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矽谷的孩子課外都玩什麼?

作者:白露為霜  於 2016-5-3 22: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科學技術|通用分類:留學生活|已有40評論

關鍵詞:機器人比賽, 矽谷

這些日子幾乎天天都有與機器人有關的消息,對此,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應。如果你是機器人的粉絲,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無論是「阿法狗」(AlphaGo)的歷史性勝利,還是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具有人工智慧的聊天軟體,或者讓自繁殖機器人成為可能的3D列印技術都會讓你振奮不已。但這又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 機器搶去人的工作,甚至取代人類的統治地位的可能性也像惡夢一樣揮之不去。

矽谷人對未來通常是樂觀的,這是工作性質所決定。矽谷人在向全世界推銷他們的夢想之前,首先要自己相信這些所謂「革命性」的新技術會成功,而且是有益的,雖然事實上並不總是這樣。這種幾乎像兒童般執著、樂觀、甚至有些幼稚的態度也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從小耳濡目染,矽谷孩子喜愛高科技,崇尚創新,敢於創業。他們的異想天開以及實際的動手能力都讓人有深刻的印象。這些特性在每年一度的FIRST機器人大賽都可以看出。

FIRST機器人大賽

家有高中生的人都知道,美國學校人氣最旺、最受推崇的學生是運動員,通常是美式足球運動員。學校最重要的事件多半是美式足球比賽。至於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在學校里沒被欺負霸凌就算不錯了。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Dean Kamen對將科學技術做為事業選擇的美國孩子太少感到憂心。怎麼辦呢,讓孩子們多上課,多做題目?絕大多數美國孩子是不會幹的。作為一位發明家,他想尋找一種能夠提高學生興趣的活動 - 他覺得如果把科學技術和體育競賽相結合也許能夠觸發孩子們的激情。

1989Dean Kamen與一名MIT教授Woodie Flowers合作創立了一項機器人比賽。他們給它取名為「科技的啟迪和獎勵」(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FIRSTKamen後來在一次訪談中說到,「你得到的不是一堆測試或考試,你參加比賽來獲得獎盃和獎牌。」這或許就是FIRST機器人大賽成功的秘訣。隨後機器人比賽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從最早的幾個隊一直到今年的24個國家,3000多個隊,70000多學生參加各級別的建造機器人的活動。

新一年的「遊戲」(Game)在一月初宣布。所有參賽隊的選手和教練觀看webcast,研究剛剛宣布的遊戲規則。標準的部件,軟體和規則手冊也被送到各隊。在這之後的6個星期,隊員們日以繼夜地設計建造一個能夠完成這項遊戲的機器人。從籌集資金,硬體軟體設計,到製造測試,隊員和教練要面對一系列挑戰。6個星期結束后,工作完全被封存一直到比賽開始。地區級(district)比賽在三月初開始舉行,優勝的隊進級到區域級(regional)比賽。這個比賽中獲勝的隊伍取得4月底在聖路易斯參加全美總決賽的資格。

機器人比賽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2016年的「征戰」(Quest)被稱為「FIRST堡壘」(FIRST Stronghold) ,由數個機器人組成的聯盟攜手合作,突破對手的外圍工事,削弱他們防衛,最後甚至佔領對方堡壘。機器人通過破壞對手的防禦,並向對方塔樓目標投擲巨石得分。在比賽的最後20秒,機器人還可以包圍和攀爬對方的塔樓並將其佔領。

學本領與學做人

今年「矽谷FIRST機器人大賽」於46日到9日在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舉行。50多支參賽隊大多數來自北加州各地,還有幾支遠道從夏威夷,土耳其和北京來的。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參加機器人大賽是一個刻骨銘心的經歷。在6個星期建造機器人的過程中學到的實用技能可能比4年大學在課堂上能學到的還要多。要在這麼短時間解決眾多機械設計,電子電路,控制編程,一直到實際操作的問題,即使是專業的技工和工程師都要倒抽一口冷氣。孩子們必須學會分工合作,相互幫助,因為只有各個部分都正常工作機器人才能運轉起來。他們還必須學會如何在巨大壓力下按時完成該做的事。經過這樣大賽的洗禮,他們信心倍增,很多人覺得以後的大學課程,作業甚至未來的工作都是小菜一蝶。

啟迪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也是大賽的重要目的,它在這方面也是相當成功。參加機器人比賽的學生以後選擇科學或工程的比例相當高。大寶小寶在初中的時候參加過FIRST樂高聯盟(FIRST LEGO league)機器人比賽,對編程和機電設計有過一點接觸。她們當時也沒有顯出對科學有特別的興趣,但是兩人到了大學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理工。真的是埋下一粒種子,說不定哪天就會生根發芽。她們隊友中最出挑的一個白人男孩被風險資本看中,從布朗大學退學,現在自己在矽谷開了家公司。

除了學習機械設計、編程等實際技能之外,孩子們也在比賽中學習如何做人。仁慈的專業精神」 (Gracious Professionalism)是大賽創始人Woodie Flowers提出的一個理念。他認為比賽固然重要,但保持一種有同情心的專業精神也很重要。這中間含有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意思。比如把自己的零件與對手分享就是一種公平競爭的表現。當今社會充滿為了「贏」不擇手段的毒素,Woodie Flowers的教導就更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合爭」(Coopertition)也是機器人大賽文化的一個獨特理念。合爭,顧名思義,就是合作與競爭。如今不論是國家之間還是公司之間經常是也敵也友,又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在機器人大賽里同一個聯盟的隊既是友軍也是競爭對手,如何處理這種複雜的關係從而達到雙贏是學生和教練們都要學習的功課。這些技能在未來的工作中都可以用到。

