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外交官中國來信之 變中迎新(51)

作者:change?  於 2023-10-26 02: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致我們的女兒
北京,美國公使館 
190319

我們打算告訴你關於邁爾斯將軍夫婦等九人來訪的事。我們與庫里奇先生,布魯斯特上校對於能夠招待他們感到十分榮幸。他們興緻勃勃地談論他們的所見所為,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為了表示歡迎,我和你爸爸共款待了他們三次,每次22人。其中一次是安排邁爾斯將軍會見清朝高官。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太遲的晚宴,所以宴會於下午5點開始。所有品級最高的大臣都應邀前來。我們女士們則應庫里奇先生之邀,5點鐘去他家喝下午茶。他得去赴宴,於是請了別人來陪我們,而且還委託我主持這個茶會。庫里奇先生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條,裝修講究。他很有品味,家裡處處體現出他的富有,卻一點也不張揚。在茶會中,屋裡的燭光烘托出藝術的氣氛。庫里奇先生為美國公使館工作,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國人。

當客人們要離開餐廳時,庫里奇先生捎來了你爸爸的口信:如果我們想見見清政府大臣,就要在他們離開餐桌回到客廳前到達那裡。我們當然願意。我們到達的時候,那兒正好響起我們最想聽到的乾杯聲。中方,美方代表都竭力卻又不失體面地相互稱讚和祝福。慶親王,邁爾斯將軍和你爸爸分別發表了祝酒詞,你爸爸自然是首先發言。門開著,我們很高興聽到他們的發言。他們言語簡潔,妙趣橫生。

我們在客廳里與男士們相互問候,但我們只待了一會兒就退了出來。815分左右他們就離開了。稍後,我,我們女士們在邁爾斯將軍,Maus 上校和你爸爸的陪同下吃晚餐。餐桌上的酒席布置一新。儘管有很多東西需要收拾,但卻收拾得這麼迅速整潔,我們為之驚嘆。我們擺放在房間里,餐桌上的花草真是很精美。菊花正在怒放。每次宴會所擺放的鮮花和餐桌上的裝飾都不同。第一次是白色和綠色的,第二次是粉紅和綠色的,第三次是黃色和綠色的。我多麼希望弗雷德和勞拉能夠在場,給我們一番稱讚啊!

你爸爸請求得到兩次私人入宮覲見的機會,一次給邁爾斯將軍,另一次給邁爾斯夫人。他的請求得到了批准。召見邁爾斯將軍的日期是27號。當我們看到美國人聚到一起前往皇宮時,我們為他們而感到自豪。召見夫人的日期是28號,我們一行共有十人,其中包括太后允許跟隨我入宮的私人翻譯。騎馬的中方官員奉命為我們護行。

10點半時,他們在前面開路,在我們騎馬的侍衛的陪伴下,十頂轎子從公使館出發了。雖說是私人覲見,但我們卻受到了像公開召見一樣的禮遇。你爸爸將眾人介紹給皇室成員之後,我們跟著他們走進一間會客廳,在那兒喝了茶,然後不拘禮節地見了太后,皇后和嬪妃們。太后和我們自由地交談,皇上並未說話。

隨後在妃子和太監們的陪同下,我們又去了太后的私人會客廳,這些會客廳既寬敞又豪華,擺滿了中國的珍寶,皇室成員住在紫禁城的東邊,之前從未有外國人去過。在這裡,我們拜訪了年輕的皇后,嬪妃們和皇上兄弟(即醇親王)的新娘,她是榮祿的女兒。我們又喝了些茶,然後穿過另一個庭院,被帶進宴會廳。嬪妃們和客人們都已就座。我坐在大公主的右邊,邁爾斯夫人坐在我的右邊。

不一會兒,太后與皇上也到了,我們全體起立。皇家專用的椅子被搬過來給太后與皇上坐,接著所有人都應聲落座。我們愉快地聊了近一個小時。太后給予你爸爸,美國政府,查飛將軍 還有美國士兵高度評價。她對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的了解令我吃驚。

她對大太監耳語幾句之後,說道:我給今天在場的每位女士準備了一幅字畫,我要在上面寫上的字樣。於是我們有回到她的會客廳。她站在桌旁,揮筆題字,共寫了十八幅。寫完之後,她坐在黃色的御座上,我們也都被賜了座。

