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转贴

作者:千年等一回  于 2013-11-21 03: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家庭新闻|已有59评论

可怜华裔父母心 
--半杯清茶社十一月讲座纪实

 
十一月十六日周六傍晚时分,半杯清茶社讲座结束后,北维州Patrick Henry图书馆门前过道上,许多人围着一位容貌端庄,态度亲切的知识女性诉说和探讨着问题,久久不愿离去。 DePaul大学教授,言语沟通方面的专家吕行来华府参加学术会议。 我们请她为大华府华人父母举办“华裔家庭中的文化认同,冲突,与沟通”的专题讲座。 吕行教授从华裔家庭父母与子女沟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亲子之间冲突的文化根源,家长与子女沟通的误区; 介绍了学术界在文化认同与冲突方面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相关研究; 为听众提供了认识家庭中沟通问题的途径,包括在孩子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方法的建议,以及与子女交谈时语言沟通的技巧。 讲座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勾起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和心血的父母的情。 许多人心潮起伏,感慨万端。 讲座获得了可以说是空前的成功。 
 
在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沟通困难是一个普遍现象。 孩子不听家长的,不尊重父母,对家长的言行表示不屑和反感。 做父母的人难以理解,常常憋屈。 吕行教授说,代沟是不分种族普遍存在的,但我们这些移民家庭中,还有文化认同的问题。 文化价值观上的分歧,或许对移民家庭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起了更大的作用。 中国文化关注群体中的他人,美国文化尊重个人,注重自己; 中国文化讲长幼有序,美国文化推崇平等; 中国文化主张互相提携,互相依存,美国文化崇尚相对独立,自己做主。 吕行指出,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的“面子”和“攀比”心理,是这儿长大的孩子所极其反感的。 接受了美国文化的孩子,不能理解我们的“知耻”文化和“回报”文化。 换句话说,他们不接受说自己一无是处的批评,对自己好了还要更好的要求,和“出类拔萃”的期待。 他们或早或晚会感激我们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但是他们不认为,我们的牺牲是他们必须以优异成绩或者服从,来“回报”父母的理由。 
 
吕行教授说,孩子比我们更难。 我们以为,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上照顾孩子,督促他们好好学习,给他们讲讲道理,这不就够了吗? 可是孩子在学校,首先需要被其他人接受接纳,而不是被排斥在外。 A拿得再多,琴弹得再好,如果不被别人接受,被孤立起来,那种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当父母的却很少想到这一点。 孩子夹在两种文化之间,往往无所适从。 在焦虑中,他们只能把怨气发到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身上。  
 
吕行教授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生动的例子,指出了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一些误区和言语沟通方式的不当,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座谈中,一个母亲发言:她三十多岁的儿子前几天突然说,“妈,你从小就管着我,不给我犯错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以至于我这么大了还要从头学起。”  这个母亲很委屈:“难道我看到前面有个坑,还让孩子往里跳?我错在哪里?” 吕行并没有给出对和错的判断,而是讲了一个华裔初中学生自己写的经历。 这个孩子到同学家玩。 吃中饭的时候,那个美国孩子的爸爸做了一个三明治,自己吃了,根本不管儿子和“客人”。 还有一次下雪天,他看到自己的同学和他爸爸在外面走,那老爸带着帽子,儿子冻得缩着脖子。 这个学生写到:这些事绝对不会发生在我爸爸身上,他会先招待客人,会把帽子戴到我的头上。 听了这两件事,每个听众不仅对美国爸爸的做法,而且对中国母亲的委屈都会想一想。 对自己对待子女的方式也会有所反思。 美国人亲子之间是缺少了一点温情,但他们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自己和承担责任的做法也未必不可取。 
 
许多听众对吕行教授关于孩子文化认同和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说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发展模式是美国学者在1990年提出的。 它揭示了孩子从童年,少年到青少年时期,对于文化的接受大致会经历“顺从”,“疑惑”,“抵制”,“权衡”,“包容”,“升华”这么几个阶段。 吕行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发现,孩子在0-6岁期间很“听话”。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到了6-12岁,就要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培养双重文化自豪感。 这个阶段很重要,我们最好在这一阶段建立和子女定时沟通的习惯。 从teenage阶段起,孩子趋向个性独立,父母更需要尊重他们,注意沟通的技巧。 关键在于,我们即不能在孩子“疑惑”和“抵制”的阶段,还指望他们顺从,也不要因为孩子现在抵制中国文化,就以为他们今后不会改变了。 
 
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技巧,是吕行教授讲座的重点内容。 她说,要学会耐心的认真的聆听。 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这是我们需要珍惜的机会。 我们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平等的语气和诚恳的表情。 要特别注意避免拿自己的过去和孩子比较,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避免使用偏见和极端的语言。 我们要用陈述事实的语句,越具体越好,而不是用推理和判断的语句和孩子交流。 特别是在需要批评他们的时候。 吕行教授建议大家学习使用“三明治”技巧,即用肯定和鼓励把具体的批评内容夹在中间。 另外,改批评为表述自己的感受,多用“我语”,少用“你语”。 比如,把“你就是贪玩,不好好学习”,改为说“我对你最近很晚才回家,又不写作业非常担心和着急。” 
 
