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密省小城故事 (九)- 小城眾多的博物館

作者:洛游郵樂  於 2017-2-8 13: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4評論

美國歷史不算長,與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相比簡直不算什麼。但美國人的懷舊心情和收集並保護其「古老」歷史的努力和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在我去過的許多大都小鎮,都可見到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或展覽館,對了解學習當地歷史文化風情很有益處。

在我經常到過的密省小鎮Greenville里,也有多處博物館。在以前的文章里我曾提到過幾處,

機場博物館: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52926/article-260506.html

大洪水博物館: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52926/article-260154.html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下面這個,Greenville History Museum



該博物館坐落在該市的中心地帶,平常是不對外開的,是一個私人收藏品的博物館。主人叫Ben N.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裡面沒有人,按了門鈴沒動靜,推開旁邊的門進去問,人家告訴我Ben可能今天有事先走了,給我寫了個他的電話號碼。我第二天下班前給Ben打通了電話,說明來意,很想去看那個博物館,他很熱情說歡迎前來。

Ben個子高高,看模樣六七十歲左右,頭髮和兩鬢都已花白,笑容可鞠。他開門迎我進去,互致問候之後,我說我來這裡公差,想了解和學習些該地的歷史文化。他說Welcome!隨便看,有問題就問他。我打量了這個museum,這其實是個以前的民房吧,前廳很大,後邊有5-6間屋子,主人收集的各式各樣的物品擺滿了每一個角落,真是玲琅滿目,但還是按分門別類地擺放的。

我看到好幾個厚厚的Binders,標著Greenville Chinese。我就坐下來翻開慢慢細看,真是許許多多的珍貴的收集,有1900s年間的房屋地契,人口普查記錄等顯示了華人的蹤跡,舊報紙上面登的以前華人在那裡的生活情況,當年華人遭受白人歧視的證據。還有幾本華人後代近年來寫的書,回憶了他們父輩們早年的生活經歷。詳細的相關內容我會集中精力寫兩篇文章。

Ben告訴我這是個人收藏,所有的展品都可以看可以摸,但不能拍照。我和他聊天,得知他是當地的房地產商,這些收藏是他的業餘愛好。他收集到的東西真是多,許多許多的東西我都沒見過:

舉幾個例子吧,在後面一間小屋裡,牆上掛了一把很大的算盤。我小時候上學也曾學過打算盤,「三下五除二」、「三一三上一」、「懸珠」之類的也曾練的挺溜,一般的算盤就是13排。這個大算盤我數了數有38排之多!我問Ben,他說是個日本的算盤。

再舉個例子吧,美國這裡的學生每年都照像留影,孩子們拿回家的Yearbook上面有每個人的單人照再拼在一頁上,照片小小的。在Ben的收藏中,有好幾面牆上貼滿了大約3寸大小的每年高中畢業生的照片,看著很是壯觀的。

還有些展品諸如一台古老的包卷Tamale的機器,Ben給我show了一下,仍然work1927年的大洪水給當地曾帶來極大的災難,有許多歷史照片記載了這一時刻,有一發黃的照片上是兩隻老鼠,拚命的躲藏在一個樹洞里逃生,其中一隻老鼠極度驚慌恐懼的眼神,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大概我這輩子永遠都不會忘記了。

在以後的日子裡,每次我來這裡出差,時間允許的話我都會跟Ben打個招呼去看看他的博物館,每次都有新收穫、新驚喜。我告訴他,我想寫一些華人在當地的歷史和故事,他說他支持,也許以後我可以拍一些裡面的實物照片吧。

看著堆滿每一角落的collections,他真是花了許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關鍵是他的passion。也許對於大的museum,有些東西不算什麼,但在我眼裡都是沾滿泥土未經細琢的寶石。

下面的幾張照片來自別的museums

曾生活在當地的土著人用來打獵的石箭。



紀念在二戰中被擊沉的美國海軍潛水艇GRUNION號的紀念鍾。


是的,看看各地的博物館,無論大小,都有一種欣喜和收穫感。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7-2-9 01:42
美國政府大部份專重和保護歷史文物.
回復 嘻哈:) 2017-2-9 07:42
真是不錯!可惜不讓拍照 。看來你出差也不閑著。
回復 嘻哈:) 2017-2-9 07:46
去年帶兩朋友去新奧爾良,網上查到城心有一個啤酒展覽館,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只好放棄。還是不夠誠心,我手上有電話號碼,好像沒打電話詢問。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2-9 10:13
早年華人的史料非常難得。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9 12:54
來美六十年: 美國政府大部份專重和保護歷史文物.
例子隨處可見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9 12:57
嘻哈:): 真是不錯!可惜不讓拍照 。看來你出差也不閑著。
這個小地方別的沒啥可做的。曾有一次待了個周末,居然大多飯館都不開的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9 13:03
嘻哈:): 去年帶兩朋友去新奧爾良,網上查到城心有一個啤酒展覽館,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只好放棄。還是不夠誠心,我手上有電話號碼,好像沒打電話詢問。
有些小館都是收藏人的熱情passion的產物,主人可能還有別的職業,就像我去的這個,Ben有的事情做,我就自己看。這種多是事先電話聯繫好。
你的啤酒館下次也不妨先聯繫一下,也許那裡又多了幾個新的收藏品呢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9 13:05
秋收冬藏: 早年華人的史料非常難得。
是呀。我一定會寫至少兩篇文章出來的,這種衝動已挺久了,就怕寫不好。
回復 北京的大平 2017-2-9 14:25
喜歡這類博物館。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9 20:48
北京的大平: 喜歡這類博物館。
是的,樸實無花哨,刻意在熱愛本土和本地文化上。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2-10 01:56
洛游郵樂: 是呀。我一定會寫至少兩篇文章出來的,這種衝動已挺久了,就怕寫不好。
這篇寫得就很好。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10 08:37
秋收冬藏: 這篇寫得就很好。
謝謝鼓勵。
回復 嘻哈:) 2017-2-10 11:32
到下面去看吧,我的TinyPic不工作了。
http://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305924&do=album&picid=472218#pic_block
回復 洛游郵樂 2017-2-10 12:59
嘻哈:): 到下面去看吧,我的TinyPic不工作了。
http://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305924&do=album&picid=472218#pic_block
謝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