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個關於孩子教育的轉貼

作者:千年等一回  於 2013-11-21 03: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家庭新聞|已有59評論

可憐華裔父母心 
--半杯清茶社十一月講座紀實

 
十一月十六日周六傍晚時分,半杯清茶社講座結束后,北維州Patrick Henry圖書館門前過道上,許多人圍著一位容貌端莊,態度親切的知識女性訴說和探討著問題,久久不願離去。 DePaul大學教授,言語溝通方面的專家呂行來華府參加學術會議。 我們請她為大華府華人父母舉辦「華裔家庭中的文化認同,衝突,與溝通」的專題講座。 呂行教授從華裔家庭父母與子女溝通時普遍存在的問題談起,分析了親子之間衝突的文化根源,家長與子女溝通的誤區; 介紹了學術界在文化認同與衝突方面的理論,以及自己的相關研究; 為聽眾提供了認識家庭中溝通問題的途徑,包括在孩子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方法的建議,以及與子女交談時語言溝通的技巧。 講座深深地抓住了聽眾的心,勾起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愛和心血的父母的情。 許多人心潮起伏,感慨萬端。 講座獲得了可以說是空前的成功。 
 
在華裔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溝通困難是一個普遍現象。 孩子不聽家長的,不尊重父母,對家長的言行表示不屑和反感。 做父母的人難以理解,常常憋屈。 呂行教授說,代溝是不分種族普遍存在的,但我們這些移民家庭中,還有文化認同的問題。 文化價值觀上的分歧,或許對移民家庭親子之間的矛盾衝突起了更大的作用。 中國文化關注群體中的他人,美國文化尊重個人,注重自己; 中國文化講長幼有序,美國文化推崇平等; 中國文化主張互相提攜,互相依存,美國文化崇尚相對獨立,自己做主。 呂行指出,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的「面子」和「攀比」心理,是這兒長大的孩子所極其反感的。 接受了美國文化的孩子,不能理解我們的「知恥」文化和「回報」文化。 換句話說,他們不接受說自己一無是處的批評,對自己好了還要更好的要求,和「出類拔萃」的期待。 他們或早或晚會感激我們對於他們的辛勤付出,但是他們不認為,我們的犧牲是他們必須以優異成績或者服從,來「回報」父母的理由。 
 
呂行教授說,孩子比我們更難。 我們以為,無微不至地在生活上照顧孩子,督促他們好好學習,給他們講講道理,這不就夠了嗎? 可是孩子在學校,首先需要被其他人接受接納,而不是被排斥在外。 A拿得再多,琴彈得再好,如果不被別人接受,被孤立起來,那種痛苦是難以想象的。 我們當父母的卻很少想到這一點。 孩子夾在兩種文化之間,往往無所適從。 在焦慮中,他們只能把怨氣發到與自己最親近的父母身上。  
 
呂行教授舉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生動的例子,指出了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一些誤區和言語溝通方式的不當,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座談中,一個母親發言:她三十多歲的兒子前幾天突然說,「媽,你從小就管著我,不給我犯錯和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以至於我這麼大了還要從頭學起。」  這個母親很委屈:「難道我看到前面有個坑,還讓孩子往裡跳?我錯在哪裡?」 呂行並沒有給出對和錯的判斷,而是講了一個華裔初中學生自己寫的經歷。 這個孩子到同學家玩。 吃中飯的時候,那個美國孩子的爸爸做了一個三明治,自己吃了,根本不管兒子和「客人」。 還有一次下雪天,他看到自己的同學和他爸爸在外面走,那老爸帶著帽子,兒子凍得縮著脖子。 這個學生寫到:這些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爸爸身上,他會先招待客人,會把帽子戴到我的頭上。 聽了這兩件事,每個聽眾不僅對美國爸爸的做法,而且對中國母親的委屈都會想一想。 對自己對待子女的方式也會有所反思。 美國人親子之間是缺少了一點溫情,但他們讓孩子從小學會照顧自己和承擔責任的做法也未必不可取。 
 
許多聽眾對呂行教授關於孩子文化認同和心理發展不同階段的說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個發展模式是美國學者在1990年提出的。 它揭示了孩子從童年,少年到青少年時期,對於文化的接受大致會經歷「順從」,「疑惑」,「抵制」,「權衡」,「包容」,「升華」這麼幾個階段。 呂行在自己的研究中也發現,孩子在0-6歲期間很「聽話」。 在這個階段,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到了6-12歲,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培養雙重文化自豪感。 這個階段很重要,我們最好在這一階段建立和子女定時溝通的習慣。 從teenage階段起,孩子趨向個性獨立,父母更需要尊重他們,注意溝通的技巧。 關鍵在於,我們即不能在孩子「疑惑」和「抵制」的階段,還指望他們順從,也不要因為孩子現在抵制中國文化,就以為他們今後不會改變了。 
 
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技巧,是呂行教授講座的重點內容。 她說,要學會耐心的認真的聆聽。 孩子願意跟我們說,這是我們需要珍惜的機會。 我們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平等的語氣和誠懇的表情。 要特別注意避免拿自己的過去和孩子比較,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避免使用偏見和極端的語言。 我們要用陳述事實的語句,越具體越好,而不是用推理和判斷的語句和孩子交流。 特別是在需要批評他們的時候。 呂行教授建議大家學習使用「三明治」技巧,即用肯定和鼓勵把具體的批評內容夾在中間。 另外,改批評為表述自己的感受,多用「我語」,少用「你語」。 比如,把「你就是貪玩,不好好學習」,改為說「我對你最近很晚才回家,又不寫作業非常擔心和著急。」 
 
兩個半小時,就在主講人和聽眾雙方高度的投入,積極的互動,在聽眾情緒的起伏和激動中很快過去了。 有人說,在聽呂行教授溫和的講述時,想起了自己在培養和教育子女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真有哭出來的衝動。 有人說,如果早二十年聽這樣的講座,要少走多少彎路,少受多少委屈。 呂行教授說,她自己在和女兒溝通的問題上,也經歷了一個很長的調整過程,也還有改進的空間。事實上,我們想改進和子女的溝通什麼時候也不晚。 即使溝通的障礙已經形成。 我們還可以用道歉來彌補損失,期待改善。 養兒育女是一門學問,也是我們人生中長期修鍊的機會。 我們能做父母是上帝的恩賜,是一種幸福。 我們只有努力去理解孩子們,才能建立起與他們溝通的共識。 讓孩子感到家庭的親切感,讓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長,這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呂行教授的講座錄音已經放在網上: http://wxu.tea4soul.org/Luxing/goutong.MP3 
(之微) 

http://tea4soul.org/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9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3-11-21 03:31
哪有這麼複雜。

愛孩子,勝過愛自己,或者少愛自己一點就都有了。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3:57
sousuo: 哪有這麼複雜。

愛孩子,勝過愛自己,或者少愛自己一點就都有了。
您這是否過於簡單了?有時溺愛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像李天一的情況。美國華人大多愛孩子,但仍然還會遇到些文化差異上的問題。
回復 心隨風舞 2013-11-21 03:58
獻花先,再拜讀。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4:06
心隨風舞: 獻花先,再拜讀。
我沒去聽,錯過了。是朋友的轉貼,覺得不錯。
回復 心隨風舞 2013-11-21 04:39
不錯,孩子教育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覺得國內問題更大。是整個思維的問題。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4:46
心隨風舞: 不錯,孩子教育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覺得國內問題更大。是整個思維的問題。
是呀,以前沒太寫這方面的帖子,其實細想起來,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這其實是文化心理問題,理解孩子是一個大的課題,我覺得理解孩子,有時又牽扯到對自我的理解。風舞你說是不?
回復 白露為霜 2013-11-21 04:55
同感。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5:01
白露為霜: 同感。
白露對教育問題最有研究。希望看到你對教育問題的一些見解。
回復 tsueict 2013-11-21 05:11
Agree with the attitudes in 之微's writing.
ABC children have much more pressure than we CBA have and image in general. We need work hard to try being accepted us as their friends first, and then cultivating with 'our ways' may work better.
回復 sousuo 2013-11-21 05:15
千年等一回: 您這是否過於簡單了?有時溺愛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像李天一的情況。美國華人大多愛孩子,但仍然還會遇到些文化差異上的問題。 ...
溺愛還是愛自己的感受多過孩子的需要。

文化差異是有,但那其實沒那麼文化,還是自我更多些。
回復 白露為霜 2013-11-21 05:25
千年等一回: 白露對教育問題最有研究。希望看到你對教育問題的一些見解。
以前帶自己的女兒還感覺不到。現在在指導幾個男孩(別人的孩子),這個難弄阿。
回復 豬扒戒 2013-11-21 07:15
好文。
回復 曉臨 2013-11-21 07:52
很有趣的比較。不過,從中國來到北美生活的父母應有優勢,因為他們起碼接觸了兩種文化,在思路上有更多的選擇。兩種文化各有長短,如果把所有的文化都看作自己的地球人文化,根據環境、時機和對象而從中選用適宜的方式,也許可以把子女教育好。

在那位初中生筆下出現的非華裔爸爸(我不跟著寫「美國爸爸」,因為「美國爸爸」可以是白人、黑人、黃種人或其他人種。)和華裔爸爸,在我看來,各有問題。非華裔爸爸似乎漠視兒子及其同學,華裔爸爸似乎自以為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意願。我覺得,那兩位父親最好能問一下:「我要做三明治吃,你們吃不吃?」「兒子,你冷嗎?戴上我的帽子好不好?」
回復 Giada 2013-11-21 09:36
其實孩子是很聰明的,家長說得對的,他們裝著不聽,其實還是聽進去了。孩子爭取的是平等權力,中國家長有時總把孩子當孩子,不肯平等交流。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37
白露為霜: 以前帶自己的女兒還感覺不到。現在在指導幾個男孩(別人的孩子),這個難弄阿。
怎麼講?你怎麼指導幾個男孩?考SAT?
回復 白露為霜 2013-11-21 09:40
千年等一回: 怎麼講?你怎麼指導幾個男孩?考SAT?
升學指導,包括高中時選課,學習,課外活動等,也包括大學申請。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2
sousuo: 溺愛還是愛自己的感受多過孩子的需要。

文化差異是有,但那其實沒那麼文化,還是自我更多些。
你說的只顧自己的感受的確是這樣。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5
tsueict: Agree with the attitudes in 之微's writing.
ABC children have much more pressure than we CBA have and image in general. We need work hard to try being ...
很贊同你說的,有時看那些華裔ABC孩子很孤單的樣子很心疼。尤其男孩子,他們非常不容易。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5
豬扒戒: 好文。
謝謝扒戒兄
回復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51
曉臨: 很有趣的比較。不過,從中國來到北美生活的父母應有優勢,因為他們起碼接觸了兩種文化,在思路上有更多的選擇。兩種文化各有長短,如果把所有的文化都看作自己的 ...
很贊同曉臨的分析,我還是覺得華裔ABC孩子有挑戰也有優勢,其實身處兩種文化不是壞事,美國太多的家庭是兩種甚至多種文化的。應該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背景的自豪感。不過也許是我們家長的文化價值觀融合得不好,或者沒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才導致孩子的糾結。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6: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