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明珠姐姐

作者:ryu  於 2017-8-4 07: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人在海上|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5評論

關鍵詞:明珠JJ, 上海, 作家, 孔明珠

 

今早突然略有些失眠,儘管午夜才入的睡。

睡夢中竟然憶起上月中旬捧讀過的《我現在很想念你》的文章。「我一直以為父親孔另境從沒有寫信給我過。從出生起我一直在他身邊,讀小學時他在我的請假條、成績單上籤過字。父親的字很好看,排列整齊,微微傾斜。我保留著一張父親的報名照,背後有一個孔字,我以為那是他留給我僅有的墨寶...前兩個月我們兄妹在四川北路老家碰面,三姐突然拿出一封信給我說,喏,爹爹寫給你的。這讓我有點心驚肉跳...不會是遺囑那樣的東西吧,怎麼會隔四十多年才給我...這就是50歲時生我的老父親寫給我的唯一一封信。我把這封信放入包中,一路上緊緊地夾住它。回家后我再不敢打開,我很害怕這是一封假信,很害怕'我現在很想念你'那七個字逃走。父親!」 

淚水有些粘濕枕巾。

文章的作者是孔明珠,一位女性,作家,而於我來說,她就是_明珠姐姐。

記憶已經滿溢,以至很多往事「巴山夜雨漲秋池」。

那是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好象是80年代初期在上海紹興路7號進修時的舊事。一次機關里的團組織活動,發現在文稿校對科的「冷美人」--詩人聞捷的女兒身邊有一位面孔陌生的女孩。一臉玩事不恭的微妙表情,半似露笑,但是,矣確認,她又確實沒有在笑。

「好象沒有看見過你咓?」我問她。

「我也沒有看見過你咓」,她脫口就是反唇而譏。

可是沒有看見過我的人好象在這條小馬路上還沒有過咓,我對她說。

今天不就是讓你給碰上了?她又回了我,這回,她是帶了些笑,不是那種顯而易見的笑,而是一種略似有些男性才有的臉皮笑,而肉不笑的笑。

我叫OOO,請教怎麼稱呼你呀?我開口自我介紹。

明珠姐姐」,她答道。

嗨~有這麼自我稱呼的嘛?!

今天不就是讓你給碰上了?她又複製了剛才的回話。

我說明珠姐姐哪,你有些油腔滑調了呵。

「吶~,沒有的事,頂多有點'石它兮兮(不正經)'罷了」,她說。

從此,我平白無故地做了她明珠姐姐的晩輩。莫名其妙地見面便喊她明珠姐姐。

美食,也是一種鄉愁--by 明珠jj

 

明珠姐姐與她的閨蜜相好--聞捷的女兒,完全是正相反的兩種性格的女性。聞捷的女兒素有「六親勿認」的名聲,而明珠姐姐卻像是撲克牌里的「百搭」。她在紹興路7號的文稿校對科上班,可是,遠開八隻腳的70號里就是死了一隻生病的老母雞都可能讓她明珠姐姐曉得死因與來龍去脈。

機關里有個業餘英語班,參加的儘是些老阿姨,上課時根本缺少活力,乏味得不得了。我去動員她參加。

嗯,明珠姐姐我已經在學法語啰,她說。

其實,她完全在打趣。有一次與法國的一家大百科出版社有合作業務嘗試,寄來的資料全是法文,請教她了,這才第一次看見了明珠姐姐也有的難為情的表情。「我在參加自學考試,幫幫忙,實在抽不出時間」,她貼近我的耳邊說。

口譯,阿弟我來記錄也沒有時間...我還沒有說完,她拉我走到無人處輕聲說,「我在自學,想考文憑,你知道的,沒有文憑還能折騰甚麼啦...」

你還想怎麼折騰啊,我繼續開她的玩笑。

這次要請你幫忙了,關於自學的事可不能傳出去噢。

 

