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賴清德為什麼如此大膽?

作者:mali50  於 2025-3-15 06: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8評論

賴清德為什麼如此大膽?    馬力

昨天台灣領導人民進黨領袖賴清德公開把中國大陸反對台獨的勢力稱為境外敵對勢力。這是迄今為止台灣當局最清楚,也最具挑戰性的台獨言論,也就難免要在大陸引起軒然大波和輿論聲討。這一切本應在賴清德的預料之中,也因此無須試探。但他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出言不遜公然對抗大陸的統一意願,而不是向過去的歷屆政府那樣虛與委蛇只做不說,奉行模糊策略。巧合的是菲律賓的前親華總統杜特爾特,也在這兩天被本國的政治對手逮捕,並迅速送交海牙國際法院。

賴清德為什麼如此大膽?有人說這是因為背後有美國的背書和支持。川普總統在第一任期時提出的是印太戰略取代前總統奧巴馬的亞太戰略。這是一個長期戰略。那時的中國經濟借房地產的泡沫效應正雄心勃勃,要實現二零二五年製造業大國的宏偉目標。現在川普總統隻字不提印太戰略,而是趁中國的供應鏈轉移之際,全力聚焦於中國一地的近期目標。為此推出全新的和無聲的南海戰略,將菲律賓和台灣變成美國西擴的新的跳板和基地。這樣就可以從軍事經濟和政治上進一步壓縮中國的生存空間,迫使中國首先出牌,台灣被迫武裝自衛。美國便可乘人之危坐收漁利,以保護為名將台灣收入囊中。新總統意圖聯合俄國也是為此服務的。

那美國為什麼又在此時非要與中國死磕不可呢?美國做局已經四十多年了。用資本陽謀化解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為了等待中國的經濟危機總爆發的到來。西方國家雖然不懂科學經濟學,但憑著幾百年資本經濟的經驗知道,私有化的市場經濟避免不了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網上有人問什麼是資本經濟?資本經濟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學術概念。它是指工業社會中以貨幣資本為唯一投資手段的雇傭經濟。當勞動者失去了生產資料后,就淪為貨幣資本的商品,稱為可變資本。當一切都成為商品后,資本經濟便是單一有價的市場經濟。與資本經濟相對的另一種工業經濟是勞動可以直接投資的經濟,因為勞動者擁有生產資料。這樣的經濟並不需要大量的原始積累作為貨幣資本。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都是這樣開始的。

現在我們知道資本經濟是不能在孤立系統中發展的。所以美國要切斷中國的供應鏈,圍堵一帶一路,分化中國的盟友,最大限度地孤立中國,縮小中國的海外市場。這時中國即便有大量的投資,包括海外投資,也挽救不了中國經濟,反而會造成大量的市場過剩,惡化經濟危機。國際資本失去了投資機會後,就會反過來趁此機會支持和慫恿台獨勢力鋌而走險,並藉此分化大陸內部的各派政治勢力和地方利益集團。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殖民主義常用的擴張手段。台獨勢力心領神會順勢而為,大筆投資美國,大肆採購美國軍火,加強與大陸意識形態的對立,加緊融入西方陣營,充當西方勢力解體中國的馬前卒。而西方社會也樂見台灣將主權代表之爭上升為政治和經濟之爭,以便將台灣民眾變成合格的代理人。

中國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台海局勢又能做什麼呢?除了軍演還是軍演。想和統卻不願開放談判空間,作出適當的讓步和妥協,只想要人家交出中華民國那塊破損的玉璽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這不等於接受投降嗎?戰場上得不到的憑什麼可以在談判桌上得到?就憑GDP嗎?中國人還真被一個殖民指數(見殖民指數GDP一文)害得不輕。那個包括了貸款投資,貸款消費和外資利潤在內的統計數據,既不說明一國創造的財富數量,也不表示一國人民的收入水平,怎麼就成了經濟強大的代表?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大V將人均GDP當作人均收入。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哪裡去了,怎麼一說到問題的關鍵就都躲了起來不敢吱聲?難怪中國的經濟會走到今天。

和統不成就武統吧?又有不少人會為之摩拳擦掌熱血沸騰,只要不讓他們上戰場。抗美援朝黃繼光上甘嶺等等等等,可以吹到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卻不知時代不同了,人心不一樣。那時全國人民在社會主義一口鍋里吃飯,人心齊泰山移,黨叫幹啥就幹啥。哪裡需要哪裡去,哪裡艱苦哪安家。如今是市場經濟,一半以上的GDP是私人企業貢獻的。是市場而不是國家決定私企的資源分配。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此有市場經濟就有市場政治。市場經濟需要外部市場和投資,市場政治就要為市場經濟服務。武統台灣是哪門子經濟?誰獲益誰上,與俺無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武統成敗,無關興亡。一半以上的國民實力都不願干,還武統個啥。這不是我在潑冷水,而是試圖講一個唯物主義的基本常識。真希望是錯的。

