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G. 威爾斯未來事物的形狀11. 廢除戰爭的衝動:國際聯盟為何未能平定世界在我們完全告別那個悲觀而徒勞的理想主義者伍德羅·威爾遜之前,我們將提請學生注意他失敗的根本因素。他性格上的缺陷不應使我們忽視他不可能實現的抱負。他狹隘的自私自利、對同盟國的懲罰性待遇等等,只是強調了一個不利因素,而這種不利因素對當時任何國際聯盟的成立都是致命的。當時,人們對世界體系的運作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沒有意識形態來支持它。世界國家,現代國家,仍然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還沒有經過徹底的制定,國際聯盟是最倉促的即興創作。它需要德溫特及其同事的終身策劃,我們將很快對此進行描述;需要社會心理學科學的巨大發展和應用,才能用中央控制取代主權國家的混亂局面。威爾遜認為他可以和一些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寫出一份人類團結的處方。他絲毫沒有意識到擺在他面前的任務有多麼龐大、錯綜複雜、親密無間、意義深遠。他試圖修補他那個時代過時的制度,並把它當作一種新制度。他沒有夢想過貨幣重建、在全世界徹底推行社會主義的必要性以及教育的徹底革命,才能建立人類的和平與安全。然而,儘管他心胸狹隘、盲目無知,但他似乎已經走在了那個時代的普遍思想的前面。這個不成熟和無效的聯盟對實現世界和平是一種阻礙,而不是幫助。它阻礙了人們自由思考問題的本質。例如,由善意人士組成的英國國際聯盟就成立了,以支持它,並抵制而不是幫助對其章程和運作的任何有效批評。他們會說,這「總比沒有好」,而錯誤的開始比沒有好得多。在戰後的十年裡,人們普遍認為世界政治的積極建設性思想非常少。只有當國際聯盟的不足已經無可爭議時,人們才開始重新開始被拋棄的世界統一探索。十幾年後,現代國家運動仍然只是在粗略地嘗試尋找一套全面的自由進步努力的一般公式時才有所預兆。和平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其他各種「主義者」對人類的不滿進行了片面而混亂的表達,他們仍然需要團結起來,相互理解和合作。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浪費在了模糊的爭吵、相互猜疑和瑣碎而片面的嘗試上。直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上才出現了大量的現代國家宣傳和教育。
H. G. 威爾斯
未來形勢
12. 凡爾賽條約后「金融」和社會士氣的崩潰
我們已經指出,世界大戰規模空前、破壞性巨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世界鋼鐵工業相對於人類政治和社會觀念的過度發展。但在「戰後」的第一個十年,其他不成比例的發展壓力開始在我們這個鬆散聯繫的人類群體的其他各種薄弱環節上顯現出來。從經濟角度來看,戰爭是對過剩生產的劇烈消耗,而人類沒有其他方法來分配和消費這些過剩生產。但是,戰爭的必要性,尤其是對國際貿易的干擾,促使許多此前只生產原材料或未加工材料的欠發達地區建立工廠和加工工序,大大增加了全世界生產設備的總數量,一旦開放的戰爭熔爐不再燃燒剩餘物資,使數百萬人無法進入勞動力市場,這一事實就變得越來越令人難以忍受。儘管人們無休止地談論裁軍,但戰後戰爭準備仍在繼續,這並沒有造成足夠的人員傷亡,也沒有造成足夠的廢棄物和材料損失,以緩解局勢。
此外,生產能力的擴大伴隨著決定消費的分配安排的積極收縮。產出效率越高,工薪階層就越少。東西越多,消費者就越少。消費者越少,貿易利潤就越小,股東和個體企業家的總消費能力就越低。因此,購買量在過程兩端都減少了,普通投資者和工薪階層都遭受了損失。這就是「生產過剩悖論」,它讓二十世紀第三個十年的作家和記者們如此困擾。
