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歲暮懷百憂 將從季主卜

作者:change?  於 2024-9-20 02: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1評論



《雜詩十首(其四)    張協(西晉)

朝霞迎白日 丹氣臨暘谷
翳翳結繁雲 森森散雨足
輕風摧勁草 凝霜竦高木
密葉日夜疏 叢林森如束
疇昔嘆時遲 晚節悲年促
歲暮懷百憂 將從季主

Brooding sky Photograph by L Cecka - Fine Art America

(英譯)Chang Hsieh no 4 
Pink mists of dawn now welcome the white sun,
A cinnabar vapor hangs over the sunny valley.
The brooding sky is overcast with cloud.
A scattering rain comes pouring down in torrents.
A gentle wind snaps off the sword-stiff grasses,
While hoar-frost bristles on the lofty trees.
By day and night the once-thick leaves grow sparser,
Throughout the woods the fettered trees are quiet.
Once I would sigh because time passed so slowly,
In this dark season I grieve at the years hurrying by.
At the close of the year I suffer countless sorrows,
I shall ask Chi-chu to tell my fortune for me.

Chang Hsieh 張協(fl.A.D. 295) wa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Change Tai(張載), another renowned literary man of his day. But whereas Tai is now almost completely forgotten, Hsieh is still remembered for the perfection of his five-syllable verse. In his Shih-p'in in the critic Chung Hung 鍾嶸 places him in the highest class, along with Ts'ao Chih,  Juan Chi, Hsieh ling-yun and a few others. Not enough of Chang Hsieh's work is left(only 12 poems are extant) to enable us to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Chung Jung's verdict. But such poems as have survived are of a quality high enough to make us regret the loss of others.

張協(?-約307年),字景陽。 安平武邑(今屬河北)人。 蜀郡太守張收之子, 張載之弟。西晉文學家。 

張協約於武帝咸寧(275-280年)中辟公府掾,轉秘書郎、華陰令。惠帝永寧元年(301年)或稍後,入征北大將軍、成都王司馬穎府為從事中郎。遷中書侍郎,轉河間內史。其時天下已亂,張協遂棄絕人事,屏居草澤,守道不競,以文詠自娛。懷帝永嘉(307年-313年)中,復征為黃門侍郎(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令,漢代以後沿用此官職,明清時期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託疾不就,卒於家。 

張協與其兄張載、弟張亢同有名於時,號「三張」。就詩歌論,張協在「三張」中為最突出者。鍾嶸《詩品》序中將「三張」與「二陸(陸機、陸雲)」「兩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並提,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並將張協的詩定為上品,稱他「文體華凈,少病累。又巧構形似之言。雄於潘岳,靡於太沖,風流調達,實曠代之高手。詞彩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絕」。是說張協善於描摹事物的形狀,詞采華麗,音韻流暢。其代表作《雜詩》10首,寫景摹物極為精巧,善於抓住事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典型特徵,而又能用工巧綺練的語言恰當地概括出來。 

《雜詩十首(其四)快賞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湯谷。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疇昔嘆時遲,晚節悲年促。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

全詩前八句寫全景,后四句才抒情,山水景物描寫的比重大大增加了;而寫景又逼真如畫,可謂句句工筆勾鏤,處處窮態極妍,顯示出早期山水景物描寫貴重「形似」的特色。《文心雕龍》篇說:「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鑽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志惟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但張詩並不因追求形似而顯得繁蕪平弱。這是因為作者善於捕捉最具特徵的朝霞、繁雲、密雨、勁草、高木等自然景物,又善於以最凝鍊形象的詞語來狀寫,故而語少意多,「文體華凈」。諸如「迎」、「臨」、「結」、「散」、「摧」、「竦」一系列動詞皆精當傳神,又如「森森」、「翳翳」、「繁(雲)」、「勁(草)」、「高(木)」等形容詞無不切合情境,使人有「雖復思經千載,將何易奪」之感。作者還巧用譬喻,善用疊字,注意對偶工整、音韻鏗鏘,追求藝術的完美。魏晉以降,文學創作成為人們「自覺」的活動,詩人們開始鍊字琢句,講究聲色,不僅「情必極貌以寫物,而且「辭必窮力而追新」。張協的精於錘鍊,表現出當時詩人共同的好尚,而其功力較之同時代作家又高出一籌,故而何義門《讀書記》曰:「詩家琢字鍊句,始於景陽。」當然,這首詩也有美中不足之處:詩人的情感雖因景物而觸發,情因景生,生得自然,但情景分寫,畢竟還沒能把主觀感情融注到客觀物景之中。所有這些,成就和不足,都恰恰是孕育中的山水詩的獨特風貌。

