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姆斯(John Holmes,1904年1月6日-1962年6月22日),原名小約翰·艾伯特·霍姆斯,詩人和評論家。他出生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就讀於塔夫茨大學並任教,在那裡擔任文學和現代詩歌教授 28 年。他寫了幾卷詩集和幾首一神論普世主義讚美詩的歌詞。,包括《人民的和平》。他教過約翰·恰爾迪 (John Ciardi )和安妮·塞克斯頓。
早年
霍姆斯出生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是老約翰·A·霍姆斯和瑪麗·弗洛倫斯·霍姆斯 (默多克) 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名工程師,專門建造水壩和橋樑。約翰就讀於薩默維爾公立學校。
職業生涯
1934年,他成為塔夫茨大學的一名講師。他在那裡度過了餘生,並於 1960 年晉陞為正教授。霍姆斯的學生們都很欽佩他。傑羅姆·巴倫寫道:「當他教書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讓你想要寫詩和理解詩歌。他不是說教,而是鼓勵。簡單,以及從內到外的寫作,這就是他追求的風格。」
他的作品
沿行 (1929)
致生者的演講 (1937)
公平警告 (1939)
詩人的話 (1939)
我的國家地圖 (1943)
情詩小寶庫 (1950)
雙根 (1950)
符號 (1955)
寫詩(1960)
算命先生 (1961)
恰爾迪和塞克斯頓一樣,也曾是霍姆斯的學生,也都比老師有名,恰爾迪或許更有趣和值得關注研究,當然在詩歌的獨特性上塞克斯頓屬於鳳毛麟角的一類(她有嚴重的抑鬱症寫詩被建議幫助治療),和陸遊一樣,恰爾迪都是文采學養成績出眾創作經歷不同變化的「正常人」,他也寫了一首臨終詩,做自己的墓誌銘。不同的是,恰爾迪涉足的職業更廣泛,是被主流社會推崇的一個成功文人和學者,但仍然保持了一個詩人的真實感,更值得注意他的義大利移民家庭第一代的成長背景,他的語言文字英語發音說話成為社會衡量的標準。
約翰·安東尼·恰爾迪(John Anthony Ciardi,/ˈtʃɑːrdi/ CHAR-dee;義大利語:[ˈtʃardi];1916年6月24日-1986年3月30日)是一位美國詩人、翻譯家和詞源學家。雖然他主要以詩人和但丁《神曲》的翻譯家而聞名,但他還寫了幾捲兒童詩,追求詞源學,以專欄作家和長期詩歌編輯的身份為《周六評論》撰稿,指導了佛蒙特州的麵包作家會議,並為國家公共廣播電台錄製評論。
1959 年,恰爾迪出版了一本關於如何閱讀、寫作和教授詩歌的書《一首詩的含義是什麼?》 How Does a Poem Mean?, ,該書已被證明是同類書籍中使用最多的書籍之一。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恰爾迪的人氣達到頂峰,他還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上製作了一檔網路電視節目《Accent》。恰爾迪對詩歌的影響也許可以通過他作為老師和《周六評論》編輯所影響的年輕詩人來最好地衡量。
1916 年出生在波士頓北區的家中。他的父親是義大利移民,1919 年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他由義大利母親(文盲)和三個姐姐撫養長大。 1921 年,他的家人搬到了馬薩諸塞州梅德福,他在那裡就讀公立學校。 他的家人攢了足夠的錢供他上大學。他進入緬因州劉易斯頓的貝茨學院,然後轉學到波士頓的塔夫茨大學,師從詩人約翰·霍姆斯。 1938 年,他從塔夫茨大學畢業,次年在密歇根大學完成了碩士學位。在密歇根州,他因《歸鄉美國》獲得霍普伍德獎,這是他以筆名「托馬斯·阿奎那」提交的詩集。
曾在堪薩斯城大學短暫任教,然後於 1942 年加入美國陸軍空軍,成為 B-29 上的機槍手,並在日本上空執行了約 20 次任務,然後於 1945 年調任辦公室職務。1945 年 10 月,他以技術中士軍銜退役,並榮獲空軍勳章和橡葉勳章。恰爾迪的戰爭日記《塞班島》於 1988 年死後出版。戰爭結束后,恰爾迪 於 1946 年春季學期回到堪薩斯城大學,在那裡他遇到了記者兼新聞講師 Myra Judith Hostetter,並於 7 月 28 日結婚。 婚禮結束后,這對夫婦立即前往恰爾迪位於馬薩諸塞州梅德福的家中三樓的公寓,這是他的母親和姐妹為他們的男主人和他的新娘準備的。
約翰·恰爾迪 (John Ciardi) 是新澤西州梅圖欽 (Metuchen) 的長期居民。 1986 年復活節周日,他因心臟病去世,但在此之前,他撰寫了自己的墓誌銘:
Here, time concurring (and it does);
Lies Ciardi. If no kingdom come,
A kingdom was. Such as it was
This one beside it is a slum.