今天的年輕學生很容易問「他們為什麼不調整?」但讓他問問自己,誰來調整。我們現代應用經濟科學的上層建築,大衛·魯賓局和總幹事委員會,以及其龐大的記錄組織、數十萬個站點和觀察員,指揮、調整、分配和分配,甚至還沒有開始存在。調整留給了盲目和低估的力量。繁榮是人類的普遍利益,但保持繁榮的框架不是任何人的特殊利益。顯然,對企業自由的徹底修改是必要的,但控制政治的進取心強的人,就政治生活而言,是最後進行這種修改的人。
隨著生產活動的過度增長,銀行和金融機構也普遍過度增長,但這種增長是軟弱無力的,是物質生產擴張的結果,而不是補償性和控制性發展的結果。
今天我們很清楚,將世界總產品分配給企業或消費是社會正義和政策的一個部門,只有在充分的公眾批評和基於要求和需要的情況下才能處理,因此我們很難理解 20 世紀對這些事情的態度。我們不應該夢想把這些事情的有效控制權交給追求利潤的私人手中,就像我們不應該把我們的法庭或學校交給私人競標者一樣。但在 1935 年,這種情況並不明顯。這個教訓仍然需要學習。
20 世紀早期的銀行和貨幣故事有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內容,它已經成為歷史心理學學生最有吸引力和最富有成果的領域之一。這一制度是作為一團亂麻而發展起來的。它是進化而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從來沒有人試圖衡量任何實踐的正義性或最終後果,只要它在當時是有效的。人們嘗試了這又那,做了這又那,隱瞞了他們對結果的看法。在這一制度中,保守是至關重要的。人們很少理解這種普遍利益的公開必要性,以至於影響普通人購買力和工業企業信譽的最基本決定都是秘密做出的,對貿易和工作的限制和刺激也都是在最隱蔽的情況下進行的。在學校和大學的普通課程中,也沒有關於這些基本事實的指導。私營企業的隱私權在教會、法庭和私人診所都受到尊重。人們發現自己就業或失業,儲蓄被騙走或生活得更好,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與我們現在對經濟壓力和動向的清晰認知不同,當時的神秘人物在令人困惑的逃避和虛假陳述的迷霧中若隱若現,操縱價格和匯率。
這些神秘人物中,最突出的是蒙塔古·諾曼先生,他於 1920 年至 1935 年擔任英格蘭銀行行長。他是歷史上最不可信的人物之一,關於他的傳說層出不窮。事實上,他唯一的秘密就是他很神秘。他的肖像畫中是一個身材苗條、留著鬍鬚的男人,穿著更像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或音樂家,而不是當時傳統的銀行家。他以靦腆著稱,用當時的說法,他「很有魅力」,他習慣用假名四處旅行,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這激發了大眾的想象力。他為什麼這樣做,現在沒人知道了。也許他這麼做是為了好玩。 1930 年,他在一次金融調查(麥克米倫委員會)上作證,從那次調查以及他保存下來的一兩次公開演講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所受的教育,我們現在認為,對於他所從事的隱蔽活動,是完全不夠的。他對人類生態學一無所知,他對社會和經濟過程的看法,我們現在認為,甚至對一個普通公民來說,也不夠全面。事實上,他擔任這一陰暗責任職位的主要資格,是在進入英格蘭銀行任職之前,在各種私人銀行公司獲得了一些實踐經驗。這些經驗是在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財富相當偶然和短暫的擴張時期獲得的。顯然,他甚至沒有把一片空白帶到工作中。他的思想被異常條件下有利可圖的銀行業務扭曲和偏見了。然而,有一段時間,他被認為是一位幾乎具有魔力的「專家」,在戰後動蕩時期,他能夠決定或挫敗使歐洲各國數百萬人致富或貧困的安排。戰爭和戰後時期另一股不為人知的金融力量是大型私人銀行集團,其中摩根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是最核心、最典型的。這家公司的業務規模完全蓋過了許多小政府。