張協之後,謝靈運第一個傾力寫山水詩。他模山范水,情貌無遺,景物刻畫極為細緻精工,「雜有景陽之體,故尚巧似。」(《詩品》卷上)但往往在景物描寫之後拖著一條玄言說理的尾巴。同時筆力也遜於張協,寫景「頗以繁富為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田園景物的描繪中融入了強烈的主觀感受和情思,由語不及情而情景交融,達到了物我同一的渾化境界。其情志之高尚和「文體省凈,殆長無語」,顯然和張協一脈相承。故何義門曰:「胸次之高,言語之妙,景陽與元亮之在兩晉,蓋猶長庚、啟明之麗天矣。」(《讀書記》)其後,經過南北朝許多詩人的努力,山水詩日益成熟。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正是在前代人的基礎上,才達到景中情、情中景融為一體、風神綽約、韻味無窮的化境。張協詩中的景物描寫實開陶謝之先河。從他的《雜詩》中,我們不難看出山水詩這朵古典文學藝苑中一株獨具色彩的奇葩的最初形態。儘管它還很不完善,但卻顯示出獨具的異彩和頑強的生命力,為後世詩人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從這個意義上說,鍾嶸「曠代高手」之美譽是不為過分的。

如果還有困難,不妨把這首古詩的英譯再譯成現代漢語:

晨曦的粉霧迎著白日,

硃砂般的霧氣籠罩著陽光明媚的山谷

陰沉的天空布滿烏雲

零星的小雨傾盆而下

微風吹斷了堅硬的劍草

高大的樹木上結滿了白霜

日夜不停 曾茂密的樹葉變得稀疏

樹林里被束縛的樹木都安靜了

我曾經嘆息時間過得如此緩慢

在這黑暗的季節 我為匆匆流逝的歲月而悲傷

到年尾了 我已遭受無數的悲哀

我要請司馬季主把命運算個明白



季主 司馬季主(?—?),西漢占卜師,漢時楚國人,在長安東市營業。宋忠、賈誼問卜時,他向宋忠、賈誼說出了自己對當時的國家政治和社會的一些獨到的的看法,以為上位者不可務華而喪其身。宋忠、賈誼認為他是個賢者。漢初劉邦、呂后以及文帝與景帝使漢朝的政局開始正規化。政治穩定使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倉廩豐實,府庫饒財,移風易俗,黎民淳厚」,人民真正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空前盛世(文景之治),因而被以後的歷史家所稱羨。據《史記·日者列傳》所記載:「楚人司馬季主,通《易經》,博聞遠見。」在與宣揚孔孟之道的宋忠、賈誼辯論易道之廣大時,使宋、賈二人「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史記》日者列傳獨記司馬季主

從古以來的國君都是承受天命而稱王的。因此君王的產生,大抵都是用卜筮的方法來取決於天命。這種方法在周代最為盛行,到了秦代還可以看到。使嗣君的選定入朝,都委任於卜者。至於卜官的設立,漢興之初,就已經有了。

司馬季主是楚國人,曾在長安東市開設卜館

宋忠這時任中大夫,賈誼任博士,有一天放假相偕外出洗沐,邊走邊討論講習先王聖人的道理,並且廣泛地研究當時的人情,因而相對慨嘆。賈誼說:「我聽說過,古代的聖人,如不在朝廷做官,就必在醫師、卜者的行列里,到目前為止,我已見過三公九卿,以及朝中士大夫,他們的情況,都可以說已經了解了,我們試著去看看那些卜算者的風采吧!」二是兩人同車到市上,並遊覽到卜筮的館子里。

