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雨夜
潘飛聲
天涯聽雨無人夜,點滴分明。
點滴分明。
不是家園一樣聲。
鄉心拚被風吹碎,夢又難成。
夢又難成。
驀憶家園一樣情。
浪淘沙·酒後感秋
潘飛聲
一曲倚銅琶。
濁酒能賒。
醉來才卷綠窗紗。
不聽秋聲吹落葉,忘卻天涯。
琴劍負年華。
鬢影空嗟。
思量佳節近黃花。
海燕別人何處去,一樣無家。
詩筆雄麗,時有奇氣,廣東美術史上關健人物,與羅癭公、曾剛甫、黃晦聞、黃公度、胡展堂並稱為「近代嶺南六大家」。
潘飛聲(1858-1934) 字劍士,號蘭史。番禺(今廣州)人。清貢生。早年隨洪鈞出使德國,入柏林大學講授中國語言文學。歸國,保舉知縣,改授國子監典籍,薦舉經濟特科,皆不就。寓居香港,為報刊撰稿。入民國,寓居滬上。詩文詞並工,為南社社員,與高旭、俞鍔、傅專並稱"南社四劍"。其詩清響可聽,雄秀並具。詞極婀娜之致。有《說劍堂集》、《在山泉詩話》。詞在集中,名《海山詞》、《花語詞》、《珠江低唱長相思詞》。
潘先生十九世紀就官派出國教中文,回國給官不做,寓居香港,專業寫文章泡妞,詩寫得真好,直白不肉麻,情深處處,恐非做戲,也解釋他在國外時思鄉的部分根源。
看了這些詩詞,大家再讀那些大而化之的歷史教科書就會三觀盡昏,跟這位先生同時的鄭觀應還寫了一本已成經典的 <盛世危言> , 人家說的明明白白是盛世,清末是第一次改革開放,而且那時疆土社會經濟(規模還是世界老大)都跟世界接軌是開通的狀態。所以了解實情還是要看個人寫的文史紀錄和感受更真實而不教條和反現實自我愚弄。
當然盛世轉亂世也是歷史小妞一甩媚眼兒的工夫都不到。
一剪梅·斯布列河春泛 · 潘飛聲
日煖河干殘雪消。
新綠悠悠。
浸滿闌橋。
有人橋下駐蘭橈。
照影驚鴻,個個纖腰。
絕代蠻娘花外招。
一曲洋歌,水遠雲飄。
待儂低和按紅簫。
吹出羈愁,盪入春潮。
碧桃春·夏鱗湖在柏林西數里。松山低環,綠水如鏡,細腰佳人,夏日多遊冶於此 · 潘飛聲
山眉輕抹一奩煙。
湖平花滿天。
羅裙香影漾紅船。
凌波人是仙。
風絮外,醉魂邊。
層樓鐙又然。
畫筵歌舞系歸舷。
鴛鴦眠不眠。
高陽台·戊子元夜酒座中贈洋妓安那 · 潘飛聲
鐙市沽春,冰街踏月,天涯又度元宵。
花外才風,雲萍一樣飄蕭。
蠻娘眉黛能傳語,捧瑤觴、勸洗無憀。
盡孤他、悄掩晶屏,銀燭偷燒。
頻年遊客傷春懶,算銷磨琴劍,鸞鏡都拋。
收拾狂名,題詞休按紅簫。
分明一刻還疑夢,只襟痕、薄酒難消。
記閒緣、萬一重來,留認鮫綃。
買陂塘·何蘧盦書來,謂移居荔灣,築館池荷之上。屬為制詞,預題廊壁。余倦遊海外,久軫鄉情,一片歸心,已在菱香芰影中矣 · 潘飛聲
買陂塘、綠荷添種,平鋪淺淺明鏡。
隔花新築玻璃館,簾卷碧雲千頃。
鷗未醒。
聽兩岸蟬聲,吹墮斜陽暝。
赤闌獨憑。
喚點燭調箏,焚香展畫,花外有人應。
灣頭好,幾處紅芳翠凈。
年時曾共遊興。
西風吹老菰浦葉,遮斷江湖塵影。
秋枕冷。
可憶我連宵,夢落橫塘艇。
煩君且等。
約再熟離支,荷衣歸換,詩教玉奴詠。
買陂塘·女郎有字鶯麗姒者,屢訂五湖之約。賦此寵之 · 潘飛聲
鐵闌橋、夜深風雪,忍寒相待如許。
天涯久悔狂游倦,那肯更沾風絮。
憑聽取。
也未要酬珠,事事依分付。
幾番暗訴。
願海角追隨,靈心俠骨,冷煖仗郎護。
傷心事,我正風塵羈旅。
萍蹤飄泊無據。
