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的代表人物王建與張籍齊名,史稱張王樂府。 王建20歲的時候,便與張籍成為好友,二人結伴求學,開始樂府詩的創作。後來棄家從軍,正是因為在軍中13年的經歷,讓他創作了大量的軍旅題材的詩。離開軍營后,王建中舉,在長安做官結識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王建去世的時候是67歲,在一千多年前,算是高壽了。王建的詩很正,純真自然, 又很靈峭,每每發人深省。王建善於五、七言近體詩,題材廣泛,除了樂府詩,也有關於百姓疾苦和瑣碎生活的詩文,思想性極強,別具一格,值得細細品味。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光州人家有在庭院種植桂花的習慣。中秋之夜,王建聞到桂花芳香,借桂花而寄託情思。全詩共四句,28字,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雪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再看這首七絕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聲落落屋檐頭。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爛庭花不肯休。
時詩人客居他鄉,異常孤獨,半夜睡在床上突然想到了遠方的故鄉,馬上生出了無限的憂愁,想要回到故鄉去,可是卻又無法回去,那淅淅瀝瀝的雨,落在屋頂上發出了響亮的聲音,讓人更加輾轉反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爛庭花不肯休。」由於是下雨外面很黑,根本看不到雨有多大,只是聽著那雨聲可以判斷出來,雨一定是下得很大,也不知這害花惱人的苦雨何時善罷甘休—-營造出一種凄美的意境。
還有純白描的情趣畫面:
《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江南三台》
揚州池邊小婦,
長干市裡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
各自拜鬼求神。
且看這裡的王建十首詩歌,一起來欣賞樂府詩巔峰之作。










下面這幾首,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