它發放或拒絕的貸款,確認或摧毀了政權。它的創始人 J. P. 摩根是美國「紳士」和德國垃圾債的奇怪結合體,他天生的貪婪充斥在大量圖片和「藝術品」收藏中。他在戰爭爆發前就去世了,但他在與羅斯福一世總統爭論時使用的一句話後來被人採用,並成為對整個私人銀行界的致命批評武器。 「羅斯福」,他抗議道,「希望我們所有人都有玻璃口袋!」第二任羅斯福總統即將重新提出這一要求。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暴露出摩根深蒂固的謀利習慣了。摩根從不撒謊,總是虛偽。這是他的遊戲規則。他堅持不透明的口袋和隱藏的動機,但也堅持按時履行交易。他的傳統在他死後依然存在。他的公司變成了一隻信用章魚。它所達成的相互交織的交易就像一群陰暗的蜘蛛網一樣懸掛在歐洲人的生活上。它天生就進行著絞殺,沒有惡意,就像蜘蛛織網一樣。沒有一個同時代的人能理解它。任何特定情況的細節,一個正常的調查者在經過數月的研究后,才能模糊地解開。與銀行界的這些神秘系統互動的還有其他黑暗人物和團體,他們控制著巨大的工業活動,迷惑和扭曲消費能力。例如,神秘人中的神秘人、軍火銷售員巴茲爾·扎哈羅夫爵士,他仍然是我們小學生小說家的最愛,還有伊瓦爾·克魯格,他創建了一個幾乎覆蓋全球的火柴壟斷體系,向政府借出巨額資金,最後被發現偽造大量債券。然後,他在巴黎自殺,以逃避欺詐的懲罰。(我們必須記住,當時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火柴消耗了數十億。當時沒有其他方便的火源,它們的製造和分銷規模相當於一個初級產業。)克魯格與摩根不同,不是貪婪的人;他既不囤積也不收集;他什麼都不留,甚至連法律也不留,但他大肆建設,並捐錢用於科學研究。 (例如,早期考古學中值得紀念的北京猿人發現,就是由於他的捐贈才得以實現的。)摩根搶先一步,積累財富;克魯格搶劫,給予。當摩根花光他的財富時,他購買了「老大師」、手稿和類似的東西。與我們現在對經濟壓力和動向的清晰認知不同,當時的神秘人物在令人困惑的逃避和虛假陳述的迷霧中若隱若現,操縱價格和匯率。這些神秘人物中,最突出的是蒙塔古·諾曼先生,他於 1920 年至 1935 年擔任英格蘭銀行行長。他是歷史上最不可信的人物之一,關於他的傳說層出不窮。事實上,他唯一的秘密就是他很神秘。他的肖像畫中是一個身材苗條、留著鬍鬚的男人,穿著更像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或音樂家,而不是當時傳統的銀行家。他以靦腆著稱,用當時的說法,他「很有魅力」,他習慣用假名四處旅行,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這激發了大眾的想象力。他為什麼這樣做,現在沒人知道了。也許他這麼做是為了好玩。 1930 年,他在一次金融調查(麥克米倫委員會)上作證,從那次調查以及他保存下來的一兩次公開演講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所受的教育,我們現在認為,對於他所從事的隱蔽活動,是完全不夠的。他對人類生態學一無所知,他對社會和經濟過程的看法,我們現在認為,甚至對一個普通公民來說,也不夠全面。事實上,他擔任這一陰暗責任職位的主要資格,是在進入英格蘭銀行任職之前,在各種私人銀行公司獲得了一些實踐經驗。這些經驗是在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財富相當偶然和短暫的擴張時期獲得的。顯然,他甚至沒有把一片空白帶到工作中。他的思想被異常條件下有利可圖的銀行業務扭曲和偏見了。然而,有一段時間,他被認為是一位幾乎具有魔力的「專家」,在戰後動蕩時期,他能夠決定或挫敗使歐洲各國數百萬人致富或貧困的安排。戰爭和戰後時期另一股不為人知的金融力量是大型私人銀行集團,其中摩根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是最核心、最典型的。這家公司的業務規模完全蓋過了許多小政府。它發放或拒絕的貸款,確認或摧毀了政權。