正因為這些原因,很多美國公司對大賽和參賽隊伍提供大量的財政支持。矽谷機器人大賽的主要贊助商包括谷歌、蘋果、Qualcomm、美國宇航局、Lockheed MartinBrin Wojcicki基金等著名公司和基金。對這些公司來說這是一種戰略投資,將公司的品牌早早的植入在這些未來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心中長遠來講是大有益處的。

當你觀看比賽的進行,或漫步於各隊的展台和車間,你不能不讚歎他們勞作的成果,也很難不被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激情所感染。矽谷的未來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看到這裡我很欣慰矽谷的未來一片光明。

白露為霜注:在今年4月底的全國總決賽中,來自南加州的Hope Chapel Academy的機器人隊和另外三個隊組成的聯盟獲得全國總冠軍。

 

相關閱讀:

AlphaGo餘波:機器能夠取代人嗎?

李世石堪堪要敗:人類快要沒戲了?

哥倫比亞大學的故事:愛上機器人的女孩

 

隊員在修理機器人

主賽場 - 聖荷西州立大學體育場

準備比賽

教練和隊員在車間里工作

參賽隊員感謝贊助商

Palo Alto高中的Team 8是加州最早參加機器人比賽的隊伍之一

隊員們上場準備

有空拍張隊照

來自北京的Team 5737(火星風格)

比賽正在進行中

神情專註地操縱機器人

機器人圍攻敵人的塔樓

為自己的隊加油

Team 5737隊員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9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0 個評論)

回復 解濱 2016-5-3 22:44
俺那孩子總是有band活動,忙死了。 可是band哪裡有這樣的高難度挑戰?  羨慕矽谷的孩子們!
回復 十路 2016-5-4 00:50
很棒!我看到的是群機器人的 swarm effect    ,機器人司令與群體的呼應。
回復 daomeidan 2016-5-4 01:35
的確很棒,撿球比賽,一分鐘自動控制,一分鐘手動,有些設計真好。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活動。
回復 泥馬 2016-5-4 02:03
從機械到電路設計從硬體到軟體編程都包括了,將來是EE,ME,CS的好苗子。
回復 growingfox 2016-5-4 03:13
剛剛帶孩子參加了VEX機器人世錦賽, 在Kentuky. 真開眼界. 孩子受益良多.
回復 叢林法則 2016-5-4 06:00
不錯

不過這個FRC大人參與的很多
回復 xinsheng 2016-5-4 11:10
紐約每年都有FIRST regional 比賽。去年我曾全程跟蹤報道,碰到來自中國的兩個參賽隊,其中一個隊來自深圳。
今年我太懶沒到場。今年紐約有兩個隊到聖路易斯參加全美總決賽,兩個隊都沒有獲獎,但隊員們還是很高興: "very good, had fun!"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6-5-4 11:36
新一代青少年又把機器人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5-4 12:07
這才是美國的希望所在。常有人說美國已經老大,危機重重日薄西山,看看這些孩子就知道美國依然有銳氣。
回復 xqw63 2016-5-4 12:30
這些應該是全美學校興趣小組都有的項目,矽谷或許是強項
回復 ryu 2016-5-4 13:03
這些興趣
回復 看得開 2016-5-4 14:07
泥馬: 從機械到電路設計從硬體到軟體編程都包括了,將來是EE,ME,CS的好苗子。
為長大了實現國家的四個現代化作出貢獻?   
回復 看得開 2016-5-4 14:11
xqw63: 這些應該是全美學校興趣小組都有的項目,矽谷或許是強項
這是非常燒錢的興趣!不可能普及至全美。
回復 看得開 2016-5-4 14:19
秋收冬藏: 這才是美國的希望所在。常有人說美國已經老大,危機重重日薄西山,看看這些孩子就知道美國依然有銳氣。
嘿嘿,我從未沒有聽過歐洲人說美國老大危機重重。你大概看得太多中國媒體的報道!今年年初德國之聲報告名全世界100個最有價值的公司里就有56個是美國的,23個是歐洲。
回復 釣魚城 2016-5-4 21:21
現在的孩子能有這種興趣,靜下心來做點事情,不容易。
回復 xqw63 2016-5-4 21:28
看得開: 這是非常燒錢的興趣!不可能普及至全美。
錢在美國不是問題,只要有idea,就有人投資。咱女兒學畫畫,進入一個program,人家馬上給2600刀一年,4年1萬多塊,這還不是有idea的項目。
這類活動,不是個人掏錢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5-4 22:18
解濱: 俺那孩子總是有band活動,忙死了。 可是band哪裡有這樣的高難度挑戰?  羨慕矽谷的孩子們!
謝謝大俠來訪。機器人比賽也要花很多時間,而且在一段時間內特別忙,可能比較適合9-10年級。它的挑戰性的確很高,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5-4 22:21
十路: 很棒!我看到的是群機器人的 swarm effect     ,機器人司令與群體的呼應。
機器人開始半分鐘是自動/程式控制的,比賽的後半部分是由人遙控。還是滿激動人心的。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5-4 22:23
daomeidan: 的確很棒,撿球比賽,一分鐘自動控制,一分鐘手動,有些設計真好。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活動。
很多家長都參與當教練,好的教練非常重要。估計有一半的活是家長做的
回復 白露為霜 2016-5-4 22:26
泥馬: 從機械到電路設計從硬體到軟體編程都包括了,將來是EE,ME,CS的好苗子。
的確是這樣。如果是好好參與,的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看到很多華人學生,華人家長比較少。可能這裡面機械的東西更多,美國人很多會修車,那些技能可以用的上。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