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瑞典學者訪談: 即使韓國主張中立,在中俄眼中也只是西方

作者:change?  於 2024-3-14 00: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 EUISS高級研究員楊·喬爾·安德森。/ EUISS提供
11日,瑞典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舉行了正式加入活動。這距離與瑞典一起申請加入的芬蘭去年4月率先成為北約成員過去了11個月。瑞典加入北約,打破了1814年以來持續了210年的「中立路線」,因此備受關注。一些人批評說,一直保持中立路線的這些北歐國家加入北約,進一步刺激了俄羅斯,讓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決局面進一步升級。

最近記者在布魯塞爾見到了歐盟安全研究所(EUISS)資深研究委員楊·喬爾·安德森(53歲)分析說:「俄羅斯從未認為瑞典和芬蘭是中立的。兩國加入北約只是在(俄羅斯強制吞併克里米亞的)2014年以後一直推遲至今的行動。這與韓國現在的處境非常類似。」他是瑞典乃至歐洲數一數二的安全專家。目前在發揮歐盟外交、安全政策智囊作用的EUISS工作,還擔任《外交事務》等外交安全專刊的撰稿人。

2023 年按國家劃分的美國軍事基地數量


- 瑞典加入北約是必然的嗎?

(在安全戰略領域)對方如何看待我是很重要的。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一直把瑞典和芬蘭視為美國和西方勢力的一員。(和俄羅斯隔著陸海邊界相對的)這兩個國家標榜「中立」,被視為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區」,但俄羅斯並不認為(這兩國)是中立的,不斷侵犯(兩國)領空,進行軍事演習。

這意味著,只要俄羅斯將瑞典和芬蘭視為「可攻擊的對象」,兩國必定會感受到安全威脅,最終不得不加入北約。

- 瑞典和韓國有什麼相似之處?

瑞典和韓國一樣(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存在政派的矛盾,最終在國民團結的層面上一直主張中立。這與韓國在美國、西方同盟和中國、朝鮮之間不斷經歷國內政治矛盾,試圖維持中間人的立場相似。但在俄羅斯眼中,瑞典是西方一部分的事實一直很明顯,中俄也把韓國視為明顯的美國和西方世界的一員。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韓國是因為美國而富足的國家,駐紮著幾萬名美軍。

安德森說:「認為(夾在強國之間的)某個國家可以在中間的位置玩遊戲(play:戰略行為)可能是危險的想法。」因為國家之間存在因「認識差距」而產生錯誤預測或判斷的可能性。

- 兩國加入北約有什麼國際政治意義?

這旁證了(以力量為優先的)現實主義國際政治(Realpolitik)的回歸。芬蘭一直認為,如果尊重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也會尊重芬蘭。但這種信念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最後通牒「不再容忍北約擴張」的瞬間被粉碎了。芬蘭的這種變化對瑞典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芬蘭在冷戰時期對俄羅斯實施極度溫和的外交政策,甚至被嘲笑是「芬蘭化(finlandisation)」。但這隻有在芬蘭的「俄羅斯是一個可以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國家」的信念之下才能實現。安德森說:「看到俄羅斯攻擊主張為『同根』的烏克蘭並展開屠殺,芬蘭意識到俄羅斯『並非我們所想的那種國家』。」就是說,俄羅斯現在已經成為「想用力量解決問題的國家」。

- 俄羅斯及其同盟有在東亞進行挑釁的可能性嗎?

從北歐到亞洲的東端,世界的安全緊密相連,很明顯我們所有人都在重新進入一個「危險的世界」。歐洲等北約成員國和日本正在加強與美國的安全關係,大幅增加防衛費。在此背景下,俄羅斯可能試圖分散美國的戰略注意力。而俄羅斯目前正在專註於歐洲(烏克蘭)問題。中國或者朝鮮可能代替俄羅斯(進行對俄羅斯有利的挑釁)。

- 北約和韓國建立了「夥伴」關係,關係越來越親近。

烏克蘭戰爭讓很多歐洲國家「立即」需要武器,大量且迅速地生產武器是非常重要的。韓國是(冷戰後)持續大量生產武器的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而且韓國是多山、冬天寒冷、多雪的國家。韓國的武器是根據這種環境製造的,在歐洲備受矚目。今後剩下的問題似乎是韓國是否願意(為北約成員國)大量製造武器。

瑞典的領養兒…10年前預見到瑞典會加入北約

喬爾·安德森1971年出生於釜山,小時候被瑞典領養。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攻讀國際政治學,在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UC伯克利)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他先後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等職,在歐洲防務局工作,為歐盟(EU)制定軍事安全戰略發揮了核心作用。他10年前就預見到了由於俄羅斯的擴張政策會導致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並因此而聞名。2022年5月芬蘭和瑞典同時申請加入北約后,2014年4月他就北約擴大北歐一事為美國國際外交雜誌《外交事務》撰寫的文章再次成為話題。近期,他主導歐盟成員國共同購買和生產武器體系的討論,備受關注。4年前,他為了參觀非軍事區(DMZ)只來過一次韓國。目前擔任歐盟安全研究所(EUISS)資深研究委員。該研究所總部位於法國巴黎,是涵蓋從反恐到難民、預防衝突、網路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智庫,成立於2002年1月。

「即使韓國主張中立,在中俄眼中也只是西方」瑞典學者喬爾·安德森訪談

鄭喆煥 朝鮮日報駐巴黎特派記者


揚·喬爾·安德森  (Jan Joel Andersson) 和 艾倫.拉爾森(Allan Larsson)深入討論(第 1 部分)

揚·喬爾·安德森
Jan Joel Andersson 博士是歐盟安全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主管安全和國防的分析,包括 CSDP、能力發展、國防工業和技術以及創新問題。
2017 年至 2022 年間,他擔任歐洲防務局首席執行官政策辦公室(內閣)成員,為 EDA 首席執行官提供戰略和政策建議,特別是歐盟防務舉措(CARD、PESCO、EDF)、與 歐盟委員會以及國防和高科技行業。
他早期的經歷包括曾在 EUISS 工作過(2014-2017 年),當時 Jan Joel 是跨大西洋安全、北約和美國政治的高級分析師。 他是該研究所的高級工作人員,支持歐盟全球戰略的諮詢和起草過程,也是協助「名人小組」起草國防相關研究準備行動提案的秘書處成員, 於 2016 年提交給歐盟委員會。從 2017 年 6 月開始,準備行動開始作為歐洲防務基金的前身。
安德森博士還曾在一家世界領先的危機管理諮詢公司的私營部門工作,並在美國、瑞典和法國的大學和智囊團擔任教職。 他發表了有關歐洲和跨大西洋安全與國防、能力發展以及國防工業問題的廣泛文章。 曾受邀到全球30多個國家講學。
揚·喬爾曾就讀於義大利亞得里亞海聯合世界學院,畢業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並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
美國大V 最新(幾分鐘前)發布: 深層政府是真實的,問題的要害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3 03: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