天剛下著雨,路上行人很少,司馬季主正閑坐在裡面,三四個弟子侍陪著他。他們正在討論天地間的道理,日月運轉的情形,推究陰陽吉凶的本原。兩位大夫很禮貌地求見,司馬季主看他膠的狀貌,好像心裡有數的樣子。上前以禮相見,叫弟子引他們就座,坐定之後,司馬季主再繼續前面的話講下去,分析天地的起源與終止,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還參入仁義之間的關係,陳述吉凶的符兆,說了好幾千言,而且所說的無不條理順暢。

宋忠、賈誼非常驚異而有所領悟,整理冠帶,修正衣襟,低頭恭敬地端坐著,說:「我看了先生的容貌,聽了先生的說話,私下觀看當今之世,不曾見到啊!像您這樣的高人,為什麼要處在這低微的行業里,而做這種污誕的行徑呢?」

司馬季主捧腹大笑說:「看大夫的模樣,好像是有道術的人,現在怎麼會說出這樣鄙陋的話呢?措辭怎麼會這樣粗野呢?到底你們認為的賢者是怎樣的人?所認為高尚的人是誰呢?怎樣拿地位、行位污誕來加在長者的頭上呢?」

兩大夫說:「尊貴的官爵和優厚的俸祿是世人所認為高尚的,只有賢才才能高居上位置,今天先生所居留的不是那種地位,所以說是低微。說話不能令人盡信,行為不能切合實際,取用能合情理,所以說是污誕。卜筮者是世俗所輕視的。世人都說:『卜者多喜歡誇大怪誕之辭,來迎合人們的心意,虛偽地抬高他人的祿命,來討人們的高興。擅談災禍,來使人們憂傷,假借鬼神,來詐盡人們的錢財,要求厚得出的拜謝,來求自飽。'這都是我們所認為可恥的行徑。」

司馬季主說:「二公暫且安座!二位見過被發童子嗎?日月照著他,他就行走,不照就停止。問他日月的疵暇和吉凶,卻不得順理回答,由此看來,能知道分別賢人與不肖的人實在太少了。

「大凡賢者的行為,都是以率直的言辭來做正直的勸諫,三次勸諫不被接受就引退下來。他讚美別人,並不希望別人的回報,討厭別人,並不顧別人的怨恨,只以便利國家大眾為急務,所以做官如果不合他的意願的就不出任,俸祿如果不能和他的勞力相稱的也不接受;看到心術不正的人,雖然官居高位也不尊敬他;看到行為有污點的人,雖居尊位不願屈居其下;因此對於做官,得到了並不認為可喜丟棄了也不覺得遺憾。如果不是他的罪過,雖然屢受羞辱,也不會覺得內心有愧怍。

「現在你們所說的賢者,都是些足以令人覺得可恥的人。他們很自卑的尋求進身之階,說些過分恭維的話,互相以權勢相攀引,以利益相誘導,相與親密地擯斥正人君子,為的是要求尊寵名譽,為的是要享受公家的俸祿,從事私人的利益,枉屈主上的法令,漁獵貧苦的農民;只知道利用官位作為威勢,利用法令作為工具,追求私利而做出橫逆殘暴的行為,這和拿著白刃去搶劫有什麼差別?當他們開始試用為官的時候,會加倍努力地從事技巧詐騙,巧飾虛假的功勞,捏造不實的結果來矇騙主上,因此能居上位甚至陞官。他們在試官的進修,不會讓真正賢者陳述功勞,乍到虛假的會把他添油加醋變為實在,把沒有的變成有,把少的變成多,為的是國講求便利取得榮勢和尊位;大吃大喝,犬馬聲色,無所不來,把親人拋在一邊不管,專做犯法害民的勾當,虛耗公家的財帛,這種人和手裡拿著矛箭的強盜有可差別?只是攻擊人家卻不用弓刀罷了。期騙父母卻未定罪,殺了國君未被討伐的人,如何認為是高人賢才呢?