在這裡,時間同時發生(確實如此);
躺著恰爾迪。如果王國沒有來臨,
曾經有一個王國。就像當初
這裡比鄰的是個貧民窟。
恰爾迪於 1940 年戰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Homeward to America》,他的下一本書《Other Skies》於 1947 年出版,主要講述他的戰時經歷。他的第三本書《Live Another Day》於 1947 年出版。 1949 年。 1950 年,恰爾迪編輯了一本詩集《世紀中美國詩人》,其中列出了 20 世紀 40 年代這一代最優秀的詩人:理查德·威爾伯、穆里爾·魯凱瑟、約翰·弗雷德里克·尼姆斯、卡爾·夏皮羅、伊麗莎白·畢肖普 、西奧多·羅特克、德爾莫爾·施瓦茨、蘭德爾·賈雷爾、羅伯特·洛厄爾、恰爾迪本人以及其他幾位。 每位詩人都選擇了幾首詩納入其中,加上他或她對指導其作品的詩歌原則的評論,特別解決了現代詩歌「難以理解」的問題。
在哈佛大學開始為他的課程翻譯但丁,並在他在那裡期間繼續這項工作。 他的《地獄》譯本於 1954 年出版。達德利·菲茨本人也是一位重要的中世紀翻譯家,他在談到恰爾迪的版本時說道:「這是我們的但丁,但丁第一次被翻譯成陽剛、緊張的美國詩歌;一部作品 博學多才(就像它的原作一樣)永遠不會忘記它是一首詩;在一個糟糕的時代里的一個閃亮事件。」 然而,瓊·阿科拉(Joan Acocella,娘家姓羅斯)指出,「不斷延伸出一種更熱情、更現代、更美國的習語。 不僅粗俗化;它還保證了只要但丁通過暗示而不是直接陳述來表達自己,恰爾迪就會錯過或忽略其中的細微差別。」這個翻譯「在大學里被廣泛使用。」 恰爾迪翻譯的《 隨後,1961 年推出了《Purgatorio》,1970 年推出了《Paradiso》。1954 年,Ciardi 版本的《The Inferno》由 Folkways Records 錄製併發行。兩年後,恰爾迪的作品再次出現在一張名為《As If: Poems, New and Selected》的專輯中, 作者:約翰·恰爾迪。
1953 年,恰爾迪加入羅格斯大學英語系,開始寫作課程,但在那裡成功工作了八年後,他於 1961 年辭去了教授職位,轉而從事其他幾個更有利可圖的職業,特別是秋季和春季的大學講座 (當他離開羅格斯大學時,他有句著名的俏皮話稱教學是「計劃性貧困」。)他足夠受歡迎,也足夠有趣,值得在 20 世紀 60 年代早期約翰尼·卡森主演的《今夜秀》兩次 出現 。 1956 年至 1972 年間,他擔任《周六評論》的詩歌編輯。 1962 年,恰爾迪撰寫了一篇社論,批評政府審查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的努力,該書的出版商巴尼·羅塞特在全國範圍內為法律訴訟進行辯護, 後來承認其對公眾輿論的影響,並在隨後的陪審團審判中幫助辯護。 他於 1959 年撰寫了詩歌教科書《一首詩的含義如何?》恰爾迪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也是國家藝術與文學研究所的成員和前任院長。」人道主義宣言簽署者的名單。
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裡,他在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早間版上報道了單詞歷史,這是他的詞源學書籍系列《一個瀏覽者的詞典》(1980)、《第二個瀏覽者詞典》(1983)和《好詞給你》的衍生品。 (1987 年逝世后出版)。 每周三分鐘的詞源學節目名為「Word In Your Ear」。他還在佛羅里達大學任教。
在20世紀的美國文人中,他在公眾中保持著極高的知名度和知名度,並因其作品的精湛技藝而享有盛譽。 伯頓·拉斐爾 (Burton Raffel) 總結了恰爾迪的職業生涯:「恰爾迪擁有優美的嗓音、機敏的才智和不懈的誠實,在很多方面都成為了二十世紀成功的美國詩人的原型,他四處遊盪,能夠融入並利用其中的縫隙。 偉大的美國計劃,卻從未被視為公認的釘子或混蛋。」
遺產
評論家兼詩人肯尼思·雷克斯羅斯 (Kenneth Rexroth) 將恰爾迪描述為「……與大多數美國詩人的狹隘生活和世仇截然不同。他更像是一位非常有文化、胃口溫和的義大利裔美國飛行員,喜歡深刻簡單的事物,比如他的妻子和 孩子們、他的朋友和學生、但丁的詩句以及美食和美酒。」「在麵包作家會議和《周六評論》任職期間,恰爾迪建立了強硬、有時嚴厲的評論家的聲譽。」「 他對安妮·莫羅·林德伯格 (Anne Morrow Lindbergh) 1956 年出版的《獨角獸和其他詩歌》一書的評論引發了《評論》編輯諾曼·考辛斯 (Norman Cousins) 所說的該雜誌歷史上最大的讀者抗議風暴。」「恰爾迪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指出審稿人有責任在必要時詛咒。」 在類似的情況下,恰爾迪「將羅伯特·弗羅斯特的《雪夜在樹林邊停下來》描述為表達了說話者的死亡願望」。 梅·薩頓(May Sarton)指責恰爾迪在描述女詩人所面臨的困難時「恨她的膽量,並竭盡全力摧毀她」。