它的創始人 J. P. 摩根是美國「紳士」和德國垃圾債的奇怪結合體,他天生的貪婪充斥在大量圖片和「藝術品」收藏中。他在戰爭爆發前就去世了,但他在與羅斯福一世總統爭論時使用的一句話後來被人採用,並成為對整個私人銀行界的致命批評武器。 「羅斯福」,他抗議道,「希望我們所有人都有玻璃口袋!」第二任羅斯福總統即將重新提出這一要求。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暴露出摩根深蒂固的謀利習慣了。摩根從不撒謊,總是虛偽。這是他的遊戲規則。他堅持不透明的口袋和隱藏的動機,但也堅持按時履行交易。他的傳統在他死後依然存在。他的公司變成了一隻信用章魚。它所達成的相互交織的交易就像一群陰暗的蜘蛛網一樣懸掛在歐洲人的生活上。它天生就進行著絞殺,沒有惡意,就像蜘蛛織網一樣。沒有一個同時代的人能理解它。任何特定情況的細節,一個正常的調查者在經過數月的研究后,才能模糊地解開。與銀行界的這些神秘系統互動的還有其他黑暗人物和團體,他們控制著巨大的工業活動,迷惑和扭曲消費能力。例如,神秘人中的神秘人、軍火銷售員巴茲爾·扎哈羅夫爵士,他仍然是我們小學生小說家的最愛,還有伊瓦爾·克魯格,他創建了一個幾乎覆蓋全球的火柴壟斷體系,向政府借出巨額資金,最後被發現偽造大量債券。然後,他在巴黎自殺,以逃避欺詐的懲罰。(我們必須記住,當時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火柴消耗了數十億。當時沒有其他方便的火源,它們的製造和分銷規模相當於一個初級產業。)克魯格與摩根不同,不是貪婪的人;他既不囤積也不收集;他什麼都不留,甚至連法律也不留,但他大肆建設,並捐錢用於科學研究。 (例如,由於他的天賦,早期考古學中令人難忘的事件——北京猿人——的發現成為可能。)摩根搶先一步並不斷積累;克魯格則搶劫並給予。 摩根花掉他的錢財后,他購買了「老大師」、手稿和諸如此類的無可爭議的真品和貴重垃圾;克魯格把託付給他的錢花光后,在裝飾藝術、電燈和奇異的建築方面做了最非凡的實驗。但每一項實驗都不受制約。當時的金融機制是如此隱蔽,以至於克魯格在幾個月內就能將一包價值約 50 萬美元的偽造義大利債券冒充真債券,並從信譽良好的放貸人那裡獲得預付款。今天,如果可能的話,這種伎倆在一天之內就能被交易局的普通檢查發現。但現在沒有人有理由嘗試這種事情了。這些神秘人物和操縱東歐各國貨幣兌換的各種投機者團體(例如巴爾幹幫)的生活,以及在兌換機制中四處遊走的大量其他牟利團體和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在《傳記詞典》中的《惡作劇生活》(金融卷)中找到。他們中最好的人是那些在迷霧中偷取利潤或尋求冒險的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像鼴鼠一樣活躍,對自己活動的後果視而不見。當時黃金的走勢對商品價格和世界上每個人的信用都至關重要,在當時的金融文件檔案中,人們會看到這樣的標題:「未知買家拿走兩百萬黃金」,或者更確切地說,「未知買家購買黃金」。然後,所有小小的金錢操縱者都會開始窺探、偵察、猜測和操縱他們的業務,以應對這一黑暗暗示可能預示的平衡轉變。其他神秘人物,當然的神秘人物,是各財政部長,其中最典型的可能是英國財政大臣。每年都有大量的竊竊私語和暗示,窺探、計算和來來回回,關於國家預算和未來十二個月的稅收調整。必須完成一項名為「平衡預算」的算術謎題。隨著大揭秘的臨近,業務將被擱置;賭博業務、保險業務將成倍增加。命運之人的妻子、家人、密友和秘書們走遍了封閉的、神秘的、神諭的、意義深遠的、與他所反映的重要性相得益彰的世界。最後,偉大的一天來臨了。立法機關將以不同尋常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興奮而好奇。巫醫將帶著他的奧比神職人員,在下議院就座,莊嚴地站起來,開始「預算演講」。沒有「驚喜」,預算演講就不完整。還有什麼能比這更生動地見證二十世紀混亂的隨意性?任何東西都可能被徵稅;任何東西都可能被減免;任何人都可以轉移重擔。在當時的經濟黑暗時期,這似乎並不重要。