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旅館在美國西北部,離加拿大邊界不遠。那個省份人煙稀少,如果划給加拿大,可能會像BC那樣成為很多西部加拿大人退休的首選地。很可惜,她隸屬美國,所以只能成為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偏遠省份。
旅館坐落在一個大約2000人口小鎮上。小鎮給我感覺,一個字:窮。那裡的人真窮。整個小鎮都很蕭條。唯一的工業是伐木廠。但是因為經濟危機,三個伐木廠,關閉了兩個,其中的一個直接拍了,就是說以後即使經濟好了,這個伐木廠也不會再開工了。
旅館的客戶還好,大部分都是旅遊過路客,小部分是探親訪友的。大部分人都用信用卡,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支付現金。所有現金支付的客戶,我們都收押金。基本上沒有碰到客戶因此產生異議的。我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唯一覺得可說的是一個員工。她是當地人,大約50歲左右。自我感覺極好。她只做前台。她特別愛聊天,不僅和我聊,還和客戶大聊特聊。她從小生活在軍人家庭,家庭條件很優越,曾經隨父親在加拿大待過。她告訴我她覺得現在最幸福的是:她從別人那裡搶來的丈夫和她一塊同甘共苦。他丈夫為了和前妻離婚和她在一起,放棄了所有的家產。離婚之後,和她結婚,現在失業在家。他們家吃的麵包好多都是過期的,但他丈夫沒有嫌棄,沒有抱怨過。聽了之後,我心裡還是很同情她的境遇,旅館提供客戶早餐。有時候沒吃完,我都讓她拿走。一些麵包我也給她。心裡覺得咋會到這個地步。後來另一個員工向我抱怨:她竟然和客戶聊天的時候也大說特說她家的困境,有個客戶心裡過意不去,直接給她錢。為此,我找她談話,她不認為有什麼問題。
不久有一次,她只顧和客戶聊天,多找給客戶了100多元錢。後來她又出了幾次差錯,感覺她過來只是為了社交的,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於是我就有讓她走的想法。她感覺出來了,然後就說「這裡的人如果看到你不是本地人,英語又不好,人家都不願意住在這裡。如果我走了,很多客戶都不來了。」後來我們還是讓她離開了。事實上,她的離開對生意沒有任何影響,該來的客戶還是照常來。
至於她告訴我們關於她家境的事情我也從沒去考證,也無從知曉其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