「盜賊發生而不能設法禁止,蠻夷不服不能感化攝收,姦邪興起不能遏阻,公家消耗麋濫卻不能做適當處理,行政措施和季節不配合能使他調和,年穀沒有收穫也不能調度糧食,有賢才的人不出來做事是不忠,不是賢才卻要獲居官位,來享受主上的俸祿,妨礙真正賢者的進路,這叫做竊位。有人事關係的就進用,有錢財的就禮遇,叫做虛偽。你們難道沒有見過貓頭鷹和鳳凰的飛翔嗎?蘭芷和芎窮等香草被丟棄在曠野里,角蒿蕭的野草卻得得象密林一般,使正人君子退隱不顯,在位諸公就是這樣啊!

「述而不作,是古時君子的本意,今天的卜者,上必效法天地的定理,下必取象四時的變化,再配合仁義的原則,分別龜策定出卦名,旋轉栻盤,端正筮綦,然後才能談天地間的利害,和事的吉凶成敗。以前先王奠定國家,必先以龜策定日月,然後才代天治理政事。問定日、時,然後才敢遷入新居。生兒子必生占卜吉凶,然後才敢受胎懷孕。從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化成三百八十四爻而後天下大治。越王勾踐仿文王八卦為陣勢,終於大破敵國,霸主天下。由此看來,卜筮這件事有什麼背負大道呢?

「況且行卜筮的人,必須掃除潔凈然後設坐,端正冠帶然後才談論事情,這就是有禮的表現。他們的言語能使鬼神因而得到祭饗,忠臣因而侍奉他的主上,孝子因而能供養他的雙親,慈父因而能畜養他的孩子,這就是有德的表現。只要能花用為數近百的小錢,生病的人或能因而痊癒,將死的人或能因而起生,患難或能因而避免,事業或能因而成功,嫁女兒、娶媳婦或能因而得以養生,如此功德,那裡只值數十百個銅錢!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最崇高的美德像無德一般。'今天的卜筮者,都是給人大利益而所得的酬謝卻很少,老子所說的,和這種情況有什麼不同呢?

「莊子說:『君子在心裡面沒有饑寒的憂患,外面沒有被劫奪的顧慮,在上位時能居心存敬,在下位時能不為害他人,就是君子之道啊!'以今天的卜筮者所從事的職業,想儲積也不可能積到委棄於地不切實用的東西,想收藏東西也不需用到府庫,遷徙時不必用重車,他們雲遊天下,裝備不多,但是只要歇下腳來就可以應用,而且可以用到死為止,沒有窮盡的時候,抱著用不盡的東西。游於無窮盡的世界,雖是莊子的行也未必能比他們增加此什麼。你們為什麼緣故說不能卜卦呢?天象西北有不足,所以星辰移向西北,地理東南有不足,所以就用海為池。太陽到了中午必定移向西,月亮到了圓滿必定趨向虧缺,先王的聖道有時存在有時損滅。你們要求卜者說話要講求信實,不是也令人大惑不解嗎?

「你們見過說客辯士嗎?思慮事情、策定計劃,必須靠這種人。但是他們不能都用一句話就讓君王的心意高興,所以說話一定要托稱先王,言語一定要談到上古,思慮事情,策定計劃,誇飾先王的成功,以及談論他們的失敗與缺失,使君王的心高興或恐懼,來要求達到他們要求的目的,再沒有比這種人說話多而且善於浮誇的了。然而要想強國成功,盡忠主上,沒有這樣又不能建立。今天的卜者,是引導迷惑、教化愚蠢的人。那些愚蠢迷惑的人,怎麼能用一句話就讓他們知道其中道理呢?因此說話不厭其多。