接著開始喝茶。又聊了幾句后,我們起身道別,每個人都覺得度過了收穫頗豐而又快樂的一天。這是對外國夫人的第一次私人會見。你有沒有注意到中國正在逐步與舊的習俗告別,慢慢打開了她塵封的大門?邁爾斯夫人或任何新來這裡的人都不會覺得,但我已經察覺出這一點,並且覺得這種變化很好。太后還送給邁爾斯夫人和莫斯夫人一些別的禮物,並為她們接風洗塵。我們都很喜歡並珍視她贈送對親筆題寫的書畫。

第二天早上,邁爾斯將軍一行和我們作別,踏上了漫長的橫穿西伯利亞之旅。

星期四剛好是大年初一。像往常一樣,我們接見了很多客人,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一大清早,公使館的中國僕人都過來賀新年。訪客們在午飯後不久紛紛前來拜訪,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晚些時候。新的一年,以及新年裡的許多事務就這樣開始了。

別的不說,我得一封接一封地回信,為我們收到的聖誕禮物答謝人家。勞拉寄來的黃色靠墊放在客廳的長沙發中間,典雅而又美麗,惹得客人嘖嘖稱讚。我和你爸爸一邊讀書,一邊想著我們兩個寶貝女兒。

一個工人帶來兩株高大的松樹,松樹種在手工上釉的陶瓷花盆裡。樹上巧妙地點綴著一些精美的絲緞和天鵝絨花朵,以及各種各樣的蝴蝶飾品。它們太美了,有十多英尺高,精神抖擻地招呼著我們。直到聖誕節那天上午,我才弄明白他為何送來這樣一個禮物。原來他是想表示感謝,因為在圍困期間,我們曾經幫助過他。感激背後總是隱藏著財富。


邁爾斯將軍

Miles as Commanding General, 1898

納爾遜·阿普爾頓·邁爾斯(Nelson Appleton Miles,1839 年 8 月 8 日-1925 年 5 月 15 日)是一名美國軍官,曾參加過美國內戰、美洲印第安人戰爭和美西戰爭。 1895年至1903年,邁爾斯擔任美軍最後一位總司令(最早是喬治華盛頓,還有格蘭特將軍等最有名),之後該職位轉變為參謀總長(美聯席會議主席)。

早期生活 邁爾斯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威斯敏斯特家族的農場。 他在波士頓工作,閱讀軍事歷史,掌握軍事原理和技術,包括戰鬥訓練。 他就讀於韋恩堡學院。 內戰 內戰期間的邁爾斯 美國內戰開始時,邁爾斯在波士頓擔任陶器店店員。 1861 年 9 月 9 日,他作為志願者加入聯邦軍隊,參加了許多關鍵的戰鬥。 他成為馬薩諸塞州志願步兵第 22 團的中尉,並於 1862 年 5 月 31 日被任命為紐約志願步兵第 61 團的中校。安提坦戰役后,他晉陞為上校。 他參加的其他戰役包括弗雷德里克斯堡、切斯勒斯維爾(在此期間他頸部和腹部中彈)和阿波馬托克斯戰役。 1867 年 3 月 2 日,邁爾斯在戰鬥中四次受傷,因其在切斯勒斯維爾的行動而被授予正規軍准將稱號。 由於他在斯波西瓦尼亞法院大樓戰役中的表現,他再次被授予少將軍銜。 1892 年 7 月 23 日,他因在切斯勒斯維爾的英勇表現而被授予榮譽勳章。 1864 年 5 月 12 日,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准將,參加了荒野戰役和斯波西瓦尼亞法院大樓戰役。 1865年10月21日,26歲的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少將。[1] 戰後,他擔任弗吉尼亞州門羅堡的指揮官,前南方聯盟總統傑斐遜·戴維斯被關押在那裡。 在門羅堡任職期間,邁爾斯被迫為自己辯護,否認戴維斯受到虐待的指控。