恰爾迪 在海外為《周六評論》工作時,將 Harold Norse 的詩《Victor Emmanuel Monument (Rome)》寄回美國,並在 1957 年 4 月 13 日刊上發表。這首詩描述了 義大利士兵就像華麗的妓女。在 Ciardi 的傳記中,Cifelli 引用了詩中的幾行,表明士兵「都是男性的光彩」,並且「從男人和男孩那裡獲取額外的現金」。 義大利官員要求 Ciardi 在 6 月 16 日之前離開。知道自己可能被捕,他繼續向政府寫道歉信,請求緩刑。然而他拒絕離開,因為他計劃在夏天晚些時候才離開。
恰爾迪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的反主流文化中表現不佳。他曾是現代詩歌的新鮮聲音,有時甚至是傲慢的聲音,但當他在 1966 年接近 50 歲生日時,他的聲音變得根深蒂固。 變得刻薄,有時甚至傲慢。 他敦促他僅存的學生,即每年八月在寫作麵包坊學習兩周的學生,在放棄傳統、轉而採用無紀律、即興的自由詩之前,學習如何在傳統範圍內寫作。 1972 年,恰爾迪被寫作麵包坊毫不客氣地解僱了。 擔任導演十七年後,自 1947 年以來從未缺席過詩歌工作人員的任何一年。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里,約翰·恰爾迪逐漸被視為一位中層、本世紀中葉的形式主義者,在文學史上被更大膽、更豐富多彩的垮掉派、懺悔派和黑山派詩人所取代。 然而,隨著修正主義削弱了後者的聲譽,以及 20 世紀末人們對形式主義重新產生興趣的短暫出現,恰爾迪的風格大多低調的詩歌的受歡迎程度略有回升, 由於對形式主義的興趣被證明是膚淺且短暫的,所以就過去了。
為了表彰恰爾迪的工作,每年都會向一位義大利裔美國詩人頒發約翰·恰爾迪詩歌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在詩歌方面的終身成就。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NPR) 繼續播放 Ciardi 的評論。 諸如 daisy、demijohn、jimmies、gerrymander、glitch、snafu、cretin 和棒球等詞的詞源和評論可以從他們網站的檔案中找到。 從 2005 年 11 月開始,NPR 也開始以播客形式提供他的評論。
獎項
「1956年,恰爾迪獲得了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頒發的羅馬獎。1982年,全國英語教師委員會授予他傑齣兒童詩歌獎。」他還獲得了美國平台協會的卡爾獎 1980年榮獲桑德堡獎。
恰爾迪朗讀「幸福」
恰爾迪在他的文章中將幸福的概念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東方的和西方的; 西方更注重物質主義,而東方更傾向於內在的快樂感。 他承認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幸福。 然而,無論人們試圖獲得什麼樣的幸福,最重要的是追求幸福的努力、獲得幸福的過程。
作者將這個想法傳播給所有年齡段的人,因為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幸福,無論是哪種幸福。 因此,恰爾迪試圖通過讓人們重新思考幸福的概念,讓人們看到幸福的真正本質。 他列出了兩個極端: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 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屬於這兩個類別之一。 作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沒有人是純粹由幸福組成的,幸福只是每個人的一部分。 然而,每個人都有能力尋找快樂,都有克服困難的過程和努力。 同時,作者也希望社會能夠在兩極之間找到平衡。 恰爾迪告訴觀眾,幸福永遠不可能完全為人所擁有,但人們總是可以追求並找到幸福的平衡點,這才是幸福理念的真正所在。
