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歷史九大有效不衰定律(一)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3-8-26 2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中國歷史的發展,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在這種周期性的運動中,有某種恆定的東西,始終保持不變。杜牧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後人復哀後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國歷史在變中保持不變的特點嗎?這是一種規律,有人稱之為歷史定律。

近來可以看到,不同的學者,針對不同的歷史事實,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不同的「歷史定律」。這其中有黃炎培所說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楊寫的「瓶頸定律」;秦暉寫的「黃宗羲定律」;吳思寫的「血酬定律」;楊光寫的「傳統權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敗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環定律」等等。各種各樣的說法,是否都能稱之為「定律」,也有疑問。但它們確實是在不斷地被重複,呈現出某種規律性。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他擔心。」果然,紂王「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益收狗馬器物,充仞宮室。……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而諸侯叛,亡其國,自身「赴火而死」。

為什麼事態會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發展下去?

普希金的《漁夫與金魚的故事》中那個醜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過想要一個新木盆。第一個願望被滿足之後,第二個願望接踵而來。一個接一個,胃口越來越大。最後的結果,仍舊只有一隻舊木盆。世人的貪慾,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沒有止境。君王的貪慾就更為可怕,因為他擁有無限的權力,無人可以阻止。

《詩》雲,「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商鑒,究竟要鑒什麼?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雙筷子或一隻木盆。只是大壩一旦決了口,洪水便會一瀉而下。看一看那些貪官,只要收了第一筆賄金,以後的事便不由他了。只是,人的意志力是多麼薄弱。一旦坐上權力的交椅,有幾個人能拒絕這第一次?

其二,整個過程是「進行性」的。「進行性」一詞是我從醫學書中借用來的。像癌症,就是進行性的。不斷地發展,不會中止,也不會逆轉,一直進行下去。殷紂王身邊,雖有比乾和萁子這樣的賢臣,卻無法勸阻他。依靠臣下的勸阻來制約至高的皇權,其有效性顯然不足。所以,事態的發展有其必然性。

其三,「其亡也忽焉」。《左傳,庄公十一年》:「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這裡的「忽」字,意為迅速,突然。洪水潰堤,轉瞬之間,一瀉千里。

殷紂王之後,兩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陳勝、王莽、陳後主、隋煬帝、黃巢、朱溫、李煜、李自成、洪秀全、蔣介石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殷紂王,這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國之君,給後人留下了兩個字,「殷鑒」。無法節制的權力,無限膨脹的貪慾=殷鑒不遠。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卧薪嘗膽,精神非凡。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裡去吧。」有七種方法滅吳,應當很有智慧,卻遭了勾踐的毒手。此前,范蠡曾規勸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終能免於一死。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歷史上不斷地重演。

能夠吟誦《大風歌》的漢高祖,也是小雞肚腸。依賴韓信的軍事天才,奪得天下。原說是與韓信「共天下」的,後來非但不「共」,還要了韓信的命。倒是張良聰明絕頂,託言辟榖,躲到深山裡去。劉邦一死,張良的辟榖秀也就謝了幕,照舊吃飯。說到殺功臣,狠毒莫過於朱元璋。當年幫他打天下,戰將如林。後來朱棣南下,朝廷居然派不出得力將領去帶兵。幸好不是北邊的蒙古人打過來,否則朱姓的江山,傳到第二代也就敗了。趙匡胤說,「吾終夕未嘗安枕而卧。」得了天下,卻又睡不著覺,夜夜失眠,竟為何事?天下洶洶,想要南面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就是咱自家,當年「黃袍加身,」不也是個野心家?如此說來,野心家就睡在我們的身邊。老是疑神疑鬼,睡不好覺,搞得神經衰弱,以為真是狼來了,於是起了殺心。這是一種思維定勢,世人無論是誰,只要坐(搶)到這個位置上,總會不由自主這樣去想。原本搶來的東西,難保不被別個搶去。所以,歷史上兔死狗烹之事不斷重演,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在艱苦環境中共同拚搏,尚能齊心協力。一旦家大業大,就會生出異心。彼此猜忌、齟齬,終至於分道揚鑣。後人把范蠡的這個定律表述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自古患難易共,富貴難同。」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論及天下興亡之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佞臣和小人,雖為人所不齒,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卻佔有重要地位。皇朝的滅亡,國家的劫難,往往與他們有關。《史記》中有《佞辛傳》,《漢書》中有《佞傳》,《新唐書》及其以後的《宋史》、《元史》《遼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臣傳》。臣在歷史中的地位,史家不敢忽略。「指鹿為馬」的趙高,「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禍國「六賊」童貫、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檜,兩面三刀的嚴嵩,無法一一列舉。若能把他們聚集攏來,可以排列成大軍,浩浩蕩蕩。只不過,這隻大軍不能用來上陣殺敵,他們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圍」。魯迅說,凡是「猛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結果,「是使該猛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中國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圍,……。」這就是包圍定律。

包圍者不僅有臣小人,還有女人,像妲己、褒姒。雖說「女色亡國」論是不對的,但壞女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卻不容忽視。將一塊磁鐵投入沙堆中,磁鐵表面便會粘上些許鐵屑,磁鐵吸引鐵屑,是因為存在磁場。圍繞著權力,也有一個看不見的權「場」。各種意有所圖的人都會在「權場」中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於是就有了「包圍」。包圍是客觀存在的,有權力就一定有包圍。權力越大,包圍就越厚。一個皇帝周圍,有三宮六院,無數的宮女,無數的太監,無數的虎賁勇士,還有皇親國戚,文臣武將。千軍萬馬,銅牆鐵壁,把一個「寡人」包圍在當中。寡人心裡高興,就要走出去巡視。但即便他真的走到了田間地頭,也得不到真實。因為「下面」的人熟諳矇騙之術,一切場景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滴水不漏,皆大歡喜。

魯迅認為,「猛人倘能脫離包圍,中國就有五成得救。」;因此想作一篇《包圍新論》,講述「包圍脫離法」。「然而終於想不出好的方法來」。魯迅也如范蠡一樣,是中國最聰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方法。後來聽說瑞典首相出門不帶警衛,上班乘公交車。心想,答案就在這裡了,包圍是可以打破的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6: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