唯物主義者還可以進一步說,有資本經濟就有資本政治。政治要為經濟服務,為資本服務。美國經濟那麼強大,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趕在屁股上?仗快打完了才上場分沾勝利成果,這就是資本經濟決定的:以最小的成本牟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有傳說二戰時美國為了參戰,故意放任日本偷襲珍珠港。讓戰火燒到本土威脅到資本的利益,資本家們才願意出錢出力打贏戰爭。朝戰越戰打不贏,因為是美國為意識形態而與外國開戰,沒有給本國的資本帶來立即的和巨大的利益。尤其是越戰,政客不斷升級戰爭,打到經濟衰退美元崩潰。反戰風暴吹遍全國,成千上萬的示威者被逮捕。如此規模巨大的反戰運動背後其實有著資本財團的支持。戰爭只是讓少數軍工資本獲益,更多的資本家卻是經濟衰退的犧牲品。最後尼克松以承諾結束越戰贏得了總統連任。

說了這麼多廢話只是想告訴大家、祖國的統一遠非想像的那麼簡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機會,還會有再來的時候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successful 2025-3-15 12:32
世界上的事情很難樂觀估計, 某個事情的成敗在於機遇. 最重要的是國家領導人的魄力. 台灣和大陸對抗, 賴清德的命運可能和哲聯司機類同. 人總是要死的, 僅僅是不同的死法. 皇帝和賤民死後的絕對結果是一樣, 深深的埋進土壤. 正因為如此, 賴清德和折聯司機都會選擇挺而走險.
回復 successful 2025-3-15 12:52
當今世界特別亂局. 傑出的政治家, 政客 , 被暗殺累見不鮮. 日本的安倍晉三, 選舉中的川普. 現在仍然在任烏克蘭的折連司機也很可能是下一個. 在基本常識中, 跳的越高. 就會跌得越慘.歷史就是這樣玩弄淘汰 .
回復 rfw1972 2025-3-15 20:36
今日烏克蘭明日不是台灣,因為紙老虎不是戰鬥民族。儒家文明腐敗速度是驚人的
回復 mali50 2025-3-16 02:46
successful: 世界上的事情很難樂觀估計, 某個事情的成敗在於機遇. 最重要的是國家領導人的魄力. 台灣和大陸對抗, 賴清德的命運可能和哲聯司機類同. 人總是要死的, 僅僅是不同
人生在世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否則不是白活了。這就是冒險家和亡命徒的哲學。中國要行穩致遠,也就只好逆來順受當只乖巧的和平鴿。
回復 mali50 2025-3-16 02:50
successful: 當今世界特別亂局. 傑出的政治家, 政客 , 被暗殺累見不鮮. 日本的安倍晉三, 選舉中的川普. 現在仍然在任烏克蘭的折連司機也很可能是下一個. 在基本常識中, 跳的
改革家命運多舛九死一生。咱們燕雀就等著看天上掉肥肉。
回復 mali50 2025-3-16 02:54
rfw1972: 今日烏克蘭明日不是台灣,因為紙老虎不是戰鬥民族。儒家文明腐敗速度是驚人的
台灣不會是烏克蘭。中國大陸卻要多加小心,歐亞幾十國聯軍虎視眈眈,當小綿羊難躲一劫。
回復 yongbing1993 2025-3-16 09:24
從走資派們的「兩岸一家親「給台灣資本家發財先富買美國武器,到如今的兩岸是敵對勢力,說明了什麼?

中國如今在資本經濟操作下的資本大鱷們是不是能受習近平皇帝管控?

中國如今在資本經濟操作下的打工仔農民工士兵們是不是能聽習近平皇帝的話?

中國如今在資本經濟操作下的軍頭們是不是還能為習近平皇帝去打仗收復台灣?軍頭們個個爭先富去了,提了這麼多將軍,有哪一個能指揮打仗?有了先進武器大殺傷性武器航母當玩具玩玩而已。

收復台灣對打工仔農民工士兵們有什麼「利益「?

台海統一了,誰得虛名垂青史?如同輕易得來的皇帝寶座是「祖「傳的客易?香港如今安穩了一樣幸運?這二件中一件是受到習父相助,第二件是如今香港特首的忠心相助外,習得來全不費力。而台灣?就不會那麼幸運了。機會是有,就在馬英九第二任期上,還裝摸作樣兩人見面,沒有任何結果。後來又見面幾次又有何結果。

如今正如文中所說:「除了軍演還是軍演。想和統卻不願開放談判空間,作出適當的讓步和妥協,只想要人家交出中華民國那塊破損的玉璽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這不等於接受投降嗎?戰場上得不到的憑什麼可以在談判桌上得到?就憑GDP嗎?「,「武統台灣是哪門子經濟?誰獲益誰上,與俺無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武統成敗,無關興亡。一半以上的國民實力都不願干,還武統個啥。「

難怪被一個台灣的頭及菲小國的頭在習近平頭上拉屎,和普金大帝貌合神離,被川普大帝當玩具。
回復 mali50 2025-3-16 12:05
yongbing1993: 從走資派們的「兩岸一家親「給台灣資本家發財先富買美國武器,到如今的兩岸是敵對勢力,說明了什麼?

中國如今在資本經濟操作下的資本大鱷們是不是能受習近平皇
很尖銳的問題哈。不僅是習,就是中央的號召力也大不如前。改革前留下的政治紅利也基本上耗完,人心渙散資本思變。四十年經濟沒有為武統留下積蓄,相反存在外國銀行里的錢還會被凍結。跨海戰役後勤困難易被美軍切斷,故很容易被拖成消耗戰。一旦失敗,大陸會面臨分裂的風險,民心,黨派和國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21: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