我同意恰爾迪對幸福的解釋。 我見過很多追求物質和精神或東方和西方極端的人總是渴望更多。 他們總是很餓。 因此,結合和平衡兩個肢體有助於使肢體相互補充。 而且,通過多次的經歷,我同意恰爾迪的觀點,即沒有人能夠永遠處於快樂的狀態,但克服困難往往會帶來豐富的幸福回報。 比如,我在AP課上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我有一種特別的喜悅感。
作品
回到美國,1940 年。詩歌。
其他天空,1947 年。詩歌。
再活一天,1949 年。詩歌。
《中世紀美國詩歌》,1950 年。由 Ciardi 編輯的選集。
《時時》,1951。詩。
《催眠文字》,1953 年。奇幻與科幻小說中的短篇小說,使用筆名「約翰·安東尼」。
地獄。 1954.翻譯。
彷彿:新詩選,1955 年。
我嫁給你,1958。詩。
39 首詩,1959 年。
《鵜鶘的理由》,1959。兒童詩。
一首詩的含義是什麼?,1959。詩歌教科書。
Scrappy the Pup,1960。兒童詩。
在石工場,1961 年。詩歌。
《煉獄》,1961。翻譯。
我遇見一個男人,1961。兒童詩。
《唱傻歌的人》,1961。兒童詩。
事實上,1962 年。詩。
《願望樹》,1962 年。兒童故事。
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1962。兒童詩。
與觀眾對話,1963 年。周六回顧爭議和其他精選文章。
約翰·J·普倫蒂 (John J. Plenty) 和費德勒·丹 (Fiddler Dan),1963 年。兒童詩。
人對人,1964。詩歌。
《你知道誰》,1964 年。兒童詩。
《自救的國王》,1966 年。兒童詩句故事。
這最奇怪的一切,1966。詩歌。
《怪物巢穴》,1966。兒童詩。
《字母表》,1967 年。詩歌。
《天堂》,1970。翻譯。
有人能贏得一隻北極熊,1970 年。兒童詩。
《X 的生活》,1971 年。詩歌自傳。
說話方式,1972 年。周六評論專欄。
《小小的就是全部》,1974 年。詩歌。
快與慢,1975。兒童詩。
一首詩的含義如何?,1975 年。修訂第二版。 與米勒·威廉姆斯。
《神曲》,1977 年。所有三個部分一起出版。
打油詩:太噁心或兩打臟打詩,1978 年。與艾薩克·阿西莫夫合作。
例如,1979 年。詩歌。
瀏覽器詞典,1980 年。詞源學。
《利默里克斯總集》,1981 年。與艾薩克·阿西莫夫合著。
第二本瀏覽器詞典,1983 年。詞源學。
詩選,1984。
龐貝城的鳥類,1985。詩歌。
塗鴉湯,1985。兒童詩。
《對你說好話》,1987 年。詞源學。
愛情與婚姻的詩,1988。
塞班島:約翰·恰爾迪的戰爭日記,1988。
Blabberhead,Bobble-Bud & Spade,1988。兒童詩集。
恰爾迪本人:《詩歌閱讀、寫作和教學中的十五篇論文》,1989 年。
回聲:留下的詩,1989。
《充滿希望的鱒魚和其他打油詩》,1989。兒童詩。
媽媽上課和其他詩歌,1990。兒童詩。
空中車站,1993。詩歌。
約翰·恰爾迪詩集,1997 年。愛德華·M·西費利編輯。
最後再讀聽塞克斯頓一首更明白清楚相當理性體貼又失落無奈的發泄: 《為我的情人要回到妻子身邊而作》
她就在那裡。
她為你小心翼翼地融化
並從你的童年開始,
從您最喜歡的一百個農場人中挑選出來。
她一直都在那裡,我親愛的。
事實上,她很精緻。
如沉悶的二月中旬的煙花
又像鑄鐵鍋一樣真實。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只是暫時的。
豪華。 港口裡一艘鮮紅色的單桅帆船。
我的頭髮像煙霧一樣從車窗里升起。
小頸蛤已經過時了。
她不僅如此。 她是你必須擁有的,
使您的熱帶生長更加實用。
而不是一個實驗。 她一切都很和諧。
她負責照顧小艇的槳和槳架,
早餐時在窗邊放了野花,
中午坐在陶輪旁,
在月下載出三個孩子,
米開朗基羅畫的三個小天使,
雙腿張開時完成此操作
在教堂里可怕的幾個月里。
抬頭一看,孩子們就在那裡
就像擱在天花板上的精緻氣球。
她還把每一件都扛過大廳
晚飯後,他們低著頭,
兩條腿抗議,人與人之間,
她的臉因為一首歌和他們的小睡而漲得通紅。
我把你的心還給你。
我允許你——
尋找她內心的導火索,悸動
憤怒地在泥土中,為她內心的母狗
以及埋葬她的傷口——
為了活埋她紅色的小傷口——
肋骨下閃爍著蒼白的光芒,
對於在她左脈搏中等待的醉酒水手,
為了母親的膝蓋,為了長襪,
為了吊襪帶,為了召喚——
好奇的呼喚
