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聶文蔚》 [2017/04]
- 奧巴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愛 [2023/11]
- 愛國者的喜訊,干吃福利的綠卡族回國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軌的真的是個華女 [2017/03]
- 現場! 全副武裝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雞街」剛剛又鬧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國公園裡的「黃昏戀」 [2019/12]
- 亞裔男孩再讓美國瘋狂 [2018/09]
- 年三十工作/小媳婦好嗎 /土撥鼠真屌/美華素質高? [2019/02]
- 看這些入籍美加的中國人在這裡的醜態百出下場可期 [2019/11]
- 黑暗時代的明燈 [2017/01]
- 當今的美國是不是還從根本上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 [2017/10]
- 文革宣傳畫名作選之 「群醜圖」 都畫了誰? [2024/01]
- 香港的抗爭再次告訴世人 [2019/06]
- 中國女歡呼日本地震 歐洲老公驚呆上網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國籍,你還是不是中國人?談多數華人的愚昧和少數華人的覺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還是坐地鐵? [2017/10]
- 春蠶到死絲方斷,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全唐詩》中稱唐太宗「天文秀髮,沉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
《舊唐書·經籍志下》著錄《唐太宗集》30卷,《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40卷,《全唐文》錄其文7卷,其中賦5篇。唐太宗「文武間出,首辟吟源唐太宗在處理政事之餘,也喜歡讀書、寫詩,並且,他對詩歌有著獨到見解。
唐太宗曾對負責修史的房玄齡說:
《漢書》和《後漢書》都載錄了揚雄《甘泉賦》《羽獵賦》、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班固《兩都賦》。
這些文字華而不實,對規勸帝王執政毫無用處,為何要收錄在史書上呢?
今後有人上疏議政,只要他言辭直率,合情合理且有利於國家,無論我是否採納,都要記錄在史書上。唐太宗文采卓越,但他一直不把自己作品編成文集。
貞觀11年(637年),就有大臣請求將太宗作品編成文集,卻被他拒絕。
太宗說:
我的詔書和命令,如果是有益於百姓的,史書都已經記載了,足以流傳千古了。
如果我的命今不遵循古訓,擾亂了政務,即便辭藻華麗,終將會讓後人恥笑的,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像梁武帝父子、陳後主、隋煬帝,他們都有文集傳世,可是,他們的道德、品行都不可取,最後,社稷江山統統斷送在他們手中。君主聖明與否,關鍵在於他的德性,何必要有文章流傳呢?
在德性與詩文之間,唐太宗認為,德行比詞藻重要。
後世有人以為,太宗寫的詩文過於平實,文采不足與漢武帝、曹操相比,更是排斥唐太宗作品,詩集也很少見收錄,導致許多人對唐太宗作品了解甚少,而且都忽略了唐太宗對唐詩的影響。
太宗糾正六朝浮華之風,正本清源,追求堯舜正氣之風和「詞理切直」文風,從而莫定唐詩風格,讓文學走上正確道路。
太宗與漢武帝、曹操、隋煬帝等帝王不同,他並不將文學作為表現自己方式,而是用文學傳遞自己理念。
唐太宗重德,要求有較好道德修養前提下,從事文學創作,並要作出對人有益的作品。
反觀隋朝末年的浮靡之鳳,正是唐太宗將這種風氣扭轉,走回傳統,才開創了中國詩歌史上最輝煌時期。
「以之風,盪秦漢之異;
用成英之曲,變爛墁之音。」
這句話出自唐太宗寫在《帝京篇十首》前面一序。
大宗認為,六朝詩文華而不實,要用堯舜樸實、正氣之風,改變追求「浮艷」文風。
「本華,以於大道,常於恥之。」
太宗也認為,追求奢華艷麗,會使人放縱慾望而攪亂人間正道,所以,他寫下《帝京篇》,把「雅正」之風作為他的志向。這些端莊雋重之作讓讀者領略一番千古明君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