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果還年輕--他和中國的故事

作者:change?  於 2017-8-12 01: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澤民拜「托「

列夫.托爾斯泰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巨匠,是中國人眼中偉大的俄羅斯君子,也是影響印度甘地的英雄。他的一生經歷過貴族的奢華浪漫,經歷過農人的辛苦耕耘。為了理解生命的意義,他不斷地探索著人為何而生,又為何而存在?在漫長的探索中,他將智慧的目光投放在中國,並從中華文化中汲取思想精華,作為打開人生意義的一扇天窗。

中國古典思想對托爾斯泰的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後半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積極研究中國文學和民俗,以便介紹給俄羅斯人。托爾斯泰的秘書布爾加科夫寫道:「他曾說過,如果還年輕,就會去中國。」作家自己也曾說:「我正忙於研究中國,而有人竟想使4億中國人習慣於歐洲文明。」

當時的俄羅斯漢學家並不太接受中國的古典思想,甚至批評中國文化,包括著名的哲學家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和中國問題專家瓦西里.瓦西里耶夫。但托爾斯泰卻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化,並適當地加以改編,使俄羅斯人更容易理解。

托爾斯泰27歲時與中國結緣。他早年在高加索、多瑙河一帶、克里米亞半島參加戰爭,因其作戰勇猛,獲得勇敢軍官的殊榮。由於他參加過幾大戰役,為此也獲得「勇敢」勳章和其它一些獎項。1855年,托爾斯泰收到培訓中國軍隊的邀請,但他拒絕了。

他說:「克里米亞戰爭後向中國派了一些人。朋友勸我去當炮兵軍官。我記得自己非常猶豫。我的朋友巴柳澤克去了,但是他還要執行其它任務:與東方人耍狡猾的陰謀。後來他成了大使。」托爾斯泰所說的「其它任務」指的是特務活動。

19世紀70—80年代,托爾斯泰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他50多歲時,接觸到老子的學說,隨後展開勤懇的研究,包括中國的民間著作。

1891年,托爾斯泰談到成年後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思想家這一問題時,他講到,孔子和孟子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老子的思想。

在老子、孔子、孟子等中國先哲的思想中,托爾斯泰從中找到了共鳴,其中包括 「博愛」、不以惡治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仁義。

托爾斯泰在給出版商和朋友切爾特科夫的信中寫道:「我完全融入了中國的智慧中,我非常希望向您和所有人介紹這些書籍給我帶來的道德補益。」

「我待在家裡,現在正在發著高燒、流著鼻涕,但我還是已經連續兩天閱讀了孔子的著作。如此不同凡響的道德高度簡直難以想像,您將獲得道德上的充足,會發現這些思想有時甚至達到基督教的高度。我把自己良好的道德狀態歸功於閱讀孔子的著作,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子的著作。這些思想應該成為全社會的財富。」

1900年11月12日托爾斯泰寫道:「我什麼也沒有寫,正忙著研究孔子的思想,這非常好。我在吸取精神力量。現在,我想記錄的是,自己是如何理解這『偉大的學說』和『中庸之道』的。」

托爾斯泰非常想把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俄文,但他不懂漢語。後來,他獲知日本人小西氏在翻譯這本著作,提出來和對方合作。就這樣,日本翻譯家小西氏和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首先把《道德經》翻譯成了俄文。

1903年托爾斯泰出版了《智者每天的思索》彙編,其中引用了老子的36段話。後來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引述老子的話。

1909年,托爾斯泰決定為廣大讀者翻譯《道德經》中的部分格言。他在去世前幾個月出版了一本小型書籍,他從《道德經》中精心挑選了64條格言,組成這本小冊子。這本書受到廣大俄羅斯讀者的喜愛。

托爾斯泰號召提升道德修養

托爾斯泰出身貴族,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他曾經過著花天酒地、放蕩形骸的生活。他擁有貴族階層的一切,又比之更勝一籌。卓越的文學天賦,為他帶來顯赫的聲譽。他是如此幸運,幾乎擁有人們想要擁有的一切。

