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隱形記

作者:change?  於 2025-2-25 00: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



May include: Black ink illustration of a teapot with steam rising from the spout, a teacup, and three butterflies on a white background. The text '茶香滿屋' is written in black ink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mage. The text translates to 'Tea fragrance fills the house'.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此詩(<隱形記>)為標誌,羅青成為把後現代主義詩歌及其藝術觀念植入台灣本土及漢語詩歌的第一

隱形記

我站在這裡看你,你不看我
我站在那裡看你,你不看我
我耐心站在所有的角度所有的空間
看你——你都不看我

只有你才能看得到我,而你不看
你不看我,是因為所有的人都看不到我
所有的人都看不到我,是因為
你不看我

你不看我,我就不存在
我不存在,哼!那你也就別想存在
你我都不存在了,嘿嘿,那所有的人也都……
無法存在

可是,可是即使一切的一切
都瀕臨不存在的危險
你還是不在乎的不看我
不看看我

於是,我只好乖乖的站在這裡站在那裡
站在一切的內里,看你看你
我只好把你看成一切,把一切都看成你
我只好把你的一切都看成,我自己


The Invisible Man

I stand here and look at you; you don't look at me
I stand there and look at you; you still don't look at me
I patiently stand in all the corners, in all the spaces
Looking at you--- you never look at me

Only you can see me, but you don't even look
You don't look at me because no one can see me
No one can see me because
You don't look at me

You don't look at me, therefore I don't exist
I don't exist, then you don't exist either, so there
Neither you nor I exist, well then, no one...
no way to exist

Yet, just suppose everything in everything
Approaches the danger of not existing
Would you still not give a damn about looking at me
About taking a look at me

If so then I might as well stand here quietly, or stand there
Stand in all the interiors, looking at you
I might as well look at you and see you as everything, see everything as you
I might as well look at you and at everything, seeing it all as me

(1971)  

Translated by Joseph R. Allen

周文龍(Joseph R. Allen)帶領學生參訪臺北 | 周文龍教授(Joseph R. Allen)返校,帶領史丹… | Flickr

風格與評價

羅青第一本詩集的主題詩〈吃西瓜的六種方法〉,第一行卻從「第五種 西瓜的血統」寫起,讓讀者遍尋不著「第六種」吃法。蕭蕭認為,這是讓讀者參與,也戲弄讀者的後現代手法。羅青則以「四度空間」詩社為例,指出1960年以後出生的這一代詩人,成長於相當資訊化了的后工業社會,作品洋溢後現代主義氣息。羅青的後現代主義論述,以《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一書最為知名,該書結合莫道夫〈後現代主義繪畫〉與李歐塔〈後現代狀況:有關知識之研究報告〉兩篇譯文,提出〈導言:後現代主義研究綱要〉、〈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等觀察。呂正惠則認為羅青罔顧西方後現代主義出現的歷史脈絡,是帶有進化論觀點的譯介,以及對鄉土文學的批評。

羅青哲籍貫湖南湘潭,1949年因國共內戰,隨其父母來台灣。他是家中長子,下有一妹羅霈穎,一弟羅志堅。

因其父親與書畫家交好,羅青哲於13歲起,隨溥心畬習北宗山水,16歲時隨任博悟習南宗潑墨。因為閱讀朱生豪先生所譯之莎士比亞全集,生起興趣,考取輔仁大學英文系。1972年出國留學,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回國后,曾任職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美術系所及翻研所教授,併兼任中國語言文化中心主任。

於輔仁大學期間,開始創作現代詩,1969年開始發表新詩、散文,197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吃西瓜的方法》。余光中在〈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讀後〉一文中,稱讚羅青的詩作為「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開始在文壇展露頭角。

1974年獲頒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1975年與朋友創立草根詩社,出版《草根》詩刊。1988年的《錄影詩學》嘗試將電影的技巧,融入詩的結構中,被林燿德視為文壇「前衛海域的旗艦」。1996年獲鹿特丹國際詩獎。

羅青哲的水墨繪畫也獲得藝壇重視,1973年,於西雅圖第一國家銀行展覽廳,首次展出個展。此後在國內外各藝術中心,多次舉辦展覽。1987年獲《雄獅美術雙年展》大獎,2004年獲得第四屆《米蘭國際藝術節》藝術家獎。


羅青哲(1948年—),筆名羅青,生於山東青島,台灣現代詩人及書畫家,在新詩與繪畫方面有很高的聲譽。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為已故藝人羅霈穎之哥哥。羅青,祖籍湖南湘潭,1948年出生於青島。台北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著有詩集《錄影詩學》及詩論集《詩人之燈》等多部。  

水稻之歌  隱形記 

「文人畫首重『畫外之意』,其中有象徵、有寄託,這與詩家求『言外之意』的精神相吻合。」—— 羅青

作品
  • 請立刻閉上一隻眼睛
  • 關於女人的比喻方法
  • 臨池偶得
  • 你早就知道
  • 柯多巴
  • 與哥倫布們論地理大發現
  • 論杜甫如何受羅青影響
  • 這世界不適合我們
  • 我拒絕對秋天發表評論
詩集
  • 《吃西瓜的六種方法》
  • 《神州豪俠傳》
  • 《捉賊記》
  • 《水稻之歌》
  • 《錄影詩學》
  • 《少年阿田恩仇錄》
  • 《一本火柴盒》
畫集
  • 《不明飛行物來了》
  • 《螢火蟲》
  • 《我發明了一種葯》
  • 《羅青畫集》
  • 《羅青書畫三十年》
  • 《鋼鐵山水》
  • 《鐵網皴法》
文集
  • 《七葉樹》
  • 《羅青散文集》
  •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
  • 《詩的照明彈》
  • 《詩的風向球》
  • 《詩人之燈》
  • 《詩人之橋》
  • 《詩魂貫古今──荷馬史詩研究》
  •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
  • 《羅青看電影》
  • 《畫外笛聲揚:絕妙好畫之一》
  • 《紙上清香飄:絕妙好畫之二》
  • 《情深筆墨靈:絕妙好畫之三》

