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1034)《中秋朋友圈的秘密:超級月亮原來是這樣拍的》by Julia
2021-09-19 10:54 來源:搜狐四象工作室
中秋佳節將至,一年一度的「朋友圈曬月亮大賽」又要開始了。你是否好奇過,為什麼別人曬的月亮照片是這樣的,而你拍出來的照片卻是這樣的:
1、
好好的一塊「白玉盤」怎麼會變成大號路燈?想和月亮拍一張完美的合影究竟能不能實現?
文| Paella Lina 視頻| YsX 視覺|昭昭 實習生吳霜亦有貢獻
微信開屏畫面中小人眺望地球的場景,是根據阿波羅17號宇航員拍攝的地球照片PS而成的。
2、
現實中想拍這樣一張和地球的「合照」幾乎不可能,除非你站在外太空。
不過,和月亮拍一張同樣角度的合影,卻是能做到的。2013年,瑞士攝影師菲利普·施密德利就在不使用PS的情況下,復刻了電影《ET》海報中的經典場景。他是怎麼做到的?
即使不懂攝影,你大概也知道不能指望智能手機拍出這樣的照片。
展開全文
人的視覺系統能夠自動加工處理看到的圖像,視覺中心的物體會比餘光看到的更加清晰。當我們賞月時,眼睛聚焦在月亮上,能夠分辨月亮的細節,忽略背景相對無趣的黑色天空。
3、
但智能手機沒有人眼「縮小關注範圍」能力,拍攝月亮時,照片中月亮和周圍環境的解析度完全相同,放大后的月亮只是一塊像素。想要拍攝又大又有豐富細節的月亮,得使用能夠大幅拉近且聚焦能力強的鏡頭。攝影中常用鏡頭按照焦距大小可以分為三類:
4、
廣角鏡頭視場較寬,適合全景或多人拍攝,但無法拍清遠處或極小的物體。長焦鏡頭視角狹窄,只能拍到正對鏡頭的物體。長焦鏡頭有類似於望遠鏡的功能,可以把遠處的物體拉得很近,並且聚焦拍攝物,拍到肉眼看不清的細節。
追星時「扛大炮『的站姐們,用的就是長焦鏡頭,哪怕隔著一條河,也能拍清楚愛豆臉上的毛孔。所以在拍月亮前,最好能認識一個站姐朋友,向她借一款等效焦距大於300mm的長焦鏡頭。
解決了如何把月亮拍大的問題,下一步就是站在月亮前拍攝了。
首先要了解,拉近鏡頭與靠近物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靠近人物拍攝時,遙遠天空中的月亮大小並不會發生變化。
但當你拉近鏡頭時,畫面中的所有元素會一起變大。等把月亮拉到合適的大小,面前的人已經被拉出取景框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需要站在離相機非常遠的地方。
5、
那麼到底站多遠才可以?根據相似三角形原理,拍一張你和月亮差不多大的照片,至少要站在離相機182米遠。
6、
如果你想復刻《ET》中的場景,還要離相機更遠。既要有高處可以站立,又要有無遮擋的視野路徑,在城市中找這樣一個拍攝地並不容易。
攝影師施密德利的團隊經過幾個月的搜尋,才最終把拍攝地點定在一處偏遠的小山上,並扛著沉重的設備和自行車徒步登山、布景。
為了使人在月亮前顯得渺小,施密德利在相機和拍攝對象之間留出的距離是 1.3 公里。
7、
他們使用了600mm變焦鏡頭搭配 2 倍增距鏡,提供了相當於1200mm的組合焦距,讓鏡頭拉近到1公里之外也能無比清晰。拍攝時,月亮移動的速度非常快,安置好設備后,大概只有30秒的最佳時機拍照,只需要2分鐘左右,月亮就會完全移動出畫框。
想拍出媲美微信開機畫面的真實月亮合照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事。不僅要提前進行踩點、布景,還需要通過專業APP判斷拍攝地的天氣情況,獲取月亮升起的準確時間和位置。
如果這個中秋來不及準備,也可以等一等「超級月亮「光顧,滿月在近月點時比遠月點時的直徑大出14%,視面積大出30%,略微降低拍攝難度。
8、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