在托爾斯泰的一生中,曾經歷過一個特別的夜晚,即被史學家稱為「阿爾扎馬斯之夜」。1869年,托爾斯泰為了田產的事情去了一次平扎省,中途在阿爾扎馬斯過夜。根據他的敘述,凌晨2時,他看到了死亡,聽到了死神的聲音,他感受到一種可怕的東西正在緊緊地追趕他、糾纏他,幾乎使他難以擺脫。

這一夜帶給他的經歷,使他的一生都難以忘記,他的世界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托爾斯泰廣泛地吸收東西方文化的智慧與精華,包括中國的道家思想。他痛斥導致俄羅斯人墮落的東正教,並對人性的敗落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人人都能從心中意識到愛的力量,通過自我完善進行自救。

托爾斯泰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不斷地修鍊,在中國古典思想中他不斷地探索這方面的理念。他寫道:「為了不讓容器里的東西傾灑出去,就要認真地端平它。為了讓刀片更鋒利,就需要經常地磨礪它。如果你在尋找真正的幸福,那麼,對自己的心靈你也要做同樣的工作。」

托爾斯泰認為,老子思想的基礎與所有正教一樣。他寫道:「如果一個人為了肉體活著,生活就是痛苦的,因為肉體遭受罪業、生病和死亡。如果一個人為了靈魂活著,那麼生活就是幸福的。因為對靈魂來說,不存在受罪、疾病和死亡。」

在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托爾斯泰強調了它的道德一面:「內在平衡是人類所有善行的根本,諧和是所有人類行為的普遍法則。只有當人們保持平衡與諧和的時候,幸福的秩序才會遍布世界,眾生才會繁榮。」

他相信,道德的完善沒有止境,人永遠都不可能說自己已經完美無缺。他非常欣賞中國文化中的一個觀點:每天都從頭開始反省自我,更新自己,然後再次從頭開始,永遠都從新開始,沒有止境。


他通過寫日記來反思自己的前半生。托爾斯泰認為,人不是甘願墮落卑賤的,人不僅擁有良知和道德,而且身上也帶有神性的光輝,人的天性充滿理性的力量。他意識到,愛是人類的本性,愛護人類的廣闊心胸會使人不斷地升華。在實踐中,他也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內心去尋找愛,就能在愛的指引下,找到光輝的生命主宰。托爾斯泰在52歲時寫了一篇《懺悔錄》,對年輕時的自己進行了一場真摯而又坦誠的懺悔。他寫道:「想到這幾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厭惡和痛苦。在打仗時我殺過人,為了置人於死地而挑起決鬥。我賭博、揮霍、吞沒農民的勞動果實,處罰他們;也曾過著淫蕩的生活,欺騙偷盜,形形色色的通姦、酗酒、暴力、殺人……沒有一種罪行我沒有干過。為此我還得到讚賞,我的同輩至今都還認為我是一個比較高尚的貴族。」


托爾斯泰將「無為」置於人類進步之上

1862年,托爾斯泰發表《進步與教育理念》一文,他寫到:「我們知道中國擁有2億人口,並且排斥著我們的『進步』理念。我們都不懷疑,進步是全人類共同的法則,我們是文明的信徒,我們是正確的,不是信徒的人是有罪的。於是,我們用槍炮向中國人灌輸『進步的』理念。」

他接著寫到:「英國與中國和印度發生戰爭,法國擁有兩個波拿巴以及最現代的美國為奴隸權益進行殘酷的戰爭,與他們相比,古希臘和古羅馬擁有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這些『文明的信徒』,他們真誠地相信,因為這一信仰對他們有利,因此兇惡地、殘酷地在全世界宣傳他們的(宗教)信仰。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國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三個強國用槍炮『真誠地、天真地』把『進步的信仰』輸入中國。」