两个半小时,就在主讲人和听众双方高度的投入,积极的互动,在听众情绪的起伏和激动中很快过去了。 有人说,在听吕行教授温和的讲述时,想起了自己在培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真有哭出来的冲动。 有人说,如果早二十年听这样的讲座,要少走多少弯路,少受多少委屈。 吕行教授说,她自己在和女儿沟通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调整过程,也还有改进的空间。事实上,我们想改进和子女的沟通什么时候也不晚。 即使沟通的障碍已经形成。 我们还可以用道歉来弥补损失,期待改善。 养儿育女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们人生中长期修炼的机会。 我们能做父母是上帝的恩赐,是一种幸福。 我们只有努力去理解孩子们,才能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共识。 让孩子感到家庭的亲切感,让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吕行教授的讲座录音已经放在网上: http://wxu.tea4soul.org/Luxing/goutong.MP3 
(之微) 

http://tea4soul.org/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9 个评论)

3 回复 sousuo 2013-11-21 03:31
哪有这么复杂。

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或者少爱自己一点就都有了。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3:57
sousuo: 哪有这么复杂。

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或者少爱自己一点就都有了。
您这是否过于简单了?有时溺爱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像李天一的情况。美国华人大多爱孩子,但仍然还会遇到些文化差异上的问题。
3 回复 心随风舞 2013-11-21 03:58
献花先,再拜读。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4:06
心随风舞: 献花先,再拜读。
我没去听,错过了。是朋友的转贴,觉得不错。
3 回复 心随风舞 2013-11-21 04:39
不错,孩子教育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觉得国内问题更大。是整个思维的问题。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4:46
心随风舞: 不错,孩子教育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觉得国内问题更大。是整个思维的问题。
是呀,以前没太写这方面的帖子,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这其实是文化心理问题,理解孩子是一个大的课题,我觉得理解孩子,有时又牵扯到对自我的理解。风舞你说是不?
2 回复 白露为霜 2013-11-21 04:55
同感。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5:01
白露为霜: 同感。
白露对教育问题最有研究。希望看到你对教育问题的一些见解。
3 回复 tsueict 2013-11-21 05:11
Agree with the attitudes in 之微's writing.
ABC children have much more pressure than we CBA have and image in general. We need work hard to try being accepted us as their friends first, and then cultivating with 'our ways' may work better.
3 回复 sousuo 2013-11-21 05:15
千年等一回: 您这是否过于简单了?有时溺爱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像李天一的情况。美国华人大多爱孩子,但仍然还会遇到些文化差异上的问题。 ...
溺爱还是爱自己的感受多过孩子的需要。

文化差异是有,但那其实没那么文化,还是自我更多些。
3 回复 白露为霜 2013-11-21 05:25
千年等一回: 白露对教育问题最有研究。希望看到你对教育问题的一些见解。
以前带自己的女儿还感觉不到。现在在指导几个男孩(别人的孩子),这个难弄阿。
3 回复 猪扒戒 2013-11-21 07:15
好文。
3 回复 晓临 2013-11-21 07:52
很有趣的比较。不过,从中国来到北美生活的父母应有优势,因为他们起码接触了两种文化,在思路上有更多的选择。两种文化各有长短,如果把所有的文化都看作自己的地球人文化,根据环境、时机和对象而从中选用适宜的方式,也许可以把子女教育好。

在那位初中生笔下出现的非华裔爸爸(我不跟着写“美国爸爸”,因为“美国爸爸”可以是白人、黑人、黄种人或其他人种。)和华裔爸爸,在我看来,各有问题。非华裔爸爸似乎漠视儿子及其同学,华裔爸爸似乎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我觉得,那两位父亲最好能问一下:“我要做三明治吃,你们吃不吃?”“儿子,你冷吗?戴上我的帽子好不好?”
3 回复 Giada 2013-11-21 09:36
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家长说得对的,他们装着不听,其实还是听进去了。孩子争取的是平等权力,中国家长有时总把孩子当孩子,不肯平等交流。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37
白露为霜: 以前带自己的女儿还感觉不到。现在在指导几个男孩(别人的孩子),这个难弄阿。
怎么讲?你怎么指导几个男孩?考SAT?
7 回复 白露为霜 2013-11-21 09:40
千年等一回: 怎么讲?你怎么指导几个男孩?考SAT?
升学指导,包括高中时选课,学习,课外活动等,也包括大学申请。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2
sousuo: 溺爱还是爱自己的感受多过孩子的需要。

文化差异是有,但那其实没那么文化,还是自我更多些。
你说的只顾自己的感受的确是这样。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5
tsueict: Agree with the attitudes in 之微's writing.
ABC children have much more pressure than we CBA have and image in general. We need work hard to try being ...
很赞同你说的,有时看那些华裔ABC孩子很孤单的样子很心疼。尤其男孩子,他们非常不容易。
3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45
猪扒戒: 好文。
谢谢扒戒兄
5 回复 千年等一回 2013-11-21 09:51
晓临: 很有趣的比较。不过,从中国来到北美生活的父母应有优势,因为他们起码接触了两种文化,在思路上有更多的选择。两种文化各有长短,如果把所有的文化都看作自己的 ...
很赞同晓临的分析,我还是觉得华裔ABC孩子有挑战也有优势,其实身处两种文化不是坏事,美国太多的家庭是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的。应该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自豪感。不过也许是我们家长的文化价值观融合得不好,或者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才导致孩子的纠结。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22: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