印第安人戰爭 瑪麗·霍伊特·謝爾曼 1866 年 7 月,邁爾斯被任命為正規軍上校。[2] 1867 年 4 月,他被任命為北卡羅來納州難民、自由民和廢棄土地局助理局長,在局長奧利弗·O·霍華德准將手下工作。 [3] 1868年6月30日,他與瑪麗·霍伊特·謝爾曼(查爾斯·泰勒·謝爾曼的女兒、威廉·T·謝爾曼和約翰·謝爾曼的侄女、查爾斯·R·謝爾曼的孫女)結婚。[4] 1869 年 3 月,他成為美國第五步兵團的指揮官,並一直擔任該職位直至 1880 年。[5] 邁爾斯在美國陸軍幾乎所有針對大平原美洲印第安部落的戰役中都發揮了主導作用,在這些部落中,他被稱為「熊大衣」(因其特有的熊皮外套)。

1874 年至 1875 年間,他擔任戰地指揮官,率領部隊擊敗了紅河沿岸的基奧瓦人、科曼奇人和南夏延人。 1876 年至 1877 年間,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中校在小大角戰役中失敗后,他參加了掃蕩北部平原的戰役,迫使拉科塔人和他們的盟友進入保留地。 1877年冬天,在內茲珀斯戰爭結束后,他率領部隊強行穿越蒙大拿州東部,攔截約瑟夫酋長領導的內茲珀斯人部落。 在他餘下的職業生涯中,邁爾斯一直與奧利弗·O·霍華德將軍就約瑟夫被捕的功勞發生爭執。 在黃石公園期間,他發展了日光儀發送通信信號的專業知識,並於 1878 年建立了一條 140 英里(230 公里)長的日光儀線,連接蒙大拿州的基奧堡和卡斯特堡。[6][7] 日光儀由准將提供。 信號兵團的阿爾伯特·J·邁爾將軍。[8]

邁爾斯將軍在戰場上

1880年12月,邁爾斯晉陞為正規軍准將。 隨後,他被指派指揮哥倫比亞部(1881-85 年)和密蘇里部(1885-86 年)。 1886 年,邁爾斯接替喬治·克魯克將軍擔任亞利桑那州與奇里卡瓦阿帕奇領導人傑羅尼莫作戰的部隊指揮官。 克魯克在抓捕傑羅尼莫的過程中嚴重依賴阿帕奇偵察兵。 相反,邁爾斯依靠白人軍隊,他們最終在蜿蜒的馬德雷山脈追蹤傑羅尼莫時,走了 3,000 英里(4,800 公里),但沒有成功。 最後,研究過阿帕奇方式的中尉查爾斯·B·蓋特伍德成功地通過談判成功投降,根據投降條款,傑羅尼莫和他的追隨者同意在佛羅里達州的保留地度過兩年。 傑羅尼莫同意了這些條款,但並不知道談判背後的真正陰謀(無意讓他們返回自己的祖國)。 流放者甚至包括曾為軍隊工作過的奇里卡瓦人,這違反了邁爾斯與他們的協議。 邁爾斯否認蓋特伍德在談判中獲得任何功勞,並將他轉移到達科他領地。 在這次戰役中,邁爾斯的特種信號部隊廣泛使用了日光儀,證明了其在戰場上的價值。 [8] 特殊信號部隊由 W.A. Glassford 上尉指揮。[8] 1888年,邁爾斯成為太平洋軍分區和加利福尼亞州分區的司令。

1890年4月,邁爾斯晉陞為正規軍少將,並成為密蘇里州軍分區司令。 拉科塔人於 1889 年發起的鬼舞運動導致了松嶺戰役,邁爾斯也被帶回了戰場。 期間,他指揮駐紮在南達科他州印第安人保留地附近的美國陸軍部隊,並希望拉科塔族酋長「坐牛」能被和平地從立岩印第安人保留地驅逐出去。 然而,12月15日,布爾被試圖逮捕他的印第安特工警察殺害,14天後,美國軍隊在傷膝屠殺了數百名拉科塔人。 邁爾斯沒有直接參與大屠殺,並且對戰場指揮官詹姆斯·W·福賽思持批評態度。 大屠殺發生后僅兩天,邁爾斯就寫信給他的妻子,稱這是「最令人髮指的軍事犯罪錯誤,也是對婦女和兒童的可怕屠殺」。 [9] 從軍隊退役后,他為大屠殺的倖存者爭取賠償。 總體而言,他認為美國應該對印第安人擁有權威,而拉科塔人則應受到軍事控制。

