路猶飄泊,江山未定居。
賣刀安得犢,彈鋏竟無魚。
一飽非難事,平生不願餘。
但能休旅枕,便可稅征車。
水龍吟(題夢雲軒)
周紫芝周紫芝〔宋代〕
楚山千疊浮空,楚雲只在巫山住。鸞飛鳳舞,當時空記,夢中奇語。曉日曈日龍,夕陽零亂,裊紅縈素。問如今依舊,霏霏冉冉,知他為、誰朝暮。
玉佩煙鬟飛動,炯星眸、人間相遇。嫣然一笑,陽城下蔡,盡成驚顧。蕙帳春濃,蘭衾日暖,未成行雨。但丁寧莫似,陽台夢斷,又隨風去。
驀山溪
周紫芝〔宋代〕
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嬌小正笄年,每當筵、愁歌怕舞。
水亭煙樹,春去已無蹤,桃源路。知何處。往事如風絮。
如今聞道,誤剪香雲縷,閑系小烏紗,更無心、淺勻深注。
三山路杳,終不是人間,知誰與。吹簫女。共駕青鸞去。
踏莎行
周紫芝〔宋代〕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緗桃雨後燕支薄。眼前先自許多愁,斜陽更在春池閣。
夢裡新歡,年時舊約。日長院靜空簾幕。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著。
好事近(海棠)
周紫芝〔宋代〕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誰染玉肌豐臉,做燕支顏色。
送春風雨最無情,吹殘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喚小鬟催拍。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
周紫芝〔宋代〕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晴香暗與風微度。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何時卻向君家去。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鷓鴣天
周紫芝元素僻在草野羣盜縱橫久不得問新作鼎來喜次其韻三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五言律詩
兵氣纒滄海,斜陽入暮林。
魂傷春落絮,淚濕晚啼禽。
只有衣成結,渾無髪受簪。
殘生已飄泊,老日更侵尋。
其二
五言律詩
自失雲橋路,空傷煙樹林。
天驕猶射月,青犢未成禽。
尚怯矛頭米,空橫柱後簪。
春光無賴好,花落共誰尋。
其三
五言律詩
近聞君隱處,茅屋帶平林。
但可占鳴犢,誰能黜展禽。
書應藂浄幾,塵已暗橫簪。
杖策終隨子,雲山上百尋。
同仲共兄弟訪趙行可行可置酒二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倚杖山頭寺,維舟柳下堤。
莫催金騕褭,且醉玉東西。
亂後兵猶滿,風驚鳥未棲。
看君飛動意,兩目在鯨鯢。
其二
五言律詩
坐客三珠秀,王孫玉樹高。
酒寧關爾軰,山合對吾曹。
遊子家何定,將軍戰未鏖。
相逢莫相失,羣盜正如毛。
毅師以次卿詩編見示以二詩還之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雲錦當年事,傷心不忍思。
江寒收骨後,山晚斷魂時。
直節君何恨,天心我獨疑。
老懷無處著,更復把君詩。
其二
五言律詩
人物忽掃地,風流誰復知。
子猷心愛竹,摩詰少能詩。
疇昔山林意,殘年喪亂悲。
明珠在滄海,好句莫多遺。
山中避盜後十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喪亂今猶爾,安危了未分。
叛羌初射月,羣盜忽如雲。
妙略歸諸將,深憂軫聖君。
灞陵逢醉尉,應有故將軍。
其二
五言律詩
避地今猶雪,移家春復深。
豈無花到眼,可奈鳥驚心。
茶動容時摘,蘭香得細尋。
山中有幽事,青犢未成禽。
其三
五言律詩
浩蕩奔流急,倉黃突騎來。
擁旌方滿目,縱炬巳成灰。
去踏青山道,歸看白骨堆。
須煩郭中令,一爲洗胡⑴埃。
⑴ 原作氛,據徐本改
其四
五言律詩
橫道俱蛇豕,親交信絕疏。
別來應隔歲,亂定始收書。
轉徙移家後,存亡雪涕餘。
微生一螻蟻,播越念皇輿。
其五
五言律詩
夜燧餘三月,新愁有百端。
驚魂頻雨泣,枵腹任風餐。
射雉山居險,薫狐穴處難。
胡⑴來猶可爾,寇至不勝殘。
⑴ 原作敵,據徐本改
其六
五言律詩
黯慘春歸日,荒涼賊後村。
鼓猶聞去寨,火未息平原。
不恨室廬盡,重欣老稚存。
此方惟是姥,亦復飯王孫。
其七
五言律詩
今日報賊去,下山猶復遲。
羣兒收淚笑,老眼顧人疑。
夢入鄉關屢,魂應軀幹離。
一春三避賊,十事九成悲。
其八
五言律詩
翠巘幾曲折,往來三數家。
搗皮催作紙,擁焙看烘茶。
山盡始見日,溪晴時露沙。
武陵知便是,隔岸有桃花。
其九
五言律詩