柏陵花月非儂宅,剩可五湖歸去。
卿莫誤。
祝恨海填平,奇福天應與。
相憐最苦。
怕未老樊川,尋春較晚,佳約又遲汝。
巫山一段雲 · 潘飛聲
省識仙模樣,芳齡問破瓜。
可憐生小是貧家。
多愁看落花。
今夜酒醒何處。
默默眉梢無語。
歡場轉眼又相思。
春情休更痴。
陽台夢 · 潘飛聲
綉鴛鴦線停金剪。
蓮靴怯踏桃花軟。
錦巢清冷不成棲,忍深杯私勸。
銷魂禁未得,休被鸚哥偷眼。
落紅如雨送香車,最苦春宵短。
鵲橋仙·夜悄有憶 · 潘飛聲
羅雲弄巧,銀河瀉恨,樓外露零金鳳。
花陰孤悄掩屏山,算可有、佳期入夢。
丁香空結,海棠未嫁,還怕鶯欺蝶弄。
相思同此柏城寒,定憶我、鸞衾獨擁。
傷情怨·德意志柏林城泉甘土沃,花事極盛。四月紫丁香、八月秋海棠,人家園林,隨地皆是。遊覽所及,寫以小詞。又以見羈人幽緒,隨感而傷也 · 潘飛聲
春寒香信尚怯。
已有花如雪。
紫玉填街,亂沾裙百摺。
交枝未忍暗折。
謾替與、羅襟偷綴。
要等相思,纖纖穿作結(右詠丁香)。
卜運算元 · 潘飛聲
無語向東牆,脈脈檀心逗。
夜悄風寒蝶懶棲,禁得秋僝僽。
顏色妒佳人,命似佳人否。
慰汝相思替汝愁,花下銷魂久(右詠海棠)。
聲聲慢·九月六日承伯純吏部招同姚子梁太守、陶矩林司馬、桂竹君秋曹集沙蘿浦綠雪樓 · 潘飛聲
闌腰過酒,簾額遮香,窗開八面瓏玲。
節近重陽,樓高飛上秋聲。
無多幾株松竹,綠陰撩亂新晴。
題襟好,算征塵暫洗,詩思難清(諸公索觀近作。)。
海上青琴自撫,問知音何處,淪落狂名。
今夕尊前,匆匆莫忘(去)鷗盟。
燕台約尋伴侶,慰金門、索米伶俜(諸公約余兩載后入都相見。)。
還有待,掛歸帆、同醉海溟。
蝶戀花·送綺雲字女史歸倫敦,酒闌復歌此調 · 潘飛聲
樓外斜陽紅一線。
怕看香車,不把湘簾卷。
草草離筵花下款。
多情許握黃金釧。
恨別江郎腸慣斷。
海角蓬飄,甚日重相見。
莫惜深杯珍重勸。
醉中禁得天涯遠。
台城路·楊椒翁寄秋岩宴坐圖屬題。余滯留海國,憶友懷鄉,於翁則尤戀戀,故多為傷別之言。而末語又以堅他年棲岩之約,慰翁獨坐時惆悵也 · 潘飛聲
兩年夢想添茅老,披圖又增離緒。
鶴渚橋頭,凰岡渡口,記得萬松甚處。
蕉衫竹麈。
愛坐滿溪雲,悄然無語。
一片吟情,秋聲吹過隔林樹。
當年墜歡未拾,花田觴別路,猶剩飛絮。
江上琴孤,花前畫冷,怕見峰眉愁聚。
天涯倦旅。
問甚日歸來,再圓鷗侶。
添我圖中,石岩同話雨。
訴衷情·聽媚雅女士洋琴 · 潘飛聲
樓迥人靜。
移玉鏡。
照銀櫳。
琴語定。
簾影月朦朧。
芳思許誰同。
丁東。
隔花彈亂紅。
一痕風。
搗練子·與嬉嬋女士游高列林。林有酒樓,臨夏菲利河,極煙波之勝· 潘飛聲
河上路,翠浮空。
萬點蘋花逐軟風。
縹緲樓台如畫里,捲簾秋水照驚鴻。
高陽台·蕪亞陂女子越梨思所居第五樓,鏡屏琴幾,位置如畫。檻外綠鸚鵡能學語喚人。余兩宿其中,綉榻明鐙,曾照客夢,而夢中思夢,轉難為懷。題此詞疥其壁,亦足見迴腸盪魄時矣 · 潘飛聲
簾卷花痕,屏開雪影,有人樓外偷憑。
密語些些,等閒忘了深更。
娉婷心似纖纖月,照閒愁、又照閒情。
慰飄零。
細酌銀瓶,細攏銀箏。
年來孤閣聽秋雨,問綺懷誰訴,冷枕寒鐙。
一夕溫存,消他暖慰吳綾。
鸚哥解喚傷春客,護梨魂、曉夢休驚。
記香盟。
如此分明,如此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