明珠姐姐在家裡是排行老末。多年以後,在國內的微博里、在新民晩報的專輯里、甚至於在《文匯報 筆會》等等的媒體上,我慢慢地了解了珠姐姐明。

「我是1970屆的,小學那會兒就已經開始文化大革命了,所以一直也就沒有受到很好的系統教育。但對於我來說,一方面是和父親母親一起生活的經歷(我媽媽也很喜愛寫作,並出版過《茅盾談話錄》),另一方面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我還記得自己剛從農場調回上海的時候是頂替父親在文藝出版社做一名校對,當時覺得做一名編輯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夢想。所以當後來每次我自己的書出版了以後,總也會不自覺地站到父親的相片前,喃喃地告訴他:'我又出了一本書了。'也說不清楚是怎樣的情緒,就覺得那樣對父親總算也是一種告慰...」

真心地流露,無保留的自白,我又讀出了另外一個樣子的明珠姐姐。

 

五年前,在倍可親頻道上我曾落筆過「揚州認識的女朋友」 ,其實回憶的就是跟老領導奉上海市委宣傳部之命專程去江蘇的揚州為珠姐姐的父親、上海新聞出版界有名的編輯、作家、文史學家的孔令境先生補開追悼會的那段經歷。

孔另境先生是桐鄉烏鎮人,原名令俊,字若君,筆名東方曦。其實又是沈雁冰、即茅盾先生的內弟,更是孔子第七十六代「令」字輩。孔先生本人更有一段可歌泣的跟隨時代,積極參加政治運動的經歷。

明珠JJ-在台北夜市--於今年7月2日


明珠姐姐的努力沒有辜負她父親的期望。「我是1972年去了奉賢下鄉,79年好不容易調回上海--要說命運一直不偏愛我似乎也是不對的,我調回上海後父親平反並落實政策,我便進入了父親退休前所在的文藝出版社,擔任校對,5年以後調到理論編輯室,一直到1990年我隨丈夫到日本陪讀--說是陪讀,實際上那個時候的中國人到了國外都是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那幾年我在日本的居酒屋洗碗打工,也見識了很多當地中下層的普通百姓--但總體而言,那個時候的精神還是比較放鬆的,每天辛苦的勞動都能有所得。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萌發了想把身邊的小人物的瑣事記錄下來的想法。
我寫作真的是很晚的事情了。我還記得那個機緣特別有趣--當時我剛從日本回到上海,這是1990年代的事情。當時,我之前頂替父親的出版社工作已經回不去了。正在家裡看電視,演的是一個王朔的劇集,裡面有個女孩得了腎病,無法工作了,不過她說了一句王朔式的'痞話':'大不了當作家呀。'--我想是啊,於是我就開始正式寫作了...」

讀到明珠姐姐的那段文字時,我的感慨真是非常高興,那多符合「明珠姐姐」的性格與個性啊。

 

上月,在新民晚報上拜讀到了明珠姐姐的新作--這種近在咫尺卻又陌生的地方。她用「明珠JJ」的筆名,走筆如神地敘述了這些活靈活現的心情。我反覆捧讀:

「淮海中路復興路口的棉花俱樂部關張了,3月25日最後一天去告別的客人擠爆了空間,乍暖還寒的晚上用上了冷氣機降溫。

我曾經在好幾份時尚報刊,好幾位時髦小說家的書里讀到過棉花俱樂部,新聞照片也看過不少,這種在黑漆漆的地方喝酒、聽歌、扭腰肢的場所原本不在我的娛樂休閑菜單上,可我就住在附近,難抑好奇心。傍晚申申麵包房打折,我去買麵包買棗泥卷與拿破崙蛋糕時,總要透過貼隔壁的門窗,望望尚無動靜的俱樂部,想象這彷彿布滿灰塵的屋內晚上坐滿醉生夢死的老外,與妖艷女郎...

棉花俱樂部那麼有名,很多朋友自稱老客人,就沒有人想到帶我進去玩玩,我也年輕過,打扮打扮也不會坍人台。後來想想只能怪自己,進去可能會掃其他人的興。如此,一輩子都沒進過的棉花酒吧明明與我沒有干係,關掉就關掉,為什麼我要跟著別人瞎惆悵...」

 

真是好文筆!

