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為孔子辦妥了美國移民(上)

作者:徐罡博士  於 2019-5-11 22: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最後的輓歌|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 人祭, 殉道

「仁」字探源:「仁」系中國早期歷史人祭與殉道的一種習俗

全部中華文明,就凝聚在一個「仁」字里。「仁」這個概念的產生及進化,就是一部中華文明演化史,也是人類普世價值的演示圖。

但「仁」這麼一個重要的概念,在當今中國,依然是個模稜兩可的概念。如果查一查新華字典,好像「仁」就是那個什麼善良啊同情啊理解啊,就是心靈雞湯加老太太的裹腳布那種玩意兒。

然而,但是. . .「仁」的原意很悲壯,很血色:「仁」是中國早期歷史以活人做祭品及殉道的一種習俗.

這個結論不是我的獨家發現,我只是出於無奈,膽子大點,把這層窗紙捅破而已。其實,大多數完成了中國本科教育的學生,如果有一定的課外閱讀量,都會接觸到「不成功便成仁」這句話。當年蔣介石給他的軍校畢業生頒贈的「中正」短劍上,就刻著「成功成仁」;他期望他的嫡系學生,不成功的話,在絕境中展示武士精神以身殉國。

「成仁」的出處:「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篇》)。

《論語》記錄了孔子和弟子子路的一則對話。子路問孔子:齊桓公當年和哥哥公子糾爭奪國君之位時,公子糾被殺后,他的隨從召忽為主人自殺,另一位隨從管仲卻沒有,管仲是不是不「仁」?子路的問題里,隱含了當時的一個認知:「仁」就是為主人而死。孔子的問答是,齊桓公不假武力、多次召集諸侯盟會,多虧了管仲,這就是管仲之仁啊!這則對話非常重要,是「仁」這個概念演化的一個中途島標誌,回頭再討論。(《論語憲問篇》: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仁」不光是對隨從的要求,也是對國君的要求。孔子最早論仁,是他23歲的時候,聽說楚靈王被政變推翻後上吊自殺,他引用古語,說仁就是「克己復禮」。「克己復禮」的「克」,現在的註釋為「克制」或「約束」,但「克」這個字,原意是殺人祭天。如果讀一遍《左傳•昭公十二年》,細細體會作者引用 「克己復禮」的語境, 把「克己復禮」解釋成自戕殉道回歸禮儀似更妥切:楚靈王本來可以選擇有尊嚴的自我了斷,但他卻一意孤行,最後落得個上吊自殺的結局,辱於乾溪。

儀式化的人祭殉道,就是英文的「ritual human sacrifice」。2016年《自然》雜誌發表了Watts 等人的一篇論文,對這個現象作了分析,得出結論:人祭的典禮,在人類社會早期很普遍,有維護社會結構穩定的作用。

對文獻的詮釋,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物考證最有說服力。

中文是象形文字,要考察一個概念的原始涵義,一個方法就是把對應於這個概念的最早文字找出來進行分析。要分析「仁」字,要先從「人」和「屍」入手。

圖一:甲骨文中的「人」與「屍」

甲骨文中的「人」字,主要的寫法是個站立的人形,上身微微前傾。 屍體是死去的人,「屍」這個字是從「人」字演化而來,加了膝蓋和腳踝兩個解剖細節,以反映人死後失去肌肉張力,鬆弛下垂的狀態(圖一)。圖一B的甲骨文拓片里,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每個字的所有筆畫都非常硬挺遒勁,反映了用刀刻出的效果,唯獨「屍」字下肢,呈鬆弛狀,表明占卦刻字的人有意識地額外用力,以達到特定的視覺效果,刻意將「屍」字和「人」字予以區分。

最早的「仁」字,不是由「人」和「二」組成,而是由「屍」和「二」組成。1981年陝西出土的夷伯夷簋,是「仁」字演化的一個里程碑。該器皿被定性為西周晚期之器,大約早孔子出生300年左右。

圖二:中國現存最早的「仁」字

這件器皿的器身及器蓋上都有銘文(圖二)。 器蓋比器身多四個指代時間的字,器蓋的一句話「屍伯屍於西宮」在器身上寫作「仁伯屍於西宮」,一字之差。由於器身上所有其它字都和器蓋上的一致,可以比較肯定地認為,器身上「仁伯屍於西宮」的「仁」字,就是器蓋上對應位置的「屍」字,「仁」和「屍」通假,「仁」的概念和死人有關。

那麼,「仁」字中的「二」又做如何解釋呢?

「仁」這個習俗源自東夷部落。關於東夷,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夷俗仁。仁者壽, 有君子不死之國。按天大、地大、人亦大。」   仁者可以長生不死,這段描述,很有意思。在世界其它宗教,殉道者進入天國永恆是個普遍的信念。許慎的記載,符合「仁」作為一種殉道的活動(practice) 而「天大、地大、人亦大」這句話,對「仁」這個字做了完美的詮釋。 在中國的古代觀念中,「二」這個字的兩橫,分別指「天」和「地」。

「仁」就是中國早期歷史人祭與殉道的一種習俗。在中國古代部落,當出現權力鬥爭或天災人禍時,為了維護榮譽、社會規則或社會穩定,有的貴族就要犧牲自己,敬天祭地。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民國時期西北王馬步芳, 1975年在沙特臨終前,有一位到麥加朝聖的青海穆斯林老人曾暗訪他,他老淚縱橫,顫抖著指指天、指指地、又指指自己的心。這個動作,被一些人解讀成他的思鄉之情。我的看法是,馬步芳告訴客人,他要「成仁」了。

當我們仔細審視圖二中中國現存最早的「仁」字,裡面的「屍」字和十字架上耶穌聖象彷彿同出一轍。古代的中國和西方,在人類最原始最深層的意識里,曾經走得多麼相近

1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系戰國時期文物,裡面的「仁」字,大多寫作上「身」下「心」。這個寫法,與「仁」的原意和死人或人祭有關的觀點吻合,還觸及一個有趣的語言學現象,會另文分析。

2:兩周前428日又Google了一遍,發現《中國孔子網》在20070519 日有篇程平源的論文「『仁』與上古屍祭」。筆者論文的參考文獻中沒有列入該論文,下次筆者論文修改時將補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9 04: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