「所以騏驥不和疲弊的驢子同行,鳳凰不和燕子麻雀為群,同樣地,賢者也不會和不肖的人同列。因此君子居處在卑下隱蔽的地位來避開大眾,自己藏匿來躲避人群,精細地察見天理人情和世間萬象的道理,來除去種種的禍害,用來表明上天好生的德性,幫助上天養育生類,只希望有更多的績效,並不求什麼尊位和聲譽。你們只是嘴巴向上隨便發發議論的人,怎麼會了解長者的道理呢?」
宋忠和賈誼聽得精神恍惚,若有所失,神情茫然而臉上無人色。惆悵得說不出話來。於是整攝衣服起身再拜長告辭而退。走起路來有氣無力,出了門只能自己上車,趴在車欄上頭不也抬,好像透不過氣一樣。

過了三天,宋忠在殿門外見到賈誼,把他拉到旁邊私下慨嘆地說:「道德高尚就越安穩,權勢高大了就越危險,處在顯赫的勢位上,失去這身體將不會太久了。卜筮的人就是有不精審而說不中的地方,也不見得被人奪去他卡求時的精米,若是替君王謀事而不中的話,就沒有立身之地。這相去太遠了,就象天冠地壤一般。也就是老子所說:『沒有名象的就是萬物的本原'啊!天地是那樣空闊無邊,萬物又是那樣地熙熙攘攘,有的安穩,有的危險,不知要居處在什麼地方。我和你,如何能預先知道它呢!奸卜者居久了就越發安穩,雖然曾(庄)子的境界拿來相比,也沒有什麼差異啊!」

其後,宋忠出使匈奴,沒到達就折回來,被判了罪行,賈誼做了梁懷王的太傅,梁懷王墜馬死了,賈誼引咎絕食,憂恨而死。這都是只講求華表的權位而喪失身體斷絕根本的人啊。

太史公說:古時候的卜者,所以不被載錄的原因,是資料多不見於篇什。等到有了司馬季主,我把他記下來表揚他。

褚先生說:我做宮中侍衛的時候,曾在長安中遊覽,看過掌卜筮的大夫,觀察他們的起居行步,一切行動都由自己,常常謹慎地整理好衣服帽子來接待鄉里之人,有君子的風範。見到性情喜愛解疑、樂於卜筮的婦人來問卜,面對著她們神色莊嚴而振作,不曾看到露出牙齒而笑。從古以來,賢者逃避世俗的社會,有棲息在水澤邊而歡欣鼓舞的,有居住在百姓之中而閉口不言的,有隱居在卜筮之間來保全自己的。象司馬季主這種人,是楚國的賢大夫,到長安遊學,通曉《易經》,並懂得黃帝、老子之術,有廣博而遠大的見聞,看他對兩位大夫貴人的談話,引用古代明王聖人的道理,本來就知道不是見識淺薄能力的褊小的人。還有些卜筮出了名聲揚千里的,往往到處都有,傳上說:「富有第一,求貴第二,等已得高貴的名位,就要各人學一技之長來安頓自己。」黃直是個大夫,陳君夫是個婦女,以擅長相術而立名天下。齊國張仲和曲成侯以擅長用劍擊刺而揚名天下。留郡的長孺因擅長相豬而出名。滎陽的褚氏因相牛而出名。能因技能而立名的人很多,都有超越於世人的風範,怎麼能說得盡呢?所以說:「不是適當的地方,雖然種了樹也不會長出來,不是他的意向,雖然教了也不會有所成就。」大凡家庭要教育子孫,應當先看看他們的性向,他們的性向含有能求生活的方法,就依著他們的性向去教育而造就他。所以說:「製造個模式來教育兒子,足以用來觀看士人的境界,讓獨生子有安身的處所,可以稱得上是賢人了。」

我做侍郎的時候,曾和太卜侍詔為侍郎的同事辦公,他說:孝武帝時,曾經聚合占卜家來詢問,某天可娶新娘嗎?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說不可以,建除家說不吉利,擇日家說大凶,曆法家說小凶,天人家說小吉,太乙家說大吉,大家爭辯不能做決定,把這情形報告給皇上。皇上制定說:「避開死凶忌諱,以五行為依據。」其後大家都採取五行了。