還有更精彩的。

明珠姐姐是55年出生的新女性,在為忘年之交的老作家的新作寫書評介紹時,她的文字竟然是如此有親近感、然不失言之有物。

"那本大紅色封面,裸書脊穿線裝訂,喜氣洋洋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一書到今天已加印到第7次了,94歲高齡的作者饒平如老先生這三四年以來像做夢一樣,突然在網上與平面媒體先後曝得大名,書暢銷,人受訪,像大熊貓一樣被接到各地演講,上台吹口琴、彈鋼琴。平如在書中畫的上百幅'民國式漫畫',色彩濃重,富有傳統文化底蘊,他與美棠之間的愛情故事見證了歷史,字裡行間流露出他與生俱來'既認真又天真'的性格特徵..."

 

好一個明珠姐姐。

明知道對方是老長輩、是94歲高齡的老作家,有文化,又具底蘊。好傢夥,你居然筆下毫不留情地把老先生描繪成「像大熊貓一樣被接到各地...」

真是讓人信服、又佩服。明珠姐姐,遙請您夏安,更祝您永遠筆健。

標籤 明珠JJ,上海,作家,孔明珠

明珠JJ的寶貝女兒妞妞在希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8-4 07:16
賊忒嘻嘻的妹妹!
回復 ryu 2017-8-4 07:19
fanlaifuqu: 賊忒嘻嘻的妹妹!
哈哈,這詞活龍活現,活脫似像。
回復 tea2011 2017-8-4 07:25
孔明珠的文,我也喜歡
回復 ryu 2017-8-4 07:27
舊作: 揚州認識的女朋友 - ryu的日誌 - 倍可親,得閑時請賜教,http://big5.backchina.com/blog/282517/article-143403.html
回復 法道濟 2017-8-4 07:30
她女兒和她差了不少歲數吧?
回復 ryu 2017-8-4 07:34
法道濟: 她女兒和她差了不少歲數吧?
34歲結的婚,女兒的照片么,可能...不是新照片了
回復 ryu 2017-8-4 07:35
tea2011: 孔明珠的文,我也喜歡
是伐?饞是上海味道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8-4 08:03
孔另境先生因愛國而入共產黨,但終究是一個文人,不會得到信任,文革十年中死於共產黨的縲紲之中。
回復 曉田 2017-8-4 20:20
細膩的回憶,真摯的感觸。
回復 總裁判 2017-8-4 23:11
徐福男兒: 孔另境先生因愛國而入共產黨,但終究是一個文人,不會得到信任,文革十年中死於共產黨的縲紲之中。
入黨尋死論。
回復 ryu 2017-8-5 08:19
總裁判: 入黨尋死論。
這話用在孔另境先生身上是令人心痛的,也可以說是先生的姐夫帶出的遭遇。
回復 ryu 2017-8-5 08:19
曉田: 細膩的回憶,真摯的感觸。
謝謝認同,致禮。
回復 ryu 2017-8-5 08:23
徐福男兒: 孔另境先生因愛國而入共產黨,但終究是一個文人,不會得到信任,文革十年中死於共產黨的縲紲之中。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非其罪也。
回復 總裁判 2017-8-5 10:22
ryu: 這話用在孔另境先生身上是令人心痛的,也可以說是先生的姐夫帶出的遭遇。
入黨尋死論,版權是總裁判的。這話用在誰身上都合適。
總理死在主席手裡,主席死在張玉鳳懷裡,中央文件說主席是死在四人幫手裡,被江青折騰死的。其實張玉鳳同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少不站出來揭發即犯有包庇縱容罪。
回復 ryu 2017-8-5 21:46
總裁判: 入黨尋死論,版權是總裁判的。這話用在誰身上都合適。
總理死在主席手裡,主席死在張玉鳳懷裡,中央文件說主席是死在四人幫手裡,被江青折騰死的。其實張玉鳳同
主席的幽嶙還在鬧鬼奈。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2: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