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是資本經濟的本質 馬力
近來有個有趣的話題:歐盟幫助中國人抵制加班。具體內容可見以下的視頻。視頻說為了監督中國的大疆,海爾和美的等出口企業的強迫勞動和超時上班,歐盟提出了一個法案,要求定期抽查中國的相關企業,採訪工人的實際感受,並要求中國企業向歐盟提供員工的工時記錄以供審查。為了落實這個法案,歐盟將創立一個強迫勞動風險區域或產品資料庫,以支持主管當局評估是否存在違反法案的行為,哪怕只是產品的部分組件存在著強迫勞動的問題。
視頻接著以光伏產業和汽車產業的內卷為例說明價格戰對產業造成的傷害,包括同行企業的高破產率和工人的高失業率,認為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最後視頻的作者將中國企業的內卷歸咎於兩點,一個是做蛋糕的問題,一個是分蛋糕的問題。理由是在蛋糕增長飛快的階段,不需要太努力就都能吃到蛋糕、所以不需要內卷。而當蛋糕增長慢下來后,蛋糕不夠分就會發生內卷。這樣的說明與其說是對內卷原因的解釋,不如說是一個缺乏內在邏輯的比喻或因果循環。
事實上許多產業的內卷一開始就發生,如幾年前中國遭到西方制裁后發誓自主研發晶元時,許多資本和企業一擁而上。除了為國爭光外、政府的慷慨投資和豐厚的利潤預期可能是最後的因素。競爭對手多了,蛋糕就會供過於求。根據供求關係蛋糕市價跟著下降。這時蛋糕增長越快,利潤就越小,內卷就越嚴重。沒有做蛋糕的卷,就沒有分蛋糕的卷。恰恰不是蛋糕增長慢了才造成了內卷。所謂的強迫勞動和長期加班就是做蛋糕的卷。
那麼能不能防止做蛋糕的卷呢?科學經濟學告訴我們,這在資本經濟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市場本身解決不了內卷的問題,除非有外力的介入或干預,如政府立法或國際干預。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已經說過:單一有價的資本經濟是不能在孤立系統中發展的,因為存在著資本積累和資本增值之間的矛盾。企業要收回投資,必須將所有購買力,包括資本家的利潤和員工的報酬所得全部用於購買產品(見「雲經濟救不了資本主義」第二節)。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就是單一有價的市場經濟。這種經濟究竟是怎樣運作的呢?
如果資本家要想儲存利潤或購買力(如馬雲所說的花不完也不知怎樣花),就必須佔有其他同行企業提供的購買力(如工人報酬)用於儲存。同行企業就會因產品的過剩而收不回投資成本,最後在競爭中失敗破產。不管這一結果是否有意為之,在市場經濟中是一個自然發生和無法避免的必然事件。資本經濟的這種不可避免的內卷現象就叫作「有限市場的無形競爭」。這在「過度城市化 = 減少人口(一)」一文中的第七部分有詳細的討論。因此可以說做蛋糕的內卷是資本經濟的內在屬性和生存基礎。它提高了倖存者的效率,同時使更多的企業破產。
換句話說,這種競爭性的相互殘殺是資本經濟本身無法避免的現象。資本經濟只有在這種你死我活的內卷和殘殺中才能發展。根據倖存者偏差的原理,這種優勝劣汰的達爾文競爭表面上提高了優勝企業的效率,卻因造成的破產和失業加重了社會負擔而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效率。所以資本經濟的政府無不負債纍纍。可見內卷的受害者不只是消費者,還會是許多企業家和工人,甚至是國家和人民。何況很多時候倖存企業不一定是優質企業、而是靠投機取巧和偷工減料佔了一時的便宜,或者靠強迫加班延長工時來節省報酬成本。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並不鮮見,尤其在官商勾結腐敗橫行的地方。
一些歐洲國家已經認識到這種資本經濟所造成的內卷是社會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並會降低社會效率給國家帶來負擔。為限制過度競爭造成的內卷,政府出台了各種法令干預市場競爭,比如禁止長期加班和超時工作,限制壟斷企業保護弱小企業,禁止企業直銷來避免價格戰,禁止電商直接銷售本國的零售產品以保護零售業等。歐盟對中國企業的長臂管轄捯不是為了保護中國工人的權益或提高中國的社會效率,而是單純地為了利益競爭,防止中國企業用過度剝削的廉價勞力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將內卷變成外卷。但一切外部措施並不能改變資本經濟的內在規律。所以視頻最後提到在發達的資本經濟國家美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內卷仍然是勝出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