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天意如戲 詩意如酒

作者:change?  於 2024-9-13 04: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




來看一首陶淵明趣味盎然的「罵」兒子的詩——《責子》

白髮已垂兩鬢,我身不再壯實。
身旁雖有五兒,都和紙筆為敵。
阿舒十六歲了,懶得驚天動地。
阿宣快十五了,根本提筆忘字。
阿雍阿端十三,蠢得不分六七。
快九歲的阿通,只想梨子栗子。
天意既然如此,   乾杯正合心意!


scolding my kids

my hair is gray on both sides.
my muscles and skin no longer firm.
Though I have five sons,
none of them is fond of ink brushes and paper.
Ah Shu is twice eight years old;
no one can match his laziness.
Ah Xuan is the age to be devoted to study
yet does not like writing at all.
Yong an Duan are both therteen;
they cannot tell six from seven.
the youngest son Tong is almost nine
and only cares to scrouge for pears and nutes.
since that is what heaven decrees for me,
let me finish the thing in my cup!

Live, Laugh, Toaster Bath Coffee Mug 11 Oz. - Etsy

都說最高級的幽默在於自嘲,這就是了。

通過這些詼諧生動的語言,我們通過「嚴肅」的「責子」兒子,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一個老人的慈祥及對兒子的愛憐之情。而全詩的點睛之筆,在於結尾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對後代要不要關心?當然是要的。但是,關心卻不強求。陶淵明自己是大詩人、大文人,他的兒子們也是要跟著是大詩人、大文人嗎?實在沒有辦法,還是喝酒吧!這一句詩,不但充分說明了陶淵明這首詩調侃戲謔的意味,也體現了陶淵明豁達超然的處世哲學與人生態度。

事實上,及至現代,父母們對於孩子依然大多採取「高壓」態度:我給你壓力,讓你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聽我的!不反對家長管教兒女,糾正與疏導是家長的職責所在。要反對家長強行將自身的主觀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

孩子可能不過成熟,但是他們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他們的意願應該得到尊重。持原則,順其自然,發現天賦,因勢利導。比起野蠻的強制性規劃,這並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更好的選擇,不是嗎?

《責子》原詩 陶淵明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罵」孩子「罵」出哲理,家長們還不看一看_手機搜狐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4 07: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