美西戰爭和晚年生活 

 1894年至1895年,邁爾斯以東部司令部司令的身份指揮部隊鎮壓普爾曼罷工騷亂。 [10] 1895 年,他在美西戰爭期間擔任美國陸軍司令。 邁爾斯在西博內等古巴地點指揮部隊。 西班牙投降古巴聖地亞哥后,他領導了對波多黎各的入侵,[11] 在瓜尼卡登陸,這就是所謂的波多黎各戰役。 他是島上成立的軍政府的第一任首腦,兼任佔領軍首腦和民政行政長官。 返回美國后,邁爾斯直言不諱地批評陸軍軍需將軍查爾斯·P·伊根准將在所謂的陸軍牛肉醜聞期間向戰地部隊提供腐臭罐頭肉。 1900年,由於他在戰爭中的表現,他被晉陞為中將軍銜

1898 年,納爾遜·邁爾斯將軍和其他騎馬的士兵在波多黎各

為了表明他在身體上仍然能夠指揮,1903 年 7 月 14 日,距離他 64 歲生日還不到一個月,邁爾斯將軍在 8 小時的騎行時間內(10 小時)騎行 90 英里,從錫爾堡到達俄克拉荷馬州的里諾堡 總共 20 分鐘),溫度在 90 到 100 °F(32 到 38 °C)之間。 這段距離是由每隔 10 英里駐紮的馬匹接力跑完的。 前 30 英里用時 2 小時 25 分鐘。 這是司令有史以來最長的騎馬經歷。邁爾斯被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稱為「勇敢的孔雀」,但他還是於 1903 年在達到 64 歲法定退休年齡后從軍隊退役。他退休后,美國軍司令一職被廢除。 國會法案和軍參謀長制度被引入。 一年後,他作為總統候選人參加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獲得了少數選票。[需要引用]禁酒黨本來打算提名他,但在投票前一小時,他向大會發了一封電報,表示 他不想要提名,而提名卻被塞拉斯·C·斯沃洛 (Silas C. Swallow) 獲得。 [13] 1917 年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這位 77 歲的將軍提出服役,但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拒絕了他。[需要引用]

鮑勃·薩特菲爾德 (Bob Satterfield) 創作的關於邁爾斯 1903 年 8 月退休的漫畫

1925 年,邁爾斯與孫子一起參加華盛頓特區的林林兄弟馬戲團和巴納姆貝利馬戲團時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 85 歲。 第一夫人格蕾絲·柯立芝當天也出席了馬戲團,到達表演場地后,將軍告訴馬戲團老闆約翰·林林,他從來沒有錯過過馬戲團。 [14] 納爾遜是內戰期間為雙方服役的最後倖存的將軍之一。 [15] 他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邁爾斯陵墓內。 它是公墓範圍內僅有的兩座陵墓之一。 喬治·巴勒斯·托里為他畫了肖像。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with General Nelson A. Miles : extracts from home letters of Henry Clark Rouse, Esq. : October 1st, 1902, to February 15th, 1903

亨利·克拉克·勞斯 (Henry Clark Rouse) 陪同納爾遜·A·邁爾斯 (Nelson A. Miles) 將軍進行世界巡遊,於 1902 年 10 月 1 日從舊金山出發,1903 年 2 月 15 日返回紐約。專輯重點講述了對夏威夷、關島、 菲律賓、日本、中國,最後以西伯利亞大鐵路之旅結束。 這本私人印刷的作品配有大量的插圖,並附有旅途中拍攝的照片。 這些照片特別豐富地描繪了菲律賓的日常生活和軍事設施,該團隊在菲律賓的島嶼之間航行了三周,這部分包含了作品的大部分照片和文字內容。 來自中國的照片包括香港、廣州和北京以及長城的地點。 還展示了兩張北京街頭公開處決后的照片。(Henry Clark Rouse accompanied General Nelson A. Miles on a world tour setting out from San Francisco on October 1, 1902, and returning to New York, February 15, 1903. The album focuses on the military inspection and diplomatic tour of Hawaii, Guam, the Philippines, Japan, China, and concludes with the journey on the Trans-Siberian Railway. This privately printed work is illustrated lavishly with photographs taken on the trip. The photographs are particularly rich in depictions of daily life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s in the Philippines, where the party spent three weeks sailing between the islands and this section comprises the bulk of the photographic and textual content of the work. Photographs from China include locations in Hong Kong, Canton and Peking (Beijing) and the Great Wall. Two photographs of the aftermath of a public execution in the streets of Peking are also present.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9-17 0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