賊去方燒縣,兵來復打城。
艱難唯有骨,生死兩無情。
欲住家何有,謀歸計未成。
人言李御史,滿腹是精神。
其十
五言律詩
可怪子劉子,全家肯見存。
長分夜雨榻,復共草堂樽。
磊落吾何取,笑言君益溫。
它時此心在,結草報深恩。
寓舍雜題三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詩
久作乘風去,重尋聽雨眠。
更無輕絮落,又見小荷圓。
芍藥何人種,茂葵一笑妍。
亂離歸未得,且復此經年。
其二
五言律詩
老去(諸本作向)書中得,心因病後衰。
棲棲身是夢,種種鬢成絲。
鳥自知時節,人猶說亂離。
倚樓天萬里,無地置吾錐。
其三
五言律詩
客路猶飄泊,江山未定居。
賣刀安得犢,彈鋏竟無魚。
一飽非難事,平生不願餘。
但能休旅枕,便可稅征車。
次韻韋深道獨樂堂十絕 其四
周紫芝〔宋代〕
達人信死生,過眼閱暖冷。
了知夢境中,此味獨差永。
水龍吟(題夢雲軒)
周紫芝周紫芝〔宋代〕
楚山千疊浮空,楚雲只在巫山住。鸞飛鳳舞,當時空記,夢中奇語。曉日曈日龍,夕陽零亂,裊紅縈素。問如今依舊,霏霏冉冉,知他為、誰朝暮。
玉佩煙鬟飛動,炯星眸、人間相遇。嫣然一笑,陽城下蔡,盡成驚顧。蕙帳春濃,蘭衾日暖,未成行雨。但丁寧莫似,陽台夢斷,又隨風去。
驀山溪
周紫芝周紫芝〔宋代〕
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嬌小正笄年,每當筵、愁歌怕舞。水亭煙樹,春去已無蹤,桃源路。知何處。往事如風絮。
如今聞道,誤剪香雲縷,閑系小烏紗,更無心、淺勻深注。三山路杳,終不是人間,知誰與。吹簫女。共駕青鸞去。
周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屬安徽)人。少時家貧,勤學不輟,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歷官樞密院編修,紹興十七年(1147年)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為政簡靜,晚年隱居九江廬山。諛頌秦檜父子,為時論所嘲。約卒於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從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來甚密。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其詩在南宋之初特為傑出,無豫章生硬之弊,亦無江湖末派酸饀之習。」《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十六集部四云:「凡樂府詩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過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諛頌秦檜父子者,連篇累牘,殆於日暮途遠,倒行逆施。其詩在南渡之初,則特為秀出,足以繼眉山之後塵,伯仲於石湖(范成大)劍南(陸遊)也。」
其早年生活於社會下層,又目睹靖康戰亂,飽嘗流離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間疾苦與國家興亡的紀實詩篇。更多的詩則是描寫隱居閑適生活以及交遊唱和,周紫芝的詞早年學習晏幾道,清麗婉曲。後期刊除穠麗,自為一格。著有《太倉稊米集》70卷,取黃庭堅「文章直是太倉一稊米耳」之語名集,今存明抄本、《四庫全書》本。其子周栞又於乾道間單獨刊行《竹坡詞》3卷傳世,今存明毛晉汲古閣刊本、《四庫全書》本、知不足齋本。又著有《竹坡詩話》1卷(《皕宋樓藏書志》稱宋刊本作3卷),今存《百川學海》本、《津逮秘書》本、何文煥輯《歷代詩話》本。

啟功 周紫芝句
周紫芝(1082年-1155年),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學家。 周紫芝兩赴禮部試,不第。 紹興十二年(1142年),周紫芝才開始做官,其年已六十一,賜同學究出身,監禮兵部架閣。歷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兼實錄院檢討。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出知興國軍。秩滿,奉祠(宋代五品以上官員,年老不能任事或退休,多被任為宮觀使等官,實無職事,只領俸祿,稱為「奉祠」)居廬山。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年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