托爾斯泰把老子的「無為」置於人類的「進步」之上。他質問:「勞動?致力於什麼?為了鴉片、煙草和伏特加(烈酒)的生產以及銷售商、股市投機者、機器的發明者和銷售者。所有軍人和其他人都在竭盡全力工作著,顯而易見的是,如果這些勞動者停止工作,人類才會獲勝。」

托爾斯泰闡述自己對「無為」的理解,他寫到:「無為是一種『偉大的理解』,表面看它好像是什麼都不應該做,不應該努力讓雛雞從蛋殼裡被解放出來,因為這隻會傷害它;雛雞會憑藉自己的力量按時破殼而出。因此,無為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做,而可能是集中精力關注生活進程的最積極的方式之一。」

隨著歐洲的入侵消失的民族智慧

托爾斯泰曾經密切關注英國在中國的軍事行動。對於英國侵略中國的殘酷,托爾斯泰倍感憤怒。這一問題使他痛苦許多年,他曾幾次「致函中國人」。在去世的前幾年,他終於將這些信函發表了。

在信中,托爾斯泰對高貴溫柔的中國人表示欽佩,對他們遭受到歐洲列國的殘忍侵略表示同情。他認為歐洲對中國的入侵,樹立了反面的榜樣。他強調中國人應該繼續保持平和,正是這種平和會讓中國獲勝。

他呼籲,中國在最艱難的時刻不要改變自己對暴力的態度,那就是不要以惡治惡。「不參與邪惡,不僅是獲救的最可行的辦法,也是戰勝那些信仰邪惡之人的最可行的辦法。」

當托爾斯泰得知中國人的戰鬥情緒被挑起來時,他曾警告道:「真正的民族智慧、平和、勤勞,作為古代中國的支撐點,將隨著古中國的消失而一起消失。這些智慧本應該是逐漸從中國傳向所有民族的。」

中國學界對托爾斯泰的回應

20世紀初,中國開始關注托爾斯泰。當時托爾斯泰已經享譽全球,信函和評價他的書籍從世界各地寄往亞斯納亞-博利爾納莊園。與此同時,托爾斯泰的著作開始在中國被翻譯成中文,並獲得中國讀者的認可,引起共鳴。來自中國作家的書籍和信函也開始大量的寄往俄羅斯。


對於托爾斯泰著作《什麼是我的信仰》,上海《民立報》寫到,我們現代文學中是否有比他更珍貴的著作?中國現代作家中是否有可以與托爾斯泰相提並論的人?是否擁有和他一樣強大、無畏的心靈?托爾斯泰去世時,中國的報紙和雜誌刊登了大量悼念的文章,稱托爾斯泰是「偉大的哲學家」、「可敬的文學英雄」、「比馬丁.路德更深刻的宗教改革家」、「偉大的俄羅斯聖賢」。

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在中國大量出版,作家本人也受到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尊敬。然而隨著文化大革命的臨近,在中共黨魁毛澤東的指示下,俄羅斯經典文學受到嚴厲批判,從1961年開始,中國大量焚燒托爾斯泰的書籍和其它經典著作。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各界總結過去一百年的興衰歷程,努力構建昔日的大國風範。因此振興俄羅斯傳統文化成為重要的一項。列夫•托爾斯泰的遺產並非僅限於文學,也包括他富有洞見的哲學思想。由於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及思想蘊含著豐富的普世價值,被俄羅斯認為是振興俄國文化的重要象徵。

一百多年來,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命與精神彷彿穿越時空,一直傳遞到今天。他在生前,對人類未來的美好留下了殷切的期盼:「總有一天,人類會終止爭鬥、廝殺和死刑。他們將彼此相愛,這一時代將不可阻擋地到來,因為在所有人的靈魂中植入的不是憎恨,而是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8-12 01:55
值得收藏!
回復 change? 2017-8-12 09:28
fanlaifuqu: 值得收藏!
是不錯,但托爾斯泰對中國社會文化和政治的腐敗現實並不了解。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8: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