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倫瑪雅文明探訪記
如果你乘遊船去墨西哥Cuzmel, 可以去圖倫(Tulum)看看, 那裡有古代瑪雅人留下的廢墟。從Cuzmel去Tulum要乘跨海快艇,40分鐘到亞卡本島,再乘計程車約一小時到Tulum。
Tulum是一座三面圍牆一面向海的小城,瑪雅文化末期最繁榮的宗教都市遺跡。城市面積約2平方公里,城牆高度厚度都約三米,城內有寺廟,街道,民房。城門非常窄小,只能容一個人穿過。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瑪雅人各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瑪雅文明在公元200年左右開始興起,這時的中國正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西方羅馬已經進入帝國時代。到公元900年,這個民族進入鼎盛時期。瑪雅人在南美的熱帶雨林里建起了很多城市,他們發明了象形文字,有豐富多彩陶藝,神話故事,以及高大的金字塔。不過與埃及金字塔用來安葬法老不同的是,瑪雅人的金字塔是用來祭祀的。瑪雅人非常迷信,信仰各種神靈,雨神,穀神,蛇神。有點像中國的薩滿教。他們最高的神是美洲豹與蛇身的天神。瑪雅最高的王被稱為真人(true man)。瑪雅人日常最重要的生活就是祭拜神靈。瑪雅人和後來的阿茲特克人都有用活人祭祀的記載。
瑪雅人等級森嚴,分為王族,貴族,藝人,平民和奴隸。但有意思的是,聽當地導遊講,瑪雅人留下的雕塑中王的個子經常是最矮的,這樣別人見到他們的時候要彎下腰來說話。他們認為個子矮小奇特是神靈讓他們來統治這個社會的。
瑪雅人沒有使用金屬工具,也沒有發明輪子和使用馬牛,但他們的天文水平卻發展到了令人吃驚的高度。比如對地球自轉的觀測,竟然精確到每年365.234 天。小小的Tulum城裡就有一個小小的天文台。瑪雅文字並沒有像埃及與兩河文明那樣幸運地被破譯,因而大量的碑文中的故事並不被人們解讀。只有少量數字部分被現代人猜譯出來,這就是為何我們只知道他們有豐富的天文知識的原因。
站在Tulum小小天文台廢墟前我其實在想,那時的瑪雅人與其說是在觀測天象,也許他們是把這種天文知識用來解讀他們對神的信仰,比如他們街道祭台和房屋完全是按照日出日落光線的方位來設計的,他們的神靈也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他們的神話雖然無法與古希臘,古印度神話相比,但比中國古代神話要豐富和系統得多。
遙想曾經在南美州建立起輝煌文明的瑪雅人,延續了上千年卻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時候突然消失了,這的確讓人費解,他們放棄了叢林里的城市和金字塔,任由藤蔓淹沒。後來的人沒有修復他們的廟宇和金字塔的痕迹,也沒有再使用他們的文字和陶藝。現在對瑪雅文明消失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內部戰爭,不過就算是因為部族戰爭,勝利者為何也沒有繼續延續他們的城市呢?有人懷疑是因為疾病或乾旱,總之這還是個謎。我倒是覺得這也許與他們執迷的信仰有關,在自然和戰爭災難面前,他們也許想象他們的神靈放棄了他們,於是他們選擇了放棄家園。
人類文明有些像有機體,有生有衰老有死亡,這取決與它的環境資源和內部結構張力,信仰是早期人類文明價值驅動力,即使是今天也是人們道德理念重要的來源。人們對自然的觀察從神話走向科學研究,把原來神秘的自然現象還原成更加抽象的科學邏輯,然而至今我們也不明白一個文明真正能夠生存下去的內在原因。古希臘哲學家感嘆人自身生命的神秘性,中國先秦諸子思考人類社會結構的有機性,這種思考是整個人類無法解脫的悲劇奇點。
漫步cuzmel街頭,耳邊傳來優美浪漫的吉他曲,墨西哥人質樸快樂的性格讓人欣慕,也許他們遙遠的祖先瑪雅人也是如此熱愛音樂,熱愛生活,Tulum廢墟記錄了他們曾經留下的生活印跡,他們的文明雖然消失了,但他們的後代現在正彈奏著吉他,說著另外一種語言快樂地生活著。
arkone: 土著裔墨西哥人說西班牙語言信天主教,而不傳承瑪雅文明,只有留下的金字塔等建築遺跡旅遊觀賞。
秋收冬藏: 古今對比由淺入深的筆法,非常棒。沒去過Tulum, 只去了Chichen itza, 頗相似的。據說瑪雅人是亞洲人的後裔,因為他們的嬰兒也有蒙古斑。
正在寫吳哥窟里的蛇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