《史記》日者列傳獨記司馬季主。【原文】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興何嘗不以卜筮決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見,代王之人,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漢興而有。 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長安東市。宋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誦《易》先王聖人之道術,究遍人情,相視而嘆。賈誼曰:「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採。」二人俱同輿而之市,游於卜筮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馬季主閑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辯天地之道,日月之運,陰陽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謁,司馬季主觀其狀貌,如類有知者,即禮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馬季主復理前語,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次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語數千言,莫不順理。
宋忠、賈誼矍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觀於世,未嘗見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者誰也?今何以卑污長者?」
二君曰:「尊官厚祿,世之所高也,賢才處之。今所處非其在地,故謂之卑。言不信,行不驗,取不當,故謂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賤簡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誇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悅人志,擅言禍災以傷人心,矯言鬼神以盡人財,厚求拜謝以私於己。『此吾之所恥,故謂之卑污也。'
司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見夫被發童子乎?日月照之則行,不照則止,問之日月疵瑕吉凶,則不能理。由是觀之,能知別賢與不肖者寡矣。
「賢者之行也,直道以正諫,三諫不聽則退。其譽人也不望其報,惡人也不顧其怨,以便國家利眾為務。故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得不為喜,去不為恨;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謂賢者,皆可為羞矣。卑疵而前,孅趨而言;相引以勢,相導以利;比周賓正,以求尊譽,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獵農民;以官為威,以法為機,求利逆暴,譬無異於操白刃而劫人者也。初試官時,倍力為巧作,飾虛功執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為右;試官不讓賢陳功,見偽增實,以無為有,以少為多,以求便勢尊位;食飲驅馳,從姬歌兒,不顧於親,犯法害民,虛公家,此夫為盜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弒君未伐者也,何以為高賢才乎?
「盜賊發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攝,姦邪起不能塞,官秏亂不能治,四時不和不能調,歲谷不熟不能適。才賢不為,是不忠也;才不賢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賢者處,是竊位也;有人者進,有財者禮,是偽也。子獨不見鴟梟之與鳳凰翔乎?蘭芷芎藭棄於廣野,蒿蕭成林,使君子退而不顯眾,公等是也。
「述而不作,君子之義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於仁義。分策定卦,旋式正綦盤,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敗,昔先王之定國家,必先龜策日月,而後乃敢代;正時日,乃后入家;產子必先佔吉凶,后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勾踐放文王八卦以破敵國、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負哉!
「且夫卜筮者,掃除設坐,正其冠帶,然後乃言事,此有禮也。言而鬼神或以饗,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養其親,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此夫老子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謝少,老子之雲豈異於是乎?
「莊子曰:『君子內無饑寒之患,外無劫奪之憂,居上而敬,居下不為害,君子之道也'。今夫卜筮者之為業也,積之無委聚,藏之無用府庫,徙之不用輜車,負裝之不重,止而用之無盡素之時。持不盡素之物,游於無窮之世,雖莊子之行未能增於是也,子何故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東南,以海為池;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責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
「公見乎談世辯人乎?慮事定計,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說人主意,故言必稱先王,語必道上古;慮事定計,飾先王之成功,語其敗害,以恐喜主人之志,以求其欲。多言誇嚴,莫大乎此矣。然欲強國成功,盡忠於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導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豈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厭多。
故騏驥不能與疲驢為駟,而鳳凰不與燕雀為群,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君子處卑隱以辟眾,自匿以辟倫,微見順德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養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譽。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長者之道乎!」
宋忠、賈誼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於是攝衣而起,再拜而辭,行洋洋也。出門僅能自上車,伏軾抵頭,卒不能出氣。
居三日,宋忠見賈誼於殿門外,乃相引屏語,相謂自嘆曰:「道高益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為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此老子之所謂:『無名者,萬物之始也'。天地曠曠,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我與若,何足預彼哉!彼久而愈安,雖曾氏之義未有以異也。」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還,抵罪。而賈誼為梁懷王傅,王墜馬薨,誼不食,毒恨而死。此務華絕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載者,多不見於篇。及至司馬季主,余志而著之。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游觀於長安中,見卜筮之賢大夫,觀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動,誓正其衣冠當鄉人也,有君子之風。見性好解婦來卜,對之顏色嚴振,未嘗見齒而笑也。從古以來,賢者避世,有居止舞澤者,有居民間閉口不言,有隱居卜筮間以全身者。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遊學長安,通《易經》,術黃帝、老子,博聞遠見。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術之能。及卜筮立名聲千里者,各往往而在。傳曰:「富為上,貴次之;既貴各各學一伎能立其身。」黃直,大夫也,陳君夫,婦人也,以相馬立名天下。劉張仲、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劍,立名天下。留長孺以相彘立名。滎陽褚氏以相牛立名。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絕人之風,何可勝言。故曰:「非其地,樹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夫家之教子者,當視其所以好,好含苟生活之道,因而成之。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觀士;子有處所,可謂賢人。」
臣為郎時,與太卜待詔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帝時,聚會佔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叢辰家曰大凶,歷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辯訟不決,以狀聞。制曰:『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人取於五行者也。(選自《史記·日者列傳》)


