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管不住嘴?有可能是上了飢餓的當!人們習慣餓了就吃,殊不知,飢餓也是有假的!!!
人之所以產生飢餓感,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血糖濃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當體內葡萄糖濃度下降時候,低濃度的葡萄糖就會刺激位於下丘腦部位的飢餓中樞,即攝食中樞,讓人感覺飢餓,提醒人們進食。飢餓感是複雜的,除了葡萄糖濃度之外,心理因素和飲食習慣也會讓人產生飢餓感。而由心理因素和習慣導致的飢餓感會隨著你的意識改變而消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餓。
怎樣的感覺才算真的飢餓?
真飢餓1
真正的飢餓感是胃裡的食物被消化清空,體內葡萄糖濃度下降而導致的。真正飢餓時候,人們的身體會發出一些明顯的信號,不同的信號表示不同程度的飢餓感,一般情況下,在人們出現第一種程度的飢餓時就得進食了。否則,會把人給「餓」出病來。
飢餓信號一:轟隆隆
剛開始飢餓的時候,肚子會發出「轟隆隆」的轟鳴聲。這是由於胃裡的食物被排空,空氣經過腸胃而導致的。
飢餓信號二:咕嚕嚕
飢餓感再加劇時候,肚子的叫聲從「轟隆隆」變成了「咕嚕嚕」,這時候胃酸分泌增多,需要及時進食,以免胃酸消化胃壁。
飢餓信號三:頭暈
經常聽到有人喊餓時會說:快餓暈了!一些人心裡就有疑問,餓真的會暈么?確實。長時間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大腦供血不足,人們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感覺。如果餓到這種程度還不進食就會出現低血糖。
飢餓信號四:胃絞痛
如果你餓到胃絞痛,那你真的餓得厲害了。強烈的飢餓感會促使胃酸繼續分泌,刺激到你的胃黏膜,就會出現胃絞痛。
神馬是假飢餓?
1
假飢餓感其實說白了,就是人們受情緒或習慣影響而產生的食慾。那假飢餓感都有哪些呢?
1.渴了≠餓了
身體缺水情況下會讓人感覺能量不足,這感覺與飢餓相似,因為不少人把口渴誤會成飢餓。要想知道你是否真餓,可以喝一杯水。喝過水后,「飢餓感」消失,那就是假飢餓,反之則是真飢餓。
2.累了≠餓了
在進行大量運動后或一些腦力活動會消耗一定的能量,而這些活動帶來的疲憊感會誇大你的飢餓感,讓你覺得你需要進食大量食物補充能量。因而,大量運動后,建議稍作休息再進食,否則你會吃得很多。
3.無聊≠餓了
無聊時人們就想找點事情做做,於是就開始翻箱倒櫃找吃的。吃了零食自然少不了電影相配。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電影,注意力分散,吃再多你也不會感覺飽。
4.生氣≠餓了
生氣、傷心、高興等過激的情緒會刺激你的食慾,讓你胃口大開。如果不儘快平復這些情緒,你就會狂吃不停,嚴重的話還會因此患上暴食症。
5.嘴饞≠餓了
人是視覺的動物,看到美的東西就會經不住誘惑。大多食物都有著精緻的」外表「,這會讓人產生強烈的食慾,就算你剛吃完飯,你也會覺得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