奇迹是這個系統搖搖欲墜地堅持了這麼久。這種情況是多麼令人驚奇,多麼奇妙啊!就好像當時一艘橫跨大西洋的巨輪在海洋上疾馳而過,甲板和客艙燈火通明,大廳和酒吧熱鬧非凡,而船艙下方,其主要機器顯然出了問題,根本沒有照明裝置,由工人(其中一些人戴著面具)操作,沒有領班或任何一般指示,偶爾藉助火柴或珍貴但已磨損的電筒,或者完全在黑暗中操作巨大的曲柄和快速滑動的軸,這些曲柄和軸在曲柄周圍跳動並旋轉。從 1918 年戰爭停止以來,很明顯這台機器嚴重失靈了。當時的經濟史就是一部最令人擔憂的轉向和波動的故事,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令人不安和災難性。在戰前的幾十年裡,雖然不同貨幣的實際價值確實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都在適度的範圍內,而且這種漲跌持續了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戰後,匯率和價格出現了一系列在整個繁榮時期都前所未有的變動。貨幣升值,高居其他貨幣之上,像大西洋的海浪一樣翻滾,人們發現銀行里的好錢在幾個月內就變成了無用的紙幣。由於支付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開展對外貿易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由於幾乎沒有一個製造業不需要從國外獲得一些材料,對外貿易的糾纏往往會導致國內生產的停滯。在這種災難性的不確定性中,貿易和工業越來越疲倦和灰心喪氣;這就像地震一樣,站著不動或逃跑似乎同樣不安全;失業人數不斷增加。經濟上相互競爭的國家用關稅來鞏固自己,用貸款、拒絕付款、突然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來互相戲弄,世界上似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讓他們採取任何協調一致的行動來阻止和制止他們共同的衰退。20 世紀第二個三分之一的開端,智人處於最奇怪的困境中。地球上的人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健康、更加豐富,而且它並不缺乏讓整個人口過上充實幸福生活的資源。這已經是現實情況。但是,由於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各種混亂,我們這個物種似乎無法伸出手去拿取觸手可及的豐富資源。當我們翻閱當時的期刊和文獻時,憂慮和痛苦的音符不斷增加和加深。1914-1918 年的戰爭時期充滿了苦難,但也充滿了興奮;甚至戰場上垂死的人也相信,補償性的和平和幸福就在眼前。倖存者被許諾「適合英雄的家園」。但 1930 年及以後的大蕭條以其缺乏彈性為特徵;這是一個無條件失望和無望的抗議階段。正如一位當代作家所說,人們生活在「一個被迷惑的世界」中。這種貨幣混亂的經濟後果隨之而來,但更深層次的社會道德破壞及其影響並沒有立即顯現出來。迄今為止,整個世界體系一直靠普通人的普遍良好行為、職員、各種工人、商人和專業人士的誠實和守時來維持。普遍的安全取決於街頭和鄉村習慣性的得體行為。但普通人表現良好,因為他相信他的工資是他生活中舒適和尊嚴的安全保障,儘管有時微不足道。他想象自己與社會之間有一項不言而喻的交易,即他應該得到就業和安全,以換取他守法的服從,而社會也會對他的儲蓄信守承諾。他認為政府會堅持發行貨幣,並確保這些貨幣能給他帶來承諾的滿足。他不是白白當好孩子。沒有人是好孩子。但現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男女都在用各種術語和短語自問,勤奮、熟練和守法是否「值得」。自 1918 年以來,社會結構中建立的信任越來越明顯地腐爛並化為塵土。在整個繁榮時期一直在下降的犯罪率再次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