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孔子办妥了美国移民(上)

作者:徐罡博士  于 2019-5-11 22: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最后的挽歌|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关键词:, 人祭, 殉道

“仁”字探源:“仁”系中国早期历史人祭与殉道的一种习俗

全部中华文明,就凝聚在一个“仁”字里。“仁”这个概念的产生及进化,就是一部中华文明演化史,也是人类普世价值的演示图。

但“仁”这么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当今中国,依然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如果查一查新华字典,好像“仁”就是那个什么善良啊同情啊理解啊,就是心灵鸡汤加老太太的裹脚布那种玩意儿。

然而,但是. . .“仁”的原意很悲壮,很血色:“仁”是中国早期历史以活人做祭品及殉道的一种习俗.

这个结论不是我的独家发现,我只是出于无奈,胆子大点,把这层窗纸捅破而已。其实,大多数完成了中国本科教育的学生,如果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都会接触到“不成功便成仁”这句话。当年蒋介石给他的军校毕业生颁赠的“中正”短剑上,就刻着“成功成仁”;他期望他的嫡系学生,不成功的话,在绝境中展示武士精神以身殉国。

“成仁”的出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篇》)。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子路的一则对话。子路问孔子:齐桓公当年和哥哥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时,公子纠被杀后,他的随从召忽为主人自杀,另一位随从管仲却没有,管仲是不是不“仁”?子路的问题里,隐含了当时的一个认知:“仁”就是为主人而死。孔子的问答是,齐桓公不假武力、多次召集诸侯盟会,多亏了管仲,这就是管仲之仁啊!这则对话非常重要,是“仁”这个概念演化的一个中途岛标志,回头再讨论。(《论语宪问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仁”不光是对随从的要求,也是对国君的要求。孔子最早论仁,是他23岁的时候,听说楚灵王被政变推翻后上吊自杀,他引用古语,说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克”,现在的注释为“克制”或“约束”,但“克”这个字,原意是杀人祭天。如果读一遍《左传•昭公十二年》,细细体会作者引用 “克己复礼”的语境, 把“克己复礼”解释成自戕殉道回归礼仪似更妥切:楚灵王本来可以选择有尊严的自我了断,但他却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上吊自杀的结局,辱于乾溪。

仪式化的人祭殉道,就是英文的“ritual human sacrifice”。2016年《自然》杂志发表了Watts 等人的一篇论文,对这个现象作了分析,得出结论:人祭的典礼,在人类社会早期很普遍,有维护社会结构稳定的作用。

对文献的诠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物考证最有说服力。

中文是象形文字,要考察一个概念的原始涵义,一个方法就是把对应于这个概念的最早文字找出来进行分析。要分析“仁”字,要先从“人”和“尸”入手。

图一:甲骨文中的“人”与“尸”

甲骨文中的“人”字,主要的写法是个站立的人形,上身微微前倾。 尸体是死去的人,“尸”这个字是从“人”字演化而来,加了膝盖和脚踝两个解剖细节,以反映人死后失去肌肉张力,松弛下垂的状态(图一)。图一B的甲骨文拓片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每个字的所有笔画都非常硬挺遒劲,反映了用刀刻出的效果,唯独“尸”字下肢,呈松弛状,表明占卦刻字的人有意识地额外用力,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刻意将“尸”字和“人”字予以区分。

最早的“仁”字,不是由“人”和“二”组成,而是由“尸”和“二”组成。1981年陕西出土的夷伯夷簋,是“仁”字演化的一个里程碑。该器皿被定性为西周晚期之器,大约早孔子出生300年左右。

图二:中国现存最早的“仁”字

这件器皿的器身及器盖上都有铭文(图二)。 器盖比器身多四个指代时间的字,器盖的一句话“尸伯尸于西宫”在器身上写作“仁伯尸于西宫”,一字之差。由于器身上所有其它字都和器盖上的一致,可以比较肯定地认为,器身上“仁伯尸于西宫”的“仁”字,就是器盖上对应位置的“尸”字,“仁”和“尸”通假,“仁”的概念和死人有关。

那么,“仁”字中的“二”又做如何解释呢?

“仁”这个习俗源自东夷部落。关于东夷,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夷俗仁。仁者寿, 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   仁者可以长生不死,这段描述,很有意思。在世界其它宗教,殉道者进入天国永恒是个普遍的信念。许慎的记载,符合“仁”作为一种殉道的活动(practice) 而“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句话,对“仁”这个字做了完美的诠释。 在中国的古代观念中,“二”这个字的两横,分别指“天”和“地”。

“仁”就是中国早期历史人祭与殉道的一种习俗。在中国古代部落,当出现权力斗争或天灾人祸时,为了维护荣誉、社会规则或社会稳定,有的贵族就要牺牲自己,敬天祭地。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民国时期西北王马步芳, 1975年在沙特临终前,有一位到麦加朝圣的青海穆斯林老人曾暗访他,他老泪纵横,颤抖着指指天、指指地、又指指自己的心。这个动作,被一些人解读成他的思乡之情。我的看法是,马步芳告诉客人,他要“成仁”了。

当我们仔细审视图二中中国现存最早的“仁”字,里面的“尸”字和十字架上耶稣圣象仿佛同出一辙。古代的中国和西方,在人类最原始最深层的意识里,曾经走得多么相近

1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系战国时期文物,里面的“仁”字,大多写作上“身”下“心”。这个写法,与“仁”的原意和死人或人祭有关的观点吻合,还触及一个有趣的语言学现象,会另文分析。

2:两周前428日又Google了一遍,发现《中国孔子网》在20070519 日有篇程平源的论文“‘仁’与上古尸祭”。笔者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没有列入该论文,下次笔者论文修改时将补加。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9: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