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草原上的小動物(2)

作者:農家苦  於 2016-5-11 02: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大資格調|通用分類:花鳥魚寵|已有24評論

(三)鳧(teal

大草原上有許多冰川時代留下的平頂山和瀉湖。這些湖泊消失以後,又形成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水塘和草窪,裡面長滿了香蒲、莎草和田蓼。大雁、天鵝、紅嘴鷺等珍禽經常光顧這裡,池塘里的常客,便是成群結隊的野鴨子。

「野鴨」是現代通俗名,它的中國原名叫「鳧」,也叫「鶩」。

溫庭筠的「鳧雁滿回塘」詩句,可能不是很流行,但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相信大家都熟悉。這孤鶩的「鶩」,就是野鴨子。順便掰扯一下,現代人解釋「落霞」的「霞」,都說是「晚霞」、「雲霞」。其實可能有誤。

宋人吳曾認為:「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俞元德在《瑩雪叢說》中指出:「落霞者,飛蛾也,非雲霞之霞。鶩者,野鴨也。野鴨飛逐蛾蟲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齊飛。」

原來,南昌地區八九月間,田野里活動著一種飛蛾,數量極多,在江上飛舞時紛紛墜落水中,引得江魚群游爭食。當地人稱這種飛蛾叫「霞蛾」,簡稱為「霞」。「霞蛾」紛墜如雨,引得野鴨(鶩)飛來爭食,於是,便出現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奇異場景和壯觀畫面。

我個人贊同上述觀點,基於兩個理由:一、從詩文對仗要求看,「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水和長天烘托的是大環境;「落霞與孤鶩齊飛」,落霞與孤鶩不可能再次點明大環境,否則就重複了,所以,落霞與孤鶩應該是指大環境中的小角色,即兩個都是動物。二、野鴨子是對生水禽,它們在天空飛行時,都是成雙成對,絕少形單影隻。

「野鴨子」的英文叫teal。因為雄野鴨的頭頸藍綠,非常漂亮,所以,英文的「藍綠色」也叫teal。有人把中國「鴛鴦」翻譯成Mandarin teal,聽起來比Mandarin duck要準確些,也文雅些。

「鳧雁滿回塘」,乃是我們大草原春天最常見的田園景色。鳧雁,指野鴨和大雁;回塘,指曲曲彎彎的水塘。每到春來,野鴨與大雁同塘嬉水,呈現出「鴨子跟鵝混」的生動景緻。

去年夏天,某日午後,我開車穿過厚實的草地,到水塘邊的亂石堆上撿石頭,準備運回農莊砌擋土牆。風停雲駐,烈日炎炎,當我正彎腰撅腚,從亂石堆上往車旁的草地上扔石頭時,突然從十米外的草叢裡飛起一隻麻灰色的野鴨。我馬上意識到,這肯定是一隻孵蛋的母鴨,於是我立即跳下石堆,踏莎而行,躡手躡腳地走到野鴨飛起的地方,尋找鴨窩和鴨蛋。

我用雙腳分開草叢,找了好一會兒才找到鴨窩,見裡面正躺著五枚白花花的鴨蛋。我隨手拿起一枚,輕輕搖晃幾下,發現沒有液體回蕩的聲音,重量也很輕,顯然蛋黃已經變成了小鴨。再拿另外四枚測試,得到的是同樣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原先的腌鹹蛋計劃,只能改成養鴨計劃了。換句話說,我不得不把這些野鴨蛋留在原處,直到雛鴨出殼,再來趕鴨子上架。

我跟蹤、尋找野鴨的產卵之地已有好幾個春秋了。前幾天,我瞅見水塘里有老鴨帶著小鴨浮水,知道此時正是野鴨繁殖旺季,可就是找不到它們的窩居和巢室。我開車路過水塘看見母鴨蹲伏在田邊水涯時,一定會下車追過去,可人家是在玩「過家家」,根本不是養兒育女,害得我總是撲空。

這次,我無意中發現了它們的秘密,真是「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鳧卻在,高草叢生處」。

我目測了一下,鴨窩距離水邊大約有2530米。母鴨之所以要選擇在這裡建窩,我想,無外乎是要避開水獺、老鷹和蛇類的侵害而已。此時草高莖密,風吹不進,草叢酷熱難當,野鴨的天敵們不敢也不願冒進草窠,來擾亂它們產卵孵蛋。所以,這樣的環境十分安全,有益於孵化雛鴨。

記得我在上文里說過,我們草原地區的小動物,每個傢伙的能耐都非常大,野鴨當然也不例外。如果我出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一群野鴨正在池塘里嬉戲,暗藏的獵人一槍響后,野鴨會去哪裡?你的答案是什麼?

正確答案是:野鴨聞聽槍響后,絕對不再高飛逃竄,因為它們知道,散彈槍會連續開火,如果它們仍然留在天空,會被逐一擊落。於是,它們就採取了更加聰明的做法:一溜煙鑽進蘆葦叢里,讓獵人看不見,找不著。

不過,野鴨再機靈也還是鬥不過草原獵人。我們這裡的普通農家,每年都會捕捉到幾百隻野鴨,自己根本吃不完,甚至很少吃,因為土腥味太重。

有次我問鎮長:「野鴨在不在保護禽鳥之列?」他說:「你看,大草原到處都是野鴨,無需保護。「我又問他野鴨肉好不好吃。他說:「你可以把野鴨跟石頭一塊兒煮,水開了以後再接著煮,煮他幾個小時,然後你會發現,石頭都爛了,可野鴨肉還是硬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4 個評論)

回復 十路 2016-5-11 03:26
有意思,學習了!