記者出身的華人律師談混入上流卻做盡下流事的華左政客


說台灣國語黑人小哥挖苦另一上流黑人巨星Sean Diddy的下流行徑:
Diddy,P Diddy 終於被捕了!而且他被拘留,不得保釋!他涉及多項嚴重罪行,可能面臨數次終身監禁。他的案件牽連到幕後更有權勢的人。在今天的視頻中,我們將看看 DIDDY 可能牽連誰以及他涉及哪些罪行。好萊塢最具戲劇性的真人秀第二季第一集正式首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change? 2024-9-20 02:23
《雜詩十首》張協)



秋夜涼風起。清氣盪暄濁。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君子從遠役。佳人守煢獨。離居幾何時。鑽燧忽改木。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青苔依空牆。蜘蛛網四屋。感物多所懷。沈憂結心曲。

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浮陽映翠林。回飈扇綠竹。飛雨灑朝蘭。輕露棲叢菊。龍蟄暄氣凝。天高萬物肅。弱條不重結。芳蕤豈再馥。人生瀛海內。忽如鳥過目。川上之嘆逝。前修以自勖。

金風扇素節。丹霞啟陰期。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寒花發黃采。秋草含綠滋。閑居玩萬物。離羣戀所思。案無蕭氏牘。庭無貢公綦。高尚遺王侯。道積自成基。至人不嬰物。餘風足染時。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暘谷。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疇昔嘆時遲。晚節悲年促。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

昔我資章甫。聊以適諸越。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髮。窮年非所用。此貨將安設。瓴甋誇玙璠。魚目笑明月。不見郢中歌。能否居然別。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流澗萬餘丈。圍木數千尋。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朅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

此鄉非吾地。此郭非吾城。羇旅無定心。翩翩如懸旌。出睹軍馬陣。入聞鞞鼓聲。常懼羽檄飛。神武一朝征。長鋏鳴鞘中。烽火列邊亭。舍我衡門衣。更被縵胡纓。疇昔懷微志。帷幕竊所經。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衝樽俎間。制勝在兩楹。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

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借問此何時。胡蝶飛南園。流波戀舊浦。行雲思故山。閩越衣文蛇。胡馬願度燕。風土安所習。由來有固然。

結宇窮岡曲。耦耕幽藪陰。荒庭寂以閑。幽岫峭且深。凄風起東谷。有渰興南岑。雖無箕畢期。膚寸自成霖。澤雉登壟雊。寒猿撫條吟。溪壑無人跡。荒楚郁蕭森。投耒循岸垂。時聞樵採音。重基可擬志。回淵可比心。養真尚無為。道勝貴陸沉。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

墨蜧躍重淵。商羊儛野庭。飛簾應南箕。豐隆迎號屏。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霖瀝過二旬。散漫亞九齡。階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懷昏墊情。沉液漱陳根。綠葉腐秋莖。里無曲突煙。路無行輪聲。環堵自頹毀。垣閭不隱形。尺燼重尋桂。紅粒貴瑤瓊。君子守固窮。在約不爽貞。雖榮田方贈。慚為溝壑名。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婁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7: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