當你在手臂和乳房中挖洞時
拉扯她頭髮上的橙色絲帶
並回應這個召喚,這個好奇的召喚。
她是如此的赤裸和奇異
她是你自己和你的夢想的總和。
像一座紀念碑一樣,一步一步地攀爬她。
她很堅實。
就我而言,我是水彩。
一洗了之。
For My Lover, Returning To His Wife
She is all there.
She was melted carefully down for you
and cast up from your childhood,
cast up from your one hundred favorite aggies.
She has always been there, my darling.
She is, in fact, exquisite.
Fireworks in the dull middle of February
and as real as a cast-iron pot.
Let's face it, I have been momentary.
vA luxury. A bright red sloop in the harbor.
My hair rising like smoke from the car window.
Littleneck clams out of season.
She is more than that. She is your have to have,
has grown you your practical your tropical growth.
This is not an experiment. She is all harmony.
She sees to oars and oarlocks for the dinghy,
has placed wild flowers at the window at breakfast,
sat by the potter's wheel at midday,
set forth three children under the moon,
three cherubs drawn by Michelangelo,
done this with her legs spread out
in the terrible months in the chapel.
If you glance up, the children are there
like delicate balloons resting on the ceiling.
She has also carried each one down the hall
after supper, their heads privately bent,
two legs protesting, person to person,
her face flushed with a song and their little sleep.
I give you back your heart.
I give you permission —
for the fuse inside her, throbbing
angrily in the dirt, for the bitch in her
and the burying of her wound —
for the burying of her small red wound alive —
for the pale flickering flare under her ribs,
for the drunken sailor who waits in her left pulse,
for the mother's knee, for the stocking,
for the garter belt, for the call —
the curious call
when you will burrow in arms and breasts
and tug at the orange ribbon in her hair
and answer the call, the curious call.
She is so naked and singular
She is the sum of yourself and your dream.
Climb her like a monument, step after step.
She is solid.
As for me, I am a watercolor.
I wash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