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十八般武藝

作者:mandarin  於 2016-3-7 13: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武藝, Global, Chinese, Learning

所謂十八般武藝,是指對十八種兵器的使用技能,或叫「武藝十八事」。

有些史料中按九長九短劃分。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銳、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在褚人獲《堅瓠集》中記載:有位叫李通的人,武藝十八事皆能,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銅、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十八白打(手搏、打拳)。

由來:

十八般武藝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華岳曾中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彌「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人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股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已無從查考。

「十八般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元末明初時指: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這裡指的都是兵器。

明代後期又變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鞭、鐧、槁、殳、叉、把頭、綿繩套索、白打。所謂白打,即手搏,俗稱打拳。因這時火器威力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十八般武藝中,弓被列為第一位。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刀、槍、劍、戟、銳、棍、叉、粑、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第二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三件改為:代、抉,弓矢。第三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第四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斧、鉞、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4: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