歌曲:

《答案》作詞 羅青 作曲 李泰祥 齊豫演唱 《星》作詞 羅青 作曲 李泰祥 葉倩文演唱 《長短調》作詞 羅青 作曲 鄭文彬 金韻獎 《生日歌》作詞 羅青 作曲 楊弦
新詩集
  • 《吃西瓜的方法》(修訂本) 台北,麥田出版社, 民國 94年。
  • 《一本火柴盒》 台北,民生報出版社, 民國 89年。
  • 《少年阿田恩仇錄》 台北,民生報出版社, 民國 85年。
  • 《錄影詩學》 台北,書林出版社, 民國 77年。
  • 《水稻之歌》 台北,大地出版社, 民國 70年。
  • 《隱形藝術家》(詩 / 攝影集) 台北,崇偉出版社, 民國 67年。
  • 《捉賊記》 台北,洪範出版社, 民國 66年。
  • 《神州豪俠傳》 台北,武陵出版社, 民國 64年。
  • 《吃西瓜的方法》 台北,幼獅書店出版社, 民國61 年。
羅青譯詩集
  • 《單飛集. 羅青選譯解說》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 民國 91年。

Guide to Capturing A Plum Blossom,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Mercury House, San Francisco,1995。

  • 《詩人之橋》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 民國 78年。
散文集
  • 《詩眼照天涯: 招牌篇》(散文/攝影集)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民國 92年。
  • 《詩眼照天涯: 窗戶篇》(散文/攝影集)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民國 92年。
  • 《詩眼照天涯: 綠樹篇》(散文/攝影集)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民國 92年。
  • 《詩眼照天涯: 雕像篇》(散文/攝影集)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民國 92年。
  • 《詩眼照天涯: 動物篇》(散文/攝影集)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民國 92年。
  • 《七葉樹》 台北,五四齣版社, 民國 78年。
  • 《羅青散文集》 台北,洪範出版社, 民國 65年。
詩論集
  • 《詩的風向球》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 92年。
  • 《詩的照明彈》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 83年。
  • 《詩人之燈》 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民國 77年。
  • 《荷馬史詩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 民國 73年。
  • 《從徐志摩到光中》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 67年。
書畫集
  • 第1集《羅青畫集》(郭繼生編)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局滄海美術叢刊,1990年)
  • 第2集《羅青書畫三十年展》 (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3年)
  • 第3集《鋼鐵山水。大寫白字》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局滄海美術叢刊,1995年)
  • 第4集《鐵網皴法。臉譜書法》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局滄海美術叢刊,1997年)
  • 第5集《方寸千里---小品繪畫書法選》 (台北:真賞出版社,2000年)
  • 第6集《羅青的世界》 (上海:太陽虹畫廊出版,2005年)
  • 第7集《繪畫記號學三部曲》 (上海: 太陽虹畫廊出版,2006年)
  • 第8集《羅青六十回顧展》 (上海: 太陽虹畫廊出版,2008年)
  • 第9集《GOEDHUIS: LO CH'ING》(英文本) (New York: Goedhuis Contemporary, 2008)
  • 第10集《一 「人」文化大革命:首部曲「山水反革命」》 (台北: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0年)
  • 第11集《小景大宇宙: 羅青抒情繪畫小品選》 (上海:德佳藝術空間出版,2010年)
  • 第12集《小品大境界》 (台北: 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1年)
  • 第13集《非常羅漢》 (台北: 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1年)
  • 第14集《芸窗密境: 羅青抒情繪畫小品選》 (上海:德佳藝術空間出版,2012年)
  • 第15集《熊貓之歌畫集》 (台北: 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2年)
新詩書畫集
  • 第1集《不明飛行物來了》新詩書畫集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 第2集《螢火蟲》新詩書畫集 (台北:台灣省政府台灣書店出版,1987年)
  • 第3集《我發明了一種葯》新詩書畫集 (台北: 親親文化事業出版,1988年)
  • 第4集《少年阿田恩仇錄》新詩書畫集 (台北: 民生報社出版,1996年)
  • 第5集《一本火柴盒》新詩書畫集 (台北:民生報社出版,1999年)
  • 第6集《驚醒一條潛龍》(中德對照本) (台北:真賞出版社,2002年)
  • 第7集《螢火蟲》新詩書畫集 (台北:民生報社出版,2003年)
陶瓷書畫集
  • 第1集《羅青陶瓷畫:非常羅漢》 (台北: 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1年)
  • 第2集《羅青陶瓷畫:熊貓之歌》 (台北: 九十九度藝術公司出版,2012年)
參考資料
  1. ^ 余, 光中. 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 讀後. 幼獅文藝. 1973-04, 37 (4): 11.
  2. ^ 林, 燿德. 前衛海域的旗艦:有關羅青及其《錄影詩學》. 文藝月刊: 52-62.
  3. ^ 蕭, 芳珊. 羅青詩藝研究.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2010: 18.
  4. ^ 蕭, 蕭. 後現代主義的台灣論述:羅青論. 國文學志: 105-128.
  5. ^ 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 文鏡文化公司. 1986.
  6. ^ 陳佳琦,〈第二章 早期後現代主義的出現與《台北評論》〉,《反對現實主義與台灣早期後現代論述的生成:以羅青、蔡源煌、林燿德為中心》,台南:成大台文系博士論文,頁31。
  7. ^ 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 人間. : 341–37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06: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