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書54——穿越歷史的迷霧,《蔣總統秘錄》掀起的波瀾三(上)

作者:病枕軛  於 2016-8-28 13: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諏議隨想|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關鍵詞:歷史


我一直在猶豫,猶豫寫不寫,該怎樣寫這件事。猶豫的根源來自此事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我把握未必準確。此地拋磚引玉,文中觀點大多來自原中華民國政府和蔣介石先生個人意見,特此預先說明。


《蔣》一書揭示出的最大謎團,也是現代中國史最大的遺案之一,為「雅爾塔密約」的存在及其影響。


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至十一日在蘇聯控制的克里米亞地區的雅爾塔,美國羅斯福、蘇聯斯大林、英國丘吉爾三巨頭開了個著名的「雅爾塔會議」。會議最主要的議題原本是討論戰後歐洲重建,即全球勢力重新劃分的問題,可惜到了會尾,羅與斯秘密協定、簽署了有關中國問題的密約。史稱「雅爾塔密約」。此舉不但改變了現代中國演變的軌跡,更為後幾十年兩大陣營的劇烈摩擦,埋下了火藥爆發的總導火索。


從邏輯上講會議是羅斯福總統召集的。羅急於與斯和丘商定東方戰事大概基於下邊幾個原因:


一是進入四零年代,美國日本在西太平洋、南洋諸島的爭奪日趨激烈,雖然戰事上美軍節節勝利,但是遭受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異常巨大。隨著兵鋒不斷逼近日本本土,根據羅斯福本人的估計:如果欲攻佔日本本土,需要再搭上一百萬美國小夥子和五十萬英國小夥子的性命和巨額戰爭消耗才能搞定——這對於戰爭打到後半程的美國和英國而言,實在是國力無法為繼的難題。


二是即使攻佔了日本本土。如果日本天皇、軍方、民眾誓死抵抗,戰至一兵一卒決不投降,那麼理論上天皇可以遷往中國東北,背靠擁有大量人力物產,特別是戰爭所需資源煤炭、鋼鐵、稀有金屬、木材等等的東三省和七二萬裝備精良的日本關東軍,加上控制下的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廣闊區域內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中心、交通線、港口城市,再加上日軍可以無限制地徵集佔領區內的兵員,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將會變的異常困難,也終會變成同盟國曠日持久難以逾越的噩魘,現代人類的歷史一切的一切都將隨之改寫。


三是對中國本土發動攻擊。東北的港口僅限旅順、大連、營口區區幾處,其他中國大型港口城市又全在日軍的控制之下,跨海登陸作戰本身難度極大,即使調動被壓縮在幾千公里之外西南、華南一隅的國軍組織大反攻,盟國要投入幾百萬軍隊才能真正擊垮盤踞在中國境內的一百萬——加上後續無限擴充可能多達四百萬甚至更多的——日本軍隊?


現實可行的方案只有一個:說服斯大林加入遠東戰區。調派對德國戰事結束,已經修整幾個月的蘇聯紅軍從遠東方向出擊中國東北,南北對攻掐斷日本天皇逃亡中國的後路,以期促使日本投降和儘快結束戰事。


讓人下大力氣干粗活要付大價錢的。邏輯上推演提出簽訂密約,尤其密約中損害中國利益條款的人一定是斯大林而不是羅斯福。密約簽訂後由於內容的巨大爭議性,羅和斯都秘而不宣。丘吉爾只是承認事後要求他簽字承認「知道」密約內容,而對於事前簽訂他沒有發言權。簽約后不久出於通盤考慮羅斯福敦促對蘇聯全無好感的蔣介石和中華民國政府與其儘快簽訂同盟條約,目的也是促其出兵中國東北。最糟糕的事蔣和他的民國政府事先於密約的事一無所知,事後亡羊補牢已然晚也!


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七日開始中華民國外長宋子文與斯大林進行了七輪艱苦談判。一邊如墜轂里,一邊心懷鬼胎,斯大林不斷試探中國代表對預先所定「密約」內容的反應,而中國政府所擔心的是蘇軍打垮日軍之後,會不會賴在東北不走?這一點是有前車之鑒的。一九零零年的「庚子之亂」前沙皇出兵三十萬強佔了中國東北,成為事變中最大的贏家。要不是一九零四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日本人打敗了俄國佬,將其趕出了東北,那麼二戰結束后依舊盤踞中國東北的蘇聯紅軍,何去何從,將會引發巨大的國際難題。


雅爾塔會議中的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sugela 2016-8-28 21:20
病兄好。
斯大林拿著火柴枝在歐洲地圖上比劃對羅斯福說:「 這邊歸你,這邊歸我」;  兩人把東歐瓜分了。一邊後來歸屬於北約,一邊在華沙組織。德國後來也肢解為東德,西德。
再後來朝鮮半島變成韓國,朝鮮。

為了儘快結束二戰東方戰線,羅與斯大林做了一筆不光彩的交易,出賣第三方,而且還是盟友的主權利益,實質上兩人都不是什麼天使。

蔣氏處於內外交困之至,以當時之兵力,縱然有4 百萬國軍,也難敵一百萬關東軍。
只能藉助美,蘇之力,只好答應條件。所謂弱國無外交是也。至今日本人仍然不認為自己是敗在中國人手下,不是一點歷史事實的根據都沒有的。關東軍不戰而降,結果全部軍械都留給黃雀毛氏。毛後來不只一次說感謝日本,也不是空穴來風。至少在時機和裝備這兩點上,日本幫了毛大忙。前者救了他,後者助了他。縱觀史上最大的漁翁,非其莫屬也。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6-8-28 22:26
是克里米亞不是克什米爾
回復 病枕軛 2016-8-29 01:22
meistersinger: 是克里米亞不是克什米爾
習慣「克什米亞」改過來了。感謝
回復 病枕軛 2016-8-29 01:31
sugela: 病兄好。
斯大林拿著火柴枝在歐洲地圖上比劃對羅斯福說:「 這邊歸你,這邊歸我」;  兩人把東歐瓜分了。一邊後來歸屬於北約,一邊在華沙組織。德國後來也肢解為
蘇兄好。感謝你的評論。老實講,中國歷史的演變過程,太多偶然因素,正是這些貌似「偶然」的因素,必然地改變了中國的全貌。出賣國家利益的事,這一件,確實不能全怪蔣介石。中華民國與蘇聯草簽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實施。毛後面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多了兩個字,移花接木將前面的錯誤坐實了。
回復 心隨風舞 2016-8-30 10:02
寫寫寫,積累到一定程度,編輯出書,寶貴財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5: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