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務卿訪中走過場 環球時報顧影自憐

作者:change?  於 2018-10-9 02: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博你一笑|已有2評論




社評:蓬佩奧訪華后,中美關係仍不容樂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訪問了日、朝、韓三國后,於8日抵達北京訪問。從他的這個行程不難看出,朝鮮問題是他此次亞洲行的主題。不過外界同時關注,他此次訪華正值中美關係在多個方向出現緊張,中美關係也因此成為他北京之行的重要看點。

  然而沒有跡象顯示,蓬佩奧短暫的北京行給當下緊張的中美關係帶來了某種轉機。王毅在與蓬佩奧的會談中直率地表達了對美方近來言行的不滿,指出美方的做法直接衝擊了雙方的互信,給中美關係的前景蒙上了陰影,他要求美方立即停止錯誤言行。蓬佩奧則表示美中在一些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在隨後楊潔篪與蓬佩奧的會見中,雙方表達了類似的態度。

  不過中美雙方在8日的會見中也都留有餘地,楊潔篪表示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合作才會雙贏。蓬佩奧表示美國致力於同中國實現合作共贏,美不反對中國發展,無意圍堵中國,也沒有全面遏制中國的政策。

  幾乎所有世界媒體在報道蓬佩奧中國行時,都提到了中美關係正在惡化的背景。對亞洲來說,中美摩擦的嚴重性正在把很多注意力吸引走,一定程度上沖淡了人們對半島問題的關注。中美關係的實際牽動面要大得多,如果兩國關係不停惡化下去,包括半島問題在內的亞洲各種問題所處的戰略大環境都將發生深刻變化。

  不過,蓬佩奧此次訪華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本來就是有限的。當前的中美關係更多被白宮及美國經濟部門、安全部門和五角大樓主導了,國務院的作用相對下降。另外美國眼下的對華態度已經與白宮和共和黨的中期選舉利益綁定,彭斯副總統本月4日不尋常的對華政策講話折射出這些利益。

  中美關係的下一個關鍵節點大概是11月底的阿根廷G20峰會,看看屆時習特會能否舉行,以及雙方談得怎麼樣。

  總的來說,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讓人難以樂觀。由於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無論出於彭斯講話展示的美方對華戰略思維,還是為了選舉的短期利益,美方都可能進一步採取挑釁中國的姿態和行動,從而使得中美之間的緊張繼續被刷新。

  實事求是說,中國沒有人願意看到中美對抗,保持中美正常的合作關係是整個中國社會的願望。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美關係的實際情形可能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中國社會當前感到困惑的是,華盛頓究竟想對中國做什麼?它是想要公平貿易嗎?既然要公平,那就雙方好好談,拿到多邊國際場合去談。動輒揮舞貿易大棒,這是追求公平的應有方式嗎?

  美國聲稱要在台海維持現狀,但是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台海和平穩定長期的政治基礎,美國通過破壞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與台灣交往法」等,這些都是維持現狀嗎?

  彭斯突然發表一個很多中國人聽上去像是「討中檄文」一樣的正式演說,這又是為了什麼?

  自中美建交以來,中國社會從沒有見過對華抱有如此敵意的美國政府,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中國只是在國內辛勤地謀發展,與全世界做生意,希望保持領土完整,與周邊國家雖有摩擦,但我們努力與那些國家管控了相關摩擦。我們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但我們沒有像蘇聯那樣大張旗鼓地對外輸出。這樣的中國如何就成了美國的「最大威脅」呢?

  從美方得不到合理解釋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認為美國就是不接受中國崛起,就是想要全面遏制中國。至少我們要把這些當成中國必須認真應對的一種可能性。

  我們主張,中國還是要努力爭取穩定住下滑的中美關係,盡量做到不因我方的主動行為增加兩國關係的緊張。改革開放的大局一定要堅守,對此我們需擁有足夠的定力。同時我們還要清楚,平穩的中美關係是從華盛頓那裡「求」不來的,中國必須與時間賽跑,抓緊增加方方面面的實力,擴大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只有實力加上吸引力,才有可能促使美方恢復對華合作的理性,讓中美關係重回正軌。

2018-10-08 23:5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法道濟 2018-10-9 09:15
圖片好玩!贊!
回復 jetfighter 2018-10-10 15:02
還是先管控一下中國網站上鋪天蓋地的聯合北極熊,聯合神棍,核平老美,幹掉老美,消滅老美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這些赫魯曉夫們的口號吧。美國的政府的分析家天天都在閱讀分析這些在中國大陸能在受當局嚴控的媒體上連篇累牘的發表反美宣傳,加上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全方位地向美國亮肌肉,居然能把向來在對華政策上打得不可開交的美國智囊精英和政府的逐漸地逼到了一塊兒,讓美國政客們在對華問題上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立場,而這個推手居然是中共自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8 08: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