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的生涯,就是王安石變法導致新舊黨爭的活化石,他始終都不得其法,無論那一派掌權,他都不合時宜地找到自己反對的點,也就無論那一派人掌權,都視他為眼中釘,所以他的官運一路跌宕起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即使如此,在宋朝優待文人的政策之下,他們只是因為政治原因受到貶斥,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心情。蘇軾本人馬照跑,酒照喝。
沒有國事拖累,反而給他著書立說留下大部分的時間,歪史不禁懷疑,如果蘇軾一路得意,會不會有大量的詩文佳作流世?畢竟時間沒辦法複製,縱使他才華橫溢,也敵不過政務繁忙。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政治上的不得志讓蘇軾可以一展文采,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恐怕他本人也難以言說吧。
有趣的是,在他的著作《東坡志林》裡面,有一則評論漢武帝和衛青的文字,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武帝踞廁而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黯。青雖富貴,不改奴僕之姿,而黯社稷臣也,武帝能禮之而不能用,可以太息矣。
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漢武帝是個無道之君,沒什麼能證明的,但是他上廁所的時候接見衛青,不衣冠整潔穿戴端正就不接見汲黯就是明證,而衛青呢不過是個奴才,適合舔屁股,所以上廁所的時候接見他,正合適。
如果標明出處和作者,這樣的話想必很難想到是蘇軾的言論,將漢武帝視為無道之君,將衛青視為舔屁股的奴才,估計打死都不會信,尤其蘇軾在後世取得非凡的地位,想必這樣的人肯定不會有如此言論。
但是,這段東坡志林的記載完全實證是蘇軾的傑作,這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認為衛青是個奴才,漢武帝上廁所的時候接見他是為了讓舔屁股,依此來推斷出漢武帝的真實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