怎麼感覺這句中的落霞還是指的晚霞,不是飛蛾霞蛾。雖然有些學者是這樣解讀的。 主要是王勃詩句的來源是

「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落花是自然飄落的動景,對應落霞墜落的動景,飛蛾那麼小,野鴨在天空遠飛哪裡會上上下下吃飛蛾,不像詩人的意境。我這裡很多這樣的鶩,沒見過在水上和飛蛾齊飛的景象,一撲哧就上天了
回復 Lawler 2016-5-11 03:31
「落霞與孤鶩齊飛」,野鴨飛逐蛾蟲。野鴨吃蛾蟲與蛾蟲為落霞,都是沒聽說過,長見識了。
這裡水草豐盛,不發展畜牧業,可惜了。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5-11 04:33
"群野鴨正在池塘里嬉戲,暗藏的獵人一槍響后,野鴨會去哪裡?"

多倫多。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05:08
十路: 有意思,學習了!

怎麼感覺這句中的落霞還是指的晚霞,不是飛蛾霞蛾。雖然有些學者是這樣解讀的。 主要是王勃詩句的來源是

「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最讓我懷疑的,王勃是北方人,初到南昌,豈能馬上便知這裡的方言和趣事。孤鶩捉蟲,確有趨之若鶩的情況出現,但那僅是「趨」,不是「飛」。我雖然見過孤鶩低飛的畫面,但基本都是一閃而過,賊一樣的出溜,根本沒有美感。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05:09
Lawler: 「落霞與孤鶩齊飛」,野鴨飛逐蛾蟲。野鴨吃蛾蟲與蛾蟲為落霞,都是沒聽說過,長見識了。
這裡水草豐盛,不發展畜牧業,可惜了。
周圍有很多種牛,但政府更喜歡養羊的農場出現。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05:13
白露為霜: "群野鴨正在池塘里嬉戲,暗藏的獵人一槍響后,野鴨會去哪裡?"

多倫多。
哈哈哈!野鴨聞聽槍響后,絕對不再高飛逃竄,因為它們知道,散彈槍會連續開火,如果它們仍然留在天空,會被逐一擊落。於是,它們就採取了更加聰明的做法:一溜煙鑽進蘆葦叢里,讓獵人看不見,找不著。

你沒想到吧?
回復 Lawler 2016-5-11 06:27
白露為霜: "群野鴨正在池塘里嬉戲,暗藏的獵人一槍響后,野鴨會去哪裡?"

多倫多。
有口福了,琵琶鴨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08:04
Lawler: 有口福了,琵琶鴨
不,我做的是」石頭鴨「!
回復 jinbaicao 2016-5-11 10:46
落霞應該是晚霞,才與孤鶩相配。做野鴨子,最難的是不能拔毛,要剝皮的。先在熱油里炸一下,表面微黃即可,然後再煮,如果用高壓鍋更好
回復 金復新1 2016-5-11 11:48
網友們來看我新寫的博客啊~~~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12:27
jinbaicao: 落霞應該是晚霞,才與孤鶩相配。做野鴨子,最難的是不能拔毛,要剝皮的。先在熱油里炸一下,表面微黃即可,然後再煮,如果用高壓鍋更好
問曹兄好。仔細推敲,應該還是「雲霞」準確。你這可是煮野鴨的秘方,不能讓老外學去了!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12:31
金復新1: 網友們來看我新寫的博客啊~~~
好啊。請貼來了,總要登門的
回復 J_Y_L 2016-5-11 19:21
沒口福,我咬不開。很喜歡這樣的地方。
回復 【小蟲攝影】 2016-5-11 19:51
不被老鷹和蛇類的侵害。被您惦記上了。要小心啊,搬家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22:15
J_Y_L: 沒口福,我咬不開。很喜歡這樣的地方。
此地確有無限風光,可惜,寂寥之外,又多害蟲侵擾。您若不怕,歡迎來訪!
回復 農家苦 2016-5-11 22:18
【小蟲攝影】: 不被老鷹和蛇類的侵害。被您惦記上了。要小心啊,搬家
真讓你猜對了。咱這小動物們普遍不信任咱,凡是被我看見的,能爬的爬了,能跑的跑了,能飛的飛了,而且都是拖家帶口連鍋端。它們那個怕呀。你什麼時候過來幫忙安撫一下?
回復 金復新1 2016-5-12 04:01
謝謝,因為事關揭批輪子,這裡沒有上導讀,我只好採取這種方式宣傳,見諒。
回復 農家苦 2016-5-12 04:51
金復新1: 謝謝,因為事關揭批輪子,這裡沒有上導讀,我只好採取這種方式宣傳,見諒。
完全理解,呵呵。

金兄文筆了得,我這麼多年在海外中文媒體上,唯一看到的一位仍然還帶著春秋筆法的人,就是金兄。用他們的話說,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回復 飛鳴鏑 2016-5-12 06:50
野鴨首先要看是洋人還是華人,再看華人是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再決定逃跑方式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329250/article-214487.html
回復 農家苦 2016-5-12 08:57
飛鳴鏑: 野鴨首先要看是洋人還是華人,再看華人是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再決定逃跑方式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329250/article-214487.html
去你那兒拜讀了,從你那兒又學了一招:風乾再吃。謝謝!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08: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