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交網站Care2的一位會員Natalie Molnar發起了一個情願運動,主題是「告訴迪士尼,你不想看到一個白人木蘭」。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迪斯尼有計劃把動畫片花木蘭改編成一個由真人演的故事片。從以往的經驗看,美國有個帶著慣性的毛病,就是把其他族裔的角色讓白人演員出演。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不管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不管角色是中東人還是亞洲人,都由白人擔當主角。這個情願運動就是要改變這個毛病。

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的形象。(網路圖片)
這個情願帖子一上網,短時間內得到了民眾響應,兩天內就有三萬多人呼啦啦地跟進,可見美國的民眾和觀眾基本上想到一起了。這是他們的心裡話——誰都知道電影是瞎編的故事,蒙著觀眾沉浸在短暫的娛樂時光里,說白了,就是「逗你玩」。我逗我玩沒關係,蒙我也好說,但你也要蒙的有點技術含量,別拿我們當傻瓜,別拿我們當猴耍。
按照情願者的意思,花木蘭要找一位亞裔演員出演這個角色,因為這個故事是中國的民間傳說,要帶有中國元素,那樣看起來才覺比較接近事實。如果由一位白人演員飾演花木蘭,看上去就特別的彆扭。
可是話又得說回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中國的民間傳說。既然是傳說,就會越來越被人添油加醋,越傳越玄乎,越傳越美麗,花木蘭到了現代人的眼裡,就得是仙女下凡的模樣。
但這是不符合邏輯的。木蘭是位女子,中國古代徵兵,家裡有男人的要去當兵打仗。木蘭是女孩,本可以不去當兵,但如果她不去,父親就要去。所以,她代替父親當兵去了,而且在兵營里跟其他男兵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幾年下來,兵營里木蘭的戰友居然沒發現她是個女的!木蘭復原回家了,才恢復了女人裝扮。這就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梗概。
對中國女性外表美的描寫有很多種,李潤傑的快板書《魯達除霸》里對漂亮姑娘是這麼說的:「嘿,這個姑娘,頭上的青絲如墨染,紅絨繩扎著兩個大髽髻,耳戴著那個八寶的燈籠墜兒,丁零噹啷的鑲著寶石,臉不擦官粉她自然俊,嘴唇要是不點胭脂還怎麼就是通紅的?她上身穿雨過天晴的石藍大夾襖,下身這個中衣兒可是蔥芯兒綠,有一雙紅鍛子那個繡花鞋可是半新不舊的……」聽了這段描寫,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恨不得上前親她一口。
但是對花木蘭的描寫就不能這樣了。如果說木蘭從軍的故事是真實的,那就可以用邏輯推理的思維想象一番。古人雖然不如現代人這麼雞賊,但也不是個個傻的只剩下流鼻涕,起碼能辨認出公母。一個女的,混在一群臭男人堆兒里,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還不被別人認出,這不是其他人眼拙,而是木蘭的外表的確像個男的。也就是說,她雖然是個姑娘,但長相一定很醜,另外,嗓門要夠憨,手要夠粗,腳要夠大,胸膛要平的像一馬平川,一舉一動要有足夠的爆發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木蘭從軍不是「大約在冬季」,而是當兵好幾年。這好幾年中,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北方的冬天冷風刺骨,夏天熱的像是在熏蒸,冬天可以捂著蓋著,夏天可就得晾著露著了。木蘭跟男兵一起生活,要經得住夏天晾著露著都讓人看不出她是女的來的考驗,她就必須有一副胸大肌而不是一對「波霸」。
在軍隊里,當兵的要夠剛陽夠粗曠才能在兵營里吃得開,稍微文靜一點都受欺負。軍里的華裔陸戰隊上等兵廖梓源就夠文靜的,他在兵營里受盡了欺負,後來不堪受辱,舉槍自盡。要知道,兵營里的男兵,個個長的像李逵張飛鍾馗,木蘭跟他們一起,模樣也應該差不多。
這樣的一副外表,用白人來演當不合適,但用亞洲女星就可以了嗎?我覺得還差一點。差多一點呢?我看就差讓亞洲男演員出演了。我覺得我這個主意倒不錯。說到這兒得給自己先點個贊。那麼究竟誰是最佳人選呢?依我看,中國內地演員里,杜旭東是個比較合適的人選。所以,我要向迪斯尼電影公司情願,強烈呼籲選杜旭東飾演花木蘭!

張飛。(網路圖片)

李逵。(網路圖片)

鍾馗。(網路圖片)

金牌丑角杜旭東演技一流!(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