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紅松 繪

郭紅松 繪
鹹菜,小菜兒一碟兒也,不能登大雅之堂,卻也離不了餐桌。有誰這輩子沒吃過一根兒半根兒的鹹菜絲兒呢!
細細想來,很多名著里都有鹹菜的一席之地。
譬如《紅樓夢》里的主角兒,個個都和鹹菜有瓜葛。「老太太只揀了椒油蒓齏醬」「鳳姐就只吃燕窩粥和兩碟精緻小菜」。不過鳳姐的燕窩粥當是淡食,吃「鹹味的小菜」送粥;而寶玉匆匆吃了泡飯就了「野雞瓜齏」。可見過去的大戶人家,也都有鹹菜,只不過不像窮人一樣天天吃、頓頓吃。
《雅舍談吃》是一部美食家的啟蒙書,我經常讀給幼時的女兒,哄她睡覺。而今她放在床頭,學習累了,就畫餅充饑。梁實秋老先生在書中說:「北平的醬菜,妙在不太咸,同時又不太甜」。可見,梁實秋喜歡北平,也因為它的鹹菜。而老先生緊跟著又提:「日本的醬菜,太咸太甜,吾所不取。」是因為舌頭的判斷,還是愛國的情結?我們不去管它,反正,老北京的鹹菜,在美食家的眼中,也是一景兒。
梁老說的,我絕對贊同。老北京的鹹菜有幾味還真是讓人回味不已,時常惦記,吃過的人便知道它的美。有一道著名的小吃,「豆汁兒」,不是單獨喝的,定要配上焦圈兒和鹹菜絲兒才夠味兒。這道小吃深受很多老年人的喜愛,原因就是它開胃:豆汁兒是綠豆發酵過的,幫助消食兒;而焦圈兒帶香,最妙的是那鹹菜絲兒是芥菜疙瘩做成的,芥菜本身就有芥菜芳香,開胃理氣,且利尿消腫,又富有纖維素,對老年人來說最體貼不過。腌製得恰到好處的芥菜絲兒,鮮香異常,離老遠都能聞到。你說,這豆汁兒能不好喝么?本來是下腳料,這樣一搭,成了美味,關鍵是這鹹菜絲兒給腐朽化了神奇了。
不光是芥菜疙瘩鮮美,且具有不俗的食療氣質,鹹菜中很多都是「高人」。
甘露子,也稱「土人蔘」,是北京特有的鹹菜—八寶菜之一,清脆甘甜,是可以入葯的藥材。中醫書中記載:甘露子可祛風熱利濕,活血散瘀。用於黃疸,尿路感染,風熱感冒,肺結核;外用治瘡毒腫痛,蛇蟲咬傷。還可補中益氣,故用以治神經衰弱,頭暈目眩,病後體虛,氣虛頭痛,疳積等。瞧瞧,本事兒的確不小。
鬼子姜,也叫「洋姜」,是一味清熱涼血葯,從其中提取的菊糖,對糖尿病人有雙向調節作用,既可以降低血糖,又可以在血糖偏低時,升高血糖,所以是甜蜜的保護神。這鬼子姜並不需要用醬腌成深色,只需洗凈晾乾,脫去一些水分,然後用生抽泡上兩天,第三天就可以取出切片,滴上香油和香醋,撒上點蔥花,入口鮮脆咸香,就上一碗小米粥或是棒渣兒粥,那就賽了神仙了。
今年的北京菜市上,甘露子和鬼子姜都很俏,想必是鹹菜又回歸了,大家也醒過味來。其實,還是過日子,還是離不開鹹菜,自己腌制最放心。
東北人愛吃的醬瓜,都是用黃瓜尾巴腌制的。這黃瓜尾巴是苦頭的,含有豐富的葫蘆素C,是難得的排毒養顏好食材。
一般說來,鮮菜在腌制后,鈉含量大大提高了,損失的確實是不少維生素C之類的水溶性維生素,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質等是沒有絲毫損失的,反而因水分減少,而單位重量中,含量增多,最關鍵的是,食材的性味沒變,食療該好使還好使。
鹹菜雖好吃,但因含有亞硝酸鹽致癌物令許多人望而卻步。其實,現在的家庭,很少有天天頓頓鹹菜的,一周吃個一次,且同時還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裡面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抵消了很多危害。若要在家裡腌制鹹菜,只要腌制時間在2天以內或20天以上,亞硝酸鹽含量並不很高。
再有,我們還可以人工除毒。腌製成鹹菜后,在吃前可用水換洗4次~5次,或用熱水清洗的方法處理,既可以除去大部分鹽分,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鹹菜中絕大部分殘存的亞硝酸鹽。
總之,鹹菜雖說不能一味多吃,但也不必諱疾忌「菜」。只要懂得健康食用的方法,照樣可享其美味。
不僅如此,有的時候,鹹菜也是可以作為「貴賓」登場的。逢年過節,若去親朋好友家小聚,拎瓶兒好酒,再搭上一罐子鹹菜,沒準兒比拎塊大臘肉更讓人家驚喜和感激呢。
誰說鹹菜是小菜兒一碟兒。過日子沒有小菜兒,就沒了滋味兒。可見,大餐,小菜,缺了誰也不行。
知識堂
亞硝酸鹽含量何時最高?
經科學測定,鹹菜在開始腌制的兩天內,亞硝酸鹽含量並不高,只是在第3天~8天,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最高峰,第9天後開始下降,20天後基本消失。所以,可短時間腌制的鹹菜應在兩天之內食用,長的應在腌制一個月以後才可食用。
怎樣讓鹹菜快速變淡?
很多人覺得用水泡雖然能使鹹菜變淡,但會破壞口感。有些人認為加糖或加醋能淡化鹹味,事實上,這樣只是在口感上加以淡化,含鹽量並沒有真正減少。其實,巧用淡鹽水,就能既不損口感又達到淡化效果。這是因為淡鹽水中含有的鈉離子和氯離子起到了一個「泵」的作用,能把鹹菜中的鹽分吸出來。只要在500毫升的水中加入10克的鹽,再將鹹菜放入其中浸泡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