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
B-21 Raider
類型 美國第二代隱身戰略轟炸機
原產國 美國
製造商 諾斯洛普·格魯門
首飛 2023年11月10日
狀態 開發中(美國空軍計劃採購至少約100架)
主要用戶 美國
單位成本 5.64億美元(2016財年,預計)
B-21「突襲者」(英語:B-21 Raider),舊稱遠程打擊轟炸機(英語:Long Range Strike Bomber,LRS-B),是美國空軍研發中的遠程轟炸機,用於取代美軍現役的B-52、B-1和B-2幽靈戰略轟炸機。
2016年2月26日,美國空軍正式將「遠程打擊轟炸機」指配代號為「B-21」,意思是指二十一世紀的新型轟炸機。[4]2016年9月19日,B-21被正式命名為「突襲者」,以紀念杜立特空襲。[5]2022年12月2日,B-21首度公開亮相,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稱,這是第一架第六代戰機。
B-21於2023年11月10日首飛,預計將於2026-2027年投入使用。
歷史
2009年,由於美國財政緊張,五角大樓宣布中止「下一代轟炸機」(Next-Generation Bomber,NGB)項目的研發,並延長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1等轟炸機的服役期限。其後,美國空軍啟動另一個更為廉價的遠程轟炸機項目,是為LRS-B的始端。
與美國另一個轟炸機項目「下一代轟炸機」(Next-Generation Bomber,NGB)相比,LRS-B更注重降低成本。現時由於美國財政的不明朗因素,LRS-B項目可能已和NGB項目合併,但相關部門一直未就此作出解釋,可是據媒體報道,兩個項目一直在同時進行,惟NGB項目可能已在過程中被停止過數次。
LRS-B項目預計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製造80架至100架具高度隱身性能的遠程轟炸機,並且將每架生產成本限制在2010年美元幣值的5.5億美元。[2]2015年10月2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由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獲得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的合約。
下一代轟炸機
2004年6月,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開始研究新型轟炸機項目,用以取代當時老舊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並且計劃目標在2018年便開始服役,是為「2018轟炸機」的名稱來源,隨後正式命名為「下一代轟炸機」(NGB)。[11]當時一些猜測認為,下一代轟炸機將會是具超音速速度和無人駕駛飛行能力,然而後來美國空軍少將馬克·馬修斯(Mark T. Matthews)表示載人亞音速轟炸機將會在2018年提供滿足於要求的作戰範圍和有效有效載荷性能[12],這或許表明了下一代轟炸機依舊是載人飛行和只有亞音速速度。
2006年,美國空軍戰略司令部在其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DR)中說,新型轟炸機將被指定為「B-3」。
2008年1月25日,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宣布達成協議,雙方將共同為美國空軍開發新型的戰略轟炸機,以增加爭奪空軍生產訂單的籌碼。這一合作將由波音作為主要承包商,占約60%的份額,而洛克希德·馬丁就占約40%的份額。其後美國另一大的國防承包商諾斯洛普·格魯門也宣布將角逐美國空軍的訂單。
2009年5月19日,美國空軍參謀長諾頓·施瓦茨表示,美國空軍在2010年的預算中的重點將在「遠程打擊轟炸機」而非「下一代轟炸機」項目。在此一表示不久,兩個競爭團隊就在6月被告知NGB項目將被中止。五角大樓由於取消項目,也宣布將延長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1和B-2幽靈戰略轟炸機的服役期限,並停止NGB項目的撥款。
可是關於NGB項目的新聞或資料至今依然不斷出現,有報道也指出NGB項目已於2011年恢復,因此NGB項目可能一直和LRS-B項目同時進行,用以作為將取代B-2幽靈戰略轟炸機的「2037轟炸機」的過渡機型。
遠程打擊轟炸機
2009年9月16日,在NGB項目被中止后,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批准了空軍的新型轟炸機概念,但堅持這必須是美國空軍負擔得起的。[21]2011年1月6日,羅伯特·蓋茨發表2012年度美國國防預算的講話時,宣布將重大投資一款遠程、具核打擊能力,也可遙控駕駛的轟炸機。他還表示,飛機將採用「現有技術」開發,以確保能在預計的時間表範圍內為空軍提供新型轟炸機。[22]至此,美國空軍便獲准啟動一個名為「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採購項目。
2011年3月,美國空軍打算購買80架至100架的新型轟炸機。[]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也表示,除了戰略轟炸、戰術轟炸和快速全球打擊能力外,該新型轟炸機也將會成為美國戰略系統的一部分,負責進行地面監視和電子攻擊。其後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就方案表明,需要為該型轟炸機提供兩種發動機方案。據了解,這兩個發動機可能是普惠的F119渦輪風扇發動機和F135渦輪風扇發動機及通用電氣的F136渦輪風扇發動機。
2012年2月15日,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空軍已在2013年預算中預留2.92億美元撥款其要求的轟炸機項目中,同時還將限制在每架造價當時幣值的5.5億美元,[29]而該項目被稱為「遠程打擊轟炸機」(Long Range Strike Bomber)
在項目正式被定立后,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個公司也宣布聯手參與LRS-B項目,該團隊將與NGB項目一樣,由波音公司作為主要承包商,其優勢將在於波音的轟炸機經驗與洛克希德·馬丁的隱身性能研發經驗。而另一個美國主要國防承包商諾斯洛普·格魯門也會參與此次項目競爭,其優勢在於其曾研發的B-2幽靈戰略轟炸機。
有關LRS-B項目的唯一官方細節,就是它可能可以選擇「載人」和「無人」兩種駕駛模式和使用低可偵測性技術技術。[31]2014年1月,美國前空軍參謀長諾頓·施瓦茨表示,五角大樓應該放棄未來F-35閃電II戰鬥機裝備核武器的項目,並將此角色交予LRS-B。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已確定將會在未來十年升級F-35的核部署能力。
就方案的準備,美國空軍打算髮布一個完整的徵求建議書(REP),並在2014年秋季開啟LRS-B項目的兩個競爭團隊的競爭,而那兩個競爭團隊可能是諾斯洛普·格魯門和波音–洛克希德·馬丁。[33]2015年1月,美國國防新聞周刊援引一位消息人的預測,LRS-B可能只有B-2的一半大小,並搭載兩個F135渦輪風扇發動機功率等級的發動機
2015年10月27日,諾斯洛普·格魯門擊敗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團隊獲得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的合約,新型轟炸機將擁有比B-2更小的機身,但保持前者的布局,預計於2020年代中期形成初始戰鬥力。
B-21隱身戰略轟炸機
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三世2021年9月20日出席空軍協會(Air Force Association)舉辦的2021航空、太空與網路年度會議(Air, Space&Cyber Conference 2021)時公開表示,有5架B-21新型遠程攻擊轟炸機正在加州棕櫚谷的空軍42號工廠進行最後組裝工作。這比先前透露的2架多了3架。
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9月22日向國會提交了一份《空軍B-21突襲者遠程轟炸機》報告(Air Force B-21 Raider Long-Range Strike Bomber),證實了上述說法,並指5架生產中的B-21可能包括至少1架用於靜態測試,1架用於初始飛行測試,預計2022年中正式首飛,這款飛機的核打擊能力,使國會重新審視海、地、空「三位一體」在核戰略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2022年5月20日,美國空軍宣布B-21的新的首飛日期預計為2023年,意味著相較於之前公開預計的在2022年的年中進行首飛,推遲了至少6個月。推遲的具體原因沒有被指出,同時B-21的項目進度被描述為符合預計。
2022年9月20日,美國空軍宣布B-21將於2022年12月第一個星期公開亮相。2022年12月2日,B-21在加州棕櫚谷的空軍42廠(Air Force Plant 42)首度公開亮相。
設計特點
高度的低可偵測性技術能力
可選擇「載人」和「無人」兩種駕駛模式
亞音速為最大速度
按2010年的估算,每架造價限制在5.5億美元
遠程打擊能